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大读书,是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puppy

还在纠结要不要来曼大?别只看排名和官网啦!在这座永远下着小雨却充满活力的城市里,留学生活远比你想象的更丰富。我们既能在主图(Main Library)通宵赶due,体验一把学到头秃的“痛并快乐”,也能在周末为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呐喊,或是在Northern Quarter的某个角落淘到心头好。曼大的“神仙体验”,从来不只是学术上的光环,更是那种融入城市脉搏,在学业压力和街头烟火气中找到平衡、飞速成长的独特感觉。想知道更多真实细节吗?快来看看吧!

曼城新生报到注意事项
带把好伞:曼城的雨说来就来,有时一天能经历四季。一把结实的雨伞比什么都重要,别买那种一吹就翻的。
下载App:Citymapper(查路线超神),Stagecoach/First Bus(买公交票),Too Good To Go(薅羊毛买临期食品),UNiDAYS(学生折扣大全),这几个是生存必备。
住宿选择:Fallowfield(法拉村)是著名的学生区,派对多,生活气息浓,但离主校区有段距离。City Campus附近的宿舍(如Denmark Road)上学方便,但可能更贵更安静。想好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再做决定。
办银行卡:带好护照、BRP和学校开的地址证明,尽早去预约。不用迷信大银行,Monzo或Starling这种线上银行开户快,用起来也很方便。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攥着曼大的Offer,激动地在网上刷遍了所有关于这座城市的视频和文章。视频里的曼大,是红砖建筑配上阴沉沉的天,是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身影,是球场上山呼海啸的呐喊。我当时想,这大概就是我未来一年的全部生活了。直到三个月后,我第一次在主图(Main Library)通宵赶完论文,凌晨五点拖着快散架的身体走出图书馆,本以为会是寂静无人的街道,却看到清洁车已经开始工作,几个刚下夜班的年轻人在路边抽着烟聊天,远处咖啡馆的灯也亮了。那一刻,冰冷的空气里混杂着咖啡香和淡淡的烟草味,我突然觉得,我和这座城市,终于有了真正的连接。这不只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这是一个活生生、有脉搏、有温度的世界。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来曼大,听我一句劝,别只盯着排名和官网了,那些冷冰冰的数据,远不及这座城市带给你的万分之一精彩。

学到头秃?不,是痛并快乐着!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习吧。曼大的学术压力,真不是开玩笑的。作为一所世界顶级名校(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34位,全英第7),它对学术的要求非常严格。你以为的留学生活是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去咖啡馆优雅地看看书?醒醒吧朋友!更多时候,你的日常是在“学习哥”(Alan Gilbert Learning Commons,简称AGLC)和主图之间两点一线,和成百上千篇的reading list作斗争,为一个个presentation和group project熬到头秃。

我有个学会计的朋友,期末周的时候,我们约饭的对话是这样的:“这周末出来吃饭吗?”“不了,我住在AGLC了。”AGLC是24小时开放的,设计现代,讨论区、单人学习区、豆袋沙发区一应俱全,简直是为“卷王”们量身打造的天堂。每到due day前夕,这里灯火通明,你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霸们,用各种姿势和咖啡因死磕。那种氛围,紧张又热血,你会不自觉地被感染,默默地多看两篇文献。

主图则更具古典气息,高高的穹顶,长长的木桌,阳光从彩色玻璃窗透进来,让人感觉像在霍格沃茨里学习。但别被这文艺的表象迷惑了,这里的学习氛围同样浓厚。想在考试季找到一个座位?请务必早上八点就来排队。我亲眼见过有同学带着睡袋和泡面,一副要和图书馆“同归于尽”的架势。

但这种“痛”是有回报的。曼大的教学资源真的顶。这里诞生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石墨烯就是在这里被首次分离出来的。你能接触到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的课可能晦涩难懂,但只要你敢在office hour去提问,他们会非常耐心地为你解答。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Careers Service)也超级给力,从修改简历、模拟面试到举办大型招聘会,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找工作。数据显示,曼大是全英最受顶级雇主青睐的大学之一,这背后,正是这种严谨的学术训练为你打下的坚实基础。所以,虽然过程很“秃”,但毕业时拿到那张学位证,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走出图书馆,曼城才是你真正的教科书

如果说曼大的图书馆教会你如何做学问,那曼彻斯特这座城市本身,则会教会你如何生活。千万别把自己锁在校园里,那会错过一个亿!

你不可能在曼彻斯特,却不谈足球。这座城市流淌着足球的血液。红色的曼联和蓝色的曼城,将这座城市清晰地划分为两大阵营。你不需要是球迷,但一定要去感受一次比赛日的氛围。无论是去老特拉福德(Old Trafford)还是伊蒂哈德球场(Etihad Stadium),当数万名球迷齐声高唱队歌,那种震撼和激情会让你瞬间起鸡皮疙瘩。就算抢不到球票,比赛日随便走进一家pub,和当地人一起,就着啤酒和炸鱼薯条,为进球欢呼,为失利叹息,这本身就是最地道的文化体验。

足球只是曼城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刻在骨子里的音乐基因。这里是Oasis、The Smiths、Joy Division的故乡,是英伦摇滚的圣地。这座城市遍布着大大小小的live house。你可以去历史悠久的Albert Hall看一场大牌乐队的演出,也可以钻进Northern Quarter(我们都叫它“北角”)的某个小酒吧,花几镑钱听一场不知名乐队的表演,说不定他们就是下一个传奇。在曼城,音乐不是遥远的艺术,而是融入日常的空气。

