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留英,你还有这些路可以走!

puppy

毕业季的deadline和告别派对一起来了,是不是一边开心一边又有点emo?尤其想到签证倒计时,头都大了。先别急着打包回国行李!其实除了大家都在申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留英的“路子”远比你想象的多。这篇文章就给你扒一扒那些隐藏选项,比如怎么让公司给你办工签(Skilled Worker),自己有idea怎么申创业签(Innovator Founder),甚至还有为学霸准备的“高潜力人才签”(HPI)。每条路都给你说明白了,快来看看哪条最适合你,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个plan B吧!

毕业留英签证快速导航核心要求适合人群
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Route)持有有效学生签证,并成功完成英国学位课程几乎所有英国毕业生,想先找工作/体验生活
工作签证 (Skilled Worker)获得有担保资质的雇主offer,薪资达标已找到心仪工作,职业规划清晰的实力派
创业签证 (Innovator Founder)商业计划书获指定机构背书,证明创新、可行、可规模化有好点子、有闯劲儿的未来老板
高潜力人才签证 (HPI)毕业于指定全球顶尖大学名单内的学校(五年内)本科或硕博就读于全球Top院校的学霸

上周六,我跟朋友Leo在他宿舍楼下吃散伙饭。烤肉滋滋作响,大家举着啤酒杯,喊着“毕业快乐,前程似锦!”。一片欢声笑语里,我注意到Leo好几次悄悄拿起手机,解锁,看一眼,又锁上,眉头皱得像刚出炉的核桃。

我凑过去问他咋了,他叹了口气:“学生签证还有三个月到期,毕业生签证还没申,工作投了一圈没几个回信的,你说我这饭吃得能香吗?”

我敢说,Leo的焦虑,绝对是九成以上英国留学生的毕业季“并发症”。论文的deadline刚过,签证的deadline又来了。一边是告别派对的宿醉,一边是现实的当头一棒。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赶紧申请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找不到工作就打包回国。

先打住!千万别这么快就给自己设限。毕业生签证确实是个不错的缓冲带,但它绝不是唯一的路。实际上,想在毕业后留在英国,你的选择远比想象中要多。今天,我就像你的“圈内”朋友一样,给你扒一扒那些你可能忽略了的隐藏选项,每条路都给你说明白了,看看哪条更适合你!

Plan A 的“升级版”:工作签证 (Skilled Worker Visa)

我们先聊聊最“正统”也最有挑战的一条路——让公司给你办工签。

这条路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对吧?感觉像是那种一毕业就进摩根大通的金融巨子才能走的路。其实没那么玄乎。它的核心逻辑很简单:你足够优秀,公司需要你,愿意为你“担保”(Sponsor),英国政府就给你发签证让你留下来搞建设。

以前大家觉得工签难,主要是卡在两个地方:找到有担保资质的公司,以及薪水要达到标准。但你知道吗?英国有担保资质的公司多得惊人。根据内政部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全英有超过99,800家公司在担保资质名单(Register of licensed sponsors)上。从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到四大、投行,再到你家楼下的连锁超市Tesco,甚至很多大学和NHS机构,都在这个名单上。

案例来了:我的学姐Anna,UCL学会计的,去年毕业。她没有直接申请毕业生签证,而是在秋招时就卯足了劲投简历,目标非常明确:只投“四大”和头部的咨询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基本都有Sponsor License。最后她拿到了PwC的offer,公司HR直接指导她准备材料,从学生签无缝切换到了工签。她和我们说:“虽然过程很累,面试了好几轮,但拿到offer那一刻,感觉未来五年的路都清晰了。”

当然,薪资是个硬门槛。从2024年4月起,工签的普遍薪资门槛提高到了£38,700。这个数字确实劝退了不少人。但是!这里有个对毕业生极其友好的“例外条款”——“New Entrant”(新人)。

如果你未满26岁、或者是刚毕业的学生(包括从毕业生签证转工签),你的薪资门槛可以打7折,只需要达到£30,960,或者你所在行业薪资标准的70%(哪个高算哪个)。这个数字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尤其是STEM、金融、法律等专业的同学,努力一下是完全可能达到的。

怎么走这条路?

很简单,在你投简历的时候,多做一个动作:去Google搜索“UK licensed sponsors list”,下载那个巨大的Excel表格。把你心仪的公司名字输进去查一下,只要它在列表上,就说明它有“资格”为你办工签。面试的时候,也可以更有底气地和HR沟通你的签证需求。

这条路虽然直接,但需要你提前规划,在读书期间就积累实习经验,刷高GPA,并且在求职季全力以赴。它适合那些职业目标明确,想一步到位获得长期稳定身份的同学。

Plan B 的“大众情人”: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Route)

这条路,大家应该最熟悉了,俗称“PSW签证”。它是英国内政部送给广大毕业生的一个“大礼包”,给你两年(博士生三年)时间,不限工作,不限薪资,让你在英国自由探索。

它的好处显而易见:申请简单,几乎100%通过率。只要你顺利毕业,拿着学校开的证明,在学生签证过期前网上填表交钱就行。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里,有超过11.4万名主申请人获批了毕业生签证。可见它有多受欢迎。

