分享

喜大普奔!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再需要GRE

喜大普奔!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再需要GRE

嘿,正在为GRE头秃的同学们,快看过来!天大的好消息来了!那个让你背单词背到怀疑人生、刷题刷到天昏地暗的GRE,你的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终于官宣,大部分硕士项目不再强制要求GRE成绩啦!这简直是咱们留学生的福音,不仅省下了一大笔考试费,更是解放了我们宝贵的备考时间。不过,取消了GRE,国大会不会更看重你的本科GPA、科研实习背景或者文书质量?想知道具体是哪些神仙专业率先取消,以及现在申请材料该如何准备才能脱颖而出,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千万别错过这个上岸的好机会!

核心提醒:GRE取消后的变与不变
核实官网信息:部分商科、经济学等项目可能仍需GRE/GMAT,务必以申请系统和官网最新要求为准!千万别想当然!
“软实力”内卷加剧:申请池子变大,竞争可能更激烈。本科GPA、科研实习、文书推荐信的重要性空前提升,成了新的“战场”。
尽早规划背景提升:别等到大四才着急。低年级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有意识地规划科研、实习,积累能写进简历里的“干货”。
语言成绩不能松懈:托福/雅思是硬门槛,一定要刷到目标分数,别让语言成为你申请路上那块最硌脚的石头。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战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小L。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小A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她窝在图书馆角落里,面前摊着那本比砖头还厚的《GRE核心词汇》,嘴里念念有词,什么“abnegation”(放弃)、“garrulous”(喋喋不休)……我去找她的时候,她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一脸生无可恋地对我说:“我感觉我的脑子已经不是我的了,里面住满了奇怪的单词。为了申上NUS的计算机,我真是拼了老命了!”

看到她为GRE头秃的样子,我真是又心疼又无奈。相信这一幕,也是无数申请北美和新加坡顶级名校同学的真实写照。GRE,这座压在无数留学生身上的大山,耗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但是!就在最近,一道曙光划破天际!小A的梦校,也是在座很多同学的梦中情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悄悄地进行了一项重磅改革:旗下大部分硕士项目,尤其是广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理工科项目,在2025年秋季入学的申请要求中,正式将GRE成绩从“必须提交”改为了“可选”甚至“不再需要”!

没错,你没有看错!那个让我们“再要你命3000”的GRE,终于可以和它说拜拜了!这消息简直是喜大普奔,让无数像小A一样的同学瞬间感觉头顶的乌云散了,空气都变甜了。不过,先别急着开香槟庆祝。取消了GRE,是不是意味着申请变简单了?NUS的招生官们,又会把审视的目光投向哪里?这篇超长干货,小L就带你把这些问题扒个底朝天!

官宣了!哪些神仙专业向GRE说了再见?

这次改革不是空穴来风,而是NUS各大院系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一个标准化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与其让你花半年时间去背一些八百年用不到的单词,他们更想看到你在本科期间实打实的积累和对专业的热情。

那么,具体是哪些学院和专业开了这个好头呢?根据我们lxs.net对NUS官网信息的持续追踪,首当其冲的就是申请最火爆的几大学院:

计算机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 SoC):这绝对是重大利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顶级计算机学院,SoC旗下的王牌项目,如计算机科学硕士(Master of Computing - General Track)、人工智能硕士(Master of Computing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isation)以及信息安全硕士(Master of Computing - Infocomm Security Specialisation)等,在其最新的招生简章中,已经明确表示GRE为“Optional”(可选)。这意味着,你完全可以不提交GRE成绩,招生委员会也不会因此对你的申请带有色眼镜。

真实案例:去年我们网站就有一位来自某双非院校的学弟小K,他的GPA高达3.9/4.0,专业排名第一,手里还有两段在字节跳动和腾讯的实习经历,并且参与发表了一篇CCF-C类会议论文。他当时就没考GRE,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实习和科研上。最终,他成功斩获了NUS计算机科学硕士的Offer。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当你的专业背景足够硬核时,GRE真的不再是必需品。

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 FoE):工程学院的大部分授课型硕士项目(M.Sc.)也纷纷跟进。无论是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还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等传统工科强项,都已经不再强制要求GRE。这对广大工科狗来说,简直是解放生产力!

设计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这是一个由原设计与环境学院(SDE)和工程学院(FoE)合并而成的“新”学院,旗下的很多跨学科项目,比如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对GRE放宽了要求。这无疑为那些背景多元化的申请者打开了方便之门。

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并非所有项目都一刀切。比如商学院的部分金融、经济类项目,或者一些对数理分析能力有极高要求的博士项目,可能仍然建议或要求提交GRE/GMAT成绩来证明你的量化分析能力。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申请前,把你目标项目的官网招生页面(Admission Requirements)仔仔细细看上三遍,一切以官网的最新信息为准!

GRE再见,但“内卷”永相随:你的新战场在哪里?

取消GRE,看似是少了一项任务,但换个角度想,当所有人都卸下了这副“镣铐”后,赛道上的选手更多了,竞争反而可能更加激烈。以前,一个GRE 330+的分数或许能让你在背景相似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而现在,当大家都没有了这个分数,招生官的注意力会100%集中在你的其他材料上。你的申请材料,就像一份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考卷,如何作答才能拿到高分?

