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我选了澳门,才发现大学还能这么读

puppy

嘿,刚考完是不是正头疼选哪儿?我懂!当年我也一样,稀里糊涂地来了澳门,结果才发现大学居然能这么“爽”!这里没有几百人的沉闷大课,全是英文小班,随时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同学一起头脑风暴。课余生活也超乎想象,你可以去参加国际比赛,也可以在老城区的小巷里寻找美食,生活节奏刚刚好。它给了我一种奇妙的体验:既有留学的国际化视野,又没有离家太远的漂泊感。如果你也对未来有点迷茫,想看看一种不那么“卷”、更注重自我探索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那我的故事你一定要听听看。

来澳门前,你最好知道的几件事
关于申请:澳门高校是独立招生,不占用内地高考志愿名额。你可以同时申请,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记得看清每所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千万别错过了!
关于语言:虽然基本是全英教学,但刚来时英语跟不上很正常,教授都很有耐心。生活上普通话畅通无阻,广东话是加分项,能让你更快融入本地生活,吃到更多隐藏美食。
关于花销:学费比欧美便宜一大截,但生活成本比内地高一些,尤其是房租。不过学校宿舍和食堂能帮你省不少钱。高考成绩优秀的话,很多学校都有丰厚的奖学金,甚至能覆盖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关于心态:这里没人会推着你走。学习、社交、实习、参加活动,一切全靠自己主动。做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心理准备,你会收获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嘿,刚考完的朋友们,晚上好啊。我是 lxs.net 的小编,一个已经在澳门读了三年的“老学长”。

我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的那个夏天,空调吹出的冷风都浇不灭我心里的燥热。手里攥着那张印着密密麻麻院校代码的志愿填报指南,感觉比高考卷子还难懂。我爸妈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议:“要不看看港澳的学校?离家近,也算是出境读书了。”

说实话,当时我对澳门的全部印象,就只有金碧辉煌的赌场、大三巴牌坊和葡式蛋挞。把它当成一个正儿八经读大学的地方?我心里是打着问号的。但分数不上不下,去顶尖985有点悬,又不甘心随便找个211,澳门成了一个“退路”或者说“备胎”选项。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提交了申请,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然后登上了飞往这座莲花小城的飞机。

我以为我选择的是一个plan B,一个无奈的折中方案。可来了之后才发现,我好像误打误撞,闯进了一个大学教育的“隐藏副本”。这里的一切,都和我从小到大对“大学”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它颠覆了我,也重塑了我。如果你也正对着志愿表发愁,对未来感到一丝迷茫,那请一定听听我的故事,看看大学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能。

课堂不是“单口相声”,而是“圆桌会议”

你想象中的大学课堂是什么样的?一个能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前排是学霸,后排是“气氛组”,老师在讲台上用PPT滔滔不绝,两个小时下来,除了满满的笔记,好像什么也没留下?我来之前也以为大学都这样。

澳门的第一堂课就把我震住了。那是一门“市场营销导论”,走进教室我愣了,这哪是教室,分明就是个会议室。一张U型长桌,总共就坐了二十几个人。教授是个顶着地中海发型的葡萄牙大叔,穿着休闲西装,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没有开场白,直接在白板上写下“Coca-Cola vs. Pepsi”,然后问:“Okay guys, which one is better, and why?”

瞬间,教室就炸开了锅。来自马来西亚的同学说百事可乐的营销更年轻化,请的都是当红明星;一个韩国小姐姐立马反驳,说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更深入人心,圣诞老人广告就是经典;我旁边的本地同学则从渠道铺货的角度分析……我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英语磕磕巴巴,紧张得手心冒汗,但那种所有人都全情投入思考和辩论的氛围,实在太有感染力了。

这,就是澳门大学课堂的常态。这里几乎没有超过50人的大课,绝大部分都是20-30人的小班教学。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你根本没机会开小差。教授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随时会向你提问,或者让你和旁边不同国家背景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这种“被迫”参与,恰恰逼着你提前预习,深度思考,并且学着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里的师资力量也超乎我的想象。我查过我们学校(澳门大学)的数据,超过80%的教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毕业于牛津、剑桥、斯坦福、伯克利这样的顶尖名校。我的经济学教授曾在世界银行工作,讲起宏观经济政策时全是亲身经历的一手案例;我的传播学老师是前BBC的记者,带我们分析新闻的视角总是那么犀利。他们带来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国际化的视野和行业最前沿的动态。

官方数据显示,澳门大学的师生比大约是1:13,这个比例在亚洲都是名列前茅的。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教授足够的关注。我的毕业论文导师,一个来自美国的教授,前前后后和我开了一对一的会议不下十次,从选题、框架到每一个数据引用的规范性,都给了我无比细致的指导。这在动辄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的内地高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里,你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而是一块被用心雕琢的璞玉。

生活不止三点一线,校园本身就是个“大型游乐场”

如果说课堂学习是“硬核”体验,那课余生活就是澳门给我的另一个巨大惊喜。来之前,我以为大学生活就是宿舍、食堂、图书馆的三点一线,最多加个学生会或者社团。但澳门的大学,尤其是澳门大学,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生活、学习和成长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个秘密武器就是——书院系统(Residential College)。如果你看过《哈利·波特》,对,就是那种感觉。澳门大学是亚洲为数不多全面推行书院系统的高校。所有本科生都会被分到十个不同的书院中,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院徽、院训、代表色,甚至自己的食堂和活动室。它不是简单的宿舍楼,而是一个汇聚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国籍学生的社群。

