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加坡留学,后悔没早看到这篇

puppy

嘿,准备来新加坡留学的你,是不是正对着一堆攻略头大,不知道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坑?别担心,这篇就是我当年最希望能看到的“避坑指南”!这里没有官方的空话,全是学长学姐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比如,租房怎么才能不被“二房东”骗?办电话卡和银行卡哪个套餐最划算?除了天天吃食堂,去哪里能找到便宜又地道的宝藏美食?还有,想在毕业后留下来,实习和找工作的门道到底在哪里?这篇把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都给你说明白了,让你少走弯路,把精力和钱花在刀刃上。相信我,看完它,你绝对会感谢当初收藏了这篇文章的自己!

新加坡留学避坑核心要点
租房防骗:如何识别“二房东”,正规租房流程是怎样的?HDB和Condo到底怎么选?
办卡攻略:电话卡哪家信号好又便宜?银行开户要准备什么,哪家银行对学生最友好?
省钱美食:除了学校食堂,去哪里能花不到10新币吃到撑?Hawker Center(食阁)怎么点单最地道?
实习就业:学生准证(Student Pass)可以合法打工吗?毕业后想留下,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哈喽,各位准新加坡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一个已经在“小坡”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学长。

还记得我刚下飞机的那天,樟宜机场的冷气足得让我打了个哆嗦。拖着两个28寸的巨大行李箱,心里一半是激动,一半是忐忑。激动的是马上要见到网上联系好的房东,入住我那“温馨又便宜”的小单间;忐忑的是,我把三个月的房租加押金,总共几千新币,在人还没见到的情况下就转了过去。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是勇(sha)气(de)可(ke)嘉(ai)。

结果你们可能猜到了,那个所谓的“房东”在收到我“已落地”的消息后,就把我拉黑了。我站在租屋楼下,顶着赤道32度的太阳,汗水和泪水一起流,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社会的毒打”。

这段血泪史,我今天把它翻出来,不是为了博同情,而是想告诉你们:留学路上,信息差就是最大的坑!那些官方指南只会告诉你流程,却不会告诉你哪个流程里有陷阱。所以,这篇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攻略,就是我用真金白银和踩过的坑,给你们整理出来的一份“求生手册”。希望能让你们的留学之路,从一开始就走得顺一点,稳一点。

一、租房这件头等大事,千万别踩坑

在新加坡,住宿绝对是开销的大头,也是坑最多的地方。我当年的悲剧就是典型案例,现在骗子的手段只会更高明。所以,租房这件事,请拿出高考般的精神来对待。

第一步,搞清楚你要租什么。

新加坡的房子主要分两种:HDB(组屋)和Condo(公寓)。

HDB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就是政府盖的保障性住房,超过80%的新加坡人都住在这里。它的优点是价格亲民,遍布全岛,周边配套设施(超市、食阁、地铁站)非常完善,能让你快速融入本地生活。缺点是大部分HDB房龄较老,没有健身房、游泳池这些设施,而且对租客有一些规定(比如不能煮太油烟的菜,访客不能留宿等)。

Condo (Condominium):就是私人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优点是环境好,安保严格,设施齐全(泳池、健身房、BBQ台都是标配),住起来比较自由。缺点就一个字:贵!

用数据说话:截至2024年初,在非核心区,一个HDB的普通房(Common Room,需共用卫生间)月租金大概在800-1200新币;一个主人房(Master Room,带独立卫生间)则在1200-1800新币。而同样地段的Condo,普通房可能就要1200-1800新币,主人房更是轻松突破2000-2800新币。这个差价,对学生党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第二步,找到靠谱的房源和人。

千万不要只在微信群、论坛里找!这些地方是“二房东”和骗子最活跃的区域。靠谱的渠道是新加坡本地的租房网站,比如 PropertyGuru99.co。上面的信息比较透明,大部分是持牌中介发布的房源。

如何识别“二房东”?真正的屋主(Owner)或者他委托的中介,会让你看他的身份证(NRIC)和房产证明。如果对方支支吾吾,或者只给你看复印件,那你就要小心了。最关键的一点,签合同前,一定要在新加坡建屋局(HDB)或市区重建局(URA)的网站上查验屋主是否有出租许可。一个朋友就遇到过,住了三个月被HDB上门检查,才发现大房东根本没报备,最后只能被迫搬家,押金也要不回来。

第三步,签合同,交钱,走正规流程。

看好房子后,会签一份叫作《Tenancy Agreement (TA)》的租赁合同。请逐字逐句地看!特别是关于押金(通常是一个月房租)、退租条款(一般要求提前一个月通知)、维修责任(比如空调、热水器坏了谁来修)等。所有口头承诺,都必须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

交押金和第一个月房租时,尽量通过银行转账,并保留好凭证。合同签订后,还需要支付一个叫“印花税(Stamp Duty)”的东西,这是向政府报备,让你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一般由租客承担,费用不高,但这个步骤绝对不能省!这是保护你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办好“两张卡”,开启便利生活

落地之后,除了安顿住处,最重要的就是办好电话卡和银行卡。别小看这两件事,办对了能省下不少钱和麻烦。

电话卡:别再被机场的“游客卡”坑了!

