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机会+1!北师港浸会商科上新啦

puppy

快看过来!北师港浸会(UIC)商学院给你送来一个超棒的“神助攻”——他们新开硕士项目啦!这可不是简单的增加专业哦,最关键的是,它是独立招生的!这意味着你多了一个全新的申请机会,完全不影响你申请其他学校或其他项目,相当于给自己的未来多上了一份保险,是不是超安心?在珠海就能体验到香港的教育模式,全英文授课,毕业还能拿到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位,含金量杠杠的。别再犹豫啦,想知道这个宝藏项目到底是什么专业、申请要求高不高?赶紧到文章里一探究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吧!

小编真心话 Time
Hello 亲爱的小伙伴们!申请季是不是又焦虑又上头?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邮箱,看到“Congratulations”心跳加速,看到“We regret to inform you”瞬间石化。这种坐过山车的心情,我懂!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给你送个“定心丸”的。它不是让你放弃梦校,而是给你一个超赞的 Plan B,甚至可能成为你的 Plan A!它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能让你在申请大军中“弯道超车”的宝藏项目。别急,我们慢慢聊。

还记得去年带的一个学弟 Leo 吗?双非背景,均分 85,雅思 7.0,目标是香港和英国的商科硕士。这条件,说实话,不算顶尖,但也不差。他一门心思冲港三(港大、港科大、港中文),英国呢,就盯着 G5 和王爱曼华。结果呢?申请递交上去,就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那段时间,Leo 每天都活在焦虑里。群里有人晒 offer,他默默窥屏然后emo一整天;邮箱里除了广告邮件,啥也没有。他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菜了?”“是不是定位太高了?”“万一最后全聚德(全部被拒),我该怎么办?二战?还是直接工作?”

这种心情,我相信屏幕前的你或多或少都能体会。申请季就像一场赌博,我们把自己的未来押在几个有限的选择上,然后就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万一运气不好,满盘皆输的风险真的让人窒息。

就在 Leo 快要绝望的时候,我给他推荐了一个当时很多人还没注意到的“新大陆”——北师港浸会(UIC)的研究生项目。他一开始也犹豫:“在内地读,含金量够吗?” 但我跟他说:“你先别急着下定论,毕业拿的可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位,而且它是独立招生的,跟你申请香港、英国的学校完全是两条独立的赛道,互不影响。就当是给自己买个保险,多一个选择,总比没有强吧?”

他听了我的建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递交了申请。结果,在港校和英校的拒信还在路上的时候,他先收到了 UIC 的面试通知,并最终顺利拿到了 offer。这个 offer 仿佛一剂强心针,瞬间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后来,他虽然也收到了英国一所 QS 前 100 大学的 offer,但经过仔细对比,他最终选择了 UIC。用他的话说:“在这里,我感觉离产业更近,机会也更多。”

Leo 的故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因为信息差,错过了这样一些“宝藏”项目。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UIC 的商学院又上新了!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立的申请机会又来了!这简直就是在给咱们卷得飞起的申请季,送来了一个神助攻!

这个“神助攻”到底是什么来头?

先来给不太了解的小伙伴科普一下,北师港浸会(全称: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 UIC)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简单来说,它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联手创办的,是中国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坐落在内地,但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到校园文化,都全面采用香港模式的大学。

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全英文教学。你的课本、讲义、论文,甚至是和教授的邮件沟通,全都是英文。这对于想提升英语能力,并且未来想去外企或者继续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完美的过渡和锻炼环境。再也不用担心读研后听不懂“天书”一样的全英课程了。

第二,毕业拿的是香港浸会大学(HKBU)的学位。这一点至关重要!你的学位证书和在香港本土读的 HKBU 学生拿到的证书一模一样,全球认可,含金量杠杠的。根据 2024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浸会大学位列全球第 295 位。它的商学院更是牛,是全球不到 1% 获得三重认证(AACSB, AMBA, EQUIS)的商学院之一。能拿到这种级别的学位,你还担心什么认可度问题?

