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留学,i人学霸都说太舒服了!

puppy

嘿,正在纠结留学去哪儿的i人小伙伴!是不是也担心国外的留学生活全是party,融不进去会超尴尬?那悉尼简直就是你的天选之地!这里没人会硬拉你当社牛,每个人都尊重你的个人边界。你可以安安静静地泡在USYD古老的图书馆里刷due,也能在周末独自去Bondi海滩吹风放空,找个小咖啡馆看书一看就是一下午。在悉尼,学习和生活能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不用刻意迎合谁,就能找到最舒服的节奏。想知道怎么在这里既能当个高效学霸,又能享受属于i人的快乐吗?快来看看学长学姐的真实体验吧!

i人留学悉尼生存指南速览
学习圣地:大学图书馆是你的专属“精神角落”,资源丰富,氛围超棒,没人打扰你刷due。
独处天堂:从海岸线到咖啡馆,从公园到美术馆,整个城市都是你的巨型“充电舱”。
社交可选:拒绝无效社交!加入兴趣社团,找到同频共振的小伙伴,比混迹于百人派对舒服多了。
生活节奏:尊重个人边界是这里的基本法则,没人会judge你的生活方式,你可以100%按自己的节奏来。

嘿,lxs.net的小伙伴们!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在拿到offer的狂喜之后,心里会冒出一个小小的声音:“我一个i人,出国后不会天天都是party吧?融不进去怎么办?会不会被当成怪咖?”

学姐跟你说,我当初就是揣着这样的担忧,拖着两个28寸大箱子降落在悉尼的。我还记得刚开学第一周,同住的澳洲local小哥和欧洲来的交换生兴冲冲地跑来敲我的房门,问我要不要去参加一个超大的新生party。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心想“完了完了,社交考验第一关就来了”。我支支吾吾地编了个理由说要倒时差,准备迎接他们失望或者“你这人真没劲”的眼神。

结果,他们只是超chill地耸耸肩说:“No worries, mate! Have a good rest!” 然后就开开心心地出门了。没有一丝丝的勉强,也没有任何后续的追问。那一瞬间,我悬着的心突然就放下了。我意识到,在这个城市,“不”是一个完全被尊重的选项。你的个人边界,在这里是被默认守护的。

这件小事,开启了我对悉尼的全新认知。这里不是一个强迫你变成“社牛”的喧闹舞台,而是一个为你提供了无数“i人友好型”选项的舒适乐园。你可以在学术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自得。今天,学姐就想跟你聊聊,为什么悉尼,对i人学霸来说,简直舒服到犯规!

一、图书馆,才是i人学霸的快乐老家

对于咱们i人学霸来说,一个理想的留学环境,首先得有一个能让人安心沉浸的学术氛围。悉尼的大学在这方面,简直把i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就拿悉尼大学(USYD)来说吧,它的Fisher Library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霍格沃茨。复古的哥特式建筑,高高的穹顶,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在长长的木桌上,空气里都是书本和知识的味道。你随便找个角落坐下,周围全都是和你一样,戴着耳机、对着电脑或书本奋笔疾书的同学。在这里,“安静”是最高指令,“专注”是通用语言。

我有个学会计的朋友,一个典型的ISTJ,她把Fisher Library称为她的“能量补充站”。每到final季,她可以从早上开馆待到晚上闭馆,一天不说超过十句话,但学习效率奇高。她说:“这里没人会突然拍你肩膀闲聊,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感觉太有安全感了。” 根据悉尼大学官网的数据,整个图书馆系统拥有超过500万册的藏书和海量的电子资源库,光是Fisher Library就有超过2000个学习座位。这意味着,你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不被打扰的角落。

隔壁的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主图书馆(Main Library)则是另一种风格,现代、明亮,科技感十足。它有好几层都是24小时开放的(尤其在考试期间),简直是“赶due人”的福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选择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三点,戴上降噪耳机,攻克最难的paper。而且,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空间,从可以完全隔音的独立学习间(bookable pods),到可以和小组同学低声讨论的区域,选择非常多样。你完全可以根据当天的社交电量,决定是“与世隔绝”还是进行“低耗能”的学术交流。

这里的学术文化也更偏向于独立研究和思考。教授们布置的很多作业都是research essay或者individual project,非常鼓励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当然,也会有group work,但通常分工明确,很多沟通甚至可以通过学校的在线平台Canvas或者邮件完成,避免了大量无效的线下会议,对i人来说简直是救星。

二、独处的快乐,悉尼的风景都懂你

i人的精力条,是在独处时慢慢回血的。悉尼最棒的一点,就是它提供了无数高质量的独处场景,让你一个人的时候也精彩纷呈,丝毫不会感到孤单或无聊。

在海滩,和自己对话

悉尼有超过100个海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意味着,你总能找到一片能让你的思绪随海浪飘远的地方。最出名的Bondi Beach虽然游客多,但你只要沿着著名的Bondi to Coogee Coastal Walk走上一段,就能发现无数安静的岩石和小沙滩。

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周六的下午,坐公交车到Coogee,买一个冰淇淋,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塞上耳机听播客,看着海浪一遍遍拍打着沙滩。没有人会觉得你一个人看海很奇怪,因为在这里,享受阳光和海风,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根据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数据,这条全长6公里的沿海步道每年吸引着上百万游客和本地人,但因为它足够长,风景足够多变,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

