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黄金期来了,政策红利不容错过

puppy

还在纠结去哪儿留学吗?悄悄告诉你,现在去新加坡可能就是那个“最优解”!最近狮城为了“抢人”可是放了大招,推出了一系列对留学生超级友好的新政策。毕业后想留下来工作?机会大大增加!对未来有长远规划,想申请永居(PR)?门槛也悄悄降低了!这波实打实的政策红利,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完美解决了大家最关心的就业和未来发展问题。想知道具体的“神仙政策”有哪些,以及如何规划才能稳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这篇干货你可千万不能错过!

本篇干货速览

为什么现在是去新加坡的黄金期?
全球经济放缓,各国收紧移民政策,新加坡反其道而行之,开启全球“抢人”模式,对留学生和高技能人才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善意。

最核心的政策红利是什么?
全新的COMPASS积分制度,让留学生申请工作准证(EP)不再只看薪水,学历、技能和学校背景都能加分,毕业留新路径更清晰!

对申请永居(PR)有什么影响?
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工作准证(EP),是在新加坡安身立命、申请PR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基础打牢了,PR之路自然更顺畅。

我该如何抓住机会?
从选专业到实习,再到求职,每一步都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新加坡的未来发展方向,才能稳稳接住这波红利。

“毕业后,是卷铺盖回国,还是在这儿卷生卷死?”

去年冬天,我和朋友Leo在克拉码头的河边喝着啤酒,他突然问了我这个问题。Leo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计算机系的硕士,再有半年就要毕业了。按理说,顶着NUS的光环,又是最热门的专业,他本该意气风发。可那晚,他脸上写满了迷茫。

“回去吧,感觉这两年的学白上了,新加坡的实习经历在国内未必认。留在这儿吧,工签(EP)的薪水线一年比一年高,听说审核也越来越严,万一找不到工作,或者公司不给办准证,不还是得走?”

Leo的焦虑,几乎是每一个留学生的缩影。我们漂洋过海,砸下重金和时间,为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我们更渴望的,是一个能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一个关于未来的可能性。而毕业后能否顺利留下工作,甚至长远发展,正是这个可能性的关键。

但如果我告诉你,Leo的烦恼,在今天可能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难题了呢?就在最近,新加坡为了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推出了一系列堪称“王炸”级别的新政策。这套组合拳,拳拳都打在了我们留学生最关心的痛点上——就业和永居。可以说,新加坡留学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机遇。一个属于留学生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

“抢人大战”开始了!新加坡到底有多拼?

你可能觉得奇怪,新加坡不是一直以精英教育和高门槛著称吗?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亲民”了?

答案很简单:为了未来发展,新加坡急需人才,尤其是年轻的、高技能的、有国际视野的你们。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TI)的数据,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新加坡在2023年依然实现了1.1%的经济增长,并预计2024年将增长1%至3%。这种逆势增长的背后,靠的是什么?是其在金融科技(FinTech)、生物医药、人工智能(AI)、可持续发展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持续发力。

这些尖端行业,就像一台台高速运转的马达,拉动着新加坡经济的飞轮。但马达要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燃料”——也就是人才。新加坡本地人口有限,生育率也持续走低,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全球“抢人”!

一个真实的例子就发生在我身边。我的学姐Sarah,前年从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绿色金融专业毕业,当时这个领域还比较新,她找工作费了些周折。但去年,情况完全不同了。随着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发布“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大力投资可持续发展项目,相关人才的需求瞬间井喷。好几家银行和咨询公司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薪水待遇也比同届其他专业的同学高出一大截。她开玩笑说:“感觉一夜之间,自己从‘备选’变成了‘顶流’。”

Sarah的经历,正是新加坡人才策略的缩影。它不是漫无目的地开门,而是有的放矢地吸引那些能推动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人才。而我们这些在新加坡接受了系统教育、熟悉本地环境的留学生,无疑是他们眼中最“香”的“预备役”。

解读“神仙政策”:毕业留新,路子有多宽?