第三,地理位置绝佳。学校在广东珠海,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旁边就是澳门,对面就是香港。这意味着你将拥有无与伦比的实习和就业资源。腾讯、华为、大疆……这些顶级大厂都在你的“朋友圈”里。相比于一些“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国外大学城,这里的机会简直多到起飞。

商学院上新!这次的宝藏项目是……

好了,说了这么多背景,让我们聚焦到这次的“上新”主角——工商管理学部(DBM)新开设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创业管理理学硕士(MSc in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一听到“创业”,你是不是觉得“哇,好高大上,是不是适合那些想当老板的人?” No no no,这个理解太片面了!在今天这个时代,“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不仅仅是指创办一家公司,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核心能力,比如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等。无论你未来是想进大厂做产品经理,还是去咨询公司做分析师,甚至是在体制内工作,这些能力都是你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我们来看看这个项目到底学些什么,是不是像听起来那么酷。

我特地去官网扒了他们的课程设置,发现真的非常实用,完全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理论课。比如有:

  • 《创业金融与融资》:教你怎么看懂财务报表,怎么给你的项目“找钱”,怎么跟投资人(VC)打交道。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创智赢家》吗?

  • 《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思维》:带你学习现在最火的“设计思维”,从用户痛点出发,设计出真正有市场的产品或服务。苹果公司的成功,背后就是这种思维在驱动。

  • 《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策略》:教你怎么玩转抖音、小红书、B站,怎么通过数据分析来精准获客。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项技能简直太重要了。

  • 《创业法律基础》:让你知道怎么注册公司,怎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未来创业路上“踩坑”。

除了这些硬核课程,项目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实践导向。你会参与到大量的案例分析、商业计划书撰写、模拟路演和企业参访中。听说他们还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孵化器、科技园有合作。这意味着你不仅是在教室里学习,更有机会直接和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到一个初创公司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经验,是你简历上最闪亮的一笔。

举个真实的例子,UIC 的本科生在各种商业比赛中就战绩斐然。比如,在 2023 年的“挑战杯”竞赛中,UIC 学子斩获了全国金奖。他们的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障人士辅助出行眼镜”,就是将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成果。读研期间,你有更多的资源和更专业的指导,去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为什么说它是“录取机会+1”?

这才是本文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为什么我如此强调这个项目是一个“全新的机会”?

关键就在于“独立招生”。

让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这个机制。通常我们申请,比如申请香港的学校,我们通过学校各自的网申系统提交材料。你申请了港中文,也申请了港科大,这两个申请是独立的,但它们都在同一个“香港升学”的池子里竞争。

而 UIC 的研究生申请,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你申请它,和你申请香港、澳门、英国、澳洲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完全不冲突、互不干扰的。它不占用你任何一个其他地区的申请名额。

这就好比,你去参加高考,除了填报国内的大学志愿,突然发现还有一个独立的通道,可以让你申请一所教学质量和牛津、剑桥一个体系,毕业文凭也受国际认可的大学,而且这个申请还不影响你原来的高考志愿录取。你会不会去试一下?

这简直就是给我们的申请加了一道“安全锁”。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的梦校是港中文的市场营销,竞争有多激烈?根据去年的不完全统计,热门商科专业的报录比可能高达 50:1,甚至更高。这意味着 50 个人里只录取 1 个。在这样的“血雨腥风”里,多一个选择,就多一分上岸的希望。

UIC 的新项目,因为是第一年或刚开始招生不久,知道的人相对较少,竞争压力理论上会比那些已经开设了十几年的老牌项目小很多。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差”红利吗?抓住这个窗口期,你的录取概率会大大增加。

我身边就有个同学小 M,去年申请港校的金融科技,结果全军覆没。因为这个专业太火了,申请者里全是海本、985 的学霸。后来他补申了 UIC 的一个相关专业,因为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很顺利就拿到了 offer。现在他已经在珠海,享受着阳光、沙滩和硬核的港式教育,并且已经开始在横琴的一个金融公司实习了。

申请门槛高吗?我行不行?

