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奖学金到手,留学立省几十万

puppy

还在为去阿姆斯特丹大学留学的昂贵学费发愁吗?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刚拿到了阿大的AMS全奖,一下子就省了二十多万!很多人都觉得申奖学金是学霸专属,其实真不是!在这篇超详细的复盘里,我会把我的申请时间线、文书到底怎么写才能戳中招生官的心、还有那些官网没说但特别关键的小技巧,全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别再干巴巴地羡慕别人了,这篇攻略就是手把手教你把真金白银省下来,让你的留学之路轻松一大截。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快来看看吧!

本文核心看点
破除迷思:为什么说奖学金申请,不只是看GPA?
保姆级时间线:从9月到次年5月,每个节点该做什么,清清楚楚。
文书写作揭秘:如何写出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的简历?
省钱数据:AMS奖学金到底能省多少?一笔账给你算明白。
独家小技巧:那些官网上没人告诉你,但却至关重要的申请细节。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未来留学精英们!我是小编阿橙,今天不说虚的,只聊干货,聊咱们留学生最关心的事儿——钱。

还记得去年冬天,我缩在出租屋里,开着暖气,屏幕上是阿姆斯特丹大学(UvA)的学费页面。我申请的传媒硕士项目,学费那一栏清清楚楚地写着:€17,925/年。我默默打开计算器,乘以当时的汇率,再乘以2(因为是两年制),一个三十多万人民币的数字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了过来。再加上阿姆斯特丹那出了名的高昂生活费,每个月房租、吃饭、交通加起来,没个€1200根本打不住。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怀疑人生,难道我为了追逐梦想,就要让爸妈掏空半辈子积蓄吗?

就在我焦虑到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抱着“买彩票”的心态,顺手申请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AMS奖学金(Amsterdam Merit Scholarship)。当时真的没抱多大希望,毕竟身边的人都说,这种全奖都是给那些GPA 3.9/4.0、手握顶刊论文、实习经历闪瞎眼的大神准备的。而我呢?一个普通211大学的“良好”学生,GPA不高不低,实习有两段,但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厂。我当时想,就当是练练手吧。

然后,在今年四月的一个普通下午,一封标题为“Offer of Amsterdam Merit Scholarship”的邮件,直接把我从工位上炸了起来。点开邮件,那句“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election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award you the Amsterdam Merit Scholarship, which covers the full tuition fee...”我来来回回读了不下十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两年的学费——三十多万人民币——全免了!那一瞬间的狂喜和不真实感,我现在都还记得。我立刻冲出办公室给爸妈打电话,电话那头我妈激动得都快哭了。

所以,我今天写下这篇超长复盘,就是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奖学金,真的不是学霸的专属游戏!它是一场信息战,一场策略战,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讲好自己故事的博弈。这篇攻略,就是要把我从踩坑到上岸的所有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手把手教你们如何把这笔真金白银揣进自己兜里。

破除迷思:申奖学金,真的不是学霸专属

我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大的一个误区:是不是只有成绩顶尖的人才能拿奖学金?

答案是:绝对不是!

以阿大的AMS奖学金为例,官网上的申请要求写得很“官方”:要求申请者是来自非欧盟地区的优秀学生(from among the top 10% of their class)。很多人看到这个“Top 10%”就直接被劝退了。但这里的“优秀”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绝不仅仅是看你的GPA成绩单。

我的背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学校:国内一所普通211,非985。
  • 专业:新闻传播。
  • GPA:87/100,换算过来大概是3.6/4.0,绝对算不上学霸级别。
  • 语言:雅思7.5(小分不低于6.5),算是达到了要求,但也不算特别顶尖。
  • 实习:两段。一段是在本地电视台做实习记者,一段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
  • 科研:没发表过论文,但跟着老师做过一个省级的大创项目,我是项目负责人。

你看,这个背景是不是扔在申请大军里,一点都不起眼?那为什么我能拿到奖学金?因为招生委员会看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采用的是“Holistic Review”(整体评估)的模式。你的GPA只是敲门砖,证明你有能力完成学业,但真正让你脱颖而出的是你的独特性——你的经历、你的思考、你的潜力。

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认识一个学妹,申请的是社会学硕士,她的GPA比我还低一点,大概85分左右。但她大学四年一直在做一个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公益项目,她把这个项目写进了她的文书里,深入分析了社会问题,并结合了UvA一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未来的研究设想。最后,她也成功拿到了AMS奖学金。招生官看重的是她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长期的坚持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是冰冷的绩点无法体现的。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年级第一就放弃。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经历,哪怕是一段不起眼的志愿者活动,一次课程的小组项目,只要你能从中提炼出你的闪光点,你就有机会。

