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王牌专业怎么选?看这篇就够

puppy

拿到港科大offer超开心,但一看那密密麻麻的专业列表,是不是瞬间选择困难症发作?别担心,这篇就是你的“选专业救星”!我们不讲官话,直接带你深入了解港科大的王牌专业。商学院的环球商业(GBUS)和理学院的量化金融(QFin)到底有多“神”?工学院除了大家挤破头的计算机,还有哪些“宝藏专业”值得一看?这篇文章就像一位热心的学长学姐,会用大白话给你分析各个热门专业的真实学习体验、申请难度和未来出路。帮你从兴趣、难度到就业前景,一次性捋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Dream Major。别再自己头秃啦,快看下去吧!

选专业前,先看看这几句大白话
1. 别只盯着“神科”:GBUS 和 QFin 确实光环耀眼,但录取难度也是地狱级的。每年都有很多高分学霸被拒。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 大一成绩是“命根子”:港科大很多学院是先进学院,大二才分具体专业(Major)。大一的 GPA 极其重要,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进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所以,别以为拿到 offer 就万事大吉了!
3. 兴趣 > 钱景(至少初期是):一个你毫无兴趣的专业,就算再能赚钱,读起来也会非常痛苦,GPA 也容易崩。大学四年是打基础的时候,有兴趣才能学得深、学得好。
4. 多跟学长学姐聊:这篇文章是个向导,但最鲜活的信息永远来自正在就读的学长学姐。他们会告诉你哪个教授是“killer”,哪门课“workload”爆炸。这些信息官网上可没有。

港科大王牌专业怎么选?看这篇就够

还记得收到港科大 offer 那个下午吗?我当时正在图书馆赶 final,手机“叮”地一声,点开邮件看到 “Congratulations!” 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那种兴奋劲儿,估计你也感同身受。可还没高兴两天,点开专业选择列表,瞬间傻眼。Global Business, Quantitative Finance, Computer Science, AI, Bioengineering... 密密麻麻几十个选项,每个看起来都高大上,但又都透着一股“我很难,别选我”的冷酷气息。

我当时就和朋友在宿舍哀嚎:“这比高考报志愿还难啊!” 身边不少同学也是一样,有的人在“钱”景最好的 QFin 和自己喜欢的物理之间反复横跳;有的人看着 GBUS 的光环两眼放光,又被它近乎变态的录取要求吓退。这种纠结,简直是每个港科大新生的“甜蜜的烦恼”。所以,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不跟你讲官网那些客套话,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扒一扒港科大那些王牌专业,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样,你又适合哪一个。

神坛上的双子星:GBUS 与 QFin

在港科大,有两个专业自带光环,是所有学生(尤其是商学院学生)仰望的存在。它们就是环球商业(Global Business, 简称 GBUS)和量化金融(Quantitative Finance, 简称 QFin)。这两个专业录取分数最高、资源最好、毕业生去向也最顶尖,堪称“神科”。

环球商业 (GBUS):未来的 CEO 训练营

GBUS 牛在哪?它不是一个教你具体技能的专业,而是一个培养商业领袖的“精英项目”。每年只在全球招收极少数学生,一个年级可能就二十几个人。这意味着什么?顶级的资源会疯狂向你倾斜。

学习体验:GBUS 的课堂和你想象中的大学课堂完全不一样。小班教学,没有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案例分析(Case Study)、小组辩论和商业策划。我一个读 GBUS 的朋友吐槽,他感觉大学四年就没怎么正经看过书,全在做 PPT、练演讲和搞 Social。课程强度极大,经常为了一个项目通宵达旦。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你会被迫锻炼出超强的沟通能力、领导力和快速学习能力。

真实案例:每一个 GBUS 学生都有强制的海外交换机会,而且去的都是顶尖名校,比如美国的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他们有一个专门的 Case Team,常年代表学校参加世界各地的商业案例比赛,拿奖拿到手软。这不只是荣誉,更是实打实的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敲门砖”。

申请与出路:申请难度是天花板级别的。根据往年数据,录取学生的 IB 成绩普遍在 43-45 分(满分 45),而且面试环节极其重要,非常看重你的个人魅力、领导潜力和国际视野。毕业生的去向也完美诠释了“精英”二字。根据港科大商学院2022年的就业报告,超过 60% 的 GBUS 毕业生进入了投资银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顶级战略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咨询)。

适合谁:如果你是那种天生的社交达人,表达能力极强,有领导野心,享受在高压下与优秀同辈竞争,并且成绩已经顶破天花板,那 GBUS 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量化金融 (QFin):金融界的“特种兵”

如果说 GBUS 是培养运筹帷幄的“将军”,那 QFin 就是培养冲锋陷阵、技术高超的“特种兵”。这个专业是理学院和商学院合办的,完美结合了数学、编程和金融,目标就是培养能在金融市场进行量化分析和交易的顶尖人才(Quant)。

学习体验:极其硬核!QFin 的课程表看起来就像是数学系+计算机系+金融系的“魔鬼缝合版”。你会学到随机微积分、时间序列分析、C++编程、金融衍生品定价等一系列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课程。这里的学生不是在图书馆刷题,就是在电脑前写代码。我认识一个 QFin 的大神,他的日常就是研究各种数学模型,用代码去验证,据说他大三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实习赚回了大学四年的学费。

真实案例:港科大的 QFin 在亚洲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它的课程设计非常贴近业界需求。比如,他们会请来顶级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从业者来开讲座,甚至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学生从大二开始就有非常多的实习机会,去的地方都是中环的顶尖金融机构。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香港金融圈里,十个 Quant 里至少有两三个是港科大 QFin 出身的。

