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读妈妈预算规划避坑指南 |
|---|
| 别只盯着学费:学费只是入场券,真正的开销大头是租房和生活费,尤其是在伦敦。 |
| “隐形开销”是无底洞:孩子的补习、社交、旅行、兴趣班,每一笔都不可小觑,提前规划才不慌。 |
| 别忘了自己:陪读妈妈也需要生活和社交,这部分预算不能省,关系到你的身心健康。 |
| 准备应急基金:英国看牙医、娃突然要参加个欧洲游学……总有计划外的支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
姐妹们好,我是 lxs.net 的特约小编Cici妈。上周在伦敦一家咖啡馆,偶遇了一位正在为娃考察学校的妈妈。她兴致勃勃地给我看手机,指着一所顶尖私校官网上的学费,大概一年三万多镑,长舒一口气说:“嗯,比想象中好点,这个费用我们家还能接受。”
我看着她,笑了笑,把我的拿铁往旁边推了推,跟她说:“姐妹,这三万镑,可能只是你全年开销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她当时那个惊讶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真的,太多姐妹在做预算时,眼里只有官网上那个明晃晃的学费数字,觉得搞定了这个大头,其他都是小钱。可真到了英国,才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预算陷阱。那些看不见的生活成本,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你的钱包勒得紧紧的。
我娃在英国读A-Level已经两年了,我陪着他,也实打实地在这里生活了两年。这两年的每一笔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今天,我就把我家的流水账本翻出来,给姐妹们扒一扒,送娃来英国读高中,陪读妈妈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这篇不是官方指南,全是我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你们做一份最接地气的预算,少走点弯路。
冰山一角:学费和那些“入门级”花费
咱们先从最明显的部分说起——学费。这笔钱是刚性的,也是大家最先关注的。
英国的高中,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私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大部分国际生都会选择这种。私校又分走读(Day School)和寄宿(Boarding School)。
如果你选择陪读,那娃上的就是走读学校。费用相对便宜一些。拿伦敦来说,一所不错的私立女校,比如St Paul's Girls' School,一年的学费差不多在3万英镑左右。伦敦以外的地区,比如曼城、伯明翰,好的私校学费可能在1.5万到2.5万英镑之间。听起来是不是还好?别急,这只是学费。
如果你不陪读,娃上寄宿学校,那费用就直接上一个台阶了。像伊顿公学(Eton College)这种顶级男校,一年学费加住宿费轻松超过4.8万英镑。普通一点的寄宿学校,一年也要3.5万到4.5万英镑。这笔钱,已经够在英国非伦敦地区买一套小公寓的首付了。
还有一种是公立学校(State Schools),特别是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s),学术成绩非常好。理论上学费是免费的,但门槛极高,入学考试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对你的居住地有严格要求,你必须住在学校的招生范围内(Catchment Area)。这意味着什么?你得在那些通常房价和租金都奇高的“学区”里找房子,这笔隐形成本算下来,可一点都“不免费”。
除了学费,在踏上英国土地之前,还有一笔“门票钱”要付。那就是签证费和移民健康附加费(IHS)。按照2023年的标准,学生签证申请费是363英镑,陪读家长签证(Parent of a Child Student visa)是531英镑。更贵的是IHS,这是让你能享受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费用,学生一年是470英镑,家长一年是624英镑,并且通常需要一次性交完整个签证期限的费用。我们母子俩光是这两项,出发前就花掉了一万多人民币。
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头,在你落地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
开销巨兽: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房租和账单
姐妹们,记住一句话:在英国,你每个月最大的一笔开销,大概率不是吃喝,不是购物,而是房租!
