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读硕士,这些神仙专业闭眼入

puppy

选专业是不是比写PS还头疼?面对五花八门的课程,既想追热门,又怕毕业就“失业”?别慌,这篇就是为你准备的“英国硕士选专业避雷指南”!我们不搞虚的,直接帮你盘点了几个“神仙专业”,不仅就业前景好到爆、薪资待遇让你偷着乐,关键是对转专业的同学也超级友好,不用担心本科背景不够硬。从大热的商业分析、数据科学,到一些你可能没听过但实力超强的宝藏专业,我们都给你扒出来了。快来看看吧,别让一年的努力和高昂的学费,最后败给了“选错专业”这件事!

选专业前,先问自己三个灵魂拷问
1. 这专业我学得下去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钱”景是最好的动力。别光看名字高大上,去官网扒一扒课程设置(Module),看看那些课你是不是听着就想打瞌睡。一年的硕士很紧张,没时间让你慢慢培养感情。
2. 我毕业后能干嘛?
别太空泛地说“找个好工作”。具体点,这个专业对应的岗位有哪些?去 LinkedIn 搜搜专业名,看看学长学姐们都在哪些公司,做着什么职位。这些职位是你想要的吗?
3. 对转专业的我友好吗?
很多“神仙专业”之所以神,就是因为它欢迎“跨界玩家”。看看申请要求(Entry Requirements)里有没有“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申请者”之类的描述,或者它是不是一个专门的“Conversion Course”。这决定了你的申请成功率。

还记得我去年带的一个学妹,叫 Sarah。她本科是国内一所不错的211,学的是英语文学。申请季的时候,她手上握着好几个英国 Top 30 大学的 offer,其中一个是她梦校爱丁堡大学的“比较文学”专业。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文艺,特别有格调?她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接了 offer。

一年后,我们再联系时,电话那头的她声音里满是疲惫。她说,这一年读得其实挺开心的,爱丁堡的风景美到窒息,教授们也都是大牛。但问题出在毕业找工作上。当她那些读商科、读计算机的朋友们手握好几个 offer 开始纠结去哪家时,她的简历却石沉大海。她投的岗位,从编辑、翻译到市场助理,回复寥寥。她苦笑着说:“我花了大几十万,把自己从一个迷茫的本科生,精准地培养成了一个更迷茫的硕士生。早知道,当初就该花点时间研究下,到底什么专业才不只是听起来好听。”

Sarah 的故事,相信是很多同学心里的痛。选专业,这件事真的比写 PS、考雅思还要让人头疼。它几乎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职业路径和“钱”途。尤其对于只有一年时间的英国硕士来说,试错成本太高了。你既想追逐那些听起来很酷的热门,又怕风口过去,毕业就面临“出道即巅峰”的窘境。更重要的是,很多同学还想借着读硕的机会,华丽转身,跳出本科的“天坑”专业。

别慌,今天这篇,就是我们 lxs.net 小编为你准备的“英国硕士选专业避雷指南”。我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直接上干货,盘点几个我们内部称为“神仙专业”的硬核选择。它们不仅就业前景好到爆炸、薪资待遇让你做梦都能笑醒,最关键的是,对我们想转专业的同学也超级友好!

第一梯队:万金油之王 —— 商业分析 (Business Analytics)

如果你问我,现在哪个专业是商科里的“当红炸子鸡”,那必须是商业分析(BA)。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懂商业的程序员”或者“会编程的数据分析师”。它的核心就是教你如何用数据和技术工具,去解决商业世界里的实际问题。比如,帮电商网站分析用户行为,预测下一个爆款是什么;帮银行建立模型,识别信用卡欺诈风险。

为什么说它“神”?

