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留新西兰?最新移民风向必须知道!

puppy

在新西兰读书的你,是不是也一边享受着这里的阳光,一边为毕业后的去留问题犯愁?感觉移民政策跟过山车似的,风向变得太快,以前学长学姐那套“随便找个工作就能留”的经验,现在好像不那么管用了。别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实时导航”和“避坑指南”。我们会用大白话给你扒一扒,现在最关键的6分制到底怎么玩转,哪些行业才是移民局眼里的“香饽饽”,你的专业和职业规划要怎么调整才能精准踩在政策的点上。别再自己瞎琢磨了,快来看看,帮你理清思路,让你对未来的规划心里有谱!

新西兰6分制移民 | 你的思维必须转变!
旧思维:随便读个商科,毕业找份工作就能留。
新思维:你的职业必须“有价值”!要么在绿名单上,要么是注册职业,要么工资够高。普通工作已经没戏了。
旧思维:凑够分数就行,工作经验慢慢攒。
新思维:6分是门槛,不是累加。核心是“职业注册”、“高学历”或“高薪工作”,三者得其一,基本就稳了。
旧思维:先毕业再说,工作慢慢找。
新思维:从入学第一天就要规划!实习、考证、networking一个不能少,目标直指认证雇主的高技能岗位。
一句话总结:别再想着“混日子”,新西兰现在要的是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专才,而不是“万金油”。

想留新西兰?最新移民风向必须知道!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泽。

最近跟一个学弟聊天,他叫Leo,去年刚从奥克兰大学的会计硕士毕业。说起毕业后的打算,他满脸愁容。Leo告诉我,他当初选择会计,就是听了好多学长学姐的建议,说这是个“稳妥”的移民专业。三年前,剧本确实是这么写的:毕业,考个雅思,找个初级会计的工作,在一家公司安安稳稳干上一两年,PR就到手了。听起来是不是特美好?

然而,当Leo拿着他漂亮的成绩单和满满的期待踏入求职市场时,才发现天变了。移民局的技术移民政策,在他读书这几年里,已经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以前那个靠年龄、学历、工作经验一点点“攒分”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6分制”的新玩法。

他找到的初级会计工作,时薪28纽币,远远够不到新政里“高薪”的门槛。而会计这个职业,虽然还在移民列表上,但要求的是有多年经验、能拿到职业注册的“注册会计师”,他一个刚毕业的“小会计”根本够不着。Leo跟我说:“感觉像是玩游戏,我辛辛苦苦练到满级,结果发现游戏规则全改了,我一身的装备和技能,在新地图里完全没用。”

Leo的故事,不是个例。我敢说,现在90%的留学生,都面临着和他一样的困惑。你是不是也感觉,移民政策这趟过山车,把你甩得晕头转向?是不是也发现,学长学姐那些“闭着眼都能留”的经验,现在听起来就像上个世纪的传说?

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你写的“实时导航”和“避坑指南”。我们会用最简单的大白话,把这个“6分制”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告诉你现在移民局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哪些行业才是他们眼里的“香饽饽”,以及你,一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到底该怎么调整自己的航向,才能精准地踩在政策的点上。

告别攒分时代:简单粗暴的“6分制”到底是个啥?

忘掉过去那个复杂的打分表吧,什么年龄分、学历分、工作经验分……现在,移民局的逻辑变得非常直接:你得凑够6分,而且这6分,不是让你随便凑的,来源非常有限。你必须先拿到一份新西兰认证雇主提供的工作合同,这是申请PR的“入场券”。有了这张票,你才能开始算分。

那么,这宝贵的6分从哪里来呢?主要就三个渠道:

1. 职业注册(直接拿到6分,堪称王炸!)

这是最稳、最快的路。如果你的职业需要特定的法定注册、认证或许可,只要你拿到了这个资格,就能直接获得6分。这相当于移民局说:“你是我们认证的专业人士,我们信得过,直接给你绿灯!”

