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大春季宿舍申请,错过再等一年!

puppy

哈喽,各位即将来新国大的小伙伴们!春季入学的宿舍申请已经悄悄开始啦,时间窗口超级短,错过这次,真的就要在校外奔波找房,再等上整整一年!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来的新生和交换生,能住进学校宿舍,不仅方便安全,还能省下一大笔钱和精力。别担心,我们已经把保姆级的申请攻略给你准备好了!从申请的开放和截止日期,到哪些同学有资格申请,再到手把手的申请步骤和避坑指南,全都帮你整理得明明白白。不想开学就拖着行李箱满世界找房子的话,赶紧点进来看看吧!

新国大春季宿舍申请关键信息速览
申请时间窗口:通常在入学前2-3个月开放,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有10天左右!比如AY23/24学年第二学期(春季入学)的申请时间是2023年10月24日到11月3日。
核心申请群体:大一新生、交换生、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based)有最高优先级。授课型研究生(Coursework-based)需要拼手速和运气。
申请传送门:NUS UHMS (University Hostel Management System) 宿舍申请系统。务必提前激活你的NUSNET ID!
最大忠告:千万别卡着DDL申请!系统可能会崩溃。收到Offer后,接受时间也只有短短两三天,一定要死守邮箱(包括垃圾箱)!

哈喽,各位即将在狮城开启新篇章的NUSer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不聊吃喝玩乐,咱们来聊一件关乎你未来一年幸福指数的头等大事——申请学校宿舍!

还记得去年我有个学弟小A,拿到了新国大的Offer,兴奋得不行,天天在朋友圈规划着要去哪里打卡。结果,他就完美错过了那个只有10天开放期的宿舍申请邮件。开学前一周,他拖着两个28寸的巨大行李箱,在新加坡32度的高温下,满头大汗地穿梭在各个“黑心”中介之间。眼看着房租价格从1200新币一路飙到1800新币,他最后只能无奈接受了一个离学校坐公交要40分钟、没有空调、室友还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烟枪”的房间。开学第一个月,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姐,我当时要是看到你的文章就好了,现在感觉自己不是来留学的,是来历劫的。”

没错,小A的经历绝不是个例。对于第一次来到新加坡的留学生来说,学校宿舍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它是一个“新手保护圈”,是你的安全港湾,更是你省钱、省心、快速融入校园生活的最佳捷径。而春季入学的宿舍申请,窗口期短得令人发指,一旦错过,你就要像小A一样,在校外租房的汪洋大海里独自挣扎,并且,下一次申请机会,要等整整一年!

所以,如果你不想开学就上演一出“新加坡租房历险记”,那这篇保姆级攻略,请你逐字逐句地看完!

为什么说错过这次,真的要哭一年?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觉得,住宿舍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自己租房更自由。话是这么说,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咱们来算三笔账:经济账、时间账和安全账。

第一笔,是赤裸裸的经济账。

新加坡的房租,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贵”,两个字“很贵”,三个字“非常贵”!根据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在2023年底发布的数据,核心中央区的公寓租金中位数已经突破了每平方英尺5.5新币。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在学校附近(比如Clementi或Kent Ridge)的普通公寓单人间,月租金轻松达到1500-2000新币(约合人民币8000-11000元)。这还不包括水电网费、中介费,以及你可能需要自己添置的家具。

我们再来看看学校宿舍的价格。以研究生宿舍PGP (Prince George's Park Residences) 为例,一个带空调的单人间,每月费用大约在650-750新币之间。本科生的Hall或者Residence,非空调房甚至可以低至每月400多新币。我们取个中间值,宿舍每月700新币,校外租房每月1600新币。一个月就差了900新币!一年下来就是10800新币,换算成人民币超过5万8千块!这笔钱,够你买多少台最新款的iPhone,或者绕着东南亚玩好几圈了!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第二笔,是无价的时间精力账。

住在校内,意味着你可以睡到上课前20分钟再起床,悠哉地去食堂吃个早餐,然后慢悠悠晃到教室。下课后,去图书馆、健身房、游泳池,都只是几步路的距离。而住在校外呢?我一个住在金文泰的朋友,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至少一个半小时。这意味着你每天都要和早晚高峰的巴士、地铁“搏斗”,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都被挤占了。

更别提找房过程中的心力交瘁了。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各种租房App和网站上筛选房源,跟无数个二房东、中介打交道,小心翼翼地辨别真伪。看房、谈价、签合同(新加坡的租房合同通常是厚厚一叠英文法律文件,看得人头大),还要自己处理开通水电网等琐事。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半条命都没了,哪还有心情期待开学?