我的超详细时间线:一步都不能错

申请奖学金绝对是个体力活,战线拉得很长,规划好时间线至关重要。错过一个deadline,一切都白费。下面是我亲身实践过的时间规划,精确到每个月,大家可以直接抄作业。

【阶段一:信息搜集与准备(申请前一年9月-10月)】

这是打地基的阶段。别一上来就想着写文书,先把底层的逻辑搞清楚。

做什么:

  1. 确定专业和学校:这个不用多说,但重点是,要研究透你申请的学院(Faculty)。AMS奖学金是由各个学院独立评审和发放的,而不是学校统一处理。比如我申请的传播学硕士隶属于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Faculty of Social and Behavioural Sciences),我就要重点去看这个学院的官网,了解他们的偏好、研究重点和价值观。
  2. 核对奖学金资格:仔细阅读AMS的申请要求。最关键的几点:你是不是非欧盟学生?你申请的专业在不在AMS的覆盖名单里?(注意:不是所有专业都有这个奖学金名额!)你的国籍有没有其他专属奖学金?比如UvA还有专门给印尼、墨西哥等特定国家学生的奖学金。
  3. 锁定关键日期:把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和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用红色马克笔在日历上圈出来!大部分UvA硕士项目的非欧盟学生申请截止日期是1月15日2月1日,而AMS奖学金的申请截止日期通常和项目申请截止日期相同或稍早。千万别记混了!

真实数据:以2024年申请为例,UvA大部分硕士课程对non-EU/EEA学生的申请截止日期是1月15日,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也是同步的。一旦错过,就得再等一年。

【阶段二:材料准备与文书构思(11月-12月)】

这个阶段是真刀真枪的准备了,也是最耗费心力的时候。

做什么:

  1. 硬件材料:赶紧去开成绩单、在读证明(或毕业证学位证),找学校盖章。还没考语言的,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赶紧报名刷分。这些材料看着简单,但走流程非常花时间。
  2. 找推荐人:提前和你的推荐人(一般是两位)打好招呼。最好找熟悉你的专业课老师。给他们发一封诚恳的邮件,附上你的简历、成绩单和文书初稿,告诉他们你申请的学校和专业,以及你希望他们在推荐信里突出你的哪些特质。给老师留足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3. 构思文书(重中之重!):12月,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Motivation Letter(动机信)上。这不是让你一上来就写,而是先做“头脑风暴”。拿出一张大纸,写下你所有的经历:课程项目、实习、志愿者活动、比赛、甚至旅行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事。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初心)
    • * 我过去的经历如何证明我适合这个专业?(能力) * 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个项目和这个奖学金如何帮助我实现它?(目标)
    把答案都写下来,这些就是你文书的骨架。

踩坑提醒:千万不要等到12月底才开始准备。我当时就是12月中旬才开始写文书初稿,结果发现很多细节需要深挖,时间非常紧张,每天都熬夜到凌晨两点,压力巨大。

【阶段三:申请提交与收尾(1月)】

进入冲刺阶段,细节决定成败。

做什么:

  1. 提交网申:在1月初,就把大学的网申系统(Embark/Studielink)填好并提交。为什么这么早?因为UvA的系统规定,你必须先提交了课程申请,才能在系统里看到并勾选申请AMS奖学金的选项。很多人拖到最后一天,结果系统崩溃或者找不到奖学金申请入口,直接错过。
  2. 打磨并上传文书:提交网申后,你还有一到两周的时间来最后打磨你的文书。找英语好的朋友、同学或者付费的文书机构帮你看看语法和逻辑。确保你的文书在截止日期前上传到系统。
  3. 检查、检查、再检查:在按下“Submit”之前,把所有上传的文件都下载下来再看一遍,确认文件名、格式、内容都完全正确。

【阶段四:漫长的等待与收获(2月-5月)】

提交之后就是等待了,这个过程很煎熬。

做什么:

  1. 保持平常心: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会先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Offer)。收到Offer不代表你就有奖学金,这只是第一步。
  2. 耐心等待奖学金结果:AMS奖学金的结果通常在4月中下旬到5月初公布。这段时间可以多在留学生论坛逛逛,看看往年的发奖时间,缓解一下焦虑。
  3. 收获喜悦:如果收到了奖学金的邮件,恭喜你!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如果没有,也不要气馁,拿到UvA的Offer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了!

灵魂拷问:你的文书,凭什么打动招生官?

