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C的王牌专业清单,申请求职全靠它

puppy

还在为申请UBC选什么专业头疼吗?别担心,这份超全的UBC王牌专业清单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不只简单罗列像Sauder商学院、CS这些热门选项,更是帮你把每个专业的“家底”都摸清了。从具体的申请门槛、课程设置特色,到大家最关心的Co-op实习机会和毕业后的薪资前景,全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想知道哪个专业是真正的就业王者,能让你毕业即巅峰吗?快来看看吧,从选对专业开始,让你的申请和未来求职之路都少走弯路!

小编温馨提示
哈喽,大家好!这份清单里的数据和信息,都是小编从官网、论坛和学长学姐那里搜罗来的最新情报(截止2023-2024申请季)。但UBC的政策和录取标准每年都可能微调,所以大家在做最终决定前,一定要去UBC官网交叉验证一下哦!把它当作你的“决策辅助器”,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祝大家申请顺利!

“儿子,我看你同学家的孩子都申了CS,毕业年薪十几万加币呢!要不咱们也报这个?商科也行,毕业进银行,多体面!”

电话那头,是Leo妈妈熟悉又带着点焦虑的声音。Leo握着手机,看着窗外温哥华阴雨连绵的天,心里也跟着潮湿起来。他知道妈妈是为他好,CS和商科确实是大家眼里的“金饭碗”,但他自己对代码提不起兴趣,对金融市场的数字游戏也感觉没那么着迷。他喜欢的是捣鼓那些精密的机械结构,喜欢看一个想法如何从图纸变成现实。可这个想法,他却不知道怎么跟爸妈开口,更不知道这个选择未来“钱景”如何。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熟悉?每年申请季,无数留学生都会像Leo一样,在“我喜欢的”和“大家认为好的”之间反复横跳。选专业,这件关乎未来四年甚至更久人生轨迹的大事,充满了信息差和不确定性。热门专业卷上天,小众专业怕“毕业即失业”。

别慌,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干货,就是来帮你拨开迷雾的。我们不玩虚的,直接带你深入UBC的几大王牌学院,把它们的申请门槛、课程特色、实习机会和毕业薪资扒个底朝天。这篇文章不只是一个专业的罗列,更是一个帮你找到自己位置的地图。准备好了吗?咱们发车!

当之无愧的王者:Sauder商学院 (BCom)

提到UBC,Sauder的名号几乎无人不晓。它就像是学校里那个家境优渥、成绩又好、还擅长社交的全能型校草。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国内,Sauder的招牌都足够响亮。

想进这个“王者圈”,门槛有多高?

一句话:卷出新高度。近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基本都在95%以上,甚至更高。但这还只是入场券。Sauder真正筛选人的,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Personal Profile。你需要录制视频回答问题,还要写几篇小文书。招生官想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会考试的学霸,更是一个有领导力潜质、有沟通能力、有故事的未来商业领袖。

身边一个学妹的案例特别典型。她叫Linda,高中成绩96%,活动背景也拉满了:模联主席、创办了一个小的公益项目。申请时,她在视频面试里被问到一个关于“团队失败经历”的问题。她没有说自己如何力挽狂狂澜,而是坦诚地分析了自己作为领导者在沟通上的失误,以及后续如何复盘和改进。这种真实、懂得反思的品质,远比一个“完美”的故事更能打动招生官。她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

课程到底有多“顶”?

Sauder的课程设计非常注重实战。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比如COMM 293(市场营销)、COMM 295(管理会计),都是通过大量的Case Study(案例分析)来进行的。你会被随机分到不同的小组,每周和一群背景各异的同学“吵架”、磨合、做Presentation。这可能很折磨人,但毕业后你会发现,这正是未来职场的核心技能。

到了大三,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细分方向(Option),比如金融(Finance)、会计(Accounting)、市场营销(Marketing)等。其中,金融方向是王牌中的王牌,竞争也最激烈。你需要修读像COMM 374(投资)、COMM 475(金融案例分析)这类硬核课程。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叫PMF(Portfolio Management Foundation)的项目,堪称Sauder金融专业的“黄埔军校”。每年只招个位数最顶尖的学生,直接上手管理一个几百万加币的基金。能进这个项目的,基本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华尔街或Bay Street(加拿大的金融街)的顶级投行。

Co-op实习和薪资前景:毕业即巅峰?

