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留学最新动态,申请党速来围观

puppy

嗨,正在准备申请加拿大的宝子们!最近是不是感觉有点心里没底?加拿大的留学政策确实又有了新变化,特别是大家最关心的毕业工签(PGWP)和学签政策,还有生活费证明要求都更新了。另外,哪些省份的移民政策对留学生更友好?哪些热门专业竞争更激烈了?这些关键信息直接关系到你的选校和未来规划。别再自己瞎摸索啦,这篇文章把所有干货都给你总结好了,快来看看,让你申请不走弯路!

加国留学政策核心变动速览
毕业工签 (PGWP) 政策:部分“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课程的毕业生将不再有资格申请PGWP。但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福利升级,短于2年的项目毕业后也能申请3年工签。
学签上限与省批准信 (PAL):加拿大移民局(IRCC)对2024年的学签发放数量设置了上限,大部分本科和学院申请者在递交学签申请前,需要先拿到省政府出具的批准信(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
生活费证明要求:申请学签所需的生活费资金证明,已从原来的1万加币大幅提高至20,635加币(不含学费和旅费)。
配偶工签 (SOWP) 政策:只有攻读硕士、博士以及部分专业学位(如法律、医学)课程的留学生,其配偶才有资格申请开放式工签。

嗨,各位奋战在申请一线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Cici。

上周我还在留学群里潜水,看到一个叫Amy的学妹在群里哀嚎:“我裂开了呀家人们!我为了去多伦多那所学院的商科,雅思刷了5次,文书改了8遍,结果中介今天突然告诉我,我那个项目毕业可能拿不到工签了?这到底什么情况啊!”

Amy的焦虑我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她看中的那个项目,正属于最近被新政策精准打击的“公私合营”模式。原本想着曲线救国,学费便宜点,入学门槛低一点,毕业一样拿工签移民,结果加拿大移民局(IRCC)一纸新规,直接把这条路给堵上了。Amy的经历不是个例,这正是加拿大留学圈正在经历的一场大震荡。政策说变就变,信息差可能直接让我们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干货,就是来帮大家捋清楚这些新变化,让你的申请之路走得更稳、更明白!

毕业工签(PGWP)大洗牌,你的项目还香吗?

咱们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毕业工签(PGWP)。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留学生在加拿大开启职业生涯的“金钥匙”。但现在,这把钥匙不是谁都能拿到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针对“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简称PPP)课程。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公立学院授权私立学院开设它们的课程,毕业发公立学院的文凭。因为学费相对便宜,录取要求也更灵活,之前吸引了大量留学生。根据加拿大官方数据,仅在安大略省,2023年就有超过9万名留学生就读于这类课程。

但从2024年9月1日开始,入读这类课程的毕业生将不再有资格申请PGWP。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是晴天霹雳。比如之前计划去安省百年理工学院(Centennial College)在私立校区上课的李同学,他看中的就是较低的学费和毕业后的工签前景。新政一出,他不得不紧急调整方案,重新考虑直接申请公立学院本部或者其他大学的课程,预算和申请难度都得重新评估。

不过,凡事有坏也有好。新政也给读硕士和博士的宝子们发了颗“大糖”。以前,PGWP的长度是根据你课程的长度来定的,比如你读个16个月的硕士,可能就只能拿到16个月的工签。但现在,无论你的硕博项目多长(只要超过8个月),毕业后都可以直接申请长达3年的PGWP!

这对想走“短平快”路线拿身份的学霸们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比如UBC的商业分析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项目只有12个月,按照旧政策,毕业生只能拿到1年工签,时间非常紧张。而现在,他们毕业后能拿到3年工签,找工作、积累经验、办移民的时间都充裕了不止一倍。这让这类短期硕士项目的含金量瞬间飙升。

学签限额+省份配额,申请难度真的加大了?

“加拿大要限制留学生数量了!”这个消息去年年底一出来,整个留学圈都炸了。没错,IRCC宣布对2024年的学签配额设置上限,预计发放约36万份学签,相比2023年减少了35%。

这个“上限”是怎么执行的呢?答案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东西——省批准信(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 简称PAL)。现在,对于绝大多数申请学院或本科学位课程的同学来说,你的申请流程变成了:

拿到学校Offer → 等待学校向所在省份申请PAL → 拿到PAL → 才能递交学签申请。

这个PAL就相当于一张“省级门票”,每个省的门票数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就算你再优秀,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offer,但如果安大略省当年的PAL配额用完了,你照样递不了签。这就给申请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举个真实的例子,今年3月份,来自上海的王同学拿到了BC省一所大学的offer,他当时以为万事大吉,结果等了快两个月才拿到PAL。他形容那段时间“简直像在开盲盒,每天都在刷新邮箱,生怕自己成了被筛掉的那个”。据统计,BC省在2024年获得了大约8.3万个本科生学签配额,而安省则获得了约14.1万个,这些数字直接决定了你能否顺利入学。

当然,这个政策也有“豁免区”。如果你是申请硕士、博士、中小学(K-12)课程,或者已经在加拿大境内持有有效学签或工签,那么你就不受这个限额和PAL政策的影响。所以,准备读研读博的同学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你们依然是加拿大欢迎的“香饽饽”。

生活费证明翻倍,钱包准备好了吗?

