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慎入!加拿大八大地狱难度专业盘点

puppy

哈喽,各位准备来加拿大留学的小伙伴!选专业是不是正让你头大?都说北美大学宽进严出,但你知道哪些专业是真正的“地狱模式”吗?咱们这次就来深扒一下加拿大传说中的八大“劝退”专业!它们可不只是GPA杀手那么简单,从爆炸的课业量、抽象到学秃头的理论,再到惨不忍睹的淘汰率,每一个都堪称狠角色。这篇文章会带你看看这些专业到底难在哪,都有哪些学校是“重灾区”。无论你是想迎难而上的真·卷王,还是只想完美避坑的普通学子,这份清单都建议你赶紧码住!

小编温馨提示

嘿,朋友!这份清单纯粹是基于广大前辈们的“血泪史”和一些数据整理的,绝对不是为了劝退你哦!每个人的体感都不一样,你眼里的“地狱”,可能是别人热爱的天堂。我们的目标是帮你提前了解情况,做好心理建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所以,别害怕,大胆看下去,就当是听学长学姐讲故事了!

卷王慎入!加拿大八大地狱难度专业盘点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备战申请的未来大佬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分享留学干货的小编。

还记得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参加新生欢迎会,认识了一个叫Leo的哥们。他当时意气风发,选了听起来就高大上的“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他说,这专业是金融界的金字塔尖,毕业就是年薪百万的开始。我们当时一群小白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结果呢?大一期中考后,我再在食堂碰到他,这哥们儿眼窝深陷,头发乱得像鸡窝,手里捧着一本厚得能当枕头的概率论教材,跟我说:“兄弟,我感觉我脑子里装的不是知识,是宇宙大爆炸后的混沌。这哪是学数学,这简直是在修仙。”

Leo的经历不是个例。很多小伙伴在选专业时,往往被光鲜的名字、美好的就业前景所吸引,却对背后那不为人知的“地狱模式”一无所知。都说北美大学“宽进严出”,这个“严”具体体现在哪?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加拿大留学圈里传说中的八大“劝退”专业,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狠”,让你在做决定前,心里能有个谱。

1.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 “医学院预科”的修罗场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海量背诵、残酷的GPA竞争、深不见底的POSt淘汰机制。
“重灾区”院校: 多伦多大学 (UofT),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如果说加拿大哪个专业最“卷”,多大的生命科学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专业听起来是探索生命奥秘,实际上是为培养未来医生、药剂师、科研人员设置的“大逃杀”游戏。大一新生浩浩荡荡几千人,怀揣着白衣天使的梦想入学,但现实会迅速给你一记重拳。

难在哪?首先是知识量。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每一门课都要求你像人形U盘一样记住海量的名词、复杂的生化反应路径。有UofT的学姐吐槽,期末考试前,她感觉自己不是在复习,而是在进行一场记忆力的铁人三项。其次,也是最致命的,是多大独有的POSt(Program of Study)系统。大一结束时,你需要用你那被各种神仙碾压过的GPA去申请进入大二的具体专业方向,比如药理学、免疫学等。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得离谱,每年都在变。根据多大学生论坛Reddit(r/UofT)上的数据,像神经科学(Neuroscience)这种热门方向,有时候入选的平均GPA要达到3.8/4.0以上。这意味着你的每一门课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次失误就可能让你与梦想的专业失之交臂。这种持续一整年的高压竞争,让无数学生身心俱疲,最后被迫转到其他专业的也大有人在。

麦吉尔和麦马的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也是同理,作为加拿大医学院的摇篮,这里的学生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进入了“预备医学生”的竞争模式。除了保持近乎完美的GPA,你还要挤出时间去做科研、做志愿者、参加社团活动,把自己的CV(简历)武装到牙齿。可以说,选择这个专业,你选择的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每周80小时、全年无休的生活方式。

2. 工程学 (Engineering) - 咖啡因与绝望的交响曲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爆炸的课程量、烧脑的数理逻辑、永无止境的Lab和Project。
“重灾区”院校: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多伦多大学 (UofT),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

“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这句话简直是为加拿大工程学生量身定做的。特别是滑铁卢大学的工程系,其难度和强度在全北美都赫赫有名。滑铁卢实行的是著名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听起来很美,但代价是你需要在4个月的学习期内,学完其他学校6个月的课程内容,然后无缝衔接到4个月的全职实习中去。这种“学期-实习-学期”的循环模式,意味着你几乎没有寒暑假。