哪些职业属于这一类呢?比如注册护士、注册教师、注册电工、水管工、医生、兽医、律师、注册建筑师等等。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独立的行业协会或管理机构(Council/Board)来考核你的专业能力。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Sarah,她在新西兰读了护理本科(Bachelor of Nursing)。毕业后,她通过了新西兰护士协会(Nursing Council of New Zealand)的考核,成功注册为一名Registered Nurse。之后,她在奥克兰一家公立医院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这份工作合同和护士注册,她直接就拿到了6分,递交申请后没多久就顺利拿到了PR。她的路径就非常清晰,从选专业开始,目标就是“职业注册”。

2. 学历(3到6分,博士成最大赢家)

如果你的职业不需要注册,那学历就是你积分的主要来源。

  • 博士学位(Level 10):直接给你6分。
  • 硕士学位(Level 9):给你5分。
  • 荣誉学士学位(Level 8)或研究生文凭(PGD, Level 8):给你4分。
  • 学士学位(Level 7):给你3分。

看到没?博士毕业,只要找到一份对口工作,就直接凑够6分,移民之路瞬间畅通。这 jelas地表明了新西兰对高精尖研究型人才的渴求。如果你是学霸,又对科研有热情,读博绝对是一条康庄大道。而且,国际博士生享受本地学生学费,一年学费仅需7000-9000纽币,性价比超高。

3. 收入(3到6分,用薪水证明你的价值)

这是最现实的一条路,也是对大多数商科、IT等专业同学来说,最需要关注的一条路。移民局的逻辑很简单:市场愿意付给你高薪,就说明你是新西兰需要的紧缺人才。

这个“高薪”是怎么定义的呢?它和新西兰的工资中位数挂钩。根据移民局最新的数据(2024年初),新西兰的工资中位数是每小时31.61纽币。高薪门槛设定为:

  • 时薪达到中位数的1.5倍(约47.42纽币/小时,年薪约98,624纽币):获得3分。
  • 时薪达到中位数的2倍(约63.22纽币/小时,年薪约131,498纽币):获得4分。
  • 时薪达到中位数的3倍(约94.83纽币/小时,年薪约197,246纽币):获得6分。

这个标准非常高!年薪近10万纽币,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但这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你学的专业、你找的工作,必须是高薪潜力的。

别忘了,还有新西兰本地工作经验加成(1到3分)

除了上面三大项,你在新西兰的技能工作经验也能加分,每工作一年加1分,最多加3分。这个分数是用来“补足”的。比如,你有一个硕士学位(5分),在新西兰工作了一年(1分),那么你就凑够了6分。或者你有个本科学位(3分),工作薪水达到了1.5倍中位数(3分),也凑够了6分。

所以你看,新的规则下,路径变得非常清晰:要么你是专业人士(职业注册),要么你是高级知识分子(博士),要么你是高收入精英(高薪工作)。想靠着一份普通工作的年头慢慢熬,已经不可能了。

移民局眼里的“香饽饽”:哪些行业和职业机会最大?

知道了游戏规则,下一步就是要选对“英雄”和“赛道”。你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必须朝着能拿6分的方向去靠拢。那么,现在到底哪些领域才是新西兰的“心头好”呢?

第一梯队:绿名单上的“天选之子”

“绿名单”(Green List)是移民局官方盖章的紧缺职业列表,清单上的职业在移民时有各种优待。它分为两个梯队:

Tier 1(直通PR):这些职业是新西兰缺到不行的“宝藏”。只要你满足特定要求(比如学历、工作经验或职业注册),并且拿到一份认证雇主的工作合同,就可以直接申请PR,无需凑6分!这简直是移民的VIP通道。

这里面都有谁呢?主要是三大领域:

  • 工程类: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岩土工程师、运输工程师等。新西兰的基础设施建设常年都在“补课”,对工程师的需求极大。根据行业网站PayScale的数据,新西兰土木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在7万到11万纽币之间,资深工程师甚至更高。
  • 医疗健康类:医生(各种专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学家等。新西兰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系统一直缺人,这些职业不仅移民容易,工作也极其稳定。
  • 科技类:ICT项目经理、软件开发人员、网络安全分析师等少数几个顶级IT职位。

Tier 2(工作转PR):这个梯队里的职业也同样紧缺,但需要你在新西兰为认证雇主工作满两年后,才能申请PR。虽然多了一个两年的等待期,但路径同样非常明确。

这个列表范围更广,包括了我们留学生更常接触的职业:

  • 教育类:中小学教师、幼教。如果你在奥克兰以外地区当老师,移民会更加受欢迎。新西兰教师的起薪大约在5万多纽币,几年后能涨到8-9万纽币。
  • 建筑类:工料测量师、项目建造师、持牌建筑师。
  • 各种技工:电工、水管工、汽车修理工等。这些蓝领工作,收入非常可观,而且社会地位很高。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年收入超过10万纽币是很常见的。

第二梯队:靠“高薪”杀出重围的潜力股

如果你的专业不在绿名单上怎么办?别灰心,只要你能达到上面提到的“高薪”门槛,一样可以移民。这就要求你必须进入那些“多金”的行业。

1. 信息技术(IT):当之无愧的“版本答案”

