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帝京大学,学长给你划个重点!

puppy

刚收到帝京大学的offer,心里是不是又激动又有点小慌?别怕,学长这就来给你划重点!从选课、选研究室怎么才能不踩坑,到校园周边的宝藏美食和省钱小技巧,再到怎么找打工、融入社团,甚至毕业后的就活规划,这篇超实用的攻略,把我们当年走过的弯路都给你捋直了。这不比官方指南香吗?快来看看,让你的留学生活轻松开局!

帝京大学新生生存法则速览

关于选课:别光看课名,一定要深挖教学大纲(シラバス),重点看“成绩评价方法”。レポート(报告)多的课还是テスト(考试)多的课,体验感天差地别。

关于生活:板桥校区旁的十条银座商店街是你的宝藏食堂,500日元能吃饱。业务超市(業務スーパー)的冷冻食品和调味料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关于社交:别害羞!四月份的“新欢期”(新歓期)大胆去参加社团活动。这是认识日本朋友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关于未来:“就活”要趁早!大三就要开始关注学校的职业支援中心(キャリア支援センター),他们提供的免费修改简历和模拟面试服务,比外面几万日元的私塾香多了。


哥们儿,还记得收到帝京大学offer那天的心情吗?我猜你跟我当年一样,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粉红色。激动地给爸妈打了个电话,在朋友圈发了个九宫格,然后……然后就开始慌了。

我当时就是这样。兴奋劲儿过去后,看着录取通知书上陌生的校区地址,脑子里全是问号:板桥校区在哪?听说医学部很强,那我这个经济学部的会不会被“鄙视”?选课是啥流程?听说日本的教授不好惹,万一选了个“魔鬼”导师怎么办?周围的同学都是日本人,我这三脚猫的日语能交到朋友吗?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在各种论坛、贴吧里疯狂搜索,但找到的都是些零零散散、过时了八百年的信息。官方指南写得又客套又官方,跟没说一样。那一刻,我多希望有个靠谱的学长能站出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别慌,哥们儿,我带你。”

所以,今天学长我来了。这篇文章,就是当年我最想看到的那份攻略。不整虚的,全是干货,把你从入学到毕业可能遇到的坑,一个个都填平了。来,坐好,我们开聊!

一、学业篇:选课和研究室,千万别掉坑!

留学嘛,学习肯定是第一位的。但这学习里的门道,可比你想象的深多了。

选课:你的GPA“生死簿”

别以为选课就是点点鼠标那么简单。一门课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的GPA、你的学习压力,甚至你每天的睡眠时间。

刚开学,你会拿到一本厚厚的课程指南,或者一个线上选课系统。看着满屏的课程名字,什么“现代社会论”、“国际协力论”,听起来都高大上,但哪个是“水课”,哪个是“硬骨头”,你根本分不清。

学长的避坑指南:深扒教学大纲(シラバス)!

帝京大学官网有个叫“シラバス照会”的系统,这是你的救命稻草。在选课前,把所有你感兴趣的课程代码输进去,仔仔细细看一遍。重点看什么?不是课程介绍,而是“成绩评价方法”和“授课计划”。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大二时,选了一门叫“东亚文化比较”的课,听名字感觉很有趣。但我没仔细看シラバス,开课了才知道,这门课的教授是个老学究,成绩=期中考试30% + 期末考试70%,没有平时分,没有报告,一考定生死。每周的阅读量巨大,全是古文。结果那个学期,我图书馆闭馆音乐都听吐了,最后也只拿了个“可”(及格)。

而我隔壁宿舍的哥们儿,选了另一门课,成绩评价是“课堂发言20% + 小报告30% + 期末大报告50%”。他日语口语好,每次上课积极举手,小报告认真写写,期末大报告花一周时间攒一篇,最后轻松拿了个“优”。

看明白了吗?你的强项是考试还是写报告?你喜欢互动多的课堂还是闷头听讲?这些都决定了你应该选什么样的课。シラバス里写得清清楚楚:是“定期試験”(定期考试)占大头,还是“レポート”(报告)占主导,亦或是“平常点”(平时表现)也很重要。千万别偷懒,把这个研究透了,你的大学四年会轻松一半。

选研究室/ゼミ:决定你研究生之路和毕业后生活的关键一步

对于大部分文科生和部分理科生来说,大三开始就要选择研究室(ゼミ)。这玩意儿,约等于你的“学术家庭”,跟对了导师和团队,你就是“神仙日子”;跟错了,那可能就是“炼狱模式”。

研究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不仅决定了你毕业论文的质量,导师的人脉和推荐信在你将来申请研究生(大学院)或者找工作(就活)时,更是有千钧之力。

怎么选才不踩雷?

