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大改版,划重点看这里!

puppy

还在为托福备考头秃的同学们,快看过来!ETS官宣托福大改版,考试时间直接缩短到2小时以内,简直是咱们考生的福音!更爽的是,那个让人绞尽脑汁的独立写作被取消了,换成了一个更像课堂讨论的新题型,加试题也拜拜了!是不是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别急,这次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新题型要怎么练?我们的备考策略要不要跟着调整?我们已经帮你把所有重点都划好了,用大白话讲清楚每一个变化和应对方法,还有超实用的备考干货,赶紧点进来看看,让你不走一点弯路!

托福改革核心变化一览表
总时长:从过去的3个多小时,直接砍到不足2小时
阅读部分:文章从3篇减为2篇,题目总数减至20道,取消了不计分的加试题。
写作部分:取消了老大难的独立写作,换成更接地气的“学术讨论写作”(Writing for an Academic Discussion)。
其他变化:取消了所有不计分的加试题,取消了中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

嘿,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

还记得那个为了准备托福独立写作,在图书馆熬到深夜,咖啡续了一杯又一杯的自己吗?我朋友阿哲就是这样。他是个典型的理工男,让他聊代码能聊三天三夜,但一让他就“幸福是不是比金钱更重要”这种话题写一篇400字的长篇大论,他就瞬间石化,对着电脑屏幕能发呆半小时,敲出来的字还没奶茶店的小票长。

每次模考,他都卡在写作上。眼看着申请季一天天逼近,他的发际线也一天天告急。他甚至跟我开玩笑说:“再考不过,我干脆去申请霍格沃茨算了,起码不用考托福。” 这种绝望,相信不少“写作困难户”都懂。

就在阿哲快要放弃治疗的时候,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突然扔出一个重磅炸弹:托福考试,大!改!版!

从2023年7月26日开始,那个折磨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独立写作,直接被“干掉”了!考试总时长也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听到这个消息,阿哲激动得差点把电脑从三楼扔下去,高呼“我的青春又回来了!”

这幸福是不是来得太突然了?别急,这次改革可不只是简单地做减法。它像是一次“精准手术”,切掉了一些被认为过时和冗余的部分,换上了一些更贴近北美大学真实学习场景的新鲜血液。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备考方向盘是不是也该跟着转一转了?今天,我就带你用大白话把这次改革扒个底朝天,让你明明白白,不走一点弯路!

“大瘦身”的托福,到底给我们减了哪些“负”?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字——快!ETS官方都说了,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创造更佳的考试体验”。根据他们的数据,超过85%的考生都表示更喜欢缩短后的考试。咱们就来看看,这场“减肥手术”到底动了哪些地方。

阅读:从马拉松到百米冲刺

以前的托福阅读,简直是一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你得在54到72分钟内,硬着头皮啃完3到4篇又长又专业的学术文章,做完30到40道题。最要命的是,里面还藏着一篇不计分的“加试题”,你根本不知道哪篇是“卧底”,只能把每一篇都当成亲生的来对待,做完感觉身体被掏空。

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后的阅读部分,直接砍掉了一篇文章,变成了固定的2篇文章,总共20道题,考试时间也缩短到了35分钟。更重要的是,加试题彻底拜拜了!

这意味着什么?你做的每一道题,都实打实地计入你的总分。备考的时候,你的策略就要从“如何合理分配体力”转变为“如何保证每一分钟的效率”。就像以前跑42公里的马拉松,你得悠着点,现在是跑100米,从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就得全力冲刺。

我的学妹米娅,改革后第一次考托福,她就明显感觉到了不同。她说:“以前做TPO(托福在线模考)的阅读,做到第三篇的时候脑子已经是一团浆糊了。这次考试,精神高度集中做完两篇,感觉意犹未尽,还有力气去应对后面的听力,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很多。”

听力:信息轰炸的强度降低了

听力部分的变化虽然没有阅读那么大,但也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旧版托福听力是3-4个讲座(lecture)加上2-3个对话(conversation),时长41-57分钟,同样也包含不计分的加试题。

改革后,听力部分也取消了加试,内容固定为3个讲座和2个对话,总时长缩短到36分钟。虽然内容量只是去掉了“可能存在”的加试部分,但这种确定性给了考生极大的心理安慰。你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猜测“这部分会不会是加试啊?要不要稍微放水一点?”

这对那些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同学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你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固定的5段听力材料中,不用担心后面还有未知的挑战在等着你。备考时,你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疲劳训练,目标就是在36分钟内保持最佳的听觉和记忆状态。

写作新题型:“学术讨论”,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好了,终于到了这次改革的重头戏——写作部分。那个让我们无数次在深夜里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名人案例和个人经历的“独立写作”,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看起来更酷的题型:“学术讨论写作”(Writing for an Academic Discussion)。

这个新题型到底长啥样?

别慌,它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和有趣。整个过程非常像你在国外大学上课时,教授在网上论坛里发起一个话题,然后你和同学们一起跟帖讨论的场景。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1. 读题干:首先,你会看到一段简短的文字。这通常是一位教授提出的一个开放性问题,背景可能是商业、社会学、环境科学等。比如,教授可能会问:“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优先投资公共交通系统,还是鼓励使用电动汽车?”

