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硕士面试,大神级面经助你上岸

puppy

收到NUS面试通知,是不是心里又激动又有点慌?别怕,这篇超硬核的“大神级”面经就是为你准备的定心丸!里面不光有教你如何打造一个让教授眼前一亮的自我介绍,还手把手拆解了“为什么选我们专业”这类经典必考题。更绝的是,连那些意想不到的追问和压力面该怎么破,学长都把踩过的坑和总结的实战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了。与其自己瞎准备,不如跟着过来人的经验走,告别临时抱佛脚,让你自信满满地去“聊天”,轻松拿下梦校offer!

面试核心心态准备
把它当成一次“学术约会”,而不是“审判”:你是去和一个你很仰慕的教授聊天,看看你们在学术上、想法上是不是合拍。你是去展示自己,同时也在考察这个项目是否真的适合你。心态一变,整个人的状态都会松弛下来。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教授们阅人无数,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套路。与其背诵完美的模板答案,不如展现一个有优点、也有思考过自己不足的真实的人。你的热情、你的思考过程,远比一个“标准答案”更打动人。
记住,你已经被筛选过一轮了:能拿到面试,说明你的标化成绩、你的文书已经得到了初步认可。面试是为了看到一个纸面材料之外,活生生的你。所以,自信点!你已经很优秀了。

NUS硕士面试,大神级面经助你上岸

哈喽,各位准NUSer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学长Leo。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的学妹小A同学,半夜三点给我发来一串尖叫的微信语音,点开一听,原来是收到了NUS商业分析(MSBA)项目的面试通知。前一秒她还在床上激动地打滚,后一秒就抱着电脑开始焦虑:“学长,怎么办怎么办?面试要怎么准备?听说都是大佬教授亲自面,万一问到我不会的怎么办?我要不要去买件正装?”

看着屏幕上她一连串的“灵魂拷问”,我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那种感觉,就像是跑完了万米长跑,眼看终点线就在眼前,却突然被告知还有一个百米冲刺,而且裁判是奥运冠军。兴奋、紧张、迷茫,五味杂陈。这种关键时刻,最怕的就是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在网上搜罗一堆过时的、零散的面经,东拼西凑,最后心里还是没底。

所以,今天学长就把自己当年“渡劫”的经验,加上后来从小A和其他上岸朋友那里搜集到的一手情报,熬夜给你们整理出了这篇超硬核的NUS面经。这不仅仅是一份问答指南,更是一套完整的备战策略。咱们的目标不是去“背答案”,而是要打造出属于你自己的、能让教授眼前一亮的回答逻辑。来,泡杯咖啡,咱们慢慢聊。

第一步:别急着准备问题,先当一回“侦探”

收到面试通知后,90%的同学第一反应是立刻去刷面经,找“必考题”。打住!这个动作要做,但不是现在。你得先搞清楚,你要“约会”的对象是谁。不做好背调,你怎么知道对方喜欢聊什么?

深挖项目和教授,信息量决定你的交流深度。

官网上的课程介绍只是“开胃菜”,你要挖的是藏在细节里的“宝藏”。举个例子,申NUS计算机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的同学,你不能只说“我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这太宽泛了。你要做到什么程度?你要去学院官网的教职员工(Faculty)页面,找到面试你的那位教授,或者你未来想跟的导师。点开他的个人主页,看看他最近发表的论文是关于什么方向的?是“Federated Learning in Healthcare”还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for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他最近有没有参加什么学术会议,或者在带什么有趣的研究项目?

比如,你看到面试官之一是Abhik Roychoudhury教授,他是研究软件工程和程序修复的顶级大牛。你在自我介绍或者回答问题时,就可以不经意地提到:“我本科时做过一个关于代码自动纠错的课程项目,虽然很简单,但让我对program repair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还拜读了贵系Roychoudhury教授关于Angelix系统的一些论文,觉得非常受启发。” 你看,这一句话,瞬间就把你从“众多对AI感兴趣的申请者”中,提升到了“对我们系特定研究方向有深入了解和思考的准研究者”的高度。

数据支撑你的选择,让理由更硬核。

空洞的赞美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什么选NUS?别再说“因为它是亚洲第一”。这种话教授一天听八百遍。你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NUS在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亚洲第1。这当然很牛,但你要把它和你自己联系起来。你可以说:“我了解到NUS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常年位居全球前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方向。我注意到贵校不仅有像NUS-Tsinghua Extreme Search Centre这样的顶级研究中心,还和业界(比如Grab和Shopee)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这对于希望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的我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这样的回答,既展示了你对学校的了解,又巧妙地表达了你的学术追求和职业规划,一举两得。

