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学姐温馨提示 |
|---|
|
嘿,未来的Tandoner!在看正文之前,先给你划几个重点: 1. 硬核警告:Tandon的课程绝不水,做好熬夜爆肝的准备。但相信我,学到的都是真本事。 2. 地理位置是王牌:身处布鲁克林科技心脏,机会遍地都是,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 3. 主动出击:教授、校友、招聘会…资源多到爆炸,但不会自己找上门。脸皮厚一点,路子野一点,你的Tandon体验会完全不同。 4. Work Hard, Play Harder:别只当个“码农”,纽约这座城市就是你最大的游乐场。去探索,去体验,这才是留学! |
还记得我刚收到NYU Tandon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吗?我激动地在客厅里跳了起来,脑子里全是《Gossip Girl》里曼哈顿的繁华景象,心想着:“我,要去纽约了!”
可真当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布鲁克林Metrotech Center的校园广场上时,心里却咯噔一下。眼前没有帝国大厦,没有中央公园,只有一栋栋看起来方方正正、充满现代感的教学楼,以及行色匆匆、背着双肩包、眼神里写满“due due due”的同学们。那一瞬间,我有点懵:说好的神仙体验呢?这看起来……好像就是个正经搞学术的地方啊?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如果再有人问我“在纽大工学院就读是种什么体验”,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神仙体验,而且比我想象的还要神仙!” 这种体验,不在于滤镜下的光鲜,而在于它真实、硬核,并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NYU光环?不,我们是硬核实力派
很多人选择NYU,或多或少都带点对它“名校光环”的憧憬。没错,NYU这三个字母确实是块金字招牌。在2023-2024年的U.S. News全美最佳研究生工程学院排名中,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稳稳地排在第37位。这个排名不算最顶尖,但它的很多专业都非常能打。
比如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项目,常年位列全美前30。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更是王牌中的王牌,稳居全美前列,毕业生几乎是华尔街各大投行和对冲基金争抢的对象。还有像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这些专业,也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但排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真正让你感受到“硬核”的,是这里的课程。
就拿CS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课“Analysis of Algorithms”(算法分析)来说吧,这门课是出了名的“大魔王”。授课的教授可能就是算法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会带着你从数学证明的层面去解构每一个算法的底层逻辑。每周的Problem Set(习题集)都像是一场智力风暴,经常需要和同学在图书馆的白板前讨论到深夜,才能勉强找到一点思路。期末考试更是长达三小时的“头脑马拉松”,考完感觉身体被掏空。
很痛苦,对吧?但当你在之后的技术面试中,面对面试官抛出的复杂算法题,能够行云流水地分析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给出最优解时,你会无比感谢当初那个被这门课“虐”得死去活来的自己。你学到的不只是解题技巧,更是一种严谨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酷的项目,叫做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VIP) Program。它不是一门普通的课,而是一个长期的、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你可以加入一个由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组成的团队,在教授的指导下,像一个真正的创业公司一样,去解决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姐就加入了“NYU Hyperloop”团队,他们是真的在设计和建造一个超级高铁的模型车,每年还要去参加SpaceX举办的全球比赛!这种将课堂知识直接应用于前沿项目的经历,是写在简历上会发光的部分。
跟学术大牛做邻居,是种什么感觉?
Tandon的另一大神仙体验,就是能和一群世界级的“大牛”教授近距离接触。
你可能不知道,Tandon是现代无线通信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5G之父”的Theodore "Ted" Rappaport教授就在这里创立了NYU WIRELESS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现在已经是全球6G研究的领军者。我上过他的一门《无线通信》课,老爷子讲课充满激情,会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穿插在理论知识里。课间休息时,他会像个老朋友一样跟大家聊天,问你对未来通信技术有什么看法。你能想象吗?一个定义了整个行业发展方向的人,就在你面前,认真地听你这个“菜鸟”的奇思妙想。
还有一位我特别佩服的教授是Maurizio Porfiri,他是机械工程系的。他的研究方向超级有趣——用机器鱼来研究和影响真实鱼群的行为,从而保护海洋生态。他的实验室(Dynamical Systems Laboratory)里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机器人和模型。只要你对他的研究感兴趣,发个邮件,他很可能就会邀请你去实验室参观,甚至给你一个参与研究的机会。在这里,学术大牛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你随时可以去敲门的邻居。
这种机会有多宝贵?我一个读ECE的朋友,就因为在课堂上多问了几个问题,被教授注意到,后来被推荐进了高通(Qualcomm)的核心研发部门实习。他说:“那个教授不仅给我写了推荐信,还亲自打电话给他在高通的老朋友推荐我。这种机会,是你自己海投1000份简历都换不来的。”
根据学校的数据,Tandon拥有超过30名IEEE会士(Fellow),这个头衔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最高级别的荣誉之一。此外,还有许多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或者自己就是成功的创业家。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最顶级的行业视野和人脉资源。
我的“后院”是华尔街和硅巷
聊完学术,我们再来聊聊Tandon最“犯规”的优势——地理位置。
Tandon的主校区不在曼哈顿,而在布鲁克林市中心。这地方可不一般,它位于著名的“布鲁克林科技三角”(Brooklyn Tech Triangle)的核心地带。这个三角区由Downtown Brooklyn, DUMBO和Brooklyn Navy Yard组成,是纽约市增长最快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的“邻居”是超过1700家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
