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有机会了!伯克利CS转入限制正式解除

puppy

之前那个“不录取就没机会”的政策是不是让你头大?好消息来了!UCB官宣,文理学院(L&S)的CS专业限制正式解除啦!也就是说,就算你一开始没被CS录取,现在又有机会通过校内转专业的方式冲进去了!这简直是给无数梦想进入神级殿堂的同学重燃了希望。当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新的申请通道采用“全面审查”(holistic review),对你的先修课、GPA都有了新要求。想知道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稳稳上岸?快来看看这篇,把所有细节都给你说明白了!

新政策核心速览
适用人群:2023年秋季及之后入读UCB文理学院(L&S)的本科生。
核心变化:取消了CS专业必须在入学时直接录取的限制,重新开放校内申请通道。
申请门槛:完成三门先修课(CS 61A, CS 61B, CS 70),且这三门课的平均GPA不低于3.30。
录取方式:全面审查(Holistic Review),不只看GPA,还包括个人文书等,名额有限,竞争激烈。
重要提醒:这不等于“降门槛”,而是给了第二次机会,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可能更高。

哈喽,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Alex。

还记得去年申请季陪跑的小伙伴Leo吗?他是个编程小天才,高中就自己写App,梦校就是宇宙中心的UC Berkeley。放榜那天,他收到了伯克利的录取信,但录的却是他为了“保底”填的文理学院(L&S)Undeclared(未定专业)。而他最想去的CS专业,因为UCB在2023年秋季开始实施的“直接录取”政策,把他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那段时间,Leo真的挺崩溃的。他跟我说:“Alex,这政策太绝了,感觉就像高考一锤子买卖,没考上就直接复读,连调剂的机会都不给。我在伯克利校园里,却永远进不了我想去的那个系,这算哪门子事儿啊?”

我相信,Leo的感受,绝对不是个例。过去一年,这个“不录取就没机会”的政策,像一座大山压在无数怀揣CS梦的同学心头。它意味着,你在17、18岁填申请的那一刻,就得百分百确定你的未来,并且还要在神仙打架的申请池里卷赢其他人,才能拿到CS的入场券。一旦失手,哪怕你进了伯克利,CS的大门也对你永久关闭了。

但是!就在最近,事情迎来了惊天大反转!UCB官网悄悄更新了政策:自2023年秋季入学的学生起,文理学院(L&S)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专业,正式解除“高需求专业”的限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扇曾经紧锁的大门,又开了一条缝!意味着像Leo这样的同学,又有机会通过校内的努力,冲进自己梦想的专业了!这消息一出,整个留学生圈子都炸了。我的朋友圈和各个新生群里,全是“我又有机会了!”“伯克利yyds!”的欢呼。这简直是2024年开年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政策过山车:从“堵死”到“开门”,到底发生了什么?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去年那个让人头大的旧政策。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L&S学院的CS专业和Data Science(数据科学)、Economics(经济学)等8个专业一起,被列为“高需求专业”(high-demand major)。学生必须在入学申请时就选择这些专业,并被直接录取,否则之后将无法在校内转入。

当时学校给出的理由很充分:申请CS的人太多了!根据伯克利官方数据,在政策实施前,每年有超过1600名学生申报L&S的CS专业,而整个系的资源,包括师资、课程位置、助教(TA)等,已经严重超负荷。为了保证在读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才出此下策。

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带来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术探索自由。很多学生在刚进大学时,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不完全确定。可能一个学历史的同学,上了节编程入门课后,突然发现自己对代码爱得深沉。在旧政策下,这种“觉醒”是徒劳的。你没有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

也许是听到了太多像Leo这样的学生的声音,也许是校方也意识到了这个政策的弊端,仅仅实施了一年,UCB就做出了调整。新的政策,可以说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复活”的机会。它承认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和变化,让那些在进入伯克利后才发现自己对CS充满热情的同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个位置。

新规则详解:机会来了,但你要怎么抓住?

别高兴得太早,大门是开了,但门口站着的可不是笑脸相迎的服务员,而是严格的“保安大叔”。这次重新开放申请通道,采用的是“全面审查”(Holistic Review)模式。这词儿是不是很熟?没错,就跟你当年申请大学时一样,不再是“分数定生死”,而是要全方位地考察你。

想成功“上岸”,你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硬性条件和软性要求:

1. 硬性门槛:三门先修课 + 3.3 GPA

这是申请的入场券,没这个,想都别想。你必须完成伯克利CS的三大“奠基石”课程:

  • CS 61A: The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计算机程序的结构与解释)
  • CS 61B: Data Structures (数据结构)
  • CS 70: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Probability Theory (离散数学与概率论)