第二步:自我介绍,打造你的“黄金三分钟”

面试通常都以“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开始。这三分钟,不是让你复述简历,而是你整个面试的“定调”环节。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场,会让教授觉得兴味索然。一个精彩的开场,则能瞬间抓住他的注意力,并引导后续的谈话方向。

忘掉流水账,用“故事线”串联。

别这么说:“我叫XX,本科毕业于XX大学,GPA是3.8。我做过三段实习,分别是在A公司、B公司和C公司。我的爱好是……” 这是简历,不是介绍。教授手里已经有你的简历了,他想听的是简历背后的东西。

试试这个结构:钩子 (Hook) + 关联 (Connection) + 愿景 (Vision)

假设你申请的是NUS的金融工程(MSc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项目。你可以这样开始:

(钩子)“教授好,我叫李华。我本科期间最痴迷的一件事,就是用Python写各种量化交易策略模型。我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基于GARCH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为一个虚拟盘比赛构建了一个期权定价和风控系统,最终拿了第二名。这个过程虽然很烧脑,但当我看到代码在真实的市场数据中跑出超额收益时,那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你看,这个开头没有说GPA,没有罗列实习,而是用一个具体的、充满激情的项目经历作为钩子,瞬间建立了一个“技术宅+金融迷”的鲜活人设。

(关联)“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单纯的金融理论或者计算机技术都是不够的。我渴望系统性地学习随机过程、金融衍生品定价这些硬核知识,并将它们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结合。我仔细研究了NUS MFE的课程设置,发现像‘Stochastic Calculus’和‘Machine Learning for Finance’这样的课程,完美契合我的知识缺口和兴趣点。特别是了解到项目还有一个与业界合作的Capstone Project,这让我非常兴奋。”

这部分的核心,就是把你过去的经历,和你对这个项目的渴望,紧紧地绑在一起。告诉教授,你不是随便投的,你是“命中注定”要来这个项目的。

(愿景)“我的短期职业目标,是进入新加坡的对冲基金或投行,成为一名量化分析师。我相信,在NUS这个国际化的平台,借助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理优势,我能为实现这个目标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最后,用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收尾,展示你的规划和雄心。整个自我介绍,就像一个迷你TED演讲,有故事、有逻辑、有目标,让教授听完就觉得:“嗯,这小伙子/小姑娘,有想法,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第三步:拆解必考题,给出“教授想听的答案”

自我介绍之后,就是经典的Q&A环节了。有几道题,出现的概率高达99%。准备这些题,关键不是背答案,而是理解教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然后构建你的回答逻辑。

经典问题一:“Why our program?” / “Why NUS?”

这道题我们前面已经铺垫过了,核心就是两个字:具体。教授想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懂我们,你来了之后能不能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

错误示范:“因为NUS是亚洲最好的大学,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也很好。”(说了等于没说)

大神级回答模板

“选择NUS和这个项目,是基于我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三个核心考量:学术深度、实践机会和地理位置。”

在学术上,我被贵项目在[某个具体领域,如“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程深度所吸引。比如[课程A,如‘Urban Analytics’]和[课程B,如‘Smart Cities’],这两门课的授课教授[教授名字]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简单提一下,如‘关于利用大数据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我非常关注。这正是我希望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实践层面,我了解到项目和新加坡的[某个机构,如‘市区重建局URA’或‘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有合作项目。这种能将课堂所学直接应用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机会,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最后,选择新加坡和NUS,是因为这里是亚洲创新和科技的枢纽。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数据,超过40%的《财富》500强企业将其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我相信在这里学习,不仅能获得顶级的教育,更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机遇。”

看到了吗?每一个理由,都有具体的课程、教授、合作机构、甚至数据来支撑。这表明你是一个做了充足功课、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申请者。

经典问题二:“What are your career goal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教授想通过这个问题,判断你的职业规划是否清晰,以及我们的项目是否真的能帮你实现目标。你的回答需要现实、具体,并与项目强相关

错误示范:“我想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做一个成功的经理。”(太模糊,没有信息量)

