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 Common App 核心变化速览 |
|---|
| 课程与成绩 (Courses & Grades) 模块:不再是“选填项”,越来越多学校要求填写。如何填写,直接影响你的学术形象。 |
| 个人信息 (Profile) 部分:新增性别认同和代词选项,体现包容性。如何选择,关乎你的真实性呈现。 |
| 活动列表 (Activities) 描述:字符限制没变,但“内卷”加剧。如何用最精炼的语言展现最大价值,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
凌晨两点,书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但小A的眼睛还死死盯着屏幕上的Common App系统。他觉得自己准备得万无一失——文书改了十几稿,活动列表精雕细琢,推荐信也早就和老师沟通好了。他甚至翻出了去年申请季学长分享的“CA填写保姆级攻略”,逐字逐句地核对。
“搞定!就等递交了。”他满意地伸了个懒腰,随手把截图发到了申请群里。几秒钟后,一个朋友的私信弹了出来:“兄弟,你这个Courses & Grades部分怎么是空的?我们申的这几所学校今年都要求填这个啊,你没看官网通知吗?”
小A的心咯噔一下,瞬间困意全无。他点开官网,那行“Required”的字眼像针一样刺眼。他那份“保姆级攻略”上,这部分还标注着“大部分学校不要求,可跳过”。就因为这一个被忽略的更新,他差点让几个月的努力,在一个最基础的环节上翻了车。
嘿,正在埋头填CA的你,是不是也遇到了和小A一样的困惑?别怕,今天我就像那个半夜发消息的朋友一样,拉你一把,带你把今年CA系统里的那些“新花样”和“隐藏陷阱”一次性看个明白。
一、课程与成绩(Courses & Grades):别让它成为你的“减分项”
我们先来说说让小A惊出一身冷汗的Courses & Grades模块。过去,这部分确实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现在,风向全变了。包括南加州大学(USC)、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内的越来越多顶尖名校,已经把它列为了“必填项”。
为什么?很简单,招生官太忙了。根据美国国家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的数据,一些热门大学的招生官平均花在每份申请材料上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6-8分钟。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你的学术能力有个直观的了解。官方成绩单格式各异,查找麻烦,而CA系统里这个标准化的表格,就像一份你的“学术简历”,一目了然。
所以,这部分填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给招生官的第一印象。那么,怎么才能填得又准又亮眼呢?
1. 绝对忠于成绩单,一个字母都别错
这是最最基本,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课程名称、成绩、学分,所有信息都必须和你的官方成绩单(Transcript)上的内容一字不差。比如你的成绩单上写的是“AP Calculus BC”,你就不要自作主张简写成“AP Calc”。一个微小的差错,都可能让招生官质疑你的严谨性,甚至诚实度。
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同学,为了让成绩单好看一点,把一门“B+”的课手动“升级”成了“A-”。结果在学校后续核对官方成绩单时被发现,直接撤销了录取资格。这个教训太惨痛了,大家千万别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2. GPA怎么填?别自己乱算!
很多同学,尤其是国内普高的同学,会纠结于GPA的算法。我们的百分制怎么换算成4.0制?要不要加权?CA系统有自己的GPA计算方式,但它是在后台进行的。你需要做的,是在“GPA Scale”里选择你学校的计分标准(比如100),然后在“Cumulative GPA”里填上你成绩单上显示的那个数字。
如果你的学校不计算GPA,或者你的成绩单上压根没有这个数字,怎么办?很简单,空着不填!千万不要自己用网上的计算器算一个填上去。错误的信息比没有信息更糟糕。
3. 善用“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这块宝地
CA系统是标准化的,但每个人的经历不是。如果你的成绩单上有“硬伤”,比如某一学期成绩突然下滑,或者你们学校的评分体系特别严格(比如95分以上才是A),这部分就是你最好的解释机会。
你可以这样写:
“Regarding the grade drop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my junior year, my family experienced a sudden medical emergency which required me to take on more responsibilities at home. However, as shown by my grades in the subsequent semesters, I quickly adapted and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rebounded to its previous level.”