除了名额限制,加拿大还从“钱”上提高了门槛。以前,申请学签时需要提供的生活费证明是1万加币。这个标准已经十几年没变了,确实有点跟不上多伦多、温哥华的真实物价。于是,从2024年1月1日起,这个金额直接翻倍,涨到了20,635加币!

注意,这只是一个人的生活费证明,不包括你的学费和往返机票钱。如果你还带配偶或孩子,金额会更高。

这个变化看似只是个数字,但对很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张同学,父母原本为她准备了差不多15万人民币的资金证明,按照旧标准绰绰有余。新政出来后,光生活费这一项就需要将近12万人民币,再加上学费,总的资金证明要求一下子高了一大截。他们家不得不临时去筹措资金,还差点耽误了递签的最佳时机。

所以,大家在做留学预算时,一定要按照最新的标准来准备,并且最好能多准备一些,以应对汇率波动和任何突发情况。资金证明是签证官判断你是否有能力在加拿大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依据,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移民风向标:哪些省份对留学生依然友好?

政策收紧,是不是意味着加拿大移民之路变窄了?也不尽然。关键在于,你要选对“地方”。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很大程度上由各省自己决定,也就是省提名计划(PNP)。有些省份的大门,依然为留学生敞开。

阿尔伯塔省 (Alberta): 阿省最近成了“新宠”。它的省提名计划(AAIP)有一个“阿省机遇类别”,对职业要求比较宽泛。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专门的“旅游与酒店业加速移民通道”,如果你在相关行业工作,最快6个月就能获得提名。对于学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的同学来说,这里简直是宝地。卡尔加里的王牌专业,比如石油工程、地质学,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优势巨大,移民分数也相对友好。

萨斯喀彻温省 (Saskatchewan): 萨省一直以其稳定的移民政策和较低的门槛著称。它的“萨省经验类”移民,只要你在萨省工作满6个月,并且职业在特定列表上,就有很大机会被捞。萨省大学和里贾纳大学的毕业生,在这里找工作和移民都非常有优势。比如,一个在里贾纳大学读计算机硕士的毕业生,找到一份对口工作后,移民之路比在安省和BC省要顺畅得多。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British Columbia): BC省虽然生活成本高,但对特定专业背景的硕博毕业生极其友好。它的省提名(BC PNP)有一个专门的硕博毕业生通道,如果你毕业于BC省大学的特定理工科、健康科学专业(如计算机、工程、生物技术等),毕业后甚至不需要工作offer,就可以直接申请省提名。每年都有不少UBC和SFU的STEM专业硕士,毕业即递交移民申请,堪称“移民直通车”。

相比之下,安大略省(Ontario)虽然机会最多,但竞争也最激烈。它的硕士毕业生通道(OINP Master's Graduate Stream)每次开放都是靠“抢”的,几分钟内名额就会被一扫而空,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所以,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不能只盯着多伦多和温哥华,也要把眼光放远,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移民规划,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热门专业内卷升级,如何突出重围?

政策在变,申请的“内卷”程度也在加剧,尤其是在那些传统热门专业上。

计算机科学 (CS): 这几年,CS的热度已经到了“烫手”的级别。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UBC的CS本科项目,国际生的录取率已经低至个位数。根据滑铁卢大学公布的数据,其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录取平均分高达95%以上,而且这还只是“门槛”。一位手握多个编程竞赛大奖、课外活动丰富的陈同学,申请滑铁卢CS依然只进了waitlist,可见竞争有多白热化。

想读CS怎么办?可以考虑“曲线救国”。比如申请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数学系或统计系,这些专业里通常有很多CS的课程,大二时再尝试转专业。或者,可以关注一些CS同样强势但名气稍逊的大学,比如阿尔伯塔大学(其人工智能方向全加顶尖)、西蒙菲莎大学(SFU)等,性价比和录取机会都更高。

商科 (Business): 商科同样是卷中之卷。像多大罗特曼商学院(Rotman)、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Ivey)这些顶级项目,除了要求近乎满分的学术成绩,还非常看重你的实习经历、领导力潜能和面试表现。一个只有高分,没有亮眼软实力的申请者,很难在众多“牛娃”中脱颖而出。

建议大家在申请前,多参加一些商业竞赛、高质量的实习,或者在学校社团里担任领导角色。文书写作上,不要空谈理论,要用具体的STAR原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来展示你的能力。如果背景稍弱,可以考虑约克大学的舒立克商学院(Schulich)或者女王大学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它们同样是加拿大顶尖商学院,但申请策略上可能更有空间。

看完这些,是不是感觉头都大了?别慌,深呼吸!

加拿大的留学政策确实像过山车,但你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调整政策,都是为了让整个系统更健康,而不是要彻底关上大门。对我们申请者来说,抱怨和焦虑没用,关键是看清形势,调整策略。

记住,选校选专业,别再只盯着排名榜了。多问自己一句:这个项目毕业后能拿工签吗?这个省的移民政策对我的专业友好吗?我的钱包撑得住最新的资金要求吗?

信息差,就是现在申请季最大的“敌人”。多花点时间去官网看一手信息,多和像我们lxs.net这样的平台交流,别让三手、四手的过时消息耽误了你的未来。

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成绩,更是你的信息搜集能力、规划能力和应变能力。只要信息到位,准备充足,你想要的offer和未来,就一定在不远处等着你。加油,申请党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6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