说了这么多,新加坡到底放了什么“大招”呢?最核心、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工作准证(EP)申请的重大改革——COMPASS评估框架的全面实施。

在过去,申请EP很大程度上只看一个硬指标:薪水。这就导致了很多刚毕业的同学,即便能力再强,也可能因为起薪达不到标准而被拒之门门外,非常可惜。

但现在,COMPASS系统把评判标准变得更加立体和人性化。它像一个打分系统,总共包含4个基础项目和2个奖励项目。只要总分达到40分,你的EP申请就稳了。这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打分系统,看看留学生到底有多占优势:

基础项目一:薪水(与同行的比较)
这部分不再是“一刀切”。它会把你的薪水和你所在行业的同龄人进行比较。如果你能拿到行业内前30%的薪水,就能拿20分;如果是30%-65%之间,也能拿10分。对于应届生来说,虽然起薪可能不高,但只要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拿到10分并非难事。

基础项目二:学历(你的文凭含金量)
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送分题!只要你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或以上,就能自动获得10分。如果你毕业于新加坡政府认定的“顶级学府”(Top-tier Institutions),比如NUS、NTU这些世界名校,恭喜你,直接拿到20分的满分!想想看,你辛辛苦苦考上的名校,现在直接变成了实打实的就业优势,这笔投资太值了!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是NUS的本科毕业生,单凭“学历”这一项,你就已经手握20分了。这意味着,你只需要在其他项目上再拿到20分就够了,压力瞬间小了一大半。

基础项目三:企业多元化(你是不是“稀缺物种”)
这项评估的是你所在公司里,你这个国籍的员工占比。如果你的国籍占比很低,说明你为公司带来了多元化,可以得20分。这一点我们可能无法控制,但它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新加坡鼓励企业建立多元化的团队,而不是扎堆招聘某一个国家的人。

基础项目四:企业对本地员工的招聘承诺
这项评估的是公司招聘本地员工的力度。这主要是对公司的要求,我们作为求职者,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参考。那些更愿意雇佣本地人的大企业,往往也更正规、更稳定。

看完了基础项,我们再来看看更精彩的奖励项:

奖励项目一:技能加分(你是不是新加坡“急缺人才”)
如果你的专业和职位,正好在新加坡人力部(MOM)发布的“紧缺职业清单”(Shortage Occupation List)上,那么恭喜你,可以直接获得20分的额外加分!这份清单涵盖了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绿色经济等多个热门领域。比如AI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碳交易分析师等等。这意味着,如果你在留学时就选对了赛道,毕业后找工作几乎是“开挂”模式。

奖励项目二:经济优先战略加分(你的公司是不是“潜力股”)
如果你的雇主参与了新加坡政府主导的某些经济优先战略项目,比如一些科技创新计划或者产业转型计划,你也可以额外获得10分。

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个真实案例:

小林,NTU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生,找到了一份在AI创业公司担任数据科学家的工作,起薪5500新币。我们用COMPASS系统来给他打分:

  • 薪水:可能刚达到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拿到10分。
  • 学历:NTU属于“顶级学府”,稳拿20分。
  • 技能加分:数据科学家在“紧缺职业清单”上,再加20分!

总分:10 + 20 + 20 = 50分!

远超40分的及格线!在旧政策下,他的薪水可能只是勉强过线,但在新政策下,他的申请却非常稳固。因为COMPASS系统清晰地识别出了他的价值:名校背景 + 紧缺技能。这正是新加坡想要留住的人才。

这个新政传递出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新加坡不再只看钱,它更看重你的“价值”——你的教育背景、你的专业技能,以及你是否符合新加坡未来的发展蓝图。这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我们的努力和选择,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被量化、被看见、被认可。

PR申请的“绿灯”悄悄亮了?

解决了工作问题,下一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自然就是“身份”——能否申请成为永久居民(PR)。

首先要明确一点: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从未公开过任何关于PR申请的“打分表”或“硬性标准”。但申请PR有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前提:你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合法的长期准证,其中EP是最主流、最受认可的途径之一。

现在,你明白了吗?COMPASS政策让留学生获得EP的路径变得更宽、更稳,这实际上就是在为我们申请PR铺平了最关键的一步路。

我们可以把申请PR想象成一个闯关游戏。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就是“获得并保住EP”。一旦你通过了COMPASS的“价值认证”,顺利拿下EP,并且在岗位上稳定工作一到两年,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根据ICA公布的官方数据,新加坡每年都会稳定批准大约3万名新的永久居民。在2023年,就有约34,500人获得了PR资格。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都保持稳定,说明新加坡的PR审批通道一直是开放且持续的。他们需要新的血液来补充人口结构,维持社会活力。

