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申请,这些专业悄悄劝退新生

puppy

哈喽,准备去韩国留学的小伙伴!是不是正对着专业列表满心憧憬,觉得只要去了就能实现韩剧里的梦想?先打住!有些专业听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手后才发现是“劝退”重灾区。比如那些对语言要求高到离谱、让你天天赶due学到头秃的专业,还有一些看起来很美、毕业后却发现对留学生就业不太友好的“天坑”。这篇文章可不是为了给你泼冷水,而是想当你的贴心“排雷兵”,带你提前看看那些过来人含泪总结的经验。想知道哪些专业需要三思,如何避开留学路上的坑,为自己选一条更顺畅的路吗?快来看看吧,别让一时的热情,换来几年的挣扎。

小编温馨提示
选专业就像选跑道,有的看似平坦,实则暗藏坑洼;有的起初艰难,却通向开阔天地。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劝你放弃梦想,而是帮你带上“探路灯”和“避坑指南”,让你在奔跑前,先看清脚下的路。毕竟,留学这几年,宝贵得很!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和冲浪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留学圈“排雷”事业的小编。

前几天,我在后台收到一条私信,来自一个叫“柚子”的学妹。她说她从小看韩剧长大,对韩国的时尚设计充满了无限向往,一心想申首尔的弘益大学视觉设计专业。为了这个梦想,她画了无数张素描,啃完了好几本韩语教材,觉得自己的未来就像韩剧女主角一样,闪闪发光。

可就在她提交申请前,偶然加上了一个弘大的直系学姐。学姐没有鼓励她,反而给她发来一张日程表截图:周一到周五,除了上课就是小组作业和个人课题,密密麻麻排到凌晨两点;周末两天,一天用来补觉,另一天用来赶下一周的due。学姐说:“我们专业有个外号,叫‘弘大不夜灯’。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晚上12点前睡觉是什么感觉了。而且,一学期光买材料就得花掉小几百万韩币,性价比?不存在的。”

柚子看完,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她第一次开始思考,那个在韩剧里被美化了无数次的专业,现实中真的是她想要的样子吗?

柚子的故事,相信很多同学都觉得似曾相识。我们怀揣着热情和憧憬,却往往忽略了“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墙。今天,小编就来当一次“恶人”,带大家扒一扒韩国留学申请中,那些悄悄劝退新生的专业。咱们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你未来的留学路,走得更稳、更顺心!

一号劝退选手:语言即是天堑的“文史哲”大类

朋友们,摸着良心说,如果你的韩语水平还停留在“看综艺不用字幕”的阶段,那么国语国文、韩国史、哲学、法学、新闻放送这类纯文科专业,请务必三思而后行。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认识一个学长,当年凭着TOPIK 6级的成绩,意气风发地进了延世大学的国语国文学科。他以为自己韩语够牛了,结果开学第一节课,教授讲的是中世纪韩语的音韵变迁,文献里全是类似“ㅏ”这种现代韩语里根本见不到的古字。课堂上,韩国同学们引经据典,从《训民正音》聊到当代文学流派,他感觉自己像个闯进了学术研讨会的“文盲”,全程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

这类专业对语言的要求,是“天花板”级别的。它需要你不仅能听说读写,更能深刻理解韩语背后的文化、历史和逻辑。根据韩国教育开发院(KEDI)发布的《留学生教育竞争力及提升方案研究》报告,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留学生,因学业困难导致休学或退学的比例,远高于理工科和艺体能类学生。其中,“语言障碍”和“无法适应授课方式”是两大主因。

具体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虽然像中央大学、庆熙大学这类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可能写着TOPIK 4级或5级即可申请。但根据近两年的录取情况来看,最终能拿到offer的,尤其是首尔圈名校,90%以上的申请者都手持TOPIK 6级证书。这还只是敲门砖。真正的挑战在于,你每周要面对的阅读量可能是几百页的韩语论文和专著,期末要写的是上万字的学术报告。对于我们母语非韩语的学生来说,光是完成这些基础任务,就足以耗尽所有精力,更别提深入思考和创新了。

特别是法学和新闻放送专业。前者涉及大量生僻的法律术语和严谨的逻辑辩证,后者则要求你对韩国社会热点有极高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当你的韩国同学已经开始就某个社会议题展开激烈辩论时,你可能还在查字典理解“정버권(正当防卫)”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学习体验,带来的挫败感是巨大的。

二号劝退选手:拿时间和金钱燃烧梦想的“艺术设计”大类

聊完“文科之痛”,我们再来看看让柚子学妹望而却步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这类专业听起来总是那么光鲜亮丽,仿佛毕业了就能成为顶级设计师,出入于各种时尚秀场。但现实是,你很可能成为一个“为爱发电”的“赶图民工”。

建筑学、视觉设计、服装设计、影像设计……这些专业有一个共同点:课业压力极大,且极其“烧钱”。韩国大学的设计类专业普遍实行“工作室制(Studio System)”,每个学期你都会有一个核心的设计课题(Project),从概念构思到最终成品,需要投入海量的时间。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韩国学生称之为“과제 지옥(课题地狱)”。

弘益大学的设计系、国民大学的汽车设计、汉阳大学的建筑学,这些都是业界的翘楚,但它们的学习强度也同样是“地狱级”的。一位在弘大读视觉设计的学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她的日常:“我的青春不是在画图,就是在去打印店的路上。一到期末发表季,整个系馆灯火通明,走廊里都是睡眼惺忪、抱着模型和画板的‘僵尸’。”

除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也高得吓人。不同于其他专业一本教材用一学期,设计类专业的材料消耗是持续性的。画纸、颜料、马克笔、模型材料、3D打印……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据韩国兼职招聘网站Albamon对大学生的调查,艺体能类专业的学生月均学习附加费用(教材、材料、实习等)高达25万韩元,远超其他专业。一个建筑系学生,光是毕业设计的模型制作,花费超过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多元)都是常事。这对于靠家里支持的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艺术设计领域的就业,非常看重个人作品集(Portfolio)和实习经历。在韩国本土学生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情况下,留学生想要脱颖而出,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积累项目经验和人脉资源,这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谈何容易?

