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留学生回国求职,享应届生同等待遇

puppy

还在为毕业回国,身份秒变“往届生”而头秃吗?我们都懂,因为毕业时间和国内招聘季对不上,眼睁睁看着心仪的国企、大厂校招机会溜走,真的太难了!现在,好消息终于来了!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明确留学生在回国求职时,可以享受和国内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待遇。这意味着你的“应届生”黄金身份可以被保留!具体这个身份能保留多久?怎么界定和申请?哪些企业已经开始执行了?想知道所有细节,就快点开文章看看吧,别再让信息差成为你回国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留学生“应届生”身份核心要点
身份界定时间: 通常指毕业后2年内,且无国内全职工作的社保缴纳记录。
核心认证凭证: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求职黄金通道: 可参加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及互联网大厂的校园招聘。
终极避坑指南: 企业有最终解释权,务必、务必、务必仔细阅读招聘简章(JD)!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留学生回国求职避坑一百年的小编。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走心的话题,先从我学妹小A的故事说起吧。小A,英国G5硕士,去年12月毕业,论文答辩完兴冲冲地打包回国,准备在求职市场大杀四方。结果呢?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她发现,国内的“金九银十”秋招黄金期早就过了,而她心心念念的几个国企和互联网大厂的春招补录名额,少得可怜,还大多写着“面向2024届毕业生”。

她跑去问一个大厂的HR,对方很客气:“同学你好,我们的校招系统里,毕业日期超过半年的,会自动归为社会招聘哦。” 小A当时就懵了:“我才毕业两个月,一天班都没上过,怎么就成‘往届生’了?”

这种因为毕业时间和国内招聘季错位,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痛,我相信不是小A一个人在经历。咱们留学生,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花了那么多钱,回国求职的第一步,就被“应届生身份”这个门槛绊倒,眼睁睁看着最好的机会溜走,这感觉,谁懂啊!

别急,今天我就是来给你们送定心丸的!那个曾经让我们无数留学生头秃的“应届生身份”问题,现在,终于迎来了国家层面的“官方认证”!

重磅官宣:你的“应届生”身份,国家给你撑腰!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明确发文,给所有留学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原文有点官方,我给大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在两年择业期内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参加国内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的招聘时,可以享受和国内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承认我们留学生因为学制不同、毕业时间不同而面临的求职困境。这个政策,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长达两年的“应届生”缓冲期!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在2023年12月从澳大利亚的大学毕业,只要你回国后没有缴纳过社保(也就是没有签过正式的全职劳动合同),那么理论上,在2025年12月之前,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参加国内的各种校园招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考试。

根据《2023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的数据,2023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预计将突破110万大关。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求职需求被国家看到并重视,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这不再是某个企业的“人性化”操作,而是有了国家政策的“红头文件”作为背书!

“应届生”身份到底怎么算?两年期限从哪天开始?

政策是好,但魔鬼藏在细节里。很多同学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个两年,到底从哪天开始算?是以我毕业典礼那天,还是拿到毕业证那天?”

这里要引入一个对所有留学生都至关重要的文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这玩意儿就是你的海外学历在国内的“官方身份证”,无论是求职、落户还是考公,都离不开它。很多企业和单位在界定你的毕业时间时,就会参考你认证书上标注的毕业日期,或者干脆参考你拿到这份认证书的时间。

一般来说,界定“应届生”身份有两条不成文的“红线”:

1. 时间红线:通常指毕业后的24个月内。这个“毕业后”的起点,大部分企业会参考你毕业证书上显示的日期。比如你的毕业证写的是2023年12月31日,那你的两年择业期就到2025年12月30日。

2. 社保红线:这是最硬核的标准。只要你的个人社保账户里没有“五险一金”的缴纳记录(实习期间公司交的意外险不算),你就依然被视为“未落实工作单位”,也就是应届生。一旦你签了正式合同,开始缴纳社保,那么恭喜你,你的应届生身份就立刻“报废”了。

真实案例分享:我的朋友Leo,2022年7月从美国硕士毕业,回国后一直在家备考CFA,同时做一些远程的freelancer工作,没有签过任何国内公司。到了2023年9月,他看到了中国银行的秋季校招,招聘对象要求是2023届和2024届毕业生。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简历,并且附上了自己的学历认证书和未就业证明。结果,他顺利通过了简历筛选,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成功拿到了offer。HR在面试时明确告诉他,根据国家政策,他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应届生招聘的要求。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回国第一件事,不是急着找个班上,而是先把《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给办了!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按照指引上传材料就行,现在全程电子化,非常方便。

哪些“香饽饽”企业已经开始执行了?