全球最大的手工艺品电商平台Etsy的总部,就在DUMBO,从学校走过去也就15分钟。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全球技术中心,一栋巨大的玻璃幕墙建筑,就在我们学校旁边,毫不夸张地说,扔个石头都能砸到。还有无数的fintech(金融科技)、adtech(广告科技)、creative tech(创意科技)的创业公司,像蘑菇一样遍布在周围的街区。
这种地理上的接近,带来了无法比拟的便利。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室友小K,是个找实习狂人。他每周都会刷Eventbrite和Meetup,看看学校周围有什么科技行业的线下活动。有一次,他去参加了一个在DUMBO举办的AI主题分享会,活动结束后,他鼓起勇气跟其中一个演讲嘉宾(一家AI创业公司的CTO)聊了聊自己的项目。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位CTO对他的项目很感兴趣,当场就说:“我们公司正好在招实习生,你下周带着简历来我们办公室聊聊?”就这么一次偶遇,小K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实习offer。
这就是Tandon的日常。你下楼买杯咖啡,排在你前面的可能就是Google的工程师;你去参加一个workshop,旁边坐着的可能就是某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NYU强大的Wasserman职业发展中心会定期在布鲁克林校区举办专门针对工科生的招聘会,来的都是真金白银想招人的本地企业。根据NYU官方公布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报告,Tandon的硕士毕业生在毕业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94%,平均起薪超过了10万美元。其中,最大的雇主包括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这些科技巨头,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金融巨鳄。
从布鲁克林校区出发,坐地铁去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金融区,只需要10分钟;去中城的“硅巷”(Silicon Alley),也只要20分钟。这种无缝连接整个纽约核心经济圈的地理优势,是其他很多大学都无法比拟的。
卷累了?整个纽约都是你的游乐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Tandon的生活就是无尽的coding、实验和赶due?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小看我们了。
纽约客的精神是什么?Work Hard, Play Hard!学习时有多卷,玩起来就有多嗨。
Tandon虽然在布鲁克林,但我们同样是NYU的一份子。一张NYU学生卡,意味着整个纽约的文化艺术资源都向你敞开了大门。周五晚上,你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坐上地铁,去百老汇看一场《歌剧魅影》或是新潮的《汉密尔顿》,学生票 spesso有折扣。周末的下午,可以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或者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感受一下艺术的熏陶,NYU学生可以免费或以极低的价格进入。
布鲁克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有最具嬉皮士和艺术家气息的社区Williamsburg,那里有数不清的古着店、独立咖啡馆和Livehouse。我们有风景绝佳的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傍晚时分,你可以坐在草坪上,看着曼哈顿的天际线从金黄变成深蓝,灯光一盏盏亮起,那种震撼和感动,是照片无法传达的。
学校内部的社团活动也超乎想象的丰富。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爱好,几乎都能找到组织。喜欢动手?可以加入NYU Baja SAE赛车队,亲手造一辆越野赛车去参加比赛。对网络安全感兴趣?OSIRIS Lab是全美顶尖的学生黑客俱乐部,成员经常在各种CTF(夺旗赛)中拿奖。还有各种体育俱乐部、舞蹈社、音乐社、以及各个国家的学生学者联谊会,让你在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归属感。
在这里,没人会因为你是个“工科生”就给你贴上“nerd”的标签。你的同学里,可能有白天在实验室焊电路板、晚上去酒吧打碟的DJ;也可能有算法竞赛拿金牌、同时又是校篮球队主力的运动健将。大家的生活都非常立体和多元,因为纽约这座城市,本身就鼓励每一个人去探索自己的所有可能性。
学长学姐的真心话时间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想给你来点最实在的建议,算是我这两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一点心得吧。
别光盯着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课去选。选课前,一定要去RateMyProfessors.com上看看教授的评价,问问上过课的学长学姐。一个好教授,能把一门枯燥的课讲得妙趣横生,也能在你找工作时给你最关键的帮助。记住,你的GPA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真正学到了什么,以及你和教授建立了怎样的联系。
找实习这件事,千万别等到快毕业了才着急。从你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开始准备了。把你的简历拿到Wasserman中心去改,一遍不行就改十遍。多参加学校的Career Fair,哪怕只是去跟公司的HR聊聊天,混个脸熟,也是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校友网络。NYU的校友遍布全球各行各业,上LinkedIn找到你想去的公司的校友,礼貌地发一封私信,请求一个15分钟的Coffee Chat。大多数校友都非常乐意帮助学弟学妹。你主动一点,机会就会多很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害怕,别设限。
来到纽约,来到Tandon,你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太优秀了,压力肯定会有。但请你记住,你也很棒。这里是一个加速器,它会推着你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累是真的,但收获也是真的。大胆去尝试你没做过的事,去申请你觉得不可能的实习,去认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拼尽全力、勇敢无畏的自己。
所以,在Tandon就读,到底是一种什么神仙体验?
大概就是,你一边在图书馆里为了一个bug抓耳挠腮,一边还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同学在时代广场跨年的照片。是你一边为了一场考试通宵复习,一边还能在周末的清晨,沿着东河跑步,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日出。
这是一种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惊喜的体验。它很累,但绝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