看,这样一段简短真诚的解释,不仅化解了招生官的疑虑,还从侧面展示了你的责任感和抗压能力。这可比一个冷冰冰的“C”有说服力多了。
二、性别认同(Sex & Gender):做最真实的自己
今年的CA系统在“Profile”部分做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更新,在“Legal Sex”选项中,除了传统的“Male”和“Female”,新增了“X or another legal sex”的选项。同时,还增加了选填的“Pronouns”(代词)部分,比如“He/Him”, “She/Her”, “They/Them”等。
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个小小的下拉菜单,跟我关系不大。但这个变化背后,是美国大学对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高度重视。他们希望看到一个真实、完整、立体的你。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答案只有两个字:真实。
如果你是顺性别者(cisgender),那就根据自己的生理性别选择Male或Female。如果你是跨性别者(transgender)或非二元性别者(non-binary),这个更新给了你一个准确表达自己身份的机会。根据盖洛普(Gallup)2022年的调查,美国Z世代(1997-2004年出生)中,认为自己是LGBTQ+的比例高达近20%。大学正在积极地拥抱这种多元化。
请记住:这里不存在任何“政治正确”的加分项。招生官想了解的是“你是谁”,而不是“你认为我们想看到谁”。试图通过选择某个特定选项来迎合所谓的“多元化”趋势,是极其不明智的。不真实的信息一旦在申请的其他部分(如文书、面试)露出马脚,会立刻摧毁你的可信度。
所以,坦然地选择最符合你自身情况的选项,然后把精力放在申请的其他部分,这才是正解。
三、活动列表(Activities):150个字符里的“战争”
活动列表的格式虽然没变,还是10个活动,每个活动描述不超过150个字符,但申请人数的逐年增加,让这片方寸之地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据说,很多招生官在你活动列表上停留的总时间,可能还不到一分钟。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抓住他的眼球?关键在于描述方式。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Before” vs “After”案例:
修改前 (Before):
Position/Leadership: Member
Organization Name: Scho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ub
Description: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campus recycling, writing articles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and organizing an awareness week.
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像极了你写的初稿?它没错,但平淡如水,招生官看完毫无波澜。他不知道你具体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现在,我们用“影响力”和“量化”思维来升级它:
修改后 (After):
Position/Leadership: Project Leader (Grade 11), Core Member (Grade 10)
Organization Name: Scho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ub
Description: Led a 5-member team to launch a campus-wide plastic bottle recycling initiative; collected 2,000+ bottles in 3 months; raised awareness by publishing 3 articles.
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来拆解一下修改的秘诀:
1. 用强力动词(Action Verbs)开头
忘掉“Participated in”, “Was a member of”, “Responsible for”这些被动、无力的词。用“Led”(领导)、“Organized”(组织)、“Founded”(创立)、“Coded”(编程)、“Analyzed”(分析)、“Mentored”(指导)这类词开头,瞬间就能让你的形象主动、鲜活起来。
2. 量化你的成就(Quantify Your Impact)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a 5-member team”(一个5人团队)、“2,000+ bottles”(超过2000个瓶子)、“3 articles”(3篇文章),这些具体的数字让你的贡献变得可以衡量,不再是空洞的描述。就算有些活动很难量化,也可以尝试估算,比如“ coached 10 junior students”(辅导了10名低年级学生),“increased social media followers by 50%”(让社交媒体粉丝增长了50%)。
3. 突出你的独特性和成长
在Position/Leadership描述里,加上年级变化(Project Leader (Grade 11), Core Member (Grade 10)),清晰地展示了你的成长轨迹和在组织内不断提升的影响力。这比一个简单的“Member”要丰富得多。
把你的10个活动列表都用这个方法“翻新”一遍,你会发现,你的整个申请形象都会因此变得更加专业、亮眼、令人印象深刻。
写到这里,我知道你可能更焦虑了,感觉处处是细节,步步是“陷阱”。但别慌,换个角度想,这些变化其实是给了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一个认真对待这些细节的申请者,和一个还在用旧攻略敷衍了事的申请者,在招生官眼中,高下立判。
最后,不想给你灌鸡汤,只给你几个能立刻用上的大白话建议:
第一,填完所有东西后,一定一定找个英语比你好、比你细心的人(比如你的申请顾问、学校老师或者英语超棒的学长学姐)帮你从头到尾看一遍。很多你自己发现不了的“灯下黑”,别人一眼就能揪出来。
第二,别把所有事情都堆到截止日期前一天。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填写、修改、检查。压力之下,人是会犯各种低级错误的。
第三,记住,CA系统只是一个工具,它试图把你这个活生生的人,塞进一个个标准化的格子里。而你的任务,就是戴着“镣铐”跳出最精彩的舞蹈,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化地展现你的独特、你的热情、你的潜力。
别让这些本可以避免的细节,成为你和梦想之间那道最不该有的坎。加油,未来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