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一年真实花费全公开!

puppy

是不是你也刷了好多攻略,但对德国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还是没个底?别再对着官方数字瞎猜啦!我把我过去一整年的真实账单摊开给你看,从最大头的房租、每个月的伙食费,到交通、保险这些躲不掉的硬开销,再到跟朋友聚会、周边旅行的“快乐消费”,每一笔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一年准备10万人民币到底够不够?哪个环节最容易超预算?这篇就是你的“避坑”指南和预算神器,看完保你心里门儿清,快来抄作业吧!

开聊之前,先看重点!

官方冻结金 ≠ 真实花费:2024年官方要求的冻结保证金是每年11,208欧元(每月934欧)。但这只是最低生存标准,图个安心的话,预算要往上加!

城市决定预算上限:慕尼黑、柏林的房租分分钟教你做人,小城市的幸福感可能就来自每月省下的几百欧房租。

10万人民币够不够?:答案是:悬。在小城市精打细算、不做长途旅行,勉强可以。但想过得舒心一点,社交旅行都不落下,12-15万人民币是更现实的区间。

最大头的永远是房租:找房这件事,请拿出高考的劲头,越早准备越省钱!

还记得收到德国大学Zulassung(录取通知书)那天的情景吗?我当时正啃着西瓜,一封邮件弹出来,激动得我差点把西瓜籽喷到电脑屏幕上。那种感觉,就像是玩游戏通了最难的一关,浑身舒畅。

但这份快乐没持续超过24小时。第二天,我妈就拿着计算器坐到了我旁边,一脸严肃地问:“儿啊,德国那个冻结保证金要存多少钱来着?一年10万块钱,够不够花啊?”

我瞬间石化。之前刷攻略,看到的都是官方冷冰冰的数字:11,208欧元/年。换算成人民币,好像是8万多,10万块绰绰有余嘛!我当时就是这么天真地以为的。直到我拖着两个28寸的行李箱,真正降落在法兰克福机场,开始了我的留德生活,才发现……嗨,那笔钱,真的只是“活着”的底线。

所以,今天我不跟你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数据。我就把我过去一整年在德国(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型城市)的真实账单,一笔一笔摊开给你看。从让你肉疼的房租,到每天都要面对的柴米油盐,再到那些让留学生活闪闪发光的“快乐开销”,咱们一分一分地算。准备好小本本,我的“血泪史”预备备,开始!

躲不开的两座大山:房租和保险

这两样东西,就像呼吸和心跳,只要你在德国留学,就一分钱都少不了,而且还是开销里最大头的两块。

先说房租(Miete),绝对是花费的C位,没有之一。

德国的房租,不同城市简直是两个世界。你选了慕尼黑,那恭喜你,你选择了“hard模式”。你要是选了某个东德的小城,那生活成本瞬间就温柔多了。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在一个西部中型城市,算是平均水平。我住的是学生宿舍的单人间(Einzelapartment),大概20平米,有自己的独立卫浴和小厨房。这种宿舍超级抢手,我是在拿到Zulassung的第一秒就冲去申请,等了快半年才排到。价格嘛,一个月350欧,包含了水电网暖所有费用(也就是Warmmiete)。这个价格,在当时的我看来,已经是神仙价格了。

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对比:

  • 顶级“销金窟”城市(如慕尼黑、柏林、汉堡):学生宿舍非常难排,价格也要400-600欧。想在外面租个WG(Wohngemeinschaft,合租房)里的小单间?准备好600-850欧吧,上不封顶。我有个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朋友,他的WG房间才12平米,每个月租金750欧,我听了都替他心疼。

  • 普通“人间”城市(如科隆、杜塞、斯图加特):学生宿舍大概300-450欧,外面的WG单间差不多450-600欧。竞争一样激烈,但至少价格没那么离谱。

  • “经济适用”型城市(如亚琛、德累斯顿、莱比锡等东德城市):学生宿舍可能只要250-350欧,WG单间300-450欧就能搞定。生活成本低,幸福感直线上升!