政策虽好,但最终还是要看企业认不认。好消息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厂”和“国字头”单位,都已经非常认可并执行这项政策了。我特地去扒了近期的招聘简章,给你们找来了一些实例:

互联网大厂阵营(灵活度最高):

这类企业通常不卡“应届生”这个词,而是直接划定一个毕业时间范围。这对于我们毕业时间五花八门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 腾讯:以2024年全球校园招聘为例,毕业时间要求是“2023年9月-2024年8月”。如果你是2023年12月毕业的,完全在射程范围内。
  • 字节跳动:同样,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面向的是“在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毕业”的同学。字节甚至在招聘FAQ里明确写出:“中国大陆院校以毕业证为准,非中国大陆院校以学位证为准”,非常清晰。
  • 阿里巴巴/蚂蚁集团:他们的校招通常会写明“毕业时间为XXXX年11月-XXXX年10月”,给出了一个整年的窗口期,覆盖了海外大部分学制。

国企/央企阵营(政策的忠实拥护者):

国企和央企是这次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它们之前的招聘要求非常严格。现在,它们也变得非常开放。

  • 中国烟草:各省的烟草局招聘公告里,基本都会有一条:“国(境)外高校毕业生,须在报到时取得国家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毕业时间以学历学位认证上认定的时间为准。” 这就意味着,只要你的认证时间在规定范围内,就没问题。
  • 国家电网:在招聘公告中明确,“对于国(境)外院校毕业生,应于XXXX年X月X日前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同样是以认证为准,给了留学生充足的时间。
  • 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它们的校园招聘公告里,现在也普遍接受毕业一到两年内的留学生,只要你符合未就业的条件。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最稳妥的选择):

国考和省考,是政策执行最到位的地方。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就明确规定了“2022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这几乎是把“两年择业期”写进了法律文件里,给了所有想考公的留学生一颗最大的定心丸。只要你符合这个时间窗口,就可以和国内的应届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那些最热门的岗位。

还有这些“坑”,你一定要知道!

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求职路上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注意,别让信息差成为你的绊脚石。

1. “实习”和“工作”要分清。

很多同学担心,回国后找个实习会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答案是:一般不会。关键看你签的是什么合同。只要你签的是《实习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公司没有给你缴纳社保,那就不算“落实工作单位”。所以,在找到心仪的全职工作前,通过几段高质量的实习来丰富简历,是完全OK的。

2. 小心部分企业的“独立规定”。

虽然国家有指导政策,但企业招聘毕竟有自主权。依然有少数企业,特别是某些传统行业的公司或者小型民企,HR可能对政策不了解,或者公司内部有自己的一套“土规定”,只认毕业一年内的。所以,最保险的方法永远是:仔细阅读招聘简章(JD)里的每一个字! 如果JD里写得模棱两可,就主动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HR问清楚,别自己瞎猜。

3. 落户政策和应届生身份不完全划等号。

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留学生落户政策,对毕业回国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比如“毕业后首次回国至今不超过两年”等等。这个“两年”,和你求职时的“两年择业期”,计算方式和用途可能不一样。如果你有落户的打算,一定要去查当地人社局的官方文件,把落户政策和求职政策分开来看,别搞混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心里有底了?

别再为“毕业就变往届生”这种事焦虑了。国家已经帮你把路铺得更宽了,剩下的,就看我们自己怎么走了。

回国求职,不是一场慌乱的“救火”,而应该是一场有准备的“战役”。你的海外学历、你的国际视野、你的语言能力,这些都是你最锋利的武器。别因为一个身份问题,就先把自己看扁了。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第一时间去把学历认证办好,那是你的“通关文牒”;花点时间把你的简历好好打磨一下,让它能精准地戳中HR的心巴;然后,打开招聘网站,自信地去投递那些你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应届生”岗位。

记住,你的留学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财富,而不是让你错过招聘季的包袱。这阵政策的东风已经来了,你准备好扬帆起航了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19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