说到北角,那绝对是留学生周末最爱闲逛的地方。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连锁店,全是复古的唱片店、独立的服装设计师店、稀奇古怪的杂货铺和充满艺术气息的咖啡馆。你可以在Afflecks这个像迷宫一样的室内市场里淘一下午的古着,也可以在某个街角驻足,欣赏墙上定期更新的涂鸦。这里的每一条小巷,都藏着惊喜。找个下雨的午后,点一杯Flat White,坐在窗边看行色匆匆的路人,你会真正爱上曼城这种有点酷、有点颓、又充满创造力的调调。

当然,作为资深吃货,曼城也绝不会让你失望。这里的中国城(Chinatown)规模在全英数一数二,火锅、烧烤、奶茶、早茶,一秒治愈你的中国胃。想换换口味?去“咖喱一英里”(Curry Mile),那里有最正宗的南亚美食,香料的味道能飘出几条街。根据《Time Out》杂志2024年的评选,曼彻斯特位列全球最佳城市第15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化和历史,更是因为这种包容万象、充满活力的城市氛围。

柴米油盐,真实的留学生活账本

聊完了诗和远方,我们再来谈谈眼前的“苟且”——生活成本。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曼城作为英国第二大城市,消费水平肯定比小镇高,但和伦敦比起来,那可就亲民太多了。

最大的开销是房租。学校宿舍的价格每周在120到180英镑不等,包水电网。住在Fallowfield学生区会便宜一些,但每天需要坐20分钟左右的公交车上学。住在主校区附近,比如Oxford Road沿线,上课走路五分钟,但价格会贵一些。很多同学会在第二年选择和朋友一起出去租房,这样选择更多,也可能更划算,平均下来每个月房租大概在500-700英镑。找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中介,谨防被骗。

交通方面,曼城的公交系统对学生非常友好。大曼彻斯特地区的单程公交票价上限是2英镑,日票5英镑封顶。学生还可以购买学期票或年票,会更优惠。很多人会选择住在公交线路密集的区域,一张公交卡就能走遍全城。如果你住在市中心附近,那么恭喜你,你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11路”——步行,因为从南校区到市中心最繁华的购物区,走路也就20分钟。

吃饭的开销就丰俭由人了。如果你厨艺高超,经常自己做饭,那每周去Aldi或者Lidl这种平价超市采购,50英镑就能吃得相当不错。中超也能买到各种调料和家乡的零食,价格比本地超市稍贵,但能解乡愁。偶尔想下馆子,人均15-25英镑能吃得很好。善用Too Good To Go这样的App,还能在晚上用极低的价格(比如3-4镑)抢到餐厅或超市当天卖不完的食物盲盒,既省钱又环保。

总的来说,一个比较节约的学生,在曼城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含房租)控制在300-400英镑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如果你热爱购物、社交和旅行,那预算就要相应提高了。

在这里,你永远不会是一个人

一个人漂洋过海,最怕的就是孤独。但在曼大,你找到组织的机会实在太多了。曼大的学生会(Students' Union)拥有超过400个学生社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建不了的。从常规的篮球社、舞蹈社、辩论社,到“哈利波特社”“泰勒斯威夫特社”“珍珠奶茶品鉴社”,总有一款适合你。

加入社团是认识新朋友、融入当地文化最快的方式。我加入过学校的徒步社(Hiking Club),每个周末社团会组织大家坐大巴去周边的峰区(Peak District)或者湖区(Lake District)徒步。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朋友一起,在英国美丽的乡村风光里挥洒汗水,聊天说地,那种感觉真的超级棒。一天的行程下来,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收获了一堆新朋友。

曼大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国际社区。学校拥有超过4万名学生,其中超过1万名是来自1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走在校园里,你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你的group project小组成员,可能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尼日利亚人。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身就是留学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它会打破你的固有认知,让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

如果你想家了,学校里也有非常活跃的中国学联(CSSA),他们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中秋晚会、春节联欢,让你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曼城强大的华人社区也意味着,你永远不缺可以一起吃火锅、打麻将的朋友。

所以,来曼城读书,你可能会因为赶due而焦虑,可能会因为听不懂本地人的口音而迷茫,但你很少会感到真正的孤独。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有无数和你一样,正在努力学习、用力生活的年轻人,你们总会在某个课堂、某个社团、某个下雨的街角相遇。

说了这么多,其实曼大的“神仙体验”到底是什么?它不是某个具体的瞬间,而是一种状态。是你一边在图书馆里为了一个知识点抓耳挠腮,一边还能期待着周末去安菲尔德路看一场双红会;是你刚和导师激烈地讨论完论文结构,转身就能在北角的黑胶店里淘到一张心仪已久的唱片;是你上一秒还在为英国阴晴不定的天气抱怨,下一秒就因为雨后挂在红砖墙上的彩虹而心情明媚。

所以,别再问值不值得了。问问你自己,你是否准备好迎接挑战,拥抱未知?你是否渴望在一个充满活力、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书写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带上你的雨伞和梦想,来曼城吧。这座城市,绝对比你想象的,还要精彩一百倍。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