Sauder的Co-op项目是它的另一大杀器。学校的Career Centre资源非常丰富,会手把手教你改简历、模拟面试。Co-op的岗位覆盖面极广,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PwC, KPMG, EY)到加拿大五大行(RBC, TD, BMO, Scotiabank, CIBC),再到各种科技公司和快消巨头。

根据UBC Sauder自己的就业报告,BCom毕业生毕业后3个月内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达到了$63,546加币。如果是金融方向、并且进入了投行或咨询公司,这个数字可以轻松达到$80,000甚至更高。我认识的一个学长,主修会计,通过Co-op进入了PwC,毕业后顺利拿到Return Offer,起薪就在$65,000左右,并且公司还支持他考CPA证书,职业路径非常清晰。

科技新贵:Computer Science (CS)

如果说Sauder是传统精英的代表,那CS就是这个时代最受追捧的“科技新贵”。温哥华作为“北方好莱坞”的同时,也正在崛起为“北方硅谷”,Amazon、Microsoft、SAP等巨头都在这里疯狂扩张,对CS人才的需求简直是“饥渴”状态。

想当“码农”,第一道坎就不简单

这里要先澄清一个最大的误区:UBC本科没有直接录取的CS专业!你需要先申请理学院(Faculty of Science)。高中申请理学院的门槛就已经不低了,平均分怎么也得在94%以上,还得有不错的数学和物理成绩。

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战斗,发生在大一结束之后。你需要根据大一几门核心课程的成绩(比如数学、物理和CPSC 110/121这两门入门编程课)来申请进入CS Major。这场“内卷”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高中申请。近几年,想要稳进CS专业,大一的平均分(GPA)至少要维持在85%以上,越高越保险。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因为差了一两分,而与CS失之交臂,被迫选择统计、数学等其他专业。

课程有多硬核?

UBC的CS课程以理论扎实、难度大而著称。从大二的数据结构与算法(CPSC 221),到大三的软件工程(CPSC 310)、操作系统(CPSC 313),每一门都是“掉头发”神课。课程项目(Project)非常多,经常需要你和队友一起熬夜debug。虽然过程痛苦,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你真正掌握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UBC CS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细分方向,比如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HCI)、数据科学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或者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这种灵活性让你在求职时可以有更精准的定位。

Co-op和薪资前景:真的能“印钞”吗?

答案是:真的能。UBC CS的Co-op是进入大厂的黄金跳板。由于地理优势,学生可以轻松找到在温哥华本地的实习。Amazon在这里的办公室有数千名员工,每年都会从UBC招大量的实习生。此外,微软、SAP、Electronic Arts (EA)、Salesforce也都是Co-op的大雇主。

CS Co-op的薪资也非常可观。根据UBC官网数据,CS实习生的平均时薪在$25-$35加币之间,如果是去美国的大厂实习,时薪甚至可以达到$50美元以上。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他大三时在Amazon做SDE(软件开发工程师)实习生,月薪超过8000加币。实习结束后,他因为表现出色,直接拿到了毕业后的全职Return Offer,起薪包(Base Salary + Signing Bonus + Stocks)轻松超过11万加币。这个数字,在众多专业里,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中流砥柱:Engineering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可能没有Sauder那么光鲜,也没有CS那么“暴富”,但它绝对是UBC的基石,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工程师这个职业,无论经济周期如何变化,社会总是需要的。它提供的是一种稳定、体面且收入持续增长的职业路径。

“先进来再说”的残酷筛选

和CS类似,UBC的工程也是“宽进严出”。你申请时进入的是一个通识的工程第一年项目(Engineering One)。大家在第一年学的都是一样的基础课:物理、化学、数学、工程设计等。然后,根据你大一的GPA,进行专业排名和分配。

这意味着,你心仪的专业,比如最热门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机械工程(MECH)或者“地狱难度”的工程物理(EngPhys),都需要你用大一的成绩去“抢”。每年分配季,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通常,热门专业的录取线会在GPA 80%左右徘徊。EngPhys这种“学神”专业,要求则更高。

有哪些宝藏专业值得关注?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ECE): 这是工程学院里最接近CS的专业,也是大热门。毕业生既可以做软件,也可以做硬件,就业面极广。从芯片设计到通信网络,再到嵌入式系统,都是ECE的领域。如果你既想学编程,又对硬件感兴趣,ECE是完美选择。

