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斯坦福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这到底和美国本校有啥关系?别急,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内部情报”。我们聊聊这里的真实体验:既有原汁原味的硬核课程和闪闪发光的大牛教授,也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神仙同学陪你一起“肝”项目。当然,除了学习,这里还有花园城市的安全感、吃不完的各国美食,和一种融合了硅谷创新与亚洲效率的奇妙氛围。所以,在这里读书究竟是压力山大还是宝藏遍地?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挑战?想知道答案,就快来看看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分享吧!

小编悄悄话
咳咳,先澄清一个“美丽”的误会:新加坡并没有斯坦福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分校哦!大家常说的“在新加坡读斯坦福”,通常指的是由斯坦福大学与新加坡机构合作举办的顶级项目,比如高管教育、专业认证,或者像我们今天要深扒的“新加坡-斯坦福生物设计项目”(SSB)。这些项目含金量极高,体验绝对独一无二!

《在新加坡斯坦福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学姐,我拿到了一个新加坡的项目,名字里带‘斯坦福’,这……靠谱吗?跟美国那个斯坦福到底啥关系啊?”

去年夏天,我在一个留学交流群里,被一个叫小A的学妹火急火燎地@了。她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激起了一圈涟漪。群里立刻有好几个人弹出同样的好奇:“对啊,我也听过,是不是‘分校’?”“毕业证是一样的吗?”“是不是水项目啊?”

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消息,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个手握offer,一半兴奋、一半忐忑,疯狂在网上搜索“Stanford in Singapore”的少年。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它不只关乎一个学校的名字,更关乎我们未来一到两年的青春、投入的金钱,以及职业生涯的起点。

所以,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深入内部,好好聊聊那个传说中的“新加坡斯坦福”——它到底是个啥?在这里读书,究竟是压力山大还是宝藏遍地?

解密“新加坡斯坦福”:此斯坦福非彼斯坦福

咱们先说重点:把“斯坦福分校”这个概念从脑子里扔掉。斯坦福大学并没有在新加坡开设一个像纽约大学上海校区那样的完整分校。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一些含金量超高的“合作项目”。

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新加坡-斯坦福生物设计项目”(Singapore-Stanford Biodesign,简称SSB)。这个项目可大有来头,它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经济发展局(EDB)和美国斯坦福大学 Byers 生物设计中心三方强强联手打造的。目标很明确:在亚洲培养下一代顶尖的医疗科技创新领袖。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特种兵训练营”。每年,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一小撮精英,背景五花八门,有医生、工程师、科学家,还有商界人士。然后,把他们扔进新加坡这个亚洲医疗科技的中心,用最纯正的斯坦福方法论,进行为期一年的魔鬼式训练。

除了SSB,斯坦福在新加坡还有一些高管教育课程(Stanford-NUS Executive Program)和专业发展课程(SCPD)。但因为SSB最具代表性,也更贴近我们留学生的“全日制”体验,所以下面的分享,我主要会以它为例。

硬核课程与大牛教授:原汁原味的硅谷风味

“课程水不水?”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一点都不水,甚至硬核到让你怀疑人生。

SSB的核心,是斯坦福那套著名的“Biodesign”创新流程:Identify(识别需求), Invent(发明技术), Implement(实现价值)。这套流程听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极其严苛。它不是让你坐在教室里听课,而是直接把你“踹”到一线去。

比如,在第一个“Identify”阶段,我们整个团队需要花上数周时间,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UH)里。我们不是去参观,而是穿着白大褂,跟着医生查房、进手术室、和病人聊天。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从成百上千个临床场景中,找到那些医生和病人都没说出口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去年我们组有个同学,为了搞懂一个心脏瓣膜手术的痛点,硬是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在手术室站了8个小时,出来的时候人都快虚脱了。但就是这样,我们才找到了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关键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比读一百篇论文都来得深刻。

再说说教授。这里的教授阵容堪称豪华。除了新加坡本地顶尖的临床专家和行业大佬,斯坦福Byers生物设计中心会定期派核心教授飞来新加坡授课和指导。这意味着,教你的,可能就是《Biodesign》这本“创新圣经”的作者本人。我们当时的导师之一,就是全球生物设计领域的开创者之一,Paul Yock教授的嫡传弟子。他给我们做项目路演辅导,每一个问题都直击要害,一针见血,那种感觉,就像是武林新手被绝世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

根据项目官方数据,全球通过Biodesign方法论培训的学员,已经成功创办了超过50家医疗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已经惠及了全球超过870万名患者。这就是斯坦福方法论的威力,而我们在新加坡,学到的就是这套原汁原味的真功夫。

