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抛出橄榄枝,内地学霸卷疯了

puppy

还在纠结考研还是出国?港大最近抛出的橄榄枝,可能让你有了新答案!听说港大不仅扩招,还放出了不少诱人的奖学金,一下子点燃了内地学霸们的热情,各种神仙背景的申请者蜂拥而至,把申请赛道挤得水泄不通,简直是卷出了新高度。这波机会究竟有多香?咱们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上岸”?面对这场神仙打架,你的申请策略又该如何调整?文章里给你扒了扒最新的招生内幕和申请干货,快来看看自己适不适合冲一波吧!

小编温馨提示:申请前必看!
这篇文章信息量超大,建议先收藏再看!里面提到的申请材料准备,千万别用一份通用模板海投,尤其是你的个人陈述(PS),一定要针对港大和你申请的专业“量身定制”,这能让你的申请在成千上万份材料中脱颖而出!

“哥们儿,我考研可能要二战了,分儿有点悬……”

上周深夜,我接到了发小阿哲的电话,声音里透着一股子疲惫和迷茫。他为了考复旦新闻系,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整整一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刷题背书,头发都掉了不少。可估分下来,还是差那么一点儿意思。

我正想怎么安慰他,他话锋一转:“不过,我女朋友好像稳了。她申的港大,前两天刚拿到面试通知。你说气不气人,我这头悬梁锥刺股的,还不如人家点点鼠标来得快。”

挂了电话,我刷了刷朋友圈,好家伙,不止阿哲的女朋友。我的大学学妹,一个绩点不算顶尖但实习经历超丰富的姑娘,晒出了港大教育学的offer;另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两年的朋友,也拿到了港大商学院的面试邀请。仿佛一夜之间,我身边所有优秀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维多利亚港旁的那座百年学府。

这股风潮,绝不是偶然。内地考研一年比一年卷,录取率低得让人心慌;出国去欧美吧,高昂的学费和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就在这个当口,香港大学,像一位优雅的女士,悄悄向内地学子递出了一大捧橄榄枝。这捧橄榄枝,不仅花束更大(扩招),上面还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叶子(奖学金),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内地学霸们带着金光闪闪的履历蜂拥而至,硬生生把港大的申请系统挤成了早高峰的地铁。这趟开往未来的列车,我们普通人还能挤得上去吗?

港大的橄榄枝,到底有多“香”?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港大这波操作到底有多吸引人。简单来说,就是“名额多了,给钱也大方了”。

先说扩招。香港特区政府在2023年施政报告里明确提出,要将公立大学非本地生的限额从20%提升到40%。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招生名额直接翻倍!港大作为领头羊,响应得最快。根据一些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2023-2024申请季,港校研究生项目的申请人数直接突破了10万大关,其中港大自己就收到了超过4万份授课型硕士的申请,比前一年增长了将近20%。名额池子变大了,理论上我们“上岸”的几率也就高了。

再说钱。很多人觉得去香港读书贵,但港大这次是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吸引人才。除了大家熟知的、主要面向博士生的“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每年提供约33万港币的津贴外,港大针对授课型硕士也设立了五花八门的入学奖学金。比如工程学院,会给一些背景优秀的申请者提供高达学费一半的奖学金。商学院的某些专业,甚至有全额学费减免的机会。

我认识一个学妹,本科是上海一所211大学的,绩点3.7,雅思7.5,申上了港大的TESOL(对外英语教学)专业。她本来还在为一年近20万港币的学费发愁,结果开学前收到了邮件,学院授予她一个3万港币的入学奖学金。虽然不多,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名校光环、国际化的视野、离家近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实打实的名额和金钱诱惑,港大这波操作,直接精准打击了内地学子的每一个痛点。难怪大家会说:“考研尽头是考公,留学尽头是香港。”

神仙打架:是谁在卷港大?

机会虽好,但盯上这块蛋糕的人也多得超乎想象。用“神仙打架”来形容现在的港大申请,一点都不夸张。以前我们觉得,有个985/211的背景,绩点上85,雅思过7,就能摸到港大的门槛。现在?这可能只是“参赛券”。

我们来看看现在主流的申请者都是些什么“配置”:

第一类:内地TOP高校学霸。 这是申请大军的主力。清北复交浙南,这些C9联盟的学校几乎是标配。他们的简历有多恐怖?GPA 3.8/4.0是家常便饭,手里攥着一两篇SCI论文,参加过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还得有几段大厂或知名机构的实习经历。比如申请港大金融的,简历里要是没个中金、高盛的实习,自己都不好意思提交。去年我看到一个拿到港大计算机科学offer的同学,本科是浙大的,GPA 3.9,两段腾讯的算法岗实习,还得过ACM竞赛的亚洲区金牌。这背景,简直是“六边形战士”,毫无短板。

第二类:海外名校背景的“海本党”。 这群人是港大非常青睐的申请者。他们本科就在海外(如英国、美国、澳洲)就读,天然具备语言优势和国际化视野。比如一个本科在UCL(伦敦大学学院)读经济的同学,申请港大经济学硕士,几乎是无缝衔接。学校对他的学术背景和英语能力完全信赖,连语言成绩都免了。他们的加入,直接把申请的门槛又往上抬了一截。