虽然绿名单Tier 1只放了几个IT顶尖职位,但整个IT行业在新西兰的薪资水平都非常高,是靠收入凑分的主力军。无论是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全栈工程师、数据分析师、UI/UX设计师还是网络工程师,只要你技术过硬,毕业后找到一份年薪8-9万纽币的工作并非难事。

我身边一个学计算机科学的朋友,毕业后进了一家本地的金融科技公司做软件工程师,起薪就是9万纽币。他本科学历(3分),加上这份工作超过1.5倍中位数的薪水(3分),直接凑够6分。所以,对于IT专业的同学来说,你们的目标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一份高薪工作”。

根据招聘网站Seek在2023年的薪酬报告,新西兰IT行业的平均薪酬是全国最高的,许多职位的平均年薪都超过12万纽币。

2. 金融与商业分析:告别“小会计”,拥抱“大数据”

传统的商科,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普通会计,毕业后起薪普遍不高,想达到1.5倍中位数难度很大。但是,商科里面的一些“硬核”方向,却非常有前途。

比如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商业数据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这些职位要求你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支持。它们的薪资天花板非常高。一个有两三年经验的商业分析师,年薪可以轻松达到10-12万纽币。

所以,如果你在读商科,不要只满足于课本上的理论。去学学Python、SQL、Power BI这些数据分析工具,考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证书(比如CFA),你的身价会立刻不一样。

3. 高端制造业与农业科技:新西兰的“隐藏王者”

很多人对新西兰的印象还停留在“牛羊遍地”的农场。但实际上,新西兰在高端制造业和农业科技领域非常发达。比如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农业科学、供应链管理等。

举个例子,新西兰的乳制品巨头恒天然(Fonterra)和一些大型的奇异果、葡萄酒公司,都需要大量的食品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来做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薪水待遇都很好。一个食品技术专家,起薪可能不高,但有几年经验后,薪水达到1.5倍中位数线是完全可能的。

写给还在路上的你:几句掏心窝子的大白话

听了这么多,你可能有点焦虑,也可能有点豁然开朗。政策在变,市场在变,我们留学生的思路也必须跟着变。最后,给你几条最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

第一,选专业,请把“就业和移民”放在第一位。

如果你还在选专业的阶段,千万别再凭着兴趣或者“听说这个简单”就随便做决定。打开移民局的绿名单,看看上面的职业,再上Seek这样的招聘网站搜搜这些职业的薪资水平和招聘要求。把未来的路看清楚了,再做选择。兴趣可以当爱好,但饭碗和未来,需要更理性的规划。

第二,学历的“含金量”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在新政下,学历的分值差距被拉得很大。一个硕士(5分)比本科(3分)多了整整2分,这2分可能就是你移民路上的关键。如果你本科毕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和薪资都不占优势,认真考虑一下,读一个更有针对性、就业前景更好的硕士或PGD,这笔投资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命运。

第三,从今天起,把“找实习”和“搞人脉”当成必修课。

一张毕业证,在新西兰的求职市场上,真的没那么管用。老板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本地经验。利用你的寒暑假,甚至课余时间,去找相关的实习、兼职或者志愿者工作。哪怕一开始是无薪的,它给你带来的经验、人脉和写在CV上的分量,都是无价的。

多参加学校的招聘会(Career Fair),多在LinkedIn上和你心仪公司的员工建立联系,喝杯咖啡,聊聊天。在新西兰这个“小社会”里,很多好工作都不是公开招聘的,而是通过内部推荐解决的。你认识谁,远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

第四,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无法流利地和同事、客户沟通,一切都是白搭。我见过太多技术大神,因为英语口语不好,在面试时就被刷下来了。别再只跟自己的同胞混在一起,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去融入本地环境,去交本地朋友。你的英语水平,直接决定了你能拿到什么级别的工作,以及你的薪水天花板在哪里。

移民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它就像一场需要精心策划的战役,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商,更是你的情商、你的远见和你的执行力。过去那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时代,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游戏规则是,你必须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主动的“玩家”,而不是被动的“漂流者”。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的每一步,从选课、到实习、再到求职,都是在为最后的“6分”添砖加瓦。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别再躺在床上刷手机了。去打开电脑,好好研究一下你现在走的这条路,离那6分还有多远?是该转方向,还是该加速跑?是该去考个证,还是该去投简历?

别怕,路虽然变了,但终点依然在那里,等着那些准备好了的人。加油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36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