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市中心上学,德保罗大学香不香

puppy

还在纠结德保罗大学(DePaul)值不值得冲?在芝加哥市中心Loop校区上学,出门就是高楼林立的金融街,地铁四通八达,感觉自己分分钟变身都市精英,这种体验确实太诱人了!DePaul向来以务实接地气出名,强大的校友网和丰富的实习机会,对想留下来找工作的同学超级友好。但它到底是不是你的菜?这里的学习氛围、校园生活,还有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究竟怎么样?这篇文章就像你的学长学姐,带你里里外外地看个遍,把优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摆出来,帮你判断这所“身处闹市”的大学,到底香不香!

德保罗大学(DePaul)速览 | 优点 vs. 顾虑
地理位置优势:地处芝加哥市中心Loop金融区,地铁、公交线路交汇,通勤和实习极其便利。出门就是世界500强,城市就是你的校园。
实践导向教学:课程设置非常务实,强调“Learning by Doing”,许多教授本身就是行业精英,能带来第一手资源和经验。
强大的校友网络:作为芝加哥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拥有庞大的本地校友群,尤其在商科、会计、计算机领域,为找实习和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
需要考虑的顾虑:非传统校园,缺乏凝聚感,更像“通勤大学”;综合排名不高(U.S. News 2024年排在#151);芝加哥市中心生活成本较高;安全问题是每个大城市都需面对的现实。

记得我第一次从State/Lake的‘L’站台走下来,迎面吹来的不是什么校园里的青草香,而是芝加哥“风城”特有的、夹杂着热狗和咖啡味的都市气息。抬头是穿云的摩天大楼,耳边是“叮叮”作响的环线地铁,穿着西装的男女步履匆匆地从我身边擦过。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是来上学的,而是直接空降到了美剧《金装律师》的片场。我的学校,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Loop校区的一栋教学楼,就在这片钢铁森林里,和那些银行总部、咨询公司做着邻居。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太不真实了,也太上头了。

每年申请季,总有学弟学妹在留学生论坛(www.lxs.net)上问我:“学长,DePaul到底怎么样?在市中心上学是不是很酷?但安全吗?排名好像也不是特别高,值得去吗?”这些问题,每一个都问到了点子上。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不吹不黑,带你把这所“非主流”的城市大学从里到外扒个遍,看看它到底香不香,又是不是你的那盘菜。

地理位置:不是校园,是城市心脏

聊DePaul,必须先聊它的位置,因为这是它最鲜明的标签,也是决定你未来几年生活方式的关键。DePaul有两个主要校区:一个是位于北部富人区、充满文艺气息的林肯公园(Lincoln Park)校区,另一个就是我所在的、位于市中心金融区的卢普(Loop)校区。本科生大部分课程和宿舍在林肯公园,而商学院、传播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以及很多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都集中在Loop。

在Loop上学是什么概念?就是你的教室可能在某栋写字楼的11层,窗外就是Willis Tower的轮廓。你的午饭选择不是学校食堂,而是方圆五百米内的日料、墨西哥卷、网红汉堡店。你的图书馆自习搭子,可能是旁边工位正在做财报的德勤分析师。这里没有围墙,没有草坪,整个芝加哥最繁华的街区,就是你的校园。学校的几栋楼散落在不同的街角,你换个教室上课,可能需要穿过两个街区,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城市人”,而不是被圈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

这种地理位置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便利。芝加哥的地铁系统像一个蜘蛛网,而Loop就是蜘蛛网的中心。几乎所有颜色的‘L’线都在这里交汇,无论你住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通勤都极其方便。我有个同学住在北边的Uptown,每天坐红线地铁,30分钟就能直达教室楼下,连伞都不用打。这种便利性,对于一个懒得开车、又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课余时间,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千禧公园看“大豆子”(Cloud Gate),去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接受熏陶,或者在密歇根湖边吹吹风。这种生活的丰富度,是那些坐落在“大学城”里的学校无法比拟的。

学术实力:接地气才是硬道理

好了,说完高大上的地理位置,我们来聊点实际的:学术。打开U.S. News一看,DePaul的全国综合排名在150名左右徘徊(2024年是#151),很多同学看到这个数字可能就心里一凉:“嗨,原来是个排名这么靠后的学校。”如果你是“唯排名论”的坚定拥护者,那DePaul可能确实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更看重一个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它能带给你的实际技能,那请你耐心看下去。

