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本科毕业清单,不看小心延毕!

puppy

在韩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感觉大学四年一晃就过,眼看要毕业了,心里却有点慌?千万别以为学分修够就万事大吉了!毕业论文、TOPIK等级、毕业综合考试,还有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奇葩规定,哪个没搞定都可能让你和毕业证擦肩而过。这篇就是咱们留学生的“毕业避坑指南”,把所有关键节点和时间线都给你捋得明明白白。赶紧对照着检查一下,别让辛辛苦苦好几年的努力,因为一个疏忽就白费了,延毕真的伤不起啊!

毕业前最终检查清单(Final Check!)
总学分和专业学分:去学校信息系统(포털사이트)上,把毕业要求学分和自己已修学分一项项对清楚了吗?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教授定了吗?开题报告交了吗?中期答辩过了吗?
语言成绩(TOPIK/英语):成绩单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已经提交给系里办公室(학과 사무실)备案了?
毕业综合考试:报名了吗?考试范围清楚吗?往年真题(기출문제)找学长学姐要了吗?
其他“隐藏”要求:志愿服务时长、必修教养课(比如채플)、第二专业学分、资格证等都满足了吗?
最终毕业申请: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在系统上提交正式的毕业申请(졸업신청)了吗?

哈喽,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学长。

还记得大四那年,我身边有个哥们儿,叫他小明吧。小明是我们这群留学生里的“学分卷王”,绩点高得吓人,大四上学期就把所有学分都修满了。当大家还在为期末考试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悠哉悠哉地投简历、约面试了,甚至毕业旅行的机票都买好了。我们都以为他毕业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毕业典礼前一周,他接到了系里办公室的电话,说他毕不了业。

我们都惊呆了。一问才知道,他们专业毕业要求里有一条:必须提交一份有效的TOPIK 5级证书。小明入学时考了个4级,之后就再也没考过,他压根儿就忘了这回事!等到发现的时候,最后一次可以赶上毕业审核的TOPIK考试报名早就截止了。结果,一张去济州岛的机票,换来了一张延毕半年的通知书。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宿舍楼下喝了三瓶烧酒,那种懊悔和无力感,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小明的故事不是个例。在韩国留学,毕业这件事远不止“修满学分”这么简单。它就像一场闯关游戏,学分只是第一关,后面还跟着毕业论文、毕业考试、语言要求,甚至还有各种让你意想不到的“隐藏关卡”。任何一关卡住,都可能导致“Game Over”,直接进入“延毕”这个残酷的附加局。根据韩国教育开发院(KEDI)近几年的数据,在韩留学生的延毕率,尤其是在名校中,其实并不低,有些竞争激烈的专业甚至能达到15%以上。这背后,很多都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信息差和疏忽。

所以今天,学长就掏心窝子,把韩国本科毕业的这些“坑”给你一一扒出来,整理成一份超详细的“毕业避坑清单”。大家赶紧拿出自己的学生手册(학사요람),对照着看,千万别让四年的辛苦,毁在临门一脚的疏忽上!

第一道坎:学分修满了?别高兴太早!

咱们先来说说最基础的学分。很多同学以为,只要学校信息系统里那个学分进度条拉满了,就万事大吉。太天真了!韩国大学的学分制度,那叫一个“弯弯绕”。

它通常分成好几类:教养学分(교양학점)、专业必修(전공필수)、专业选修(전공선택),有的还有多专业/辅修学分(다전공/부전공)。你不仅要修满总学分,每一类的学分也都得达标才行。

我见过一个学设计的学妹,总学分早就超了,但毕业审核时才发现,“艺术史”这门2学分的教养必修课她没上。就因为这个,她只能多花一个学期回来补课。这一个学期,不仅要多交几十万韩币的“学分登录费”,还打乱了她回国求职的所有计划,真的亏大了。

避坑小贴士:

大三下学期开始,一定要主动去自己系的办公室(학과 사무실),找助教(조교)老师帮你打印一份成绩单,和你学生手册上的毕业要求逐条核对。不要过度依赖学校系统,有时候系统更新不及时或者有bug。亲口和助教确认一遍,拿到“没问题”的答复,才能安心。