课程内容更是硬核中的硬核。高等微积分、线性代数、热力学、电路分析……每一门课都在挑战你智力的上限。一位滑铁卢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曾分享,他们大二的“E&M”(电磁学)课程,期中考试平均分只有40多分是常态,教授会用残酷的“Curve”(分数调整)来保证通过率,但过程极其煎熬。根据Maclean's杂志的调查,工程学是加拿大大学中学生每周学习时间最长的专业之一,平均每周超过25小时的课后学习时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各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实验报告(Lab Report)和小组项目(Group Project),很多工程学生都练就了通宵工作的“超能力”。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院甚至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铁戒指仪式”,毕业生会得到一枚工程师戒指,象征着他们从这场磨砺中幸存了下来。

3.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 码农的自我修养是从“头”开始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理论抽象、技术更新快、作业量巨大且debug到天明。
“重灾区”院校: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多伦多大学 (UofT),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

CS专业现在是当之无愧的顶流,但其背后的辛酸只有CS的学生自己知道。和工程类似,滑铁卢、UofT和UBC的CS专业同样以高强度和高淘汰率著称。你以为学CS就是打打代码、做做网站?太天真了!

真正的CS课程,前两年会用大量的数学和理论课程来“折磨”你,比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理论等。这些课程非常抽象,考验的是你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编程技巧。一位UBC的CS学生说,他花在证明一个算法为什么正确上的时间,比写代码的时间要长得多。更痛苦的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编程作业(Assignment),一个微小的bug就可能让你花费一整个晚上去调试,那种看着屏幕上一遍遍跳出“Error”的绝望感,足以让心态崩盘。

近年来,由于申请人数激增,各大名校CS的录取门槛和内部竞争也水涨船高。以UBC为例,学生需要在大一结束后凭成绩竞争进入CS专业。根据UBC官方公布的数据,2022年进入CS Major的GPA cutoff(最低分数线)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88%左右。这意味着,你在大一的所有课程,包括那些和编程无关的选修课,都必须拿到高分。这种压力下,很多学生不仅要应对繁重的课业,还要拼命刷题(比如LeetCode),为将来找实习和工作做准备,学习生活完全被“内卷”填满。

4. 建筑学 (Architecture) - 献给工作室的青春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通宵画图、主观性评分、高昂的材料成本、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重灾区”院校: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卡尔顿大学 (Carleton University)

如果你在凌晨三点的校园里,看到一栋楼灯火通明,里面人影晃动,那十有八九是建筑学院。建筑学是一个将艺术、工程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科,听起来浪漫,但学习过程却充满了汗水和泪水。核心课程就是“Studio”(设计工作室),学生们需要围绕一个设计项目,从概念、草图、模型到最终的图纸,一步步完成。这个过程耗时极长,通宵赶图、在工作室打地铺是家常便饭。

最让人崩溃的是评审(Crit/Review)。你花费数周甚至数月心血完成的模型和图纸,需要向教授和同学展示,并接受他们尖锐的评判。这种评分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时候一句“我没get到你的点”就可能否定你所有的努力。一位卡尔顿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在博客中写道:“最痛苦的不是熬夜,而是在你连续熬了五个通宵后,你的导师告诉你,你的整个设计方向都是错的,需要从头再来。”

此外,建筑学还是一门“烧钱”的专业。打印图纸、购买模型材料、专业的软件和电脑,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种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三重投入,加上巨大的学业压力,使得建筑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根据一项针对北美建筑学生的调查,超过40%的学生表示经历过由学业压力引起的抑郁或焦虑。

5. 精算/数学/统计 (Actuarial Science/Math/Statistics) - 智商的终极考验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极度抽象的理论、高强度的计算、与行业资格考试的无缝衔接。
“重灾区”院校: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多伦多大学 (UofT), 西安大略大学 (Western University)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Leo吗?他读的精算学,就是这个系列专业的典型代表。这类专业是为那些真正热爱数学、享受在符号和公式的海洋中遨游的“天才”们准备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场噩梦。课程内容从基础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迅速上升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微分方程等高度抽象的领域。

滑铁卢大学的精算和数学专业是北美顶尖,其难度也相应地是“地狱级”。学生不仅要应对学校里难度极高的课程考试,还要在课余时间准备北美精算师协会(SOA)的资格考试。这些资格考试(如Exam P, Exam FM)是进入精算行业的敲门砖,难度极大,通过率通常只有40%-50%。这意味着,你的大学生活就是“上课刷GPA+下课刷考证题”的无限循环。一位滑铁卢精算专业的学生表示,他们专业的学生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娱乐活动?不存在的。