DePaul的办学理念非常务实,校训是“Viam Sapientiae Monstrabo Tibi”(I will show you the way of wisdom),但大家私下里都开玩笑说,它的精神内核其实是“Learning by Doing”(在实践中学习)。这里的课程设置不追求多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紧紧围绕着“就业”二字。教授们很多都不是纯粹的学术大咖,而是本身就在芝加哥这个大商业环境里摸爬滚打的行业精英。他们可能是某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是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员,或者是拥有自己工作室的独立电影导演。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在CDM学院(College of Computing and Digital Media)学游戏设计的朋友,他的教授就是一家本地知名游戏工作室的创始人。他们的期末项目不是写一篇几万字的论文,而是直接分组开发一款可以上线的小游戏。教授会用业界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从原型设计到美术、编程、测试,一个环节都不少。项目答辩的时候,教授甚至会邀请他圈内的朋友——那些来自EA或者NetherRealm Studios(《真人快打》的开发商)的资深制作人——来当评委。你想想,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经历?你的作品直接被行业大佬看到,表现好的话,实习offer可能当场就来了。DePaul的游戏设计专业常年被《普林斯顿评论》评为全美Top 10,靠的就是这种和业界无缝衔接的教学模式。

同样,它的商学院(Kellstadt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虽然综合排名不出彩,但在芝加哥本地的认可度极高。尤其是会计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遍布芝加哥的各大公司。因为教你审计的教授,可能白天就在普华永道(PwC)当合伙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最新的行业动态、真实的案例分析,以及最宝贵的——人脉。这种“接地气”的学术氛围,对于那些目标明确、想在毕业后迅速进入职场的同学来说,价值千金。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另一面。DePaul采用的是Quarter制,一年有三个学期(秋、冬、春),外加一个暑期。每个学期只有10周,节奏飞快,期中、期末、各种project接踵而至,还没怎么喘口气,一个学期就结束了。这要求你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被淹没在ddl(截止日期)的海洋里。

职业发展:芝加哥就是你的资源库

如果说地理位置是DePaul的“面子”,那么强大的职业发展支持就是它的“里子”,也是它最“香”的地方。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顺利留下来,是衡量一所大学“性价比”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DePaul绝对是优等生。

它的底气来自于两点:庞大的本地校友网络和得天独厚的实习机会。根据DePaul官网的数据,学校有超过20万名校友,其中超过13万都居住在芝加哥大都会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走进Loop任何一栋写字楼,里面都很可能藏着你的学长学姐。这个校友网络不是一句空话,学校的Career Center会定期举办各种校友见面会、招聘会,很多校友也非常乐意提携后辈。我曾经在一个Networking活动上认识了一位在摩根大通工作的学长,后来我申请实习时,他非常热心地帮我修改简历,还给了我内部推荐。这种人情连接,在求职过程中是无价的。

根据学校公布的最新“毕业去向调查”(First-Destination Survey for 2022-23 graduates),93.3%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六个月内实现了就业或继续深造。这个数据非常有说服力。尤其是在商科和计算机领域,DePaul的学生在芝加哥的就业市场上相当抢手。

更重要的是实习。在Loop校区上学,你和世界500强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个街区。上午你还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财务模型,下午就可以步行到位于Wacker Drive的联合航空总部实习。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是那些“村里”的大学完全无法想象的。你不需要为了一个实习就搬家,或者每天长途通勤。你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芝加哥作为美国中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咨询、快消、物流、科技等行业都非常发达。从高盛、BCG,到宝洁、麦当劳总部,再到像1871这样的顶级科技孵化器,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机会。

我认识一位读市场分析(Marketing Analytics)硕士的同学,她研一的三个学期,分别在三家不同类型的公司做了三份实习:一家是大型广告集团奥美(Ogilvy),一家是快速发展的本地电商,还有一家是做数据咨询的创业公司。毕业的时候,她的简历已经比很多工作了一两年的人还要丰富。这就是DePaul能带给你的,它不一定能给你一个最响亮的校名,但它能给你一个最坚实的跳板。

校园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空气?