“神仙”同学圈:在这里,没人是孤军奋战

如果说硬核课程是体能训练,那你的同学,就是陪你一起上战场的战友。能被选进SSB的,都不是一般人。用流行的话说,这里遍地都是“神仙同学”。

项目每年的招生人数极少,全球大概只招12到16名Fellows。我们那一届,同学的背景简直是“联合国军”。有来自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的肿瘤科医生,有拿着博士学位的材料科学家,有在强生做了好几年产品经理的商业精英,还有我这种搞软件工程的。大家的平均工作年限都在5年以上。

项目一开始,就会强制把不同背景的人组成团队。你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个医生跟你聊临床路径,一个工程师在白板上画产品原型,一个商科背景的同学开始分析市场规模和专利布局。一开始,大家说话都像“鸡同鸭讲”,专业壁垒高得吓人。

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在这里发生。为了“肝”项目,我们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对方领域的语言。我一个写代码的,硬是啃完了半本解剖学;而我们组的医生,也开始跟我讨论起了UI/UX设计。这种跨界的碰撞,带来的成长是指数级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一个概念验证,需要在48小时内做出一个可用的医疗设备模型。我们团队通宵达旦,工程师在3D打印机旁忙活,医生负责检验模型的医学逻辑,我负责编写控制软件的伪代码。凌晨四点,当我们终于把模型拼好,它成功地运转起来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那种感觉,你一辈子都忘不了。在这里,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边有一群最聪明、最拼命的人,推着你、拉着你一起往前跑。

学习之外:花园城市里的奇妙碰撞

聊了这么多“苦哈哈”的学习,我们再聊点轻松的。在新加坡读书,生活体验绝对是顶级的。

首先是安全感。新加坡的安全是刻在骨子里的。作为一个女生,我经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然后一个人坐地铁回家,完全不用担心。新加坡在“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数》中高居亚洲前列。这种安心的环境,能让你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创造中。

然后是便利,尤其是“吃”。新加坡简直是吃货的天堂。从项目所在的启奥生物医药园(Biopolis)出来,走几步就是食阁(Hawker Centre)。在那里,你可以用不到10新币(大概50人民币)的价格,吃到全世界的美食。今天想吃海南鸡饭,明天想尝印度咖喱,后天再来一碗正宗的马来叻沙,完全没问题。这种多元的美食文化,也正是新加坡这个国家精神的缩影:包容、高效、充满活力。

最奇妙的,是那种硅谷创新精神与亚洲高效秩序的融合感。上一秒,你还在和导师激烈地辩论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氛围自由得像是身处Palo Alto的咖啡馆;下一秒,你走出大楼,看到的是干净得一尘不染的街道、准点到站的地铁,和高效运转的城市。这种独特的氛围,会让你感觉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的想法足够好,这里就有最棒的土壤和最完善的体系,帮你把它变成现实。

压力山大 vs. 宝藏遍地:硬币的两面

说了这么多优点,是不是觉得这里就是天堂?别急,硬币还有另一面。

这里的压力,是真实且巨大的。斯坦福的名头,既是光环,也是枷锁。所有人都对你抱有极高的期望。项目对产出的要求非常高,你不是来写毕业论文的,你是来创造一个能解决真实问题、并且有商业前景的产品的。我们每周都要向由教授、医生和投资人组成的评审团汇报进展,每一次都被问到哑口无言,每一次都感觉自己像个“笨蛋”。

“Impulsor Syndrome”(冒名顶替综合症)在这里是普遍情绪。身边的人都太优秀了,你会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格被选进来”。这种自我怀疑,伴随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对人的精神是极大的考验。

但是,只要你扛过来了,收获的宝藏也是无价的。你得到的不仅是一段“斯坦福”的学习经历,更是一个强大的方法论、一个顶级的校友网络,和一张进入亚洲顶尖医疗科技圈的门票。SSB项目孵化和支持的初创公司已经有很多,比如开发了机器人内窥镜平台的EndoMaster,以及为肾脏病患者提供创新血管通路解决方案的Advent Access,这些公司已经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并且真正在改变着病人的生活。

在这里,你会亲眼看到一个伟大的想法,如何从病床边的一个微小抱怨,一步步变成图纸、模型,最后成为一家估值上亿的公司。这种经历,会彻底重塑你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给未来学弟学妹的大白话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问题:在新加坡斯坦福读书,到底值不值?

我的答案是:这完全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想找个地方,轻轻松松读个书,享受一下东南亚的阳光沙滩,顺便给简历镀个金,那这里可能真的不适合你,来了会非常痛苦。

但如果你骨子里就是个爱折腾的人,对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充满热情,渴望和一群最聪明的人一起创造点什么,并且不害怕被虐、不害怕失败。那么,别犹豫了。

忘掉“斯坦福”这个名字带来的光环,问问自己内心深处那个问题:你想改变世界吗?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

如果你的答案是响亮的“Yes”,那就勇敢地申请吧。这个地方,或许不能保证你成功,但它绝对能给你一个撬动世界的支点。等你来了,我们在学校门口的亚坤咖啡店,一起吃个咖椰吐司,聊聊你的新点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