三号劝退选手:看起来很美,就业略显尴尬的“基础学科”与“纯艺术”

接下来要说的这类专业,可能有点“扎心”。它们通常是满足个人兴趣和情怀的选择,比如纯粹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或是纯艺术领域的绘画、雕塑、声乐等。

选择这些专业本身没有错,追求知识和艺术的本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毕业后的出路。对于留学生而言,毕业后想留在韩国工作,最大的门槛之一就是获得E-7特定活动签证。韩国法务部对E-7签证的发放有明确的职业范围和要求,简单来说,你的工作必须是韩国人才市场紧缺的、具有专业性的岗位。

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如果继续深造读到博士,进入高校或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是一条不错的路。但如果本科或硕士毕业就想直接就业,会发现对口的岗位并不多,且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应用型更强的工科毕业生。根据韩国雇佣信息院(KEIS)的数据,近五年来,外国留学生在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半导体、汽车)和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就业率最高。而基础科学领域,除非你有顶尖的学术成就,否则很难在就业市场上与本地学生竞争。

纯艺术领域则更为严峻。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艺术市场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毕业后成为职业艺术家、画家或音乐家,需要天赋、机遇和人脉的多重加持。对于留学生来说,在韩国本土建立起这样的资源网络难度极大。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流向教育培训行业,比如在画室或音乐学院当老师。但这类工作的薪资水平和稳定性相对有限,申请E-7工作签证的难度也比较大,因为雇主需要向政府证明“为什么这个岗位非要聘用一个外国人,而不是韩国人”。

我认识一个学习声乐的同学,专业成绩非常优秀,毕业音乐会也办得很成功。但毕业后,她投了无数份简历,想进入专业的合唱团或歌剧院,都因为“国籍”和“签证”问题被婉拒。最终,她只能在一家面向中国留学生的艺考培训机构做兼职,收入很不稳定。她说:“我热爱音乐,但现实让我不得不思考,当初如果选择一个应用性更强的专业,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

四号劝退选手:内卷之王,神仙打架的“商科”与“计算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文科、艺术、基础学科都有坑,那我就选最热门、就业最好的商科和计算机,总没错吧?”

没错,从就业数据上看,经营学(Business Administration)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确实是留学生在韩就业的“王牌专业”。根据韩国统计厅的调查,毕业于商科和工科的留学生,是获得正式工作签证的主力军。但这背后的“内卷”程度,也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先说商科。韩国的商学院,尤其是SKY等名校的商学院,是韩国精英学生聚集地。你的同学,可能高中时就在各种商业竞赛中获奖,大学期间手握好几份顶级公司的实习经历,英语、韩语流利切换只是基本操作。韩国大学商科课程中,“팀플(Team Project,小组作业)”是核心。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你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快速融入韩国学生的社交圈和工作模式。很多留学生在小组作业中因为文化差异和沟通不畅,被边缘化,无法真正参与到核心讨论中,最后只能负责一些整理资料、做PPT的辅助工作,收获甚微。

计算机专业同样如此。韩国政府大力扶持IT产业,三星、LG、Naver、Kakao等大厂提供了大量优质岗位,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这也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从小接受高强度编程训练的韩国学生,还有来自印度、越南等国家的顶尖技术人才。韩国学生为了进大厂,除了本专业课程,还会去上昂贵的私立编程学院(힙원),疯狂刷算法题,积累项目经验。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的课程,毕业时会发现自己的简历在他们面前毫无竞争力。

一位在成均馆大学读计算机硕士的学长告诉我,他们专业几乎人手一个GitHub账号,里面堆满了个人项目。研一开始,大家就在为三星的软件能力测试(SW Test)做准备。他说:“在这里,你不能有任何松懈。因为你稍微一停,就会被身边的人甩开一大截。选择热门专业,就要有在‘修罗场’里杀出一条血路的觉悟。”

说了这么多“劝退”的理由,并不是想让大家对韩国留学失去信心。恰恰相反,我希望你能更清醒、更理性地做出选择。

留学从来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它关乎你未来几年的青春,甚至影响你一生的职业轨迹。别只盯着学校的排名和专业的热度,那都是给外人看的。多花点时间去看看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不是你真正感兴趣、啃得动的?

去学校官网,把专业介绍、课程大纲仔仔细细读一遍。去找找在读的学长学姐,厚着脸皮去问问他们最真实的上课体验。他们吐槽的一句话,可能比你看一百篇官方宣传稿都有用。

你的热爱非常珍贵,但热爱不能当饭吃。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别忘了抬头看看现实的路。评估一下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思考一下毕业后最坏的打算是什。为热爱冲锋陷阵值得敬佩,但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同样是一种智慧。

记住,没有绝对“好”或“坏”的专业,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你的选择。希望今天这篇“劝退”文,能成为你申请路上的一剂“清醒剂”,帮你拨开迷雾,找到那条最适合你的、闪闪发光的留学之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78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