聊完了学习和工作,我们再来谈谈生活。如果你对美国大学的印象还停留在电影里那种——绿草如茵的校园、热闹的兄弟会派对、万人空巷的橄榄球赛……那么DePaul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DePaul常被大家称为“Commuter School”(通勤大学),尤其是在Loop校区,学生们下课后就鸟兽散,各自回家或去实习,校园的凝聚力相对较弱。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物理边界,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活”氛围。你的社交圈子,很可能就是你课堂上的几个同学,或者你宿舍里的室友。如果你是一个比较被动、需要依靠学校组织的活动来交朋友的人,在这里可能会感到有些孤独。

但是,换个角度看,DePaul提供给你的是另一种更成熟、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你的“校园”不再是那个几百英亩的封闭空间,而是整个芝加哥市。你的周末活动不是参加兄弟会的烧烤,而是可以和朋友去Wicker Park逛复古市集,去Pilsen区吃最正宗的墨西哥Tacos,去Kingston Mines听一整晚的蓝调音乐,或者在夏天去North Avenue Beach打沙滩排球。

林肯公园校区相对来说更有传统校园的感觉,那里有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DePaul的篮球队“Blue Demons”在NCAA也小有名气,主场比赛的氛围非常热烈。学校有超过350个学生社团,从学术类、文化类到兴趣类,应有尽有。只要你愿意主动去探索,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说白了,在DePaul的生活,更像是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学校为你提供平台和资源,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如何构建你的社交网络,如何平衡学习、实习和娱乐,更多地取决于你自己。对于独立、外向、喜欢城市生活的同学来说,这里是天堂;而对于习惯了被安排、需要强烈归属感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期。

安全问题:都市传说还是现实警告?

最后,我们来聊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安全。一提到芝加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犯罪之都”、“枪击案”。这些新闻标题确实吓人,也让很多家长和同学望而却步。那么,在芝加哥市中心上学,到底安不安全?

我的答案是:既要高度警惕,也别过度恐慌。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芝加哥的犯罪率确实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这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犯罪事件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主要发生在南部和西部的特定社区,而这些地方距离DePaul的两个校区都非常遥远。你日常学习和生活的Loop以及林肯公园地区,是芝加哥治安最好的区域之一。

根据芝加哥警察局(CPD)的公开数据,Loop所属的第1区(1st District),犯罪类型以盗窃等财产犯罪为主,暴力犯罪率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白天,这里遍布着上班族、游客和巡逻的警察,非常安全。晚上,学校周围的主要街道也都有路灯和监控。DePaul自身也非常重视校园安全,有自己的校警24小时巡逻,并且提供“Safety Escort”服务——在晚上,如果你不敢一个人回宿舍或者去地铁站,可以打电话叫校警护送你。我身边很多女同学都用过这个服务,非常方便。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掉以轻心。在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生活,你都必须有基本的安全意识。我总结了几条“保命”法则,分享给大家:

1. 晚上10点以后,尽量避免单独出门,尤其是不要一个人走光线昏暗的小路。

2. 坐地铁时,尽量选择人多的车厢,不要在站台上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

3. 不要显富。不要把大把现金、名牌包包和最新的电子产品暴露在外。

4. 租房时,一定要选择治安好的区域,多看看犯罪地图,听听学长学姐的建议。

总而言之,只要你遵守这些基本的城市生存法则,你在芝加哥的生活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年,除了有一次手机在地铁上被偷之外,没有遇到过任何危险。不要让媒体的夸张报道,蒙蔽了你对这座美丽城市的向往。

所以,DePaul到底香不香?

写了这么多,好像也没有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因为选校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不适合”。

你问我DePaul到底香不香?这得问你自己。

你想要的是不是那种一下课就能扎进世界500强公司实习,把理论知识马上变现的快感?你是不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认为一份闪亮的简历比一个虚高的排名更重要?

你能不能接受没有固定“校园”,把整个芝加哥当成你游乐场的生活方式?你享受的是不是那种穿梭在摩天大楼之间,感觉自己是城市主人的精英感?

你是不是一个能主动寻找机会,而不是等着老师把知识喂到嘴边的独立学习者?你有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应对Quarter制的快节奏和都市生活的种种诱惑?

如果你的答案,大部分都是“Yes”,那么别犹豫了,DePaul这杯“城市特调”,绝对值得你冲。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顶级名校的光环,但它会把你扔进一个真实的商业世界里,让你提前学会游泳。在芝加哥的风里,吹来的不仅仅是冬天的寒意,更多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机会。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045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