如果说整个申请是一场战争,那文书就是你的决胜武器。硬件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份出彩的文书可以直接把你从“备选池”捞到“录取池”。

我的文书改了不下十稿,下面是我总结出的最核心的写作心法,不是模板,而是思路。

第一,忘掉“优秀”,讲个“故事”。

很多人写文书,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人”,通篇都是“我学习刻苦,我领导力强,我富有创造力”。这种文章招生官一天要看几百篇,早就麻木了。你要做的,是用一个具体的、带有个人情感的故事来展现你的特质。

我的例子:我在文书的开头,没有写我GPA多少,而是讲了我在电视台实习时,采访一位空巢老人的经历。我描述了老人昏暗的房间、他谈起子女时的落寞眼神,以及这件事情如何让我开始思考大众传媒在弥合代际沟通中的社会责任。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我的申请动机(Motivation)具象化了,也自然地引出了我为什么想去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政治传播”。这比干巴巴地说“我对政治传播很感兴趣”要有力一万倍。

第二,精准打击,回答“Why UvA? Why this program?”

这是每篇文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但90%的人都答得非常空洞,比如“因为阿大排名高、历史悠久、阿姆斯特丹很美”。这些都是废话!招生官想看的是,你对他们的项目有多了解,你和这个项目的契合度有多高。

怎么做?去“挖矿”!

  1. 挖教授:去官网找到你这个项目的所有老师,一个一个点进去看他们的履历和研究成果。找到一两位你最感兴趣的教授。
  2. 挖论文:去谷歌学术搜这位教授最近发表的论文,至少读懂摘要和结论。
  3. - 挖课程:看项目的课程设置(Curriculum),挑出2-3门你最想上的课,并说明为什么。

我的例子(具体到可以照抄的程度):“我对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政治传播硕士项目向往已久,尤其是Claes de Vreese教授关于欧洲选举中民粹主义话语的研究。他发表在《Political Communication》上的那篇关于社交媒体回声室效应的文章,为我本科时期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持。我非常渴望能在他的‘Advanc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这门课上,深入探讨这些议题,并为我未来关于数字时代政治冷漠的研究打下基础。”

看到没?提到了具体的人名、期刊、文章主题、课程名称。这种程度的细节,瞬间就让招生官觉得:“嘿,这小子是认真研究过我们项目的,他不是在海投。”

第三,展现潜力,回答“Why You?”

这部分是关于奖学金申请的灵魂。AMS奖学金的评判标准里明确提到了“leadership potential”(领导力潜能)和“contribution to UvA community”(对UvA社区的贡献)。他们是在投资一个未来可能对社会、对学校产生积极影响的人。

所以,你不仅要说你过去做了什么,更要说你未来想做什么,你能带来什么。

怎么写:

  • 连接过去与未来:把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大创项目,和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比如进入国际组织从事公共政策传播)联系起来,说明这个项目锻炼了我的项目管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未来职业成功所必需的。
  • 描绘你在UvA的画面:不要只说“我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说得更具体!比如:“我计划加入UvA的学生媒体中心‘Spui25’,把我之前在电视台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同时,我也希望能发起一个‘中欧文化沙龙’,促进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

这种具体、可行的计划,会让招生官相信,你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能给社区带来活力的积极分子。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未来领袖”。

官网没说的潜规则: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分享几个我血泪换来的,官网上绝对看不到的小技巧。

技巧一:你的CV和文书必须是“天生一对”。

很多人写文书和准备CV是割裂的。文书里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但CV上完全找不到对应的经历支持,这就会让招生官觉得你在“编故事”。确保你在文书里提到的每一个关键经历,在CV上都有简明扼要的体现,反之亦然。它们应该互相印证,共同塑造一个立体的你。

技巧二:尽早提交申请,可能会有“印象分”。

虽然官方说所有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的申请都会被同等对待,但根据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早点提交总没坏处。一方面可以避免最后时刻的网络拥堵,另一方面,也能让审核材料的行政人员觉得你是一个有规划、做事有条理的人。我是在12月底提交的,比截止日期早了半个多月。

技巧三:把“钱”的问题,处理得体。

申请奖学金,虽然大家都是为了省钱,但在文书里千万不要哭穷!不要写“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所以请给我奖学金”。这会显得你的动机不纯粹。你应该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来阐述。可以说:“这个奖学金将使我能够完全专注于学业和研究,而不必为生计担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我的学术潜力,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UvA的社区活动中,为学校做出贡献。”看到区别了吗?把“需要钱”转化成“有了钱我能做得更好”。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能把我的这份幸运和经验传递给你。

拿到奖学金,省下的那三十多万,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它意味着我可以不用在阿姆斯特丹过得紧巴巴,可以把钱花在刀刃上:去参加一个欧洲顶尖的学术会议,去报一个荷兰语班更好地融入当地,或者在假期里走遍欧洲,用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的文化和历史。它给我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和探索世界的底气。

申请季是一场孤独的修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焦虑。但请相信,你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不眠之夜,你为文书掉的每一根头发,都将在收到梦想Offer和奖学金邮件的那一刻,化作最灿烂的星光。

奖学金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它是一场信息战和用心准备的博弈。现在,轮到你了。去挖掘你的故事,去打磨你的文书,去勇敢地展示你自己吧!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3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