首先,市场需求巨大。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任何公司都需要能从海量数据里挖出金子的人。根据 LinkedIn 的《2023年就业报告》,分析技能(Analytical Skills)是全球范围内雇主最看重的五大软技能之一,而数据分析相关的职位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近650%。

其次,薪资真的很香。根据英国求职网站 Glassdoor 的最新数据(2024年初),一名商业分析师在英国的平均年薪约为45,000英镑,而有几年经验的资深分析师,在伦敦这种大城市,拿到70,000英镑以上是家常便饭。这对于刚毕业的硕士生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起点。

最关键的一点:对转专业同学极度友好。很多大学的 BA 专业就是为非计算机背景的学生设计的。它们不要求你本科就是码农,只要你对数学、逻辑不反感,有基本的商业常识,就完全可以申请。很多文科、社科背景的同学,都通过读 BA 成功转行,进入了互联网、金融、咨询等高薪行业。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学姐,本科是学新闻的,写作能力一流,但对未来职业感到迷茫。她在大三时辅修了统计学,觉得数据这东西挺有意思。申请时,她果断放弃了传媒类专业,主攻 BA。她的 PS 写得非常巧妙,强调了自己作为文科生,如何拥有更强的洞察力和故事叙述能力,能把冰冷的数据“翻译”成老板能听懂的商业策略。最后,她成功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MSc Business Analytics 的 offer。毕业后,她直接进入了亚马逊英国,担任数据分析师,起薪就超过了5万英镑。

推荐院校:
第一梯队(申请难度大,但招牌响):帝国理工学院(IC)、伦敦大学学院(UCL)、华威大学(Warwick)。这几所的 BA 都是王牌项目,毕业生去向基本都是顶级投行、咨询和科技公司。
第二梯队(性价比高,实力强):曼彻ster大学、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这些学校的 BA 课程同样非常扎实,而且申请难度相对友好一些。

你需要准备什么?
虽然对本科背景要求不严,但如果你能在申请前自学一些 Python 或 R 语言的基础,考个 GMAT/GRE(虽然很多学校不强制,但高分绝对是加分项),并在 PS 里体现出你对数据驱动决策的理解,那你的赢面就大多了。

第二梯队:时代印钞机 ——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Data Science & AI)

如果说 BA 是商科的王,那数据科学(DS)和人工智能(AI)就是整个科技领域的皇冠。这两个专业经常被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紧密相连。DS 侧重于从数据中提取知识和洞见,而 AI 则更侧重于让机器像人一样学习、推理和行动。简单说,DS 是发现规律,AI 是利用规律。这两个专业毕业,你就是这个时代最抢手的“魔法师”。

为什么说它是“印钞机”?

需求不是“巨大”,而是“井喷”。从 ChatGPT 的横空出世,到无人驾驶、智能医疗,AI 和数据科学正在颠覆每一个行业。英国政府在2023年宣布投入超过1亿英镑支持AI产业发展,并专门设立了AI安全研究所。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相关的人才缺口都非常大。

薪资水平直接天花板。根据 IT a Jobs Watch 的数据,2024年英国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中位数已经达到了75,000英镑,而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资更是高达80,000英镑。即使是应届毕业生,在伦敦拿到6万英镑以上的 offer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英国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DeepMind(开发出 AlphaGo 的公司)就诞生在英国,伦敦是全球顶级的人工智能中心之一。在这里学习,你接触到的将是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多的机会。

这个专业适合谁?
相比 BA,DS 和 AI 对申请者的数理和编程背景要求会更高一些。但好消息是,英国大学开设了大量的“Conversion Course”(转专业课程),专门为那些本科不是计算机,但想进入这个领域的学生设计。比如布里斯托大学的 MSc Data Science (Conversion),谢菲尔德大学的 MSc in Computer Science with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都非常有名。

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本科在 UCL 读的心理学。他一直对人类认知和行为很感兴趣,后来发现用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人类行为简直太酷了。于是,他申请了爱丁堡大学的 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爱丁堡的 AI 研究在欧洲是数一数二的。虽然过程很辛苦,他需要从头补习大量的编程和数学知识,但毕业后,他成功进入了位于剑桥的微软研究院,从事人机交互相关的研究工作,完美地将自己的心理学背景和 AI 技术结合了起来。

推荐院校:
顶尖之选(需要硬核背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UCL。这些学校的AI和DS项目,基本都是神仙打架。
转专业友好型: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超强)、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这些学校专门开设了面向非计算机背景学生的课程,课程设置非常合理,能让你在一年内快速上手。