我的书院生活简直不要太精彩。每周二晚上是“高桌晚宴”,所有人都得穿上正装,和院长、教授、以及各行各业的特邀嘉宾一起共进晚餐,听他们分享人生经验。我们还办过“中华文化之夜”,大家一起包饺子、写书法、穿汉服;也搞过“葡语国家美食节”,品尝来自巴西、安哥拉、葡萄牙的特色美食。书院之间还有各种体育竞赛,从篮球、足球到电竞、辩论,大家为了自己书院的荣誉拼尽全力。那种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真的非常强烈。

在这种环境下,你认识的不再仅仅是同专业的同学。你的室友可能是学法律的,隔壁寝室住着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学霸,楼下弹吉他的是个葡萄牙文学专业的才子。我们常常在书院的公共休息室里,一杯咖啡,聊一下午。从最新的AI技术聊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聊到巴西的桑巴文化。这种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潜移默化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

除了书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也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学校的公告栏上,每天都贴满了各种国际竞赛、学术讲座、海外交流项目的信息。我大二的时候,和几个同学组队参加了一个亚太区的商业案例分析大赛。我们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没日没夜地查资料、做模型、改PPT,最后竟然拿了亚军。那种和来自新加坡国立、香港大学的队伍同台竞技的经历,给我的锻炼和自信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给予的。

学校的国际交流网络也非常强大。根据澳门大学2023年的数据,它与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所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只要你成绩达标,就有大把的机会去世界顶尖名校做一学期甚至一年的交换生。我的一个朋友就通过交换项目去了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一个朋友则去了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这些经历,都成了我们简历上最闪亮的一笔。

一座城,两种节奏:既有国际范,又有人情味

在澳门读书,你的活动范围绝不会局限于校园。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魅力的课堂。

澳门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边是路氹金光大道上彻夜不眠的璀璨灯火、极尽奢华的度假酒店和高端购物中心,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拉斯维加斯。而穿过一条马路,拐进一个巷口,你可能就瞬间“穿越”到了四百年前的南欧小镇。狭窄的石板路,色彩斑斓的葡式建筑,阳台上晾晒的衣物,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面包的香气。这种现代与历史的极致碰撞,每天都在上演。

我最喜欢在没课的下午,坐上公交车,在老城区漫无目的地闲逛。从议事亭前地出发,路过玫瑰圣母堂,绕到大三巴牌坊的背后,在恋爱巷拍几张照片。累了,就随便找一家“冰室”坐下,点一份猪扒包,一杯冻奶茶。这里的节奏很慢,猫咪在路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老街坊们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广东话聊着天。它让我从快节奏的学业压力中暂时抽离出来,感受一种久违的松弛感。

当然,这里也是吃货的天堂。从米其林星级餐厅到藏在小巷里的街头小吃,总能满足你的味蕾。安德鲁的葡挞永远在排队,大利来记的猪扒包下午三点准时出炉,诚昌饭店的水蟹粥鲜美无比……探索美食,也成了我们留学生活的一大乐趣。

这种独特的城市气质,也赋予了在澳门读书一种奇妙的体验:它既有留学的国际化视野,又没有离家太远的漂泊感。

一方面,你每天都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上课用英语,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校举办的活动也都是国际级别的。这让你必须跳出舒适圈,去了解、去适应、去拥抱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你又觉得离家很近。从珠海拱北口岸过个关,就回到了内地。想家了,一张机票一个多小时就能飞抵许多城市。这里到处都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普通话畅行无阻,文化上也没有巨大的隔阂。这种“刚刚好”的距离感,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我来说,真的非常友好,它给了我一个缓冲期,让我能更平稳地从高中过渡到独立的大学生活。

一份“高性价比”的投资,通往更广阔的世界

聊了这么多,我们来谈谈最现实的问题:钱。留学总给人一种“烧钱”的印象,但澳门绝对算得上是主流留学目的地里的一股清流。

我查了一下最新的数据,像澳门大学,内地生的学费大约是每年12.5万澳门元(约合人民币11.2万)。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其他高校的学费会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在这个区间内。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作为对比,去英国读本科,学费普遍在20-30万人民币一年;美国和澳洲的顶尖私立大学,更是动辄40-50万人民币。这样一比,澳门的学费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而且,澳门的各个高校都为内地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奖学金。以澳门大学的“校长推荐入学计划”和各类奖学金为例,如果你成绩足够出色,完全有可能拿到覆盖四年学费、住宿费和部分生活费的全额奖学金,相当于免费读大学。我身边就有好几个同学是拿着全奖来的,真的是“学霸的福利”。

毕业后的出路,也远比我想象的要宽广。澳门的学历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非常高。根据学校发布的毕业生调查报告,每年都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去海外继续深造,去向包括了牛津、剑桥、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排名前50的顶尖学府。在澳门打下的坚实学术基础和全英教学环境,让申请这些学校变得水到渠成。把它作为一个通往世界名校的“黄金跳板”,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选择直接就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澳门的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留在澳门进入酒店、会展、金融等支柱产业,还是回到内地,在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发展,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澳门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回望三年前那个迷茫的自己,我很庆幸当初那个“稀里糊涂”的决定。澳门带给我的,远不止一纸文凭。它教会我如何独立思考,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协作,如何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它让我明白,大学不应该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工厂,更应该是一个发现自我、塑造人格的社区。

如果你不想被“内卷”的洪流推着走,如果你渴望一种更注重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果你希望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提前体验与世界接轨的感觉,那不妨把目光投向这片小小的土地。

选择一所大学,其实是在选择未来四年,你将以何种方式度过你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是挤在几百人的大课里默默划水,还是在十几人的小班中畅所欲言?是墨守成规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还是主动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答案,就在你自己的手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74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