  2. 看观点:接着,你会看到另外两名学生(比如叫Laura和David)的回复。他们会分别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比如,Laura可能支持公共交通,认为这样能减少拥堵;而David可能支持电动汽车,认为这能给个人更多自由。

  3. 写你的贡献:最后,轮到你了。你需要在10分钟内,写一段至少100个词的回复,来“为这场讨论做出贡献”。

看到这里,你发现了吗?它和独立写作的根本区别在于:独立写作是“无中生有”,而学术讨论是“有感而发”。

你不再需要一个人凭空构思一篇结构完整、论据充分的议论文。你需要做的,是快速读懂教授的问题和另外两个人的观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表达你自己的看法。你的任务不是去写一篇孤立的作文,而是要真正地“参与”到一场对话中去。

新题型想考我们什么?

ETS设计这个题型,目的性非常强。它考察的是你在真实的学术环境中,能否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能力。这恰恰是留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回复教授的邮件、在课程论坛上发言、参与小组项目的在线讨论等等。

所以,它重点考察这几项核心技能:

  • 快速阅读和信息提炼能力: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教授和同学的观点核心?

  • 批判性思维和观点构建能力:你能不能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有价值的新想法?你可以选择支持某一方并补充新论据,也可以提出一个全新的角度,甚至可以反驳双方的观点。

  • 语言的简洁性和功能性:你能不能在100多个词的有限篇幅里,清晰、准确地表达你的观点,并让你的发言听起来像一个真正的“讨论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只会背模板的机器人?

一位在新版托福中写作拿到28分的大神分享说:“我感觉这个新题型对我这种不擅长编故事的人太友好了。我不需要去想什么爱迪生、乔布斯的例子,我只需要针对前面两个人的观点,说出我的想法就行。比如,我可以补充一个他们没提到的点,或者指出他们观点里的一个潜在问题。这感觉更像是聊天,而不是考试。”

备考策略大洗牌,我们的方向盘该往哪儿打?

既然考试变了,我们的备考策略自然也要跟着升级换代。如果你还抱着旧版的备考资料和方法不放,那可就要吃大亏了。

整体心态:从“耐力赛”切换到“短跑赛”

记住,现在是2小时以内的考试。这意味着从第一个section开始,你就得拿出100%的专注度。以前那种“阅读部分先省着点力气,后面还有硬仗”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同时,由于中间没有了10分钟的休息,你需要在进考场前就调整好生理和心理状态,确保自己能连续作战2小时而不会感到疲惫。

阅读和听力:精准度是王道

因为没有了加试题,每一道题都性命攸关。以前可能因为题量大,错一两道题影响还没那么致命。现在总共就20道阅读题,错一道,对最终分数的影响就会被放大。所以,备考时要更加注重“做对”而不是“做完”。建议大家在用TPO等材料练习时,严格按照新的题量和时间来掐表,比如阅读练习就以2篇文章为一组,35分钟内完成,并仔细分析每一道错题,确保自己彻底搞懂。

写作新策略:把自己当成一个“论坛达人”

对于全新的“学术讨论”题型,这里给你几个超实用的备考小贴士:

  1. 积累“话术库”:这可能是最快见效的方法。准备一些在讨论中常用的句型和短语,把它们背熟,形成肌肉记忆。比如:

    • 表示同意和补充:"I agree with Laura's point that... and I'd like to add that..." / "David makes a great point about..., and it's also worth considering..."

    • 表示部分同意或转折:"While I see where David is coming from,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 "It's true that..., but we shouldn't overlook the fact that..."

    • 提出不同观点:"I have a slightly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is." / "An alternative way to look at this is..."

    •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This raise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what if...?"

    有了这些“话术”,你在考场上就能迅速组织语言,让你的回复听起来既地道又专业。

  2. 练习“三步走”思维:拿到题目后,用30秒到1分钟的时间快速思考。第一步,总结教授和两位同学的核心观点。第二步,确定你自己的立场(支持谁?反对谁?还是另起炉灶?)。第三步,想一个支撑你立场的理由或例子。这个理由最好是前面两个人没提到过的,这样才能体现你的“贡献”。

  3. 进行限时写作练习:这个题型只有10分钟,时间非常紧张。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开着计时器。目标是在8-9分钟内写完100-120个词,留出1-2分钟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记住,质量比数量重要,一个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的100词段落,远比一个错误百出、逻辑混乱的150词段落得分高。

  4. 多看真实的讨论场景:平时可以多逛逛国外的论坛,比如Reddit上的一些学术板块,或者看看YouTube上一些知识类视频下面的评论区。观察母语者是如何进行有理有据的讨论和辩论的,这对培养你的“网感”和语言风格非常有帮助。

过来人的几句碎碎念

每次考试改革,总会有人问:“新版托福是变简单了还是变难了?”

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我朋友阿哲那种写作困难户来说,取消独立写作绝对是天降甘霖,难度直线下降。但对于那些擅长长篇大论、模板背得滚瓜烂熟的同学来说,可能反而需要时间去适应新题型。

所以,别再纠结于“难”还是“易”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托福正在变得越来越实用,越来越贴近我们未来在国外的真实学习生活。它不再仅仅是一场语言能力的测试,更是一场学术生存技能的演练。

考试的形式变了,但我们为梦想付出的努力和决心没有变。那个你想去的大学,那个你想探索的世界,依然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你。托福,只不过是通往那扇门的一把钥匙。现在,这把钥匙换了个新款式,我们要做的,就是研究明白它的构造,然后熟练地用它打开那扇门。

所以,扔掉那些过时的备考资料,别再为那些已经被淘汰的题型浪费时间了。去ETS官网看看最新的样题,找一些针对新版托福的模拟题来做,让自己的每一次练习都用在刀刃上。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在这条路上,摸索着,前进着。这次改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跑线。抓住机会,调整好姿势,你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加油吧,未来的留学生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63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