很多同学一落地就在机场买那种7天或30天的游客卡,价格贵流量少,非常不划算。新加坡的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对学生党来说,最香的是各种无合约(No-Contract)的SIM-only套餐。

主流运营商有三家:Singtel、StarHub、M1。它们信号覆盖最好,但价格偏高。我更推荐它们的子品牌或虚拟运营商(MVNO),比如:

  • GOMO (by Singtel):常年有20新币50GB流量的套餐,信号用的是Singtel的,非常稳定,是很多学生的首选。
  • Circles.Life:以大流量和灵活著称,经常搞活动,比如每月100GB流量可能也才20多新币。
  • Giga (by StarHub):套餐也很实惠,比如10新币就有10GB流量和100分钟通话,对于不怎么打电话的同学完全够用。

真实案例:我刚来时办了M1的合约机,每月要付50多新币,两年下来多花了好几百。后来换了GOMO,每月20新币,流量多到用不完,幸福感瞬间提升。所以,千万别签合约!拿着护照和学生准证(Student Pass,简称SP)去官网或门店申请一个SIM-only套餐,方便又省钱。

银行卡:ATM多才是王道

在新加坡,最常用的银行是三大本土银行:DBS/POSBOCBCUOB

对留学生来说,我首推 DBS/POSB(POSB是DBS旗下的储蓄银行)。为什么?因为它的ATM机和取款点几乎遍布全岛,每个地铁站、每个7-11便利店基本都有,取钱超级方便。想象一下,当别人为了取钱要坐两站地铁时,你下楼就能搞定,这种感觉多好。

开户需要什么?

  1. 护照
  2. 学生准证(Student Pass/IPA Letter)
  3. 学校的在读证明(有些银行需要)
  4. 新加坡本地的住址证明(租房合同即可)

提醒一下:现在大部分银行开户都需要提前在官网预约。千万别直接冲到银行网点,很可能会白跑一趟。预约好时间,带齐材料,一般半小时就能搞定。开户后你会拿到一张Debit Card(借记卡),绑定PayLah!或PayNow,出门基本可以不带现金,扫码支付非常普及。

三、告别食堂,探索平价美食天堂

天天吃食堂,谁都会腻。新加坡虽然物价高,但“吃”这件事上,丰俭由人。想吃得便宜又地道,你必须认识一个地方——Hawker Centre(小贩中心/食阁)

这里是新加坡美食的灵魂所在,也是最接地气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半开放式空间,聚集了上百个小摊位,中餐、马来餐、印度餐、西餐应有尽有。一顿饭,你完全可以控制在5-8新币。

学长推荐几个必去打卡的食阁:

  • Maxwell Food Centre(麦士威熟食中心):位于牛车水,天天海南鸡饭就在这里,永远在排队,但绝对值得。一份鸡饭大概6新币。
  • Lau Pa Sat(老巴刹):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晚上户外的“沙爹一条街”烟火气十足,是体验夜生活的好去处。一串沙爹肉串不到1新币。
  • Chinatown Complex Food Centre(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这里有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了凡香港油鸡饭面,一份油鸡饭只要3.8新币,简直是学生党的福音。

除了食阁,居民区楼下的 Kopitiam(咖啡店) 也是解决日常三餐的好地方。一杯本地特色的Kopi(咖啡)加两片Kaya Toast(咖椰吐司),就是一顿完美的南洋风早餐,全套下来不到5新币。

想对自己好一点?可以下载 Burpple 这个App,上面有很多餐厅的“1-for-1”(买一送一)优惠,约上同学朋友一起去,人均20-30新币就能吃到很不错的餐厅,性价比超高。

四、关于未来:实习和工作的那些门道

很多同学来新加坡,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个文凭,也希望能在这里积累工作经验,甚至留下来发展。这件事,一定要早规划。

学生可以合法打工吗?

答案是可以,但有严格规定。根据新加坡人力部(MOM)的规定,持有学生准证的指定院校(大部分公立大学和理工学院都在列)的学生,在学期期间每周可以工作不超过16小时,假期期间则可以全职工作。私立学校的学生政策不同,一定要跟自己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确认清楚,千万别打“黑工”,一旦被发现,后果非常严重,可能会被遣返。

如何找到实习机会?

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是你的第一资源库!他们会定期发布实习和全职工作信息,举办招聘会,提供简历修改和模拟面试服务。一定要积极利用起来。我身边一个学姐,大二就开始泡在Career Center,参加了每一场她感兴趣的公司的分享会,最后通过导师推荐,拿到了一个知名科技公司的实习offer。

此外,LinkedIn 是在新加坡找工作的必备工具,把你的Profile好好完善一下。还有 InternSGGlints 这类专注于实习和初级岗位的网站,也可以多刷刷。

毕业后想留下,我该做什么?

毕业后,移民局(ICA)通常会给外国留学生一个为期一年的长期访问准证(LTVP),专门用来找工作。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根据2023年新加坡毕业生就业调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的应届毕业生,全职工作的起薪中位数已经达到了4300至4800新币。这个数据很有参考价值,因为它关系到你能申请到什么样的工作准证(S Pass或Employment Pass)。

我的建议是,从你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要有规划。多参加社团活动,建立人脉(networking);利用假期做一到两份有含金量的实习,充实简历;大三或研一的下半学期,就要开始关注招聘信息,修改简历,准备面试了。新加坡的就业市场非常看重实习经历和实际技能,光有漂亮的GPA是不够的。

好了,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即将启程的你。

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它高效、安全、多元。但也别把它想象得太完美,它同样有生活压力,有文化冲击,有你需要独自面对的孤独和挑战。

这篇指南给你的,只是一张地图的起点。真正的旅程,需要你自己一步步去走,去感受,去犯错,去成长。别怕,大胆地去问路,去尝试,去认识新的朋友。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焦虑不安的事情,回头看时,都成了你留学故事里最闪亮的勋章。

祝你在小坡,一切顺利,玩得开心,学得精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6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