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校Vlog | 被俄乌白艺术展狠狠惊艳到了

puppy

嗨,各位留学的宝子们!除了上课赶due,留学生活中最惊喜的瞬间,莫过于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超赞的活动了!这次探校,我就偶遇了一个俄乌白艺术展,本来只是随便逛逛,结果直接被震撼到走不动路。你能想象吗?三个国家那些充满故事感的油画放在一起,那种色彩、笔触和情感的冲击力真的绝了!感觉就像上了一堂超生动的东欧艺术史课,瞬间治愈了我的“文化荒漠症”。真的,艺术的魅力太有感染力了,如果你也好奇现场到底有多惊艳,想给自己的留学生活加点料,快来我的文章里一探究竟吧!

探校Vlog | 观展小贴士
别怕一个人:艺术是很私人的体验,一个人逛展更能沉浸其中,不用迁就别人的节奏。带上耳机,放点纯音乐,整个美术馆都是你的!
利用学生折扣:永远记得问一句“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大部分美术馆和画廊对学生都超级友好,有时候甚至能免费入场,能省一大笔钱。
关注学校邮件和公告栏:宝藏活动往往就藏在学校发的那些你随手划掉的邮件里。花几分钟看看event calendar,说不定就能发现惊喜。
放下“看不懂”的包袱:欣赏艺术不是做阅读理解,没有标准答案。你的感受就是最重要的。相信自己的第一眼直觉,它喜欢你,你也喜欢它,就够了。

嗨,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宝子们!

上周四下午,我刚在图书馆和我的论文搏斗了整整六个小时。说真的,当时我的脑子就像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又乱又累。咖啡因已经失效,屏幕上的单词开始在我眼前跳舞,每一个都在嘲笑我的拖延症。我靠在椅子上,感觉自己被due和reading list彻底掏空,留学生活好像就只剩下了这些。就在我快要窒息的时候,我决定“自救”,合上电脑,像个游魂一样在校园里瞎逛,只想吹吹风,换换脑子。

然后,就在拐角处,我看到了它——一张小小的,设计得特别有质感的海报,上面写着“Echoes of the Steppe: An Exhibition of Russian, Ukrainian, and Belarusian Art”。一个俄乌白艺术展?就在我们学校的画廊?我当时心里嘀股,这三个国家的名字放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复杂的故事性。说实话,我不是什么艺术生,对东欧艺术的了解基本为零,但那一瞬间,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赶due的焦虑。我心想,就进去看十分钟,十分钟总有吧?结果,我为这“十分钟”的决定,激动了整整一个星期。

一头扎进厚重的俄罗斯现实主义

走进画廊的一瞬间,我就感觉空气都不一样了。没有了外面世界的嘈杂,只有安静的、带着墨香和油彩味的空气。左手边的展厅,挂满了俄罗斯画家的作品。我的天,那种视觉冲击力真的不是手机屏幕能比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幅巨大的风景画。画的都是俄罗斯标志性的白桦林和无垠的雪原。有一幅画,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森林,夕阳的余晖把雪地染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但林子深处却是深不见底的蓝紫色,冷得彻骨,又美得让人心碎。那笔触厚重得像是要把颜料直接堆在画布上,你能清晰地看到画刀留下的痕迹,仿佛能触摸到雪的冰冷和树皮的粗糙。我站在画前,感觉自己瞬间被吸了进去,好像听到了寒风吹过树梢的呼啸声。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根据一项针对国际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超过60%的留学生表示,在留学期间经历过“文化休克”或“文化荒漠”的感觉,觉得自己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生活单调乏味。而艺术,恰恰是打破这种隔阂最直接的方式。它不需要复杂的语言,就能传递出最深层的情感。那一刻,我看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和深沉的灵魂。

展厅深处,挂着几幅人物肖像画,更是让我挪不动步。那些画中人,无论是满脸皱纹、眼神却异常坚毅的老农,还是穿着朴素、怀抱婴儿的母亲,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故事。画家的笔触精准而又充满力量,人物皮肤下的血管、眼神中的疲惫、喜悦或忧愁,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完全就是传说中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让我想起了中学历史课本上提到的列宾和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虽然这里展出的不是那些国宝级的名画,但那种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对普通人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我旁边一个金发的小姐姐估计是艺术史的学生,她跟同伴小声说:“你看这幅画的光影处理,完全是‘巡回展览画派’(Peredvizhniki)的风格。” 我赶紧竖起耳朵听。她说这个画派的艺术家们在19世纪后期,致力于将艺术从贵族沙龙中解放出来,带到普通民众中去,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难怪这些画这么有力量,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是一个民族的沉思。据苏富比和佳士得近几年的拍卖记录,这个时期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持续走高,一幅名家作品动辄就能拍出数百万美元。这背后,正是世界对这种深刻人文关怀的价值认同。