你需要准备什么?
想转专业申请DS/AI,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你需要在本科期间,尽可能多地选修数学(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和编程相关的课程。如果没有机会选课,那就去 Coursera 或 edX 上几个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拿到证书,写进你的简历里。做一个相关的个人项目(Personal Project),哪怕很简单,比如用 Python 分析一个公开数据集,都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第三梯队:创意与数据的完美结合 —— 数字营销 (Digital Marketing)

“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听起来可能有点老套,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水专业”。但一旦加上“数字”这个前缀,它的身价就完全不同了。数字营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发发传单、做做广告,而是关于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运营、内容营销、数据分析、用户增长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为什么它值得你“闭眼入”?

因为所有公司都需要它。从奢侈品大牌到街角的咖啡店,在今天这个时代,谁离得开线上流量?数字营销专家就是那个能帮公司花最少的钱、带来最多客户的人。根据英国数字营销协会(DMA)的报告,超过80%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他们的数字营销预算,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薪资成长曲线非常漂亮。虽然起薪可能不如前两个专业那么惊人,但数字营销是一个非常看重经验和作品的领域。一个入门级的 Digital Marketing Executive 在英国的起薪大约在25,000到30,000英镑,但只要你做出几个成功的案例,两三年内成长为 Manager,薪资翻倍到50,000英镑以上是很常见的。如果你能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比如 SEO 或效果广告),那更是“钱”途无量。

对文科生、商科生超级友好。这个专业完美地结合了创意和分析。它需要你既有文科生的内容创作和沟通能力,又需要你具备理科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无论你本科是学语言、传媒,还是国贸、管理,都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真实案例:有个学妹本科是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她对社交媒体非常着迷,自己运营的个人小红书账号有几万粉丝。申请时,她就把自己的运营经验作为核心亮点,详细阐述了她如何分析粉丝画像、策划热门话题、提升互动率。她申请了伦敦国王学院(KCL)的 Digital Marketing MSc,这个项目非常看重实践。毕业后,她凭借着自己的运营经验和在 KCL 学到的系统知识,成功入职了 LVMH 集团在英国的电商部门,负责社交媒体营销。

推荐院校:
理论与实践并重型:伦敦国王学院(KCL)、曼彻斯特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商学院非常强)。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现代化,紧跟行业趋势。
新兴实力派:南安普顿大学、利兹大学。这些学校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口碑也非常好,并且会结合很多真实的商业案例进行教学。

你需要准备什么?
申请这个专业,实践经验远比成绩单上的分数重要。你可以自己运营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微博、小红书、Instagram 都可以),或者去考一个 Google Analytics 的免费证书。在 PS 里,多谈谈你对某个品牌数字营销策略的分析,或者你自己做过的一个小项目,这会比空谈理论有说服力得多。

第四梯队:未来金融圈新贵 —— 金融科技 (FinTech)

FinTech,顾名思义,就是 Finance + Technology。它指的是用技术来改进金融服务,比如我们天天在用的移动支付、智能投顾、区块链、网络贷款等等。伦敦是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欧洲的科技创新之都,这让它成为了发展 FinTech 的完美土壤。在英国读这个专业,你相当于站在了风口中的风口。

为什么说它是“新贵”?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 Innovate Finance 的数据,2023年英国 FinTech 行业的投资额依然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从 Revolut、Monzo 这样的数字银行独角兽,到背后无数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小企业,整个生态系统充满了活力和机会。

毕业生通吃金融和科技两大高薪领域。FinTech 专业的毕业生出路非常广。你可以去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传统投行,在它们的科技部门工作;也可以去 Google、Amazon 这样的科技巨头,参与它们的支付或金融产品项目;当然,最好的选择是去那些快速成长的 FinTech创业公司,你将有机会亲身参与颠覆行业的创新。

薪资待遇自然不言而喻。一份来自招聘公司 Robert Walters 的报告显示,拥有 FinTech 相关技能的专业人士,其薪资普遍比传统金融或IT岗位的同级人员高出15-20%。一个 FinTech 领域的毕业生,在伦敦的起薪通常在45,000到60,000英镑之间。