第三类:身经百战的“职场精英”。 还有一部分申请者,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想通过读研来实现职业转型或晋升。他们可能学术背景没那么亮眼,但工作履历却金光闪闪。比如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三年的审计师,想转行去读商业分析。他的实践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是应届生无法比拟的。港大很多偏实践的专业,比如MBA、市场营销,就特别喜欢这类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我朋友的公司去年有个同事,本科双非,但毕业后进了字节跳动做产品经理,带过几个千万日活的项目。他用这套履历去申请港大的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计算专业,第一轮就轻松通过了。学校看重的,就是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慌了?别急,神仙虽然多,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些“凡人”就完全没机会。

夹缝求生:普通人的“上岸”指南

面对这种“卷出天际”的局面,我们这些背景没那么闪耀的普通同学,难道只能当炮灰吗?当然不。关键在于,你要学会“错位竞争”和“精雕细琢”。

第一招:避开“红海”,寻找“蓝海”专业。

金融、计算机、数据科学、商业分析,这些是公认的“红海”专业,申请者都是人中龙凤。你的背景如果不是顶尖,硬着头皮去冲,大概率会石沉大海。但港大是一个综合性大学,有很多实力强劲但相对“冷门”的宝藏专业。

比如,对文科生来说,除了卷上天的新闻和传媒,可以看看社会科学学院下的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全球研究等专业。这些专业同样能提供非常好的学术训练和国际视野,但竞争压力会小一些。理工科的同学,如果对纯CS不感冒,可以看看工程学院下的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环境工程等,这些专业和业界结合紧密,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

我一个本科是普通一本英语专业的学姐,绩点不错但科研实习几乎空白。她没有去挤TESOL的独木桥,而是申请了港大的佛学研究(Buddhist Studies)硕士。这个专业听起来很冷门,但课程设置非常扎实,涉及哲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因为申请者少,她的高绩点和优秀的文书让她成功脱颖而出。毕业后,她凭借港大的平台和独特的专业背景,进入了一家知名的文化机构工作,发展得相当好。

第二招:打造你的“专属故事线”。

如果你的GPA、学校背景这些硬性条件不够突出,那就必须在软实力上做文章。申请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不是让你复述简历,而是给你一个讲故事的机会。你要告诉招生官:我是谁?我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情有独钟?我过往的经历如何证明了我的热情和潜力?我未来的规划是什么,而港大的这个项目将如何帮助我实现它?

这个故事必须是独一无二、逻辑自洽的。举个例子,你想申请港大的环境管理专业。你的GPA可能只有3.3,不算高。但你可以这样讲故事:你从小在某个工业城市长大,目睹了环境污染对家乡的影响(个人动机);大学期间,你加入了环保社团,组织了多次实地调研和社区宣传活动(实践行动);你还选修了所有能选的环境科学相关课程,并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写了一篇课程论文(学术探索);你希望通过在港大的学习,系统掌握环境政策制定的方法,未来回到家乡,进入环保部门工作(未来规划)。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远比一份只有“GPA 3.8”的苍白简历更能打动人。它证明了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长期的热情和思考。

第三招:尽早规划,抢占先机。

香港的研究生申请,大部分专业都遵循“先到先得”(Rolling Admission)的原则。也就是说,学校会一批一批地审核材料,发offer,录满了就关通道。越早提交申请,你面对的竞争对手就越少,手里的牌也就越好。

很多同学都是等到大四开学,甚至考研结束了才匆匆忙忙开始准备,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最好的节奏是,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语言考试,大三下学期和暑假去刷实习、做科研,争取在9、10月份申请通道一开放,就把所有材料递交上去。第一批申请的人,往往能用相对没那么顶尖的背景,拿到理想的offer。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我去年有个咨询我的学生,背景和另一个同学差不多,但他拖到第二年2月份才提交,那时候热门专业基本都招满了,最后只能去一个很一般的学校。而那个10月份就提交申请的同学,12月就高高兴兴地拿到了港大的offer。

港大的这趟快车,确实拥挤,车票也确实昂贵。车上坐满了985的学霸、海归的精英和职场的卷王。

但这不意味着,站在站台上的你就毫无机会。这世界上的路,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硬碰硬拼不过,就学会拐弯,学会另辟蹊径。

与其盯着那些遥不可及的“神仙”焦虑,不如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牌。你的牌或许不够华丽,但只要用心去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牌顺序和策略,未必不能赢下这场牌局。

别被“卷”这个字吓倒了。真正的“卷”,不是无意义的内耗,而是为了去到更好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而付出的那份踏踏实实的努力。所以,姐妹们,与其原地纠结,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去查查那些你没听过但可能很适合你的专业,去把你那段独特的经历写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去把申请材料打磨到自己满意为止。

说不定,下一个在朋友圈晒出港大offer的,就是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20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