第三笔,是千金不换的安全和社交账。

学校宿舍有24小时的安保,刷卡进入,安全系数极高。这对于初来乍到、对环境不熟悉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安慰。而在校外,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奇葩室友,甚至还会面临租房诈骗的风险。小红书上每年都有留学生哭诉被“假房东”骗走押金的案例,金额动辄上万,而且跨国维权极其困难。

此外,宿舍还是一个天然的社交圈。你的邻居、室友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NUS同学,你们可以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参加宿舍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迎新晚会、楼层派对、体育比赛等。这种集体的归属感,能帮你迅速摆脱孤独,融入新环境。这种宝贵的社交体验,是住在校外孤零零的公寓里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

谁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申请资格大盘点

了解了住宿舍的好处,你肯定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申请。别急,NUS的宿舍分配,遵循着一套清晰的“优先级”规则。咱们来看看你属于哪个梯队。

第一梯队(稳操胜券型):全日制新生 & 交换生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NUS读本科的大一新生(Freshmen),或者是以交换生(Exchange Students)身份来学习一到两个学期,那么恭喜你,你就是NUS宿舍分配系统里的“天选之子”!学校为了帮助国际新生和交换生更好地适应环境,通常会保证为他们提供至少第一年的住宿。只要你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基本都能拿到一个宿舍位置。这是学校给新人的最大福利,千万要抓住了!我认识的交换生,无一例外都成功申请到了宿舍,开启了美滋滋的校园生活。

第二梯队(希望很大型):研究型研究生 (Research-based Graduates)

如果你是来读博士(PhD)或者研究型硕士(Master by Research)的同学,你的申请优先级也非常高。因为学校认为研究型学生需要长期稳定地在校园内进行科研工作,所以会优先保障你们的住宿。大部分研究型研究生都能申请到像UTown、PGP这样的宿舍区。虽然不能说是100%保证,但成功率极高,基本上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第三梯队(全靠人品型):授课型研究生 (Coursework-based Graduates)

这一类同学就是宿舍申请大军里最“卷”的群体了。由于授课型硕士项目人数众多,而宿舍资源有限,学校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住宿。因此,授课型研究生的宿舍分配通常采用“抽签”或“先到先得”的模式。每年的申请季,都会上演一场“拼手速、拼网速、拼人品”的大战。

我的同学小C,一个授课型硕士,为了申请UTown的研究生宿舍,提前半小时就守在电脑前,掐着点提交申请,最后幸运地抽中了。而另一个同学小D就没那么好运了,连续申请了两个学期都名落孙山,只能认命地去校外租房。所以,对于授课型硕士来说,申请宿舍就像买彩票,虽然中奖率不高,但一定要去尝试!万一中了呢?

手把手带你走流程,三步搞定宿舍申请!

好了,搞清楚了资格问题,接下来就是实战演练了。整个申请流程其实不复杂,主要通过NUS的UHMS(University Hostel Management System)系统完成。记住这三步,包你不会出错。

第一步:激活账号,登录系统 (Activate & Login)

在你收到NUS的正式录取通知后,学校会邮件告知你如何激活你的NUSNET ID。这个ID和密码是你畅游NUS所有线上系统的钥匙,包括宿舍申请系统。一定要在申请开放前就完成激活!申请期间,直接访问NUS的宿舍申请官网(在Google搜索“NUS UHMS”就能找到),用你的NUSNET ID登录进去。

温馨提示:千万不要等到申请开放的当天才去激活账号!万一遇到技术问题,你可能会手忙脚乱,错过最佳申请时机。

第二步:填写信息,选择偏好 (Fill & Choose)