1. 别只看研究方向,更要看教授的“人设”。 有的教授是放养型,给你充分的自由,但你也可能几个月见不到他一面;有的教授是圈养型,每周开会,进度盯得死死的,压力山大但成长飞快。怎么了解?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室说明会”,面对面跟教授聊聊。更重要的是,找这个研究室的学长学姐“秘密接头”。

我当年为了进现在的研究室,提前半年就联系上了一个同专业的中国学姐。请她喝了杯奶茶,她就把研究室的“底细”全告诉我了:老板(我们私下都这么叫导师)虽然要求严,但人很公平,会真心帮你改论文,还会推荐实习机会。研究室每周有一次固定的茶话会,氛围超好。有了这些情报,我心里就有底了。

2. 关注研究室的“产出”。 上学校的学术网站,或者直接Google Scholar,查查这个教授和他的学生最近几年发表了什么论文。如果一个研究室常年在顶级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文章,那说明学术水平绝对过硬。同时,看看毕业生的去向(卒業生の進路),是继续深造的多,还是去大企业的多,这能帮你判断这个研究室的资源和风格是否适合你。

记住,选研究室是双向选择。你选教授,教授也在选你。提前把你感兴趣的教授的论文读一读,写邮件联系时能聊到点子上,绝对是加分项。

二、生活篇:吃喝玩乐与省钱大法

搞定了学习,咱们再来聊聊生活。毕竟,留学不只是上课,更是体验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烟火气。

帝京大学周边美食图鉴(板桥校区限定)

帝京大学有好几个校区,我们主要聊聊大家最常待的板桥校区。学校食堂(学食)虽然便宜,但天天吃也会腻。别怕,校门口的“十条银座商店街”就是你的后备厨房。

这条商店街,充满了昭和时代的风情,物价便宜到让你感动。我给你划几个重点:

- 鸟大: 一家卖炸鸡和烤串的老店。一块刚出锅的炸鸡排只要200多日元,外酥里嫩,肉汁饱满,下午没课的时候来一块,幸福感爆棚。根据日本Tabelog(类似大众点评)的数据,这家店的评分常年保持在3.5以上,是当地人都会排队的名店。

- 各种便当店: 商店街里藏着好几家便当店,一个荤素搭配的便当,价格通常在400-600日元之间,比便利店的便当好吃又便宜。我最爱一家叫“惣菜みやはら”的店,他们家的可乐饼(コロッケ)是一绝。

- 便宜的拉面店和定食屋: 这里绝对是学生党的天堂。花个700-800日元,就能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或者一份营养均衡的日式定食。在东京,这个价格真的很难得了。

出了商店街,JR十条站附近也有很多连锁餐厅,比如松屋、Sukiya,是你赶时间和省钱的好去处。

东京生存省钱小技巧

东京物价高是事实,但只要会过日子,留学生也能活得很滋润。根据JASSO(日本学生支援机构)2021年的调查,东京地区留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不含学费)大约是10.8万日元。学长告诉你,这个数字还能再往下压一压。

- 住: 学校宿舍永远是首选,便宜又安全。如果没申请到,就去租房。但别找车站旁边的新公寓,租金贵死。稍微走远一点,找个“木造”的“アパート”,虽然隔音差点,但租金可能便宜2-3万日元。

- 吃: 学会自己做饭!这是最省钱的方式。别去高级超市,去找“业务超市”(業務スーパー)或者“OK Store”。业务超市的冷冻蔬菜、肉类、乌冬面,便宜到你不敢相信。1公斤的冷冻鸡腿肉可能只要800日元左右。买个小电饭煲,自己煮饭,一周的伙食费能控制在5000日元以内。