第二道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졸업논문/졸업작품)——拖延症的末日

如果说修学分是日常打怪升级,那毕业论文/设计就是打最终BOSS。这绝对是毕业路上最大的一座山,尤其是对我们留学生来说,用非母语进行学术写作,难度直接翻倍。

韩国大学对毕业论文的管理非常严格,流程一套一套的,时间线卡得死死的:

1. 确定指导教授(지도교수님 정하기):通常在大三结束或大四刚开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找一个认真负责、又和蔼可亲的教授,你的毕业之路就成功了一半。千万别等到最后,好教授都被抢光了。

2. 提交研究计划书(연구계획서 제출):定下题目和方向后,要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很多教授在这一步就会把你pass掉,因为他们觉得你的题目没有研究价值或者你根本没想清楚。

3. 中期发表(중간발표):这相当于一次预答辩。你得当着所有专业教授和同学的面,汇报你的研究进展。准备不充分的话,会被教授们问到怀疑人生,当场让你推倒重来都是常有的事。

4. 最终审查和答辩(최종심사 및 발표):这是最后一关。论文的格式、引用、内容都会被严格审查。我认识一个朋友,因为论文查重率(표절률)超了2%,被要求大改,通宵了三个晚上才勉强过关。

整个过程,从定题到最终提交,至少要花上6-8个月。很多同学总觉得时间还早,一直拖,结果最后两个月开始“死亡冲刺”,写出来的东西质量堪忧,根本过不了教授那关。

真实案例:

就拿著名的成均馆大学来说,他们的经营学系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也可以选择考一个叫“毕业资格认证考试”的东西。很多学生觉得考试难,选了写论文。结果,每年都有那么百分之几的学生,因为论文质量不过关,或者没能按时找到愿意接收的指导教授,而被卡住。教授们不会因为你是留学生就降低标准,学术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避坑小贴士:

大三暑假就开始构思你的论文题目!多看前辈们的优秀论文(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官网或者RISS上查到),了解格式和研究方法。主动给心仪的教授发邮件,附上你的简历和初步想法,越早“预定”越好。记住,教授喜欢的是积极主动的学生,而不是等他来催你的“伸手党”。

第三道坎:TOPIK等级——被遗忘的“准入门槛”

这就是我开头提到的朋友小明栽的跟头。很多同学以为,TOPIK只是申请大学时才需要的东西,入学后就束之高阁了。大错特错!

根据韩国法务部和教育部的规定,为了保证留学生的学习质量,绝大多数大学都设置了“毕业语言门槛”。

数据说话:

目前,韩国本科院校普遍的毕业要求是TOPIK 4级。但这个标准正在逐年提高。像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SKY)这些顶级名校,很多热门专业,比如国语国文、新闻放送等,已经明确要求毕业时必须持有TOPIK 5级甚至6级证书。比如,高丽大学的国语国文学系,毕业要求就是实打实的TOPIK 6级。你拿个5级过去,系办公室的老师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直接告诉你“미달”(未达标)。

更“坑”的是,TOPIK成绩单的有效期只有两年!你大一考的证,到大四毕业时可能已经过期了。所以,即便你已经有了很高的等级,也要算好时间,确保毕业审核时,你手里的那张成绩单是有效的。

避坑小贴士:

最佳的考试时间是大三学年。这个时候你的韩语水平相对稳定,考出来的成绩也足以覆盖到毕业。韩国一年有6次TOPIK考试,但考位非常紧张,尤其是首尔地区,报名通道一开,几分钟内就会被抢光。一定要提前设好闹钟,准备好证件照和报名费,拼手速!千万别拖到大四最后一个学期,万一一次没考过,那就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

第四道坎:毕业综合考试(졸업종합시험)——四年学习成果的“期末大考”

这个考试,很多刚来的小伙伴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它却是很多文科、商科专业学生的“毕业噩梦”。