这个专业适合谁?
这个专业是为有一定金融、经济、计算机或数学背景的学生准备的。但很多学校也欢迎有强烈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其他专业学生。如果你本科是金融,但自学了 Python;或者你本科是计算机,但对金融市场有浓厚兴趣,那么你就是这个专业最完美的候选人。

推荐院校:
领头羊:帝国理工学院(MSc Financial Technology)、爱丁堡大学(MSc in Finance, Technology and Policy)、UCL(MSc Financial Technology)。这几所学校的 FinTech 项目都和业界联系非常紧密,经常有企业高管来授课。
特色之选:布里斯托大学(与金融和计算机系联合办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商学院在金融领域享有盛誉)。

你需要准备什么?
你需要展示出你对金融和科技的交叉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在 PS 里,不要只说你对金融感兴趣,而是要具体到你对某个 FinTech 领域(比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或者机器学习在量化交易中的作用)有自己的思考。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哪怕是在一家小公司的,也会是巨大的加分项。

第五梯队:宝藏专业,闷声发大财 ——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你可能没怎么听过,但实力超强的宝藏专业:人机交互(HCI),或者大家更熟悉的相关岗位——用户体验(UX/UI)设计。这个专业研究的是人与计算机(包括手机、网站、智能家居等一切电子设备)如何更好地互动。说白了,就是怎么让科技产品更好用、更让人愉悦。

为什么说它“闷声发大财”?

因为它是所有科技产品的“灵魂”。一个 App 功能再强大,如果界面丑陋、操作反人类,用户也会立刻卸载。从苹果的成功,到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成立用户体验部门,都证明了 UX/UI 设计师的核心价值。这个岗位几乎不可能被 AI 替代,因为它需要深刻的同理心和创造力。

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在 LinkedIn 上搜索“UX Designer”或“Product Designer”在英国的职位,你会发现大量的招聘信息,而且很多都是来自顶级科技公司。根据 a UX Design Institute 的调查,超过90%的HCI/UX毕业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内找到了专业相关的工作。

薪资非常可观,而且工作环境好。英国 UX 设计师的入门年薪大约在30,000到40,000英镑,但有两三年经验后,涨到60,000英镑以上非常轻松。而且,这个岗位通常都在科技公司,工作环境相对轻松,注重 work-life balance。

对背景的包容性极强。HCI 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心理学、设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所以,无论你本科是学工业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英语文学,只要你对人、对设计、对科技有热情,都可以申请。学校非常看重申请者背景的多样性。

真实案例:一个本科读心理学的同学,她一直对人们如何使用手机 App 很感兴趣。在申请季,她了解到 UCL 的 Interaction Centre 是 HCI 领域的世界顶尖研究中心。于是,她花了一个月时间,自学了设计软件 Figma,针对一个她常用的 App(比如Instagram)做了一份详细的用户体验分析和改进方案,做成了一份简单的作品集(Portfolio)。在 PS 中,她着重强调了她的心理学背景如何帮助她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最终,她成功被 UCL 的 MSc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录取,毕业后顺利进入了 Spotify 担任用户研究员。

推荐院校:
殿堂级:UCL(全球 HCI 领域的圣殿)、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史悠久,研究实力强)。
实力派: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伦敦城市大学。这些学校的 HCI 项目也非常成熟,并且有各自的侧重点。

你需要准备什么?
一份简单的作品集是申请这个专业的“敲门砖”。不一定要多专业,但一定要能体现出你的思考过程。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产品,分析它的优缺点,并提出你的改进方案。这个过程比最终的设计稿更重要。在 PS 里,多展示你的同理心、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了,一口气给大家扒了这么多“神仙专业”,不知道有没有你的菜?

其实说到底,选专业这事儿,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别被网上那些“十大天坑专业”或者“十大热门专业”的榜单给框住了。你真正要做的,是深入地了解自己,也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专业。花点时间去官网看看课程设置,去 LinkedIn 上找找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聊天,问问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记住,去英国读硕士,是你人生中一次非常宝贵的投资。别让这份投资,最后败给了最初的“懒得选”或者“跟风选”。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那条最适合你起飞的跑道。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4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