在咖啡馆,与世界隔绝

悉尼的咖啡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这座城市遍布着成千上万家独立咖啡馆,它们不仅仅是喝东西的地方,更是城市里的一个个小型“精神庇护所”。对i人来说,找一个舒服的咖啡馆,点一杯澳白(Flat White,均价大概在$4.5-$5.5澳元),带上电脑或一本书,就能消磨一个非常惬意的下午。

我特别推荐Newtown区的那些小众咖啡馆。比如Campos Coffee,虽然是知名品牌,但它的旗舰店氛围很好,你能看到很多人都在安静地工作或阅读。还有Surry Hills区的Single O,或者Glebe区的Clipper Cafe。这些店的特点是,店员不会过分热情地打扰你,顾客也大多是本地人或学生,大家各忙各的,形成一种互不打扰的默契。你可以安心地在这里看文献、写代码,或者只是单纯地发呆。

在公园和美术馆,进行精神漫游

如果你想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悉尼市中心的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是绝佳去处。它就紧邻着悉尼歌剧院,占地30公顷,里面有各种主题花园和开阔的草坪。你可以带上一块野餐垫,在麦考利夫人椅(Mrs Macquarie's Chair)附近找个树荫,一边看书一边欣赏海港大桥和歌剧院的经典景色。

另外,新州美术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和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通常都是免费入场的(特展除外)。在这些艺术殿堂里,你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慢慢地、安静地欣赏从古典到现代的艺术品。艺术是最好的非语言交流,它能给你带来深刻的情感共鸣,却不需要你说一句话。这种“高输入,低输出”的活动,对i人来说是极佳的精神滋养。

三、你的社交圈,你100%做主

在悉尼,社交不是一道必答题,而是一道选择题。你可以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完全由你的舒适度决定。

从兴趣出发,找到同类

很多人对国外大学的印象就是兄弟会、姐妹会那种大型party。但其实,那只是大学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悉尼的大学社团文化极其丰富。以悉尼大学为例,其学生会有超过200个注册社团(Clubs and Societies),从哈利波特社、辩论社、动漫社,到徒步社、潜水社、烘焙社,应有尽有。

这对于i人来说简直是天堂。你不需要去尬聊,只需要带着你的爱好去就行。比如,你喜欢看电影,就可以加入电影社。他们的活动通常就是每周在学校里放映一部经典电影,映后大家可以小范围地、有主题地聊几句,不想聊也可以直接走人。你喜欢徒步,就去参加Hiking Club的周末活动,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默默地爬山,享受大自然,交流也更多是围绕风景和路线,轻松又健康。

在这些兴趣社团里,你很容易找到和你“同频共振”的人。这种基于共同爱好的联结,比在嘈杂的party上问“你学什么专业”要深刻和舒服得多。

澳洲人的“边界感”,让你轻松做自己

澳洲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laid-back”(悠闲放松)和尊重个人空间。本地人通常很友好,会在超市排队时跟你闲聊两句天气,但他们很少会打探你的隐私。他们信奉“no worries”精神,意思是“没关系、别担心”,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他人的包容和不强求。

这种文化氛围,让i人可以卸下沉重的社交面具。你可以坦然地拒绝一个你不想去的聚会,而不用担心对方会觉得你“不给面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周末宅在家里看剧,或者一个人去探索城市,没人会觉得你孤僻。

在住宿选择上,你也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社交环境。如果你不想住在人来人往的share house,可以选择租一个Studio(单间套房)。根据最新的租房市场数据,在像Ultimo, Zetland, Waterloo这些离学校近的区域,一个Studio的周租金大约在$500-$700澳元。虽然价格不菲,但它能为你提供一个完全私密、可以彻底放松的个人空间。当然,选择合租的话,你也可以在看房时就说明自己是比较安静的性格,寻找同样生活习惯的室友。

四、打造属于你的“i人高效舒适圈”

在悉尼,学习和生活可以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利用城市节奏,规划生活

和国内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不同,悉尼的商店、超市关门相对较早,大部分在晚上9点或10点就结束营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你形成一个更规律的作息,减少了无意义的熬夜和夜生活。你可以白天高效学习,傍晚去超市买好菜,回家做一顿简单的晚餐,晚上就是属于自己的阅读或放松时间。这种清晰的生活节奏,能大大降低i人的决策疲劳。

寻找i人友好型兼职

留学期间,很多同学会选择做兼职。如果你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完全可以避开像餐厅服务员、销售这类需要大量沟通的工作。你可以考虑在学校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Library Assistant),或者在办公室做一些数据录入(Data Entry)的工作。这些工作环境安静,任务明确,非常适合i人。

根据澳大利亚公平工作调查专员署(Fair Work Ombudsman)的规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的法定最低时薪为$23.23澳元。这意味着,一份节奏舒适的兼职,也能为你提供不错的生活补贴,同时还能让你在不消耗过多社交能量的情况下,获得一些本地工作经验。

说到底,悉尼的“舒服”,在于它给了你最大限度的“选择权”。

你可以选择在图书馆里通宵达旦,也可以选择在海边发呆一下午;你可以选择加入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众社团,也可以选择周末一个人都不见。

这里没有一个固定的“成功留学生”模板需要你去套用。你的价值,不由你参加了多少party、认识了多少人来定义。

所以,别再担心自己融不进去了。在悉尼,你唯一需要“融进”的,就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个节奏。这座阳光灿烂、海风温柔的城市,会为你留足空间,让你安安静静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自在地发光。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319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