  • 工程物理 (EngPhys): 这是UBC一个传奇般的存在。课程难度极大,融合了物理、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的精华。五年制的课程,包含大量的实验和项目。虽然过程极其艰苦,但毕业生被公认为解决问题的顶級高手。他们的出路非常多元,除了做工程师,还有很多进入了金融量化分析、咨询,甚至创办自己的高科技公司。特斯拉、SpaceX、谷歌大脑里都有EngPhys毕业生的身影。

  • 生物医学工程 (BMEG): 这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医疗领域。比如设计医疗器械、开发新的治疗技术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科技的发展,这个领域的潜力巨大。

Co-op和薪资前景:稳定压倒一切

工程Co-op是UBC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善的实习项目之一,很多工程专业甚至强制要求学生完成Co-op才能毕业。合作的公司遍布各个行业,比如能源领域的BC Hydro,通信领域的Telus,航空领域的波音(Boeing),以及无数的科技和咨询公司。

工程毕业生的起薪通常在$65,000到$75,000加币之间。虽然不如CS的爆发力强,但它的优势在于“后劲”。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考取专业工程师执照(P.Eng.),薪资会稳步增长。一个有5-10年经验的工程师,年薪达到10万加币以上是非常普遍的。这是一个可以干一辈子的职业,越老越吃香。

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学长Jack,UBC机械工程毕业,Co-op期间在一家本地的能源咨询公司实习。毕业后留任,起薪约$70,000。工作四年后,他考取了P.Eng.执照,被提拔为项目经理,年薪也涨到了$95,000。他告诉我,工程最大的魅力在于,你能亲眼看到自己设计的东西被建造出来,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隐藏学霸:Vancouver School of Economics (VSE)

很多同学和家长可能只知道Sauder,却忽略了UBC还有一个在学术界声望极高的经济学院——VSE。它在加拿大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常年排名前二。如果你对数字敏感,逻辑分析能力强,但又不想去纯商科的环境,VSE绝对是一个宝藏选择。

不是商科,胜似商科

VSE提供两种主要的本科学位:文学学士(B.A. in Economics)和国际经济学学士(B.I.E.)。B.A.是在文学院(Faculty of Arts)下面,需要读完大一后凭成绩申请进入。而B.I.E.是一个独特的、四年的小班制精英项目,可以高中毕业后直接申请。它的录取难度堪比Sauder,同样需要极高的分数和出色的个人陈述,非常看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国际视野。

VSE的课程和Sauder的风格完全不同。它不教你具体的商业技能,而是训练你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工具去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课程包括大量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可以说,这是一个培养“经济学家”和“数据分析师”的地方。

就业出路有多香?

正因为VSE毕业生扎实的数理功底,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他们的出路主要有三条:

  1. 金融/咨询:很多投行、商业银行和咨询公司都喜欢招VSE的学生,因为他们分析能力超强。他们可能不如Sauder的学生会“包装”,但做起数据模型分析来,绝对是一把好手。

  2. 数据分析: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VSE的毕业生简直是如鱼得水。科技公司、电商平台都需要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的人才,而这正是计量经济学训练的核心。

  3. 政府与公共部门:加拿大银行(央行)、财政部、统计局等机构也是VSE毕业生的重要去向。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政策分析和制定。

B.I.E.项目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发展中心,Co-op资源也很丰富。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与Sauder不相上下,大约在$60,000 - $70,000加币。我认识一个B.I.E.毕业的女生,她凭借出色的计量分析能力,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加拿大五大行之一的数据策略部门,起薪就有$75,000。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理科脑”,VSE的性价比可能比Sauder更高。


好了,Leo的故事我们先放一放。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UBC的王牌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商科的运筹帷幄,到CS的代码改变世界,再到工程的精工细作,和经济学的洞察全局,每一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挑战。

别急着下结论,也别被那些光鲜的薪资数字冲昏了头脑。问问你自己,每天早上叫醒你的,究竟是对高薪的渴望,还是对知识本身的热爱?

选专业,就像选一双要陪你走很长路的鞋。别人的限量款再酷,如果不合你的脚,每一步都是煎熬。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那双让你走得舒服、跑得起来,并且愿意穿着它去翻山越岭的鞋。那个让你在面对凌晨四点的图书馆、面对复杂难解的bug、面对烧脑的case study时,依然觉得“这事儿有点意思”的专业,才是你的“王牌”。

希望这份清单,能成为你寻找那双“鞋”的地图。祝你,找到它。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1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