聊了这么多好处,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么好的项目,申请要求是不是很高?我这种普通背景的能行吗?”

别慌,我们来看一下官方的基本要求(具体请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

  • 学历:拥有受认可的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 GPA:通常建议在 3.0/4.0 或 80/100 以上。当然,越高越有优势。

  • 语言成绩:雅思总分 6.5 或托福 79。这是商科硕士的标配了,不算特别高。

  • 其他:需要个人陈述(PS)、推荐信、简历(CV)等常规文书材料。部分专业可能需要面试。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要求也不低啊!”

是的,它不是“给钱就能上”的项目,它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还是有要求的。但请注意,相比于港三动辄要求 985/211 背景、GPA 88+、雅思 7.5 的“变态”门槛,UIC 的要求要“友好”得多。

它更看重的是你的“匹配度”和“潜力”。

什么是匹配度?就是你的背景、经历和兴趣,是否和这个“创业管理”项目相契合。比如,你是不是参加过商业比赛?是不是有过创业小实践(比如开个网店、做个代购)?你是不是对某个行业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的想法?这些都可以写进你的 PS 里,成为你闪光的加分项。

我之前有个学生,本科是英语专业,GPA 也不算特别突出,但她辅修了金融,而且在一家初创的教育科技公司实习了半年,对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有很深的研究。她在 PS 里详细阐述了自己如何帮助公司通过社交媒体获客 30% 的经历,并且提出了自己对未来教育产品的一个创业构想。最终,她成功打动了招生官,拿到了 offer。

所以,不要被“门槛”两个字吓到。UIC 给那些有想法、有潜力、有实践精神的同学敞开了大门。你的本科院校背景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在珠海读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现实问题:性价比和就读体验。

先说钱。我查了一下,UIC 授课型硕士的学费大概在每年 15-18 万人民币左右。我们来对比一下:

  • 香港:学费普遍在 20-30 万港币(约合 18-27 万人民币),像金融、商业分析这种热门专业甚至更高。再加上香港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一年下来 35-40 万是家常便饭。

  • 英国:学费 2-3 万英镑(约合 18-27 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一年总花费轻松突破 40 万。

  • 美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年 50-60 万起步。

而在珠海,生活成本就友好太多了。学校宿舍条件很好,费用也合理。吃在学校食堂,一个月可能也就一千多块。综合算下来,在 UIC 读研一年的总花费,可能只是在香港或英国的一半。用更低的成本,拿到一个同样含金量的 HKBU 学位,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再说体验。珠海这座城市,被誉为“百岛之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活节奏比一线城市慢一些,非常适合静下心来学习。UIC 的校园也是出了名的漂亮,学习资源、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更重要的是,你将拥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同学圈子。你的同学可能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UIC 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拥有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在这样的环境里,你的视野会变得非常开阔。

根据《UIC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约 84% 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超过 70% 的学生进入了 QS 全球排名前 100 的顶尖学府,包括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也深受世界 500 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腾讯、字节跳动等)的青睐。这些数据,就是对 UIC 教育质量最有力的证明。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心动了?

申请季的焦虑,源于不确定性。而打破这种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就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可能性。UIC 商学院的这个新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摆在你面前的、实实在在的可能性。

它不是让你放弃冲刺梦校,而是在你冲锋的路上,为你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甚至充满惊喜的“大后方”。别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备胎”了,认真去了解一下,说不定,它就是最适合你的那条路。

还记得每天刷新邮箱一百遍,心提到嗓子眼的感觉吗?现在,你可以给自己多一个期待,多一份底气。赶紧去 UIC 研究生院官网看看吧,别等大家都知道了,你才后知后觉。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且行动迅速的人的!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0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