申请与出路:申请 QFin,数学背景是王道。IB 数学 HL 7分几乎是标配,最好还有物理、计算机竞赛的获奖经历。面试时,教授很可能会直接甩给你一道数学或逻辑题。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是全校最高的之一。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量化对冲基金、投行自营交易部等核心部门,起薪就能轻松超过百万港币。

适合谁:如果你是数学天才,对数字和代码极度敏感,享受解决复杂问题的乐趣,并且能承受巨大的学术压力,渴望进入金融科技的最前沿,QFin 会让你如鱼得水。

工学院的天下:不止有计算机

港科大是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工学院自然是学校的王牌。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港科大的工程与技术领域常年位居全球前列。在这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简称 CS)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但工学院的宝藏远不止于此。

计算机科学 (CS):内卷之王,机遇之地

现在这个时代,CS 的火爆程度不用我多说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大数据……几乎所有风口都离不开它。港科大的 CS 更是强中之强,尤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数据库领域,拥有多位世界级的大牛教授。

学习与竞争:要注意,进入工学院不等于进入了 CS 专业。大一结束时,你需要用你的 GPA去“竞争”进入各个专业的名额。CS 作为最热门的专业,每年的分数线都水涨船高。通常来说,你的 GPA 需要达到 3.7/4.3 甚至更高,才有比较大的把握。这意味着你大一的每一门课都不能松懈。CS 的课程非常实用,项目导向性很强,你会有大量的编程作业(Assignment),熬夜写代码是家常便饭。

出路与机遇:港科大 CS 的毕业生根本不愁找工作。从谷歌、微软、亚马逊这样的大厂,到新兴的 AI 独角兽,再到香港各大银行的 IT 部门,到处都有科大 CS 学生的身影。而且,因为地处香港这个金融中心,Fintech(金融科技)方向的就业机会尤其多。

宝藏专业:CPEG, ELEC 及其他

如果你的 GPA 没能卷进 CS,或者你对纯软件没那么大兴趣,别灰心,工学院还有很多“宝藏专业”等着你。

计算机工程 (CPEG):这是 CS 和电子工程 (ELEC) 的结合体。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软硬兼修”。你既会学到 CS 的编程、算法知识,也会接触到 ELEC 的电路、芯片设计。CPEG 的学生动手能力通常非常强。比如港科大每年都会参加的、享誉亚洲的机器人大赛(Robocon),主力队员很多都来自 CPEG 和 ELEC。他们的出路非常广,既可以去做软件开发,也可以去华为、大疆这样的公司做硬件研发。

电子工程 (ELEC):不要被“电子”两个字误导,以为这是个过时的专业。恰恰相反,5G 通信、物联网(IoT)、半导体芯片、无人机,这些最前沿的科技都离不开 ELEC。港科大的 ELEC 实力雄厚,有很多细分方向,比如机器人、微电子等。如果你对物理和动手实践充满热情,ELEC 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土木工程 (CIVL) / 机械工程 (MECH):这两个是传统工科,但前景依然稳健。香港作为基建非常发达的城市,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大型工程项目不断,对土木工程师的需求一直很稳定。比如香港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未来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机械工程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也焕发了新的生机。

理学院的惊喜:实用与理论并存

很多人对理学院的印象是“理论性强,不好就业”。但在港科大,理学院同样有一些非常“接地气”的王牌专业,并且“纯理科”也绝非死路一条。

风险管理及商业智能 (RMBI)

RMBI 可以看作是“轻量版的 QFin”。它同样是商科和理科的交叉学科,学习内容包括统计学、数据分析和商业知识。相比 QFin 对数学和编程的极致要求,RMBI 更侧重于将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商业决策中,比如信用风险评估、市场分析等。

学习与就业:课程会教你使用 R、Python、SQL 等数据分析工具,但深度和难度比 QFin 稍低。它的就业面非常广,毕业生可以去银行做风险控制,去咨询公司做数据分析师,或者去互联网公司做商业分析,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根据学校数据,RMBI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平均薪资在理学院中常年名列前茅。

纯理科的出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你真的热爱物理、化学或者生命科学,请不要因为担心就业而放弃。在港科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选择纯理科意味着你将拥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训练。

深造之路:大部分纯理科的顶尖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港科大的学术声誉为申请海外名校提供了极好的跳板。每年都有很多物理系、化学系的学生拿到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顶尖学府的全奖 PhD offer。这为你未来成为科学家或大学教授铺平了道路。

跨界发展:纯理科训练出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行业都需要的。物理系的学生可以转行做数据科学家或量化分析师,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建模能力。生命科学的学生,可以进入香港科技园(HKSTP)里蓬勃发展的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从事研发或项目管理工作。路,远比你想象的要宽。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心里的那团迷雾有没有散去一点?

其实说到底,选专业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GBUS 的光环再亮,如果你是个内向的技术宅,每天逼着自己去 social,那大学四年只会是折磨。QFin 的薪水再高,如果你看到微积分就头疼,那每节课都会像在上天书。

别让那些“神科”的光芒,遮蔽了你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未来四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想在图书馆里安静地推导公式,还是想在商业赛场上挥斥方遒?是想亲手打造一个机器人,还是想用代码改变世界?

你的大学生活不应该只是一张通往高薪工作的门票,它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选你所爱,然后全力以赴。港科大这个平台足够大,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只要你走得足够深,都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欢迎来到清水湾,未来的故事,等你来写。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090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