- 行: 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从宿舍到学校,或者去附近的超市,骑车比坐电车方便还省钱。日本有很多专门卖二手自行车的店,5000-10000日元就能买一辆不错的。记得要去警察局做“防犯登录”。

- 用: 活用百元店(大创、Seria等)和二手店(Hard Off, 2nd STREET)。从锅碗瓢盆到收纳用品,百元店应有尽有。想买个小家电或者家具,先去二手店看看,经常能淘到九成新的宝贝。

三、实践篇:打工、社团与就活规划

大学生活,光读书和吃喝是不完整的。融入社会,为未来做准备,同样重要。

关于打工(アルバイト)

打工不仅能赚钱,更是练习日语、了解日本社会规则的绝佳机会。

- 找工作的渠道: 学校的学生科通常会有一些招聘信息,比较靠谱。主流的APP是“Townwork”、“Mynavi Baito”。刚来日本,日语不好的话,可以先从便利店、连锁餐厅后厨、工厂流水线这类对口语要求不高的工作开始。

- 注意事项: 留学生的打工时间规定是每周不能超过28小时(假期可放宽到40小时)。千万别超时,被入国管理局查到会很麻烦。另外,东京目前的最低时薪是1113日元(2023年10月起),如果有时给低于这个标准,果断举报!

我当时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居酒屋,虽然很累,但半年下来,我的口语和听力突飞猛进,菜单上的生僻词全认识了,还能跟日本大叔们开玩笑了。这段经历比上任何口语课都管用。

关于社团(サークル)

想交日本朋友吗?想体验日剧里的青春吗?去参加社团吧!

帝京大学有上百个社团,从体育类的足球、棒球,到文化类的茶道、摄影,再到学术类的英语辩论、模拟联合国,总有一个适合你。每年4月开学季,是“新欢期”,各个社团都会在校园里摆摊招新,还会组织免费的体验活动和聚餐。这是你了解和加入社团的最好时机。

别怕自己是外国人,也别怕日语不好。大部分社团都非常欢迎留学生,他们对你的文化也很好奇。加入一个社团,意味着你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和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日本同学待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去“合宿”(集训旅行),一起喝酒聊天。你的社交圈会迅速扩大,日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地道。

关于就活(就職活動)

如果你打算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那“就活”是你必须面对的大Boss。

日本的求职季开始得非常早。通常在大三的暑假和下半年,大家就开始参加实习(インターンシップ)和企业说明会了。大四一开年,就是正式的网申、笔试(SPI)、一轮轮的面试。

给你的建议:

1. 抱紧学校“职业支援中心”的大腿! 帝京大学的职业支援中心(キャリア支援センター)是免费的超级宝库。他们有专业的老师帮你修改简历(ES),进行模拟面试,提供各种招聘信息。我毕业那年,光模拟面试就去练了5次,老师会帮你纠正敬语用法、肢体语言,甚至坐姿。这些服务在外面报个私塾,至少要花十几万日元。

2. 尽早明确方向。 你想进什么行业?大手企业(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ベンチャー)?提前做好行业研究和自我分析(自己分析),这样在写ES和面试时才能言之有物。

3. 作为留学生,打好“差异化”牌。 你的中文、英文能力,你的跨文化理解能力,都是日本学生不具备的优势。在面试中,要懂得如何把这些优势和你应聘的岗位结合起来。

写到这里,洋洋洒洒也几千字了。其实还有好多话想说,比如怎么跟日本人处关系,怎么利用假期在日本旅行,怎么处理孤独感……但留学这趟旅程,最精彩的不是照着攻略走,而是在未知中探索。

学长能做的,就是帮你把起跑线上的石头都清掉。剩下的路,要靠你自己去跑,去摔倒,再去爬起来。别怕犯错,日语说错了没关系,路走反了也没关系,大胆去尝试,去体验。几年后,当你回头看,这些走过的弯路,都会变成你青春里最闪亮、最有趣的故事。

欢迎来到帝京大学,你的冒险,现在才刚刚开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7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