所谓毕业综合考试,就是把大学四年学过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揉在一张或几张卷子里进行考试。范围极广,内容极深,考查的是你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这和我们平时准备一门课的期末考试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形式多样: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形式也五花八门。有的是闭卷笔试,几道大题(논술형),让你论述某个理论;有的是面试,几个教授坐在你对面,轮流提问;还有的学校,比如汉阳大学的某些工科专业,会用一个综合性的毕业设计项目(Capstone Design)来替代考试。

真实案例:

我的一个学姐,在中央大学读新闻放送专业。她们的毕业考试是考三门核心课:《传媒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放送编成论》。学姐说,考试前一个月,她把四年来这三门课的教材、PPT、笔记全都翻了出来,堆起来比人都高。每天泡在图书馆超过12个小时,跟考韩国高考(수능)一样。即便这样,第一次考试,她们系还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没通过。

没通过怎么办?大部分学校会给你一到两次补考(재시험)的机会,但通常要交几万韩币的补考费。如果补考再不过,对不起,延毕手续了解一下。

避坑小贴士:

这个考试,临时抱佛脚是绝对行不通的。平时上专业课的时候,就不要只为了应付期末,要把知识点真正理解透。考前,一定要想办法联系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手里通常有“祖传”的往年真题(기출문제)和复习资料。这东西比任何教材都管用!另外,和同专业的韩国同学一起组建学习小组(스터디),互相划重点、押题,效率会高很多。

第五道坎:那些五花八门的“隐藏任务”

除了上面这些“四大金刚”,韩国大学里还散落着各种你意想不到的毕业要求。它们平时不起眼,但到了毕业审核的时候,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 英语能力认证(공인영어성적):你以为在韩国读大学就不用学英语了?想多了。很多名校,尤其是商科和国际学部,会要求学生毕业时提交一份达到特定分数的托业(TOEIC)或托福(TOEFL)成绩。比如,西江大学的经营系,毕业就需要700分以上的托业成绩。这条规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留学生也不能幸免。

2. 志愿服务时长(사회봉사):没错,你没看错,做好人好事也和毕业挂钩。像东国大学、庆熙大学等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规定时长的志愿服务,比如30个小时,并提交证明。没做满?毕业证先扣下。

3. 必修的“特色课程”:这是最具韩国大学特色的地方。如果你在延世大学、梨花女子大学这种有宗教背景的学校,那你必须修满几个学期的“채플”(Chapel,礼拜)。就是每周去教堂坐一小时,听听圣经故事和唱诗班。不去?刷不够次数?对不起,毕不了业。这门课没学分,但不过不行。

4. 第二专业/辅修(복수전공/부전공):很多同学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会选择修个第二专业。这当然是好事,但你也要清楚,一旦申请了,就意味着你要完成两个专业的毕业要求。包括所有的专业必修课、学分,甚至有的学校会要求你写两份毕业论文! workload直接翻倍。如果规划不好,很容易导致延毕。

5. 各种资格证(자격증):这在工科和IT专业比较常见。学校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考取一个或多个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技术资格证,作为实践能力的证明。比如,计算机系的学生可能被要求考取“信息处理技师”(정보처리기사)证书。

这些“隐藏任务”非常零散,通常都写在学生手册的某个角落里。一定要花时间,把那本厚厚的册子从头到尾读一遍,用荧光笔把你专业相关的所有要求都标出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Checklist。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别慌,学长不是为了吓唬大家。恰恰相反,是想让你们提前看到这些“路障”,早早规划,从容地绕过去。

大学四年,看起来很长,但真的像按了快进键。不要总觉得毕业离你很远,从大三开始,你就应该把“顺利毕业”这件事,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定期检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去和系办公室、教授沟通。

记住,在韩国,大学更像是一个“服务提供方”,你作为“消费者”,有权利去了解所有关于你学业的规则。但他们没有义务追在你屁股后面,提醒你该做什么。你的毕业证,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去争取。别等到最后关头,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裸奔。

希望这篇“避坑指南”能帮到正在迷茫的你。赶紧行动起来,去检查一下自己的毕业进度条吧!祝大家都能准时、顺利地拿到那本承载着四年青春的毕业证书,笑着走出校门!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2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