除了月租,还有两笔钱你得提前准备。一个是押金(Kaution),一般是3个月的冷租(Kaltmiete,不含水电暖的租金)。我当时交了900欧。另一个是每个家庭都逃不掉的广播电视费(Rundfunkbeitrag),俗称“GEZ”。不管你看不看电视,听不听广播,只要你住在那儿就得交,目前是每个月18.36欧。如果是住WG,可以和室友分摊,但如果是自己住,就得一个人全包。

小计一下我的房租开销:(350欧/月 + 18.36欧/月) x 12个月 = 4410.32欧/年。

接下来说保险(Krankenversicherung)。

这是在德国大学注册的强制性要求,没保险连学都上不了。作为30岁以下的学生,我们通常都选择公立保险(Gesetzliche Krankenversicherung),最大的几家比如AOK, TK, BARMER,服务和价格都大同小异。

这个价格是国家统一调整的,每年都会有小幅上涨。我入学那会儿是每月117欧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每月125-128欧。我们就按125欧来算。这笔钱每个月会自动从你的银行账户扣掉,雷打不动。虽然肉疼,但好处是看病、拿药(除了每单5-10欧的处方费)基本都不要钱了,安全感满满。

保险年开销:125欧/月 x 12个月 = 1500欧/年。

好了,光这两项,一年就花掉了将近6000欧。冻结保证金的一半多已经没了,而我,还没开始吃饭呢!

填饱肚子:从超市“打野”到食堂“干饭”

德国的“吃”这件事,丰俭由人。如果你是中华小当家,那恭喜你,你能省下一大笔钱。如果你顿顿外卖或者下馆子,那你的钱包会以光速瘪下去。

自己做饭,是留学生的核心技能。

德国超市体系非常分明。想省钱,就直奔“穷人三宝”:Aldi, Lidl, Netto。这三家是折扣超市,东西便宜,种类也够用。牛奶、面包、意面、肉类、蔬菜,基础款应有尽有。我每周会去Lidl进行一次大采购,买够一周的食材,花费大概在40-50欧

给大家看一份我的典型购物清单:

  • 1.5%脂肪牛奶1L:~1欧

  • 全麦吐司一大包:~1.5欧

  • 鸡蛋10个:~2.5欧

  • 鸡胸肉500g:~5欧

  • 意面500g:~1欧

  • 番茄、西兰花、生菜等蔬菜:~10欧

  • 苹果、香蕉等水果:~5欧

  • 酸奶、麦片、零食等:~10-15欧

偶尔想改善生活,或者买一些亚洲调料,我会去Rewe或者Edeka。这两家超市环境好,商品种类更全,特别是生鲜和进口商品,但价格也贵一些。当然,还有亚超,老干妈、螺蛳粉、火锅底料……抚慰你的中国胃,但价格嘛,你懂的。

总的来说,一个月自己做饭,买菜加零食的开销,我能控制在200-250欧

外食,是偶尔的放纵。

留学生的第一饭堂,必须是大学食堂(Mensa)。一份主食加配菜,刷学生卡,价格在3-5欧之间,味道嘛……就别要求太多了,主打一个便宜管饱。我基本上每周会去吃个两三次,换换口味。

出了校园,最亲切的快餐就是土耳其烤肉Döner了。一个巨大的Döner Kebab,肉多菜多酱多,价格在6-8欧,一个就能吃到撑。这绝对是赶due人的深夜食堂。

如果想正儿八经和朋友下个馆子,吃顿意餐或者德餐,算上酒水,人均差不多要20-30欧。中餐馆会更贵一些。所以,下馆子对我来说,是需要仪式感的“大事件”。

综合下来,我每个月在“吃”上的总花费是:220欧(自己做)+ 30欧(食堂)+ 50欧(偶尔外食和咖啡)= 300欧左右。

伙食年开销:300欧/月 x 12个月 = 3600欧/年。

日常杂项:交通、通讯和其他“隐形”开销

这部分开销,单个看起来不起眼,但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交通费(Verkehr):

这对我来说,反而是最省钱的一项。因为德国大学每个学期都要交一笔学杂费(Semesterbeitrag),通常在150-350欧不等。这笔钱里,最大头的就是学期票(Semesterticket)的费用。有了它,你可以在半年内免费乘坐你所在州(甚至更大范围)的几乎所有公共交通(快车ICE/IC除外)。我所在的北威州,学期票就是一张“神卡”,从亚琛到杜塞,从科隆到波恩,随便浪。

自从有了49欧的德国通票(Deutschlandticket),很多大学的学期票也做了改革,可能会变成一个基础票,然后你可以加钱升级成德国通票。总而言之,对学生来说,日常通勤基本不花钱。

我的交通花费主要在于偶尔去别的州玩,买个长途大巴票(Flixbus)或者特价火车票(DB Sparpreis)。这部分我算到后面的旅行开销里。

通讯费(Kommunikation):

德国的手机套餐便宜到飞起。我用的是预付费卡(Prepaid),每个月从Aldi Talk官网订一个10G流量的套餐,只要8.99欧。电话短信基本用不完,因为大家平时都用WhatsApp。所以一个月10欧顶天了。家里的网费已经包在房租里了。