登录系统后,你会看到一个申请表格。你需要填写一些个人基本信息,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择你的宿舍偏好。NUS的宿舍主要分为三类:

  • Halls of Residence:一共有7个Hall,比如Sheares Hall, Kent Ridge Hall等。这里的文化非常独特,有点像哈利波特的学院制,有丰富的CCA(课外活动)和很强的社区凝聚力。想体验最地道的NUS校园文化、结交各路朋友的社牛同学,选它没错!但也要做好被各种活动占满时间的心理准备。

  • Student Residences:主要包括PGP和UTown Residence。这里更像是学生公寓,生活相对独立、安静,没有强制性的活动。适合那些希望专注于学习、喜欢有更多个人空间的同学。大部分研究生都会被分配到这里。

  • Residential Colleges (RCs):位于UTown,一共有4个RC。RCs是住宿与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你需要选修RC提供的特定课程。这里的学术氛围浓厚,设施也是全校最好的。通常主要面向本科生,申请难度也最大。

申请时,系统会让你对不同类型的宿舍进行排序。我的建议是,在申请开放前,就花点时间去学校官网、学生论坛(比如Reddit的r/nus板块)或者小红书上做做功课,了解每个宿舍的特点、价格和位置,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不要等到填表的时候才开始纠结。

第三步:提交申请,等待结果 (Submit & Wait)

填好所有信息和偏好后,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点击“Submit”。提交成功后,系统会给你一个确认邮件。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通常在申请截止后的2-3周内,学校会通过邮件发送录取结果。这一步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死守你的邮箱!

学校给你的Offer接受期非常短,通常只有48-72小时!一旦错过这个时间,Offer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并且不可撤销!去年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同学的Offer邮件被系统误判为垃圾邮件,他两天后才发现,结果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公布结果的那几天,请你每天检查邮箱八百遍,包括收件箱、垃圾箱、广告邮件箱,一个都别放过!

过来人的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最后,作为过来人,再给大家分享几个血泪教训换来的避坑指南,希望你们能少走弯路。

雷区一:拖延症,卡着DDL提交。

“只要DDL没到,我就还有时间。”——这是留学申请中的大忌,在宿舍申请上更是如此!每年申请通道关闭前的最后几个小时,系统都会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变得异常卡顿,甚至直接崩溃。你以为你是在和时间赛跑,其实你是在和全世界的申请者抢服务器资源。请务必提前一两天完成并提交申请,给自己留足缓冲时间。

雷区二:信息不全,盲目选择。

“随便选一个吧,都差不多。”——千万别这样!不同的宿舍,生活体验天差地别。一个喜欢安静的同学住进了以“闹腾”著称的Hall,可能会痛苦不堪;一个渴望社交的同学住进了“人人皆学霸”的Residence,可能会感到孤独。花半天时间去研究一下,换来的是你未来一年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笔投资绝对值得。

雷区三:收到Offer就万事大吉。

收到宿舍Offer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线接受Offer,并支付一笔押金(Acceptance Fee)。付完款才算真正锁定了你的床位。千万别以为收到邮件就等于搞定了一切,一定要按照邮件里的指示,一步步完成所有后续操作。

雷区四: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宿舍上。

特别是对于授课型硕士的同学,一定要有两手准备。在等待宿舍结果的同时,可以开始浏览一些校外的租房信息,了解一下市场行情,甚至可以联系几个靠谱的中介或平台。这样一来,即使最后没能申请到宿舍,你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临时抱佛脚。希望最大,准备最坏,这是成年人世界的生存法则。

申请宿舍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确实是你留学之路的起点。一个安稳舒适的住处,能让你在面对学业压力和文化冲击时,有一个可以喘息和充电的角落。

现在,立刻,马上,打开你的日历,把NUS官网公布的宿舍申请开放和截止日期用红色马克笔圈起来,再设上三个闹钟!搞定住宿这件大事,你才能真正放下心来,去期待新加坡那灿烂的阳光、美味的叻沙,和即将在校园里发生的无数精彩故事。

祝大家都能申请顺利,抢到心仪的床位。咱们,新国大见!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08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