并且,这三门课的平均GPA,必须达到或超过3.30

看到这里,你可千万别觉得“嗨,3.3不就是个B+嘛,小意思”。朋友,你太天真了!这三门课在伯克利是出了名的“劝退神课”。尤其是CS 61A,作为无数伯克利CS学生的启蒙课,它的难度和工作量是地狱级别的。每年都有无数学生在这门课上被虐得死去活来,拿到C甚至更低分数的比比皆是。根据BerkeleyTime等学生数据平台显示,这些课程的平均分往往就在B或B-左右徘徊。想在这么内卷的课程里拿到3.3的平均GPA,意味着你至少每门课都要拿到B+以上,甚至需要有A-或A来拉高平均分。这背后付出的努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当时为了刷高61B的GPA,一个project愣是debug了三天三夜,最后在ddl前一小时才提交。她说:“那感觉,比我当年申请大学还刺激。”所以,这个3.3的GPA,绝对是筛选掉一大批同学的第一道坎。

2. 核心审查:全面审查(Holistic Review)看的是什么?

达到了3.3的GPA,你才刚刚拿到参与游戏的资格。接下来,招生委员会要对你进行“全面审查”。这就像一个迷你的内部转专业申请,你需要提交一份申请材料,而他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你:

  • 学术表现:除了三门核心课的成绩,你在其他技术类课程(如数学、统计、物理等)的表现也会被纳入考量。如果你在这些课上同样表现出色,无疑会加分不少。
  • 个人文书(Personal Essay):这可能是整个申请中最关键的部分。你需要写一篇文章,解释你为什么想学CS,你对CS的理解是什么,以及你未来的规划。这绝不是让你喊口号说“我爱编程”,而是要你展现出你独特的思考。你是否对某个特定领域(比如AI、网络安全、图形学)有浓厚的兴趣?你是否通过自学或项目经历,展现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热情?你的故事,你的思考深度,将在这里完全展现。
  • 个人经历与贡献:你是否参与过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加入过学校的编程社团(像CSUA或者Hackers@Berkeley),参加过编程马拉松(Hackathon),做过个人项目(有没有自己的GitHub作品集?),或者参与过教授的研究项目(URAP)?这些经历都能证明,你对CS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了实际行动。

招生委员会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对计算机科学有真正热情、有潜力、并且能为这个社区带来价值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一个“刷分机器”。根据最新的官方说明,虽然没有明确的录取率,但位置是“有限的”(limited),这意味着竞争会异常激烈。很可能,最后录取的学生的平均GPA会远高于3.innerHTML。

L&S CS vs. EECS:别搞混了,这俩不是一回事!

聊到伯克利的CS,就不得不提它著名的“双轨制”:文理学院(L&S)的CS专业和工程学院(CoE)的EECS(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专业。

很多新生甚至家长都会搞混,觉得它们差不多。其实差别还挺大的。

  • EECS (工程学院): 授予的是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它的课程设置更偏向工程和硬件,课程表几乎是固定的,学术自由度较低。EECS的录取难度极高,一直以来都是“直接录取”,几乎没有校内转入的可能。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根正苗红”的工程师培养计划。
  • L&S CS (文理学院): 授予的是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它的课程设置更偏向计算机的理论和软件层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很多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培养的是更具综合素养的计算机科学家。这次政策变动的,仅仅是L&S学院的CS专业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David同学,当年就被录到了EECS。他的前两年,除了CS核心课,还得上很多电路、物理之类的硬核工程课,忙得焦头烂额。而他L&S CS的朋友,则有大把时间去选修一门哲学课、一门电影鉴赏课。毕业时,虽然他们找的工作可能差不多,但知识结构和看问题的角度会很不一样。

所以,你要清楚,这次的机会是给L&S学院的同学的。如果你在工程学院的其他专业,想转EECS,那难度堪比登天,和这次的新政策完全无关。

那么,你的“复活”计划该怎么定?

说了这么多,对于那些身在伯克利、心向CS的同学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课程考试了,这是一场信息战、规划战,更是一场毅力战。机会的大门重新打开,但穿过这扇门的路,注定铺满了荆棘。

别再想着“先进学校,再转专业”是条捷径了。现在这条路,可能比你直接申请CS录取还要卷。因为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商,更是你在一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大学环境里,能否保持专注、持续努力的能力。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庆幸有了一条退路,而是要从踏入伯克利校园的第一天起,就拿出申请季冲刺的劲头。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去泡图书馆,去积极参与项目,去和教授、TA搞好关系,去构建一个能打动招生官的、独一无二的你。

这条路很难,但至少,它不再是死路一条了。那个因为没被直录而黯然神伤的你,现在可以抬起头了。那个曾经被拒之门外的梦想,现在又给了你一次敲门的机会。

这一次,请用你全部的努力,把门撞开。

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53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