我和我娃住在伦敦西南边的一个区,为了他上学方便,我们租了一个两居室的公寓。你猜多少钱一个月?2400英镑!一年下来就是28800英镑,差不多又是一份学费了。这在伦敦还只是个中等水平。如果你想住在更核心、环境更好的区域,比如切尔西、肯辛顿,那3500英镑一个月都打不住。
当然,离开伦敦,情况会好很多。我有个朋友在曼彻斯特陪读,她们在不错的区域租一个同样的两居室,月租大概在1300英镑左右。在伯明翰或者布里斯托,可能1200英镑就能搞定。所以,你选择哪个城市,直接决定了你生活成本的基准线。
租房还不是给钱就完事了。你得付押金,通常是5周的租金。我当时一次性就付了3000英鎊的押金。这笔钱要到你退租时才能拿回来,前提是房子完好无损。
租了房,各种账单就雪片般飞来了。首先是市政税(Council Tax),这是交给地方政府的,用于社区的公共服务,比如收垃圾、街道维护等。这个税根据你的房子价值分不同等级(Band A到H),每个区的税率还不一样。我们家住的房子是Band E,一年要交接近2000英镑。这笔钱,租客是必须要付的。
然后就是水电煤气网。英国的能源价格前两年涨得特别厉害,现在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不便宜。我们家就母子俩,平时也挺注意节约的,一个月电和燃气的费用加起来差不多要150英镑。水费是固定的,我们这边一年大概400英镑。宽带一个月30英镑。还有个“奇葩”的电视许可费(TV Licence),只要你看直播电视或者BBC iPlayer,就得交,一年159英镑。
咱们来简单算一笔账(以我们伦敦的家为例):
房租:£2400/月 * 12 = £28,800/年
市政税:约 £2000/年
水电煤:£150/月 * 12 = £1800/年
水费+网费+电视费:约 £400 + £360 + £159 = £919/年
光是住和基础账单,一年下来就是 £33,519。是的,你没看错,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很多不错的私校一年的学费了。
润物细无声:那些填不满的日常开销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了。民以食为天,但这“天”也挺贵的。
我们家基本都是自己做饭,很少出去吃。英国的超市分三六九等,高端的有Waitrose,M&S;主流的是Tesco,Sainsbury's;平价的有Aldi,Lidl。我们家一般是Tesco和中超结合。我和娃两个人,一周的买菜钱(包括肉、蛋、奶、蔬菜、水果和一些零食)大概在100-120英镑。一个月下来,吃饭这块就要花掉将近500英镑。
偶尔想改善一下生活,出去吃一顿,那花费就没谱了。在伦敦,随便进一家还不错的餐厅,两个人吃一顿正餐,点两个主菜加饮料,50-70英镑是跑不掉的。如果是去吃顿中餐火锅或者烤肉,人均40英镑起步。所以,我们家规定,一周最多出去吃一次。
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但也很贵。我儿子上学用学生Oyster卡,有折扣,但一个月下来也要近100英镑的交通费。我因为活动范围不大,主要靠走路和偶尔坐公交,用的是非接触式银行卡支付,每天有价格上限(cap),一个月交通费大概在60英镑左右。我们家两个人一个月在交通上就要花掉160英镑。
有些家庭为了方便,会选择买车。一辆二手的家用小车,大概5000-8000英镑能买到不错的。但养车的成本很高,保险尤其贵,新驾照第一年的保险费可能高达2000-3000英镑。再加上路税、年检(MOT)、油费、停车费……算下来不比坐公共交通便宜,只是更方便一些。
这些日常开销,单看每一笔都不多,买棵白菜2英镑,坐趟地铁2.5英镑,但日积月累,一年下来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我们家在“吃+行”这两项上,一年的花费大约是: (£500 + £160) * 12 = £7,920。
真正的“无底洞”:娃那些看不见的软性投资
好了,现在要说到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了——投资在孩子身上的“软性开销”。这部分花的钱,可能比你想象中多得多,而且“上不封顶”。
1. 学术补习(Tutoring)
别以为到了英国就不用补课了,卷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A-Level阶段,为了冲击G5名校,很多孩子都会请私教。我儿子物理和数学都请了tutor,一小时的费用是60英镑。这还是线上课程的价格,如果是一对一面授,价格更高,80-100英镑一小时的都有。我们一周各补一节课,一个月光补课费就是 60 * 2 * 4 = 480英镑。一年下来,就是近6000英镑。
2. 兴趣爱好与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s)