一、GPA:你的学术“硬通货”,现在更值钱了

如果说申请材料是一栋房子,那GPA就是地基,地基不稳,上层建筑再华丽也没用。在没有GRE这个统一标尺后,本科GPA的含金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你四年学术能力、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最直观、最客观的体现。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近两年的录取数据分析,成功上岸NUS热门理工科硕士的同学,其GPA普遍都非常亮眼。通常来说,国内985/211院校的同学,建议均分保持在85分以上,越高越好;而双非院校的同学,由于学校背景不占优势,则需要用更高的GPA来证明自己,最好能达到88-90分,甚至更高。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小M,本科就读于一所211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她的综合GPA是84分,不算顶尖,但她的专业核心课,比如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等,门门都在90分以上。她在准备申请材料时,特意在简历和成绩单上把这些高分课程高亮了出来,并在个人陈述中强调了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虽然她也没有考GRE,但最终还是顺利拿到了信息系统硕士的录取。这说明,招生官不仅看你的总分,更看重你和申请专业相关课程的表现。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准备实习或者语言考试而放松了期末考试。每一分的GPA,都可能成为你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

二、科研与实习:从“加分项”到“必需品”

如果说GPA证明了你“能学”,那么科研和实习经历则证明了你“会用”。在后GRE时代,这两项软背景已经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变成了现在的“雪中送炭”,甚至是决定你成败的“胜负手”。

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对专业领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未来学者或工程师,而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单上的数字。你怎么证明你的热情?就是通过这些课外的实践经历。

科研经历:对于想申请研究属性较强或未来有读博打算的同学来说,一段有深度的科研经历至关重要。这不一定非得是发表一篇惊天动地的顶会论文。哪怕只是跟着导师做一个项目,负责其中一小部分工作,只要你能把这个项目的背景、你使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讲清楚,并且在文书中体现出你的思考和成长,就足以打动招生官。比如,你可以说:“在参与XX教授的XX项目中,我负责用Python处理和分析了超过10GB的原始数据,通过建立XX模型,最终将预测准确率提升了15%。”这样的描述,远比一句“我参与了科研项目”要具体和有力得多。

实习经历:对于授课型硕士,尤其是偏就业导向的专业(如商业分析、金融工程等),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几乎是必备的。一段在大厂或知名企业的实习,不仅能让你的简历熠熠生辉,更能让你提前了解行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面试的时候,这更是你展示自己的绝佳素材。

真实案例:去年一位成功申请上NUS商业分析(BA)项目的学姐就分享说,她的面试官几乎没有问任何关于她本科学业的问题,而是花了20分钟的时间,让她详细介绍她在某电商公司实习时做的一个用户画像分析项目。从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到模型选择和最终的商业洞察,问得极其深入。她坦言,如果没有那段“真刀真枪”的实习,她根本不可能回答得上来。所以,别再犹豫了,赶紧利用寒暑假,去找一份有价值的实习吧!

三、文书(SOP):你和招生官的唯一“灵魂对话”

当所有的硬件条件(GPA、学校背景)都摆在那里无法改变时,文书(特别是个人陈述SOP)就成了你唯一可以主动出击、展现个性的机会。这是你和招生官之间唯一的“灵魂对话”,是你告诉他们“为什么是我”的最好方式。

没有了GRE,招生官会花更多时间来阅读你的SOP,试图从中找到你的闪光点。一份平庸的、套模板的SOP会立刻被扔进垃圾桶,而一份真诚、独特、逻辑清晰的SOP则能力挽狂澜。

写SOP最忌讳的就是写成简历的扩写版,简单罗列你的经历。你要做的是“讲故事”,把你的GPA、科研、实习像珍珠一样串起来,串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1. 你为什么对这个专业充满热情?(动机)
  2. 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经历和能力)
  3. 为什么选择NUS的这个项目?它如何帮助你实现未来的职业目标?(匹配度和规划)

真实案例:我们曾经辅导过一个学生小F,硬件条件平平,GPA和实习都不是很出彩。但在他的SOP里,他讲述了自己高中的时候,因为家乡的小卖部老板不会用移动支付而错失了很多生意,从而萌生了用科技帮助小商户的想法。他大学期间所有相关的课程项目、参加的比赛,都围绕着这个初心展开。他深入研究了NUS该项目一位教授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份SOP展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清晰的职业规划,最终帮助他拿到了宝贵的录取。

所以,请务必花足够的时间和心血去打磨你的文书,让它成为你最锋利的武器。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面对这个新变化,不同阶段的同学应该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给大一/大二的你:恭喜你,你拥有最宝贵的时间。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拼尽全力保住GPA,这是你未来申请的基石。同时,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可以参加一些学术竞赛,或者主动联系学院的老师,看看有没有机会进入实验室打打杂、搬搬砖,感受一下科研的氛围。

给大三的你:战斗已经打响!这是你提升背景最关键的一年。在保证专业课成绩的同时,必须开始规划一段有分量的暑期实习或科研项目。多去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和企业的招聘官网。同时,可以开始物色和联系为你写推荐信的教授了,在他们的课上好好表现,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准备申请的你:现在是精雕细琢的阶段。把你的简历翻来覆去地修改,确保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展现了你的能力。花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构思和撰写你的SOP,找专业的老师、学长学姐帮你反复修改。当然,别忘了,托福或雅思成绩也是硬性门槛,一定要尽早考出理想的分数。

取消GRE,不是降低了门槛,而是换了一条赛道。这条新赛道,不再考验你短期记忆单词的能力,而是审视你过去三年的积累、你对专业的热情、你对未来的思考。这其实更公平,也更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所以,别再为要不要考GRE而焦虑了,把这些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能让你发光、让你成长的地方去吧。你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实习,你用心写下的每一句文书,都在向新加坡国立大学证明:你,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加油!


留学生新鲜事

留学生新鲜事

337592 博客

0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