大神级回答模板

“我的短期目标(毕业后3-5年)是成为一名数据科学家,专注于电商或金融科技领域。我希望能在像Shopee, Grab Financial Group或者DBS(星展银行)这样的公司工作,利用我在[项目名称]中学到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可视化技能,来优化用户推荐系统或构建信用风险模型。”

“这个目标并非空想。我在本科时,通过[某段实习或项目],接触了真实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这让我对这个角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热情。而贵项目的[课程C]和[课程D],恰好能补足我在高级算法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方面的短板。”

“长期来看(5-10年),我希望能够成长为一个能带领团队的技术负责人(Tech Lead)或数据科学经理,不仅仅是执行分析任务,更能从商业战略层面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我相信在NUS积累的校友网络和领导力训练,将为我实现这一长期目标提供坚实的支持。”

这样的回答,有明确的行业、公司、职位,并且把这些目标和项目课程、学校资源紧密联系起来,逻辑链非常完整。

第四步:应对追问和压力面,展现你的“底层能力”

面试的后半段,教授可能会脱离常规问题,开始进行更深入的追问,甚至给你一些压力。这是在考察你的思维敏捷度、抗压能力和学术潜力

当教授追问你的专业细节时……

他可能会抓住你简历或自我介绍里的一个点深挖:“你刚才提到你做过一个关于图像识别的项目,那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选择用CNN而不是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它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哪里?”

这时候千万别慌。如果你真的懂,就用清晰的逻辑,比如“第一,CNN能自动提取空间特征……第二,它的参数共享机制……”来回答。如果你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也不要不懂装懂。你可以说:“教授,这个问题非常好。当时我们选择CNN,主要是基于文献和项目需求,它在处理图像数据上表现出的优越性。关于它的具体局限性,比如对旋转、尺度变化的敏感性,我当时可能没有进行非常深入的对比分析。但我理解,这正是我需要在研究生阶段系统学习和弥补的地方。如果可以,我也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这个回答,既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真诚),又把问题巧妙地转化成了一次求教和探讨,展现了你的谦逊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比胡说八道要强一百倍。

当教授给你施加压力时……

“我看你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突出,而我们这个项目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你认为你能跟得上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压力测试。教授不是真的要否定你,而是想看你怎么应对质疑。

错误示范:“呃……我会努力的……我会多花时间学习……”(太无力,没有说服力)

大神级回答模板

“教授,您观察得很仔细。我承认,我本科的某几门数学课程分数确实不是我最满意的。这主要是在于当时我还没有完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我想强调两点:第一,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从大三开始就主动选修了[更高级的数学或统计课程,如‘随机过程’],并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如A-],这证明了我有能力和决心学好高等数学。第二,我还通过Coursera自学了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程,里面涉及的大量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知识,我都通过编程实践的方式加深了理解。我认为,我或许不是最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但我绝对是那个面对短板,会主动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我非常有信心能够应对研究生课程的挑战。”

这个回答,先是坦然承认不足(不狡辩),然后立刻给出两个具体的、已经完成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有行动力),最后再拔高到自己的优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套组合拳下来,完美化解压力,甚至还能加分。

最后,别忘了问一个好问题

面试结尾,教授通常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us?” 这不是客套,这是你展示对项目的好奇心和思考深度的最后机会。

千万别问那些官网上能轻易查到的问题(比如申请截止日期、学费多少)。

可以问一些关于学术体验、学生发展或者教授个人见解的问题。

比如:

  1. “教授,我想了解一下,项目里的学生通常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学校或者学长学姐会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来帮助新生度过这个阶段呢?”(关心学生体验,体现思考深度)
  2. “我看到您最近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某个具体领域],我想知道,研究生有没有机会参与到您的研究项目中?或者说,项目里的Capstone Project选题,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和教授的研究方向相结合?”(表达学术热情和主动性)
  3. “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进入[项目领域]的学生,您认为在开学前的这几个月里,我们最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的学习节奏?”(展现积极进取的态度)

一个好的问题,能让整场面试在你来我往的愉快交流中结束,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记住,面试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次沟通。你对面坐着的,是一个希望找到优秀、有趣、有潜力的学生的教授。你要做的,就是把最真实、最闪光、最有想法的那个自己,自信地展示给他看。

现在,关掉这篇文章,去倒杯水,然后开始列出属于你自己的故事线和回答逻辑吧。offer从来不是等来的,是靠每一步扎实的准备争取来的。去吧,去征服那间小小的面试房间,去开启你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新旅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01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