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留学,现在是卷还是捡漏?

puppy

你是不是也听说了,现在申马来西亚也开始“卷”起来了?看着QS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申请门槛越来越高,心里有点打鼓?别急!“卷”的另一面,其实是巨大的“捡漏”机会。这里超高的性价比、全英文的授课环境,还有作为欧美名校“黄金跳板”的独特优势,对咱们普通家庭来说简直太香了!这篇文章就跟你聊透,怎么避开内卷的坑,精准找到适合你的宝藏院校和专业,让你花更少的钱,走一条更值的路。

小编悄悄话:这篇文章你将看到...
1. 为什么说马来西亚留学正在变“卷”?(有数据有真相)
2. “卷”的背后,藏着哪些给普通家庭的“捡漏”机会?
3. 如何精准定位,找到最适合你的宝藏学校和专业?
4. 花更少的钱,走一条更值的路,具体要怎么操作?

“姐,我有点慌了。”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表妹小雅发来的消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小雅在一个双非一本读大三,成绩中上,家里预算有限,铆足了劲想出国读个硕士提升背景。她最初的目标是英国、澳洲,但看着水涨船高的录取要求和一年三四十万起步的开销,她把目光投向了马来西亚。

“我以为马来西亚是退路,没想到现在也成了‘窄路’”,她发来一张截图,是某留学论坛的帖子,标题赫然是《双非均分85,申马大商科被秒拒,大马留学卷出新高度!》。

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曾几何时,马来西亚留学在很多人眼里,约等于“花钱就能上”。但现在,风向好像真的变了。马来亚大学QS排名冲进世界前70,申请难度直逼英澳名校;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的门槛也肉眼可见地在提高。这让很多像小雅一样,把它当作一个高性价比选择的同学,心里开始打鼓:现在去马来西亚,到底是加入了内卷大军,还是去抄底捡漏?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聊透。我想告诉你的是:没错,马来西亚顶尖那几所学校确实“卷”起来了,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为咱们普通家庭打开的、前所未有的“捡漏”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马来西亚也开始“卷”了?

先别急着反驳,我们得正视一个事实:马来西亚头部的几所公立大学,真的越来越难进了。这种“卷”,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数据撑起来的。

最直观的就是QS世界大学排名。就在前几天发布的2025年QS排名里,马来亚大学(UM)再次前进,排到了世界第60位!这是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QS第45)和复旦大学(QS第44)虽然排名有波动,但它稳稳地和浙江大学(QS第4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QS第133)这些国内顶尖985高校站在了同一个梯队。几年前,UM还在100名开外徘徊,这上升速度,堪比坐了火箭。

我们来看个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小林,2021年毕业于一所普通一本,均分84,雅思6.0,当时顺利申请到了马来亚大学的管理学硕士。而去年,他学弟,背景几乎一样,均分甚至还高一点到了86,申请同一个专业,却收到了拒信。中介给的反馈是:“现在双非背景申请马大王牌专业,没有88分以上,竞争力很弱。”你看,短短两年,门槛已经悄然抬高了一大截。

不只是马来亚大学,其他几所研究型大学也都在猛追。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这“四小龙”也都稳居QS世界前200。当一群世界前200的大学摆在你面前,它们的学费还不到英澳的四分之一,你说申请的人能不多吗?

申请人数的暴增,直接导致了录取标准的提高。以前,很多学校对于语言成绩是可以用语言班来弥补的,但现在,像马大的一些热门学院,直接要求申请时就必须带合格的雅思成绩,否则连入池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内卷最直接的体现:择优录取,水涨船高。

“卷”的B面,才是咱们普通人的机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心凉了半截?别慌!我们看问题要看全面。头部院校的“卷”,恰恰证明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含金量在飞速提升,这反而让整个留学目的地变得更香了。而对我们来说,机会恰恰就在那些“卷”不到的地方。

机会一:无敌的性价比,依然是王炸

这是马来西亚留学最核心的优势,没有之一。我们来算一笔账,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说服力。

假设你去英国读一年硕士,学费平均2.5万英镑(约23万人民币),生活费再保守估计一年也要1.5万英镑(约13万人民币),总开销轻松突破35万人民币。去澳洲、美国,只多不少。

那么马来西亚呢?以排名最高的马来亚大学为例,商科硕士一年的学费大约是3-5万马币(约4.5-7.5万人民币)。其他公立大学更便宜,很多专业一年学费只要2-3万人民币。生活费方面,在吉隆坡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月包括吃住行,3000人民币可以过得相当滋润。算下来,一年总花费,读公立大学基本可以控制在8-10万人民币以内。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你在英美澳留学一年的钱,足够在马来西亚读完整个硕士课程,甚至还有富余。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渴望获得海外教育背景的家庭来说,这不是“捡漏”是什么?我认识一个同学,家里就是普通工薪阶层,他拿着父母给的15万,不仅在UPM读完了硕士,还用余下的钱在东南亚玩了一圈。他说:“这简直是我做过最值的投资。”