案例来了:我身边大部分朋友都选了这条路。比如学设计的同学小M,她不想一毕业就进大公司按部就班,想先做做自由职业,接一些项目,找找灵感。毕业生签证就给了她完美的空间,她可以合法地为多个雇主工作,甚至自己搞点小创作卖。她说:“这两年就像是我的职业缓冲期,让我能真正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而不是为了一个签证随便找个工作。”

但它的“坑”也同样明显:

  1. 它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没了,不能续签。

  2. 它不计入永居。也就是说,你在这两年里,永居的倒计时是暂停的。

  3. 它可能会让你“温水煮青蛙”。因为没有找工作的紧迫感,很多人在这两年里没有明确目标,最后签证快到期了才发现,自己还是没有找到一份能办工签的工作,最终只能回国。

所以,如果你选择走这条路,请一定把它当成“跳板”,而不是“躺平”的温床。用这两年时间,疯狂实习、积累人脉、提升技能,目标就是在签证到期前,找到一家愿意为你转工签的公司。记住,时间是朋友,也是敌人。

Plan C 的“创业大脑”:创新创始人签证 (Innovator Founder Visa)

如果你脑子里有一个绝妙的商业点子,觉得打工屈才了,想自己当老板,那么这条路可能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这条签证路线在2023年取代了之前的Start-up和Innovator签证,核心要求没变:你需要一个“创新、可行、可规模化”的商业想法,并且得到英国指定背书机构(Endorsing Body)的认可。

“背书机构”听起来很唬人,其实就是一些被政府认可的,有能力评估你商业想法的组织,有点像创业孵化器或者风投机构。目前官网上有几十家这样的机构。

案例来了:之前在帝国理工读博的一位学长,研究方向是AI医疗影像分析。他在博士期间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商业化。毕业后,他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联系了好几家专注于科技和医疗领域的背书机构。最终,他的项目因为技术壁垒高、市场前景好,被一家机构看中,拿到了背书信。他成功申请了创新创始人签证,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说:“这条路最难的是从0到1,就是让那些专业的评估人相信你的idea不只是空想。一旦拿到背书,后面的流程就顺畅多了。”

这条路的好处是,一旦成功,你就是自己的老板,签证给3年,之后可以直接申请永居,速度非常快。而且新政策取消了最低5万英镑的投资款要求,大大降低了门槛。

当然,挑战也巨大。你需要对自己的商业想法有极强的信念和执行力,商业计划书要写得无懈可击,还要能经受住背书机构的轮番“拷问”。它适合那些有技术、有想法、有勇气的实干家。

Plan D 的“学霸专属”:高潜力人才签证 (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

最后这条路,可以说是专门为“别人家的孩子”准备的——HPI签证。

它不需要你有工作offer,也不需要你有商业计划,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在过去5年内毕业于英国政府认可的“全球顶尖大学”名单上的学校。注意,这个名单里的必须是非英国大学。

每年,英国政府会发布一个名单,这个名单是基于三个世界权威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QS、软科)中至少两个排名前50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港大、新加坡国立等常年都在榜上。

案例来了:我认识一个朋友,本科是复旦的,2022年毕业,然后来英国读了一年硕士。去年他硕士毕业时,发现复旦大学在2022年的HPI大学名单上。他果断放弃了申请毕业生签证,直接申请了HPI。本科毕业生给2年,博士给3年。他说:“感觉像中了个彩票!HPI和毕业生签证功能几乎一样,都是开放工签,但申请时用的是我的本科学位,这样我英国硕士毕业后的这次毕业生签证机会就保留下来了。万一以后HPI用完了还想留,我还可以再读个学位,再申请毕业生签证。”

划重点:申请HPI的关键在于,你毕业那一年,你的学校是否在当年的名单上。比如你是2023年毕业的,就要去查GOV.UK官网发布的“HPI global universities list 2023”。每年名单都会微调,所以一定要查对自己毕业年份的名单。

这条路简直是为那些在顶尖名校完成学业的同学开的“绿色通道”,给了他们极大的灵活性和留英的资本。

好了,洋洋洒洒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给你打开一些新思路?

毕业季的迷茫和焦虑,我们都懂。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每一条路都通向未知的风景。毕业生签证是一条铺好的、宽阔的大路,走的人最多,但也最拥挤。而工签、创业签、HPI这些,可能就是旁边一些需要你费点力气去探索的小径,风景也许更独特。

别急着在散伙饭上就为自己的未来下定论,也别等到学生签证只剩最后一周才手忙脚乱。现在就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泡杯咖啡,打开电脑,认真研究一下那份几万家公司的Sponsor List,或者把你那个压箱底的创业idea拿出来,重新打磨一下,再或者,去查查你的母校是不是也在HPI的名单上。

未来不是等来的,是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规划和争取来的。多一个Plan B,你的底气就会多一分。加油,各位打工人预备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583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