在乌克兰的色彩中感受生命的韧性

从俄罗斯展厅走出来,心情还有点沉重。但转个弯进入乌克兰艺术家的区域,整个世界瞬间明亮了起来。

这里的色调完全不同。大面积明亮的黄、耀眼的蓝、炽热的红,像要把所有的生命力都泼洒在画布上。向日葵,这个乌克兰的国花,在多幅作品中以不同的姿态绽放。有一幅画,整个画面就是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向着太阳野蛮生长,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几乎要溢出画框。画家的笔触大胆而奔放,颜料堆叠得很有层次感,让人联想到梵高的热情,但又多了一丝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浪漫和诗意。

除了向日葵,很多作品里都融入了乌克兰的民间艺术元素。比如,一位女子的肖像画中,她穿着传统的刺绣衬衫(Vyshyvanka),上面的几何图案和花纹被描绘得极其精致。背景则用上了类似于民间装饰画的平涂手法,色彩纯粹而富有装饰性。这种把现代艺术与民族传统完美结合的风格,真的太迷人了。它在告诉你,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身份认同的民族。

近年来,全球对乌克兰文化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根据Google Trends的数据分析,自2022年以来,“Ukrainian art”和“Vyshyvanka”等关键词的全球搜索量增长了超过300%。世界各地举办的乌克兰艺术展也越来越多,从伦敦的萨奇画廊到纽约的乌克兰博物馆,都在向世界展示这个国家坚韧不拔的文化内核。这些艺术品不仅仅是美的载体,更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传递着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

我在一幅描绘乡村节日的画前停了很久。画上的人们围在一起跳舞,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背景是典型的乌克兰田园风光,麦浪滚滚,天空湛蓝。虽然画风带有一点朴素的稚拙感,但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眷恋,却能轻易地感染每一个人。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留学在外的处境。我们不也正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努力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并试图扎根生活吗?看到这些画,我突然觉得,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

迷失在白俄罗斯的超现实梦境里

最后一个展厅,是白俄罗斯艺术家的作品。如果说俄罗斯艺术是深沉的叙事诗,乌克兰艺术是热烈的生命颂歌,那么白俄罗斯的艺术,就像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梦境,充满了象征和隐喻。

这里的风格更加多样和现代。有好几幅作品都带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味道,让我想起了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夏加尔就出生在今天的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他的画中总是充满了漂浮的人、飞翔的动物和故乡的风景,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这个展厅里的很多年轻艺术家,显然也受到了这种“故乡梦境”风格的影响。

一幅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画面主体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被藤蔓缠绕的老房子,房子下面不是土地,而是深邃的星空。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正荡着秋千,飞向那座房子。整个画面色调静谧而忧郁,充满了诗意和一丝丝的乡愁。它似乎在探讨记忆、身份和“根”在哪里这些宏大的主题。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留学生来说,这种情感共鸣简直是致命的。

白俄罗斯的艺术似乎总是在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另一幅作品中,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森林、神话中的生物被并置在同一个空间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张力。这反映了白俄罗斯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处境——它地处东西欧之间,文化上深受不同文明的影响,一直在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现代身份。根据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的官方数据,近年来,该国涌现出大量探索“后苏联身份”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欧洲各大艺术节上备受关注,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非西方的现代性视角。

看着这些画,我感觉自己像在做一个清醒的梦。它让我思考,我们的文化记忆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身在异国,我们又该如何安放自己的“乡愁”?艺术没有给我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安放这些复杂情绪的空间。一项发表在《心理学美学、创造力与艺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欣赏艺术,特别是那些具有象征意义和情感深度的作品,能够显著提升个体的共情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这不正是我们留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吗?

艺术,是留学生活最好的解药

当我从画廊里走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我在里面待了足足三个小时,却一点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之前那种被due榨干的疲惫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充实和感动。我的“文化荒漠症”,在那三个小时里被彻底治愈了。

这次意外的探展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留学生活,真的不应该只有图书馆和教室。我们花了那么多钱,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度,如果只是把自己圈在学术的象牙塔里,那真的太亏了。

一项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发布的报告指出,积极参与当地文化艺术活动,是国际学生成功融入当地社会、提升留学体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你走进一个美术馆,你就在和这个国家的历史、社会和灵魂进行最直接的对话。那些画作背后的故事,远比教科书上的文字要生动得多。通过艺术,我看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深沉与坚韧,感受到了乌克兰人民对生命的热情与顽强,也窥见了白俄罗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自我的诗意与迷惘。

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我的视野和同理心。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观点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艺术教会我们去理解复杂性,去感受那些无法用语言简单概括的、属于“人”的情感。这比多拿一个A,要宝贵得多。

所以,宝子们,下次当你觉得压力山大、生活枯燥的时候,别再只知道刷手机了。放下手里的书本,去你所在的城市里走走吧。

去看看学校画廊有没有新展,很多都是免费的。去当地的博物馆逛逛,学生卡通常能打个大折。关注一些本地独立艺术家的Instagram,说不定就能发现隐藏在某个街角的小惊喜。别怕自己看不懂,艺术这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你只需要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去感受,去体验。让那些色彩、线条和构图,带你暂时逃离现实,去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里喘口气。

相信我,这会是你留学记忆里,最闪闪发光的部分之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63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