通讯年开销:10欧/月 x 12个月 = 120欧/年。

其他杂项开销:

这部分就比较零碎了。比如去DM或者Rossmann(德国的两大日化超市)买洗发水、牙膏、卫生纸,每个月大概20欧。偶尔需要买点学习用品、衣服、或者家里的小东西。德国的衣服不算贵,H&M、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价格和国内差不多,而且打折季是真的“骨折”。我给这部分每个月留出50欧的预算,有时候用不完,有时候会超一点。

杂项年开销:(20欧 + 50欧)x 12个月 = 840欧/年。

灵魂的滋养:社交、旅行和“快乐消费”

留学不只是学习,更是体验生活。如果把钱全都花在生存上,那也太无趣了。这部分的开销,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但我觉得,绝对不能省。

社交娱乐:

和朋友去咖啡馆喝杯咖啡聊聊天,一杯卡布奇诺大概3.5欧。晚上去酒吧(Kneipe)喝一杯啤酒,大概4-5欧。看场电影,学生票也要10欧左右。参加学校组织的派对或者活动,也会有一些开销。

我不是社交达人,但每周也会和朋友聚一两次。这部分的开销,我平均每个月会花掉80-100欧

购物:

除了生活必需品,总会有些“想要”的东西。比如打折季看上的一件外套,比如黑五想入手的耳机。这部分我控制得比较严,大的开销会提前计划。我建议可以单独列一个“愿望清单”,然后每年给自己500欧左右的预算,用于购买这些提升幸福感的东西。

旅行:

这绝对是留学生活最棒的部分!利用假期和周末,探索德国和欧洲,性价比超高。

短途旅行,比如用学期票或49欧票,搞个州内一日游或者周末游,成本很低,可能就是几十欧的住宿费和吃饭钱。

长途旅行,比如去柏林、去巴黎、去布拉格,就要好好规划了。我通常会选择廉价航空(Ryanair, Easyjet)或者大巴(Flixbus),住青旅(Hostel),一个床位25-40欧/晚。这样算下来,一个3-4天的欧洲旅行,花费可以控制在300-400欧

一年下来,我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长途旅行(花了约600欧),外加三四次短途周末旅行(总共约400欧)。

“快乐消费”年开销:(100欧/月 x 12个月) + 500欧(购物)+ 1000欧(旅行) = 2700欧/年。

最终盘点:一年到底花了多少钱?10万人民币够吗?

好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把我这一年的所有开销加起来,看看总数是多少。

  • 房租 + 广播电视费:4410.32 欧

  • 健康保险:1500 欧

  • 伙食费:3600 欧

  • 通讯费:120 欧

  • 日用杂项:840 欧

  • 社交、购物、旅行:2700 欧

  • 学杂费(算两个学期):300欧 x 2 = 600 欧

年度总开销 = 4410.32 + 1500 + 3600 + 120 + 840 + 2700 + 600 = 13770.32 欧元。

我们再把这个数字换算成人民币。按今天7.8的汇率来算:

13770.32 欧元 x 7.8 ≈ 107,408 人民币。

看到这个数字,你明白了吗?

在我住在一个房租相对便宜的城市、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没有奢侈品消费、旅行也以穷游为主的情况下,我一年的开销,已经稳稳地超过了10万人民币。

所以,“一年10万人民币够不够?”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在小城市,如果你能找到更便宜的房子,并且极致节俭,压缩掉几乎所有的社交和旅行,那是有可能的。但那样的留学生活,会失去很多色彩。

对于大部分普通留学生来说,在一个中等城市,想要过上正常、略有结余、能社交、能旅行的生活,一年12万到15万人民币(约1.5万-1.9万欧)是一个更合理、更安心的预算范围。如果你在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请你直接把预算上限拉到15万以上。

别再盲目相信冻结保证金就是你的全部花费了。那笔钱,只是让你能入境的门票,真正的“通关”,靠的是精打细算的规划和一颗强大的心脏。

别怕,也别被数字吓到。看清现实,是为了更好地做准备。我的这份账单,就是想给你一个最真实的参考坐标。

留学这条路,钱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学会如何用有限的预算,撬动最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本身就是留学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课。别因为纠结每个月超了50欧的预算,就错过了和朋友们在莱茵河边看日落的机会,那样的风景,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所以,拿着这份账单去“抄作业”吧,然后制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预算。祝你的德国生活,既能精打细算,也能热烈滚烫!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73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