机会二:欧美名校的“黄金跳板”,不止说说而已

很多人对马来西亚留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去一个东南亚国家读书”。其实,它早就成了通往欧美顶尖学府的一条“高速公路”。这里的“跳板”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国际大学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莫纳什大学(澳洲八大之一)、厦门大学等都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分校。这些分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位证书都和主校区完全一样,但学费却只有主校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比如,在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读本科,前两年在马来西亚,最后一年或两年可以无缝衔接到英国本校,毕业证一模一样,但你已经省下了一大笔钱。前阵子,有个学生就在纠结,是去英国读排名100多的大学,还是来诺丁"汉马来西亚分校(诺丁汉大学本身QS世界排名前100)。他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觉得用更低的成本,拿一个排名更高的文凭,这笔账谁都会算。

第二种是独特的“双联课程”(Twinning Degree Programme)。这是马来西亚教育的一大特色。你可以在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比如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英迪大学(INT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先读1-2年,然后再转去他们合作的英、美、澳、加的伙伴大学完成剩余课程,最后拿到的是伙伴大学的学位。这种模式的认可度非常高,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教育体系。我有个学妹,通过英迪大学的美国学分转移课程(ADTP),最后成功转到了美国的普渡大学,这在国内是很难想象的。

机会三:全英文授课环境,治好你的“哑巴英语”

“去马来西亚能练好英语吗?那里不是都说中文和马来语吗?”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首先,马来西亚所有大学,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授课都是全英文的。你的课本、讲义、论文、考试,全部是英文。其次,这是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你的同学可能来自马来西亚本地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来自中东、非洲、中亚的国际学生。大家唯一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小组讨论、课后活动,你想偷懒说中文?可能你的组员根本听不懂。这种“被迫”开口的环境,比你天天在国内上外教课效果好得多。

我一个性格内向的朋友,在国内雅思考了6次才考到6.5,口语是老大难。去了马来西亚之后,天天跟印度裔的室友和各种肤色的同学混在一起,半年后,他再跟我视频,已经是一口流利又带点奇妙口音的“Manglish”(马来西亚式英语),自信心爆棚。他说:“在这里,英语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生存工具。”

那么,怎么精准“捡漏”,不当炮灰?

说了这么多机会,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抓住。如果你还用老眼光,非要去跟985的学霸们卷那几所顶尖公立大学的王牌专业,那大概率会成为“炮灰”。聪明的做法是,换个思路,精准定位。

第一招:别死磕综合排名,看专业优势

综合排名高,不代表所有专业都强。反之,一些综合排名没那么靠前的学校,可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举个例子,你想读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如果你只盯着马来亚大学,那可能就错过了真正的“王者”——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这所私立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在QS学科排名中常年位列世界前20,是业界公认的顶尖水平,其实践机会和行业联系远非综合性大学可比。同样,想学表演艺术、音乐,UCSI大学(思特雅大学)是更好的选择,它的音乐学院在QS表演艺术学科排名中也是全球前100的常客。

再比如,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虽然综合排名略低于马大,但它的工程学、药剂学、环境科学等专业非常强势,行业认可度极高。所以,选校前,先问问自己想读什么专业,然后去查QS的学科排名,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第二招:公立申请难度大,就看优质私立和海外分校

当通往公立大学的门变窄时,优质的私立大学和海外分校就是那扇为你敞开的窗。前面提到的泰莱大学、UCSI,还有亚太科技大学(APU),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领域口碑极佳,就业率非常高。这些学校的申请门槛相对公立大学更灵活,更看重你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而海外分校,比如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虽然申请也不算容易,但相较于去澳洲本部申请,无论是在成绩要求还是申请流程上,都友好得多。你能用更低的成本,拿到一张澳洲八大的毕业证,回国做学历认证,含金量和本部是完全一样的。这笔投资,回报率简直不要太高。

第三招:避开红海,探索“蓝海”宝藏专业

商科、计算机科学、传媒,这些都是申请的“红海”,挤满了人。如果你的背景不够硬,为什么不看看那些“蓝海”专业呢?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在伊斯兰金融、清真产业管理等领域是全球的领头羊。这些专业在国内几乎是空白,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东地区却非常吃香。比如,英迪国际大学(INTI)就开设了受世界银行和伊斯兰开发银行支持的伊斯兰金融硕士课程。

此外,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马来西亚在热带农业(博特拉大学是强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石油工程(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和国油大学是顶尖)等领域也有着世界级的研究水平。这些专业听起来小众,但往往竞争压力小,就业前景却非常精准和广阔。

留学从来不是一场非黑即白的竞赛,不是只有爬上金字塔尖才算成功。花几百万去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和花几十万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平台,哪个更值?

别再被人云亦云的“卷”字吓倒了。看清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马来西亚这张牌,打好了,绝对能让你在人生的赛道上,完成一次漂亮的超车。现在,你觉得它是“卷”,还是“捡漏”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