数学和统计专业的纯理论方向更是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比如“实分析”(Real Analysis)这门课,被无数学生称为“数学系的劝退课”,它会颠覆你对微积分的所有直观理解,用极其严谨的逻辑语言(比如ε-δ语言)重新定义一切。能在这类专业里游刃有余的,绝对是人群中那1%的学霸。

6. 物理学 (Physics) - 探索宇宙还是被宇宙“劝退”?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极其违反直觉的概念、复杂的数学工具、看不到尽头的理论推导。
“重灾区”院校: 滑铁卢大学 (Perimeter Institute), 多伦多大学 (UofT),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如果你对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相对论这些概念充满好奇而选择了物理专业,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科普读物里的浪漫和大学课堂里的残酷完全是两回事。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是建立在高等数学基础上的。你不仅要精通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还要掌握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张量分析等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工具。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课程,其概念是完全反直觉的。你需要抛弃所有日常经验,进入一个由波函数、概率云和时空弯曲构成的陌生世界。UofT的一位物理学教授曾开玩笑说:“如果谁学了量子力学还不感到困惑,那他肯定没学懂。”很多物理题目的解题过程,就是在一整页纸上进行复杂的公式推导,一步算错,满盘皆输。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很多学生感到挫败和迷茫。

滑铁卢大学拥有世界顶级的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其物理专业的学术水平和难度自然也是顶级的。这里的课程进度快,要求高,旨在培养未来的顶尖物理学家。如果你不是对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有发自内心的狂热,那么每天面对黑板上天书般的公式,真的会让人怀疑人生。

7. 经济学/商科 (Economics/Commerce) - 在Curve的边缘疯狂试探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激烈的同辈竞争、严格的Bell Curve评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难度。
“重灾区”院校: 皇后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 Smith), 西安大略大学 (Western University - Ivey), 多伦多大学 (UofT - Rotman), UBC (Sauder)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商科不是很“水”吗?如果你指的是加拿大顶级的商学院,那答案绝对是否定的。皇后大学的Smith商学院、西安大略的Ivey商学院等,以其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和极强的校友网络闻名,但其内部的竞争压力也非同一般。

很多顶级商学院和经济学系会采用严格的“Bell Curve”(正态分布)评分制度。这意味着无论大家考得多好,获得A的学生比例都是固定的(比如前10%-15%),大部分人会落在B的区间,也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拿到C甚至更低的分数。这就把学生从“与知识搏斗”变成了“与同学搏斗”。在这种零和博弈下,合作变得困难,竞争无处不在。UBC Sauder商学院的一位学生就曾透露,为了在curve上占据有利位置,有些小组项目甚至会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经济学,尤其是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难度不亚于一些理科专业。UofT的经济学专业以其理论深度和数学难度著称,很多学生在学完中级微观经济学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读读新闻、分析分析市场”的学科,而是充满了数学模型和统计推断的硬核科学。

8. 护理学 (Nursing) - 身心极限的双重挑战

难度指数: ★★★☆
劝退理由: 繁重的理论课程、高强度的临床实习、巨大的情感和身体压力。
“重灾区”院校: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多伦多大学 (UofT),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护理专业是真正的“文理兼修,身心合一”。一方面,你需要学习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硬核的医学知识,其难度和记忆量不输给生命科学。另一方面,你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沟通技巧等人文课程。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临床实习(Clinical Placement)。从大二开始,学生就需要进入医院、社区等真实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实习。这些实习通常是无薪的,而且排班非常辛苦,需要倒夜班,周末也要工作。你不仅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要面对真实的病人,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受生离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一位UAlberta护理专业的学生分享,她在ICU实习期间,每天工作12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回家后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这种理论学习和高强度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的体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好了,盘点完这八大“地狱”专业,你是不是已经瑟瑟发抖了?

别急,也别怕。写这篇文章,真不是为了吓唬大家,让你放弃梦想。恰恰相反,是想告诉你,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挑战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所谓的“地狱专业”,之所以难,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含金量高,能真正锻炼人的能力。

说到底,选专业就像选人生的“游戏难度”。有人喜欢挑战“困难模式”,享受过关斩将的快感;有人则喜欢“普通模式”,希望稳扎稳打,享受过程。没有哪个选择是绝对正确的。最关键的是,你要问问自己:你真的热爱吗?你愿意为这份热爱付出多少?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难的专业,你也能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乐趣。如果你只是为了一个听起来不错的名字,或者一个看似光明的“钱景”,那即使是“简单”的专业,也可能让你学得痛苦万分。

所以,在点击提交申请之前,多做点功课,多问问前辈,更重要的是,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留学这条路,是你自己的,别让别人的标准,定义了你的航向。祝大家都能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闪闪发光的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970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