英国的大学申请,除了看成绩,也非常看重课外活动。这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也是申请文书里重要素材的来源。我娃喜欢打网球,我们给他报了家附近的俱乐部,一年会员费是300英镑,请教练上一对一的课,一小时40英镑。他还参加了学校的爱丁堡公爵奖(Duke of Edinburgh's Award),参加野外远足需要买各种装备,冲锋衣、登山鞋、睡袋……一套下来也要好几百镑。
3. 社交与零花钱(Social & Pocket Money)
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社交圈。同学过生日要送礼物,周末要和朋友们去看电影、吃饭、逛街。这部分钱不能省,这是他融入当地生活的重要方式。我每个月给他150英镑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一年就是1800英镑。
4. 学校旅行和假期安排(Trips & Holidays)
英国学校的假期特别多,除了寒暑假,每年还有三个期中假(Half Term)。学校经常会组织各种旅行,比如去法国的语言交换周,去阿尔卑斯山的滑雪之旅。这种活动都是自愿参加,但费用不菲,一个为期一周的滑雪旅行,报价可能在1500英镑以上。
长假期的安排更是烧钱。是飞回国?一张中英往返机票,旺季的时候轻松过万人民币。还是留在英国,或者去欧洲转转?我们去年复活节假期去了一趟意大利,两个人玩了十天,机票、酒店、交通、吃饭,花了差不多3000英镑。
这部分“软性投资”我们来粗略算一下:
补习费:£5760/年
兴趣班+活动:约 £1000/年
零花钱:£1800/年
假期旅行(一次欧洲游+零散花费):约 £4000/年
总计:£12,560。这笔钱,已经足够在英国很多城市生活一整年了。
别忘了自己,陪读妈妈也要“生活”
最后,我想跟姐妹们说,陪读,不等于坐“移民监”。你放弃了国内的工作和朋友圈,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再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那对心理健康是巨大的考验。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一笔预算,用来“生活”,而不是“生存”。
我给自己报了个健身房,一个月40英镑。每周会和几个陪读妈妈一起喝喝咖啡、逛逛美术馆,这部分开销一个月大概100英镑。我还利用白天的时间,报了一个线上的课程,给自己充充电,花了500英镑。偶尔娃住校或者参加活动,我也会给自己放个小假,去周边的小镇住两天。
这部分花费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它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一个“陪读妈妈”,我还是我自己。一年下来,我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大概在2000-3000英镑左右。这笔钱,我觉得花得最值。
总账单揭晓,你准备好了吗?
好了,流水账报完了,我们来汇总一下,看看在伦敦陪读一年,不算学费,到底要花多少钱:
居住成本(房租+账单):£33,519
生活成本(吃+行):£7,920
孩子软性投资:£12,560
妈妈个人开销:£2,500
总计:£56,499
按照现在的汇率,这差不多是50万人民币。再加上3万英镑的学费,总开销就是8.6万英镑,折合人民币接近80万。
如果是在伦敦以外的城市,房租能省下一大块,可能总开销可以控制在60-70万人民币。但这依然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我的几句真心话
写这么多,不是为了制造焦虑,更不是为了劝退大家。而是希望每一个准备踏上这条路的姐妹,都能对未来的开销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知。
别光听中介画的大饼,也别只看学校官网的数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把预算做足,甚至在算出来的总数上再加10-15%作为应急基金,这样你来到这里后,才不会因为钱的问题手忙脚乱,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陪伴孩子和关照自己上。
这条路,是孩子的一场成长,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场修行。想清楚,准备好,然后就勇敢地往前走吧。毕竟,看着孩子在这里一天天变得更独立、更自信、眼界更开阔,你会觉得,之前算的那些账单,好像也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