那么,什么样的留学生背景申请PR更容易获得青睐呢?结合我身边许多成功“上岸”的朋友的经历,我总结了几个画像特点:

1. 本地学历背景:毕业于新加坡的公立大学(如NUS, NTU, SMU)或知名的私立大学,这被认为是申请PR的一个重要加分项。因为这代表你接受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对本地社会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融入。

2. 从事朝阳行业: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是新加坡重点发展的领域,比如前文提到的科技、金融、生物医药等,你的申请会更具优势。因为政府希望留下的是能为未来经济做出贡献的人才。

3. 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持有一年以上的EP,有稳定的纳税记录,并且薪资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这些都是你具备经济贡献能力的最好证明。

4. 融入本地社会的意愿:虽然这是“软性”条件,但同样重要。比如在新加坡有家庭关系、参加社区活动或义工服务、学习本地语言等,都能向移民局展示你希望在这里扎根的诚意。

我的朋友Jessica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从SMU会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本地银行工作。工作两年后,她递交了PR申请。除了漂亮的学历和工作履历,她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她利用周末时间一直在社区中心做义工,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在申请材料中,她附上了社区的感谢信。半年后,她的PR顺利获批。我们都相信,这份融入社会的努力,为她的申请加了不少分。

所以,不要再觉得PR遥不可及。当新加坡已经通过政策为你扫清了第一道障碍时,后面的路,只要你用心走,就会越走越顺。

如何规划,才能稳稳接住这波红利?

政策的东风已经吹来,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留学生,我们该如何规划,才能成为那个乘风而起的“幸运儿”呢?

第一步:在选专业时,就埋下成功的种子。
如果你还没来新加坡,或者正在考虑转专业,请务必花时间研究一下新加坡的“紧缺职业清单”。这不仅仅是一份清单,更是新加坡未来发展的“藏宝图”。选择与清单上职业高度相关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就等于为你的未来就业买了份高额保险。

第二步:实习,实习,还是实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千万不要等到毕业了才开始找工作。新加坡的职场非常看重本地实习经历。一份高质量的实习,不仅能让你提前了解行业,积累人脉,更能成为你毕业后拿到全职Offer的敲门砖。很多公司都有“实习生转正”计划。我身边至少一半以上顺利找到工作的朋友,都是通过实习转正的。所以,从大二、大三开始,就要积极地去申请实习,哪怕是无薪的,它带来的无形价值也远超你的想象。

第三步:求职时,做个聪明的“猎人”。
不要再像无头苍蝇一样海投简历了。利用我们刚刚学到的COMPASS知识,去筛选那些“高胜率”的公司。比如,你可以去了解哪些公司是政府经济优先战略的合作伙伴,投递这些公司,你就自带10分奖励。你也可以通过LinkedIn等平台,观察一家公司的员工国籍构成,如果发现它非常多元化,那你在“多元化”这一项上得分的概率就更高。

第四步:持续学习,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拿到工作只是开始。新加坡是一个崇尚终身学习的社会。政府推出了“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计划,鼓励国民和居民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去学习新的编程语言,考取专业的金融证书,或者参加一个领导力培训课程。当你不断为你自己的“技能库”添砖加瓦时,你不仅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在未来的PR申请中,也更能展现你的上进心和长期价值。

选择留学,本身就是一场勇敢者的冒险。我们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面对的不仅是学业的压力,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丝不安。

过去,我们总觉得未来像一场迷雾,看不清方向。但现在,新加坡用最实际的政策,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画出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它告诉我们:你的才华,我们看得见;你的梦想,我们愿意投资。

这条路或许依然有挑战,但它不再遥不可及。从你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从你选择的每一个课程,参与的每一次实习,到最终握在手中的那份工作Offer,每一步,都是在为你的未来铺路。

所以,当你再面临“留下还是回国”的抉择时,或许可以多一份底气和从容。因为此时此刻的新加坡,不只是一个求学之地,它更像一个开放的合伙人,正在向全世界优秀的年轻人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来吧,和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准备好抓住了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65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