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留学,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puppy

就要开启英国留学生活啦,是不是又激动又有点小紧张?行李打包好了,攻略也做了不少,但有些“雷区”可能没人告诉你。比如,千万别把国内的“借鉴”习惯带到论文里,学术诚信可是天大的事儿,一不小心就可能影响毕业!也别整天只和自己人抱团,错过了和世界各地小伙伴交流的机会多可惜呀。还有,生病了才想起注册GP?打工一不小心就超时?这些生活里的小坑,踩进去可就麻烦啦。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排雷指南”,帮你绕开那些过来人踩过的坑,从学习到生活,让你的留学之路顺顺利利。快来看看,别等吃了亏才后悔哦!

留学英国避坑指南
学术诚信:千万别把“借鉴”当习惯,引用格式、查重率都是红线。
社交圈子:勇敢跳出舒适区,别让留学生活只剩下“老乡会”。
医疗健康:落地就去注册GP,别等生病了才抓瞎。
兼职打工:看清签证规定再开工,每周20小时不是闹着玩的。
日常生活:警察局注册、TV Licence、Council Tax,小事不注意,麻烦找上门。

哈喽,各位即将在腐国开启新篇章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哲。

还记得我刚到英国那年,有个同系的学长,平时看起来挺机灵的一个人。期末前夕,他一篇重要的课程论文被导师打了回来,邮件里附上了一份高达45%的查重报告,还约他去办公室“聊聊”。他当时就懵了,觉得自己挺冤的,说只是把几篇中文文献的核心观点翻译了一下,再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了一遍,怎么就成抄袭了呢?他以为这在国内顶多算“借鉴”,但在英国,这直接被定性为严重的学术不端(Academic Misconduct)。

后来,他经历了听证会、写道歉信,最终这门课被判零分,重修。虽然没有到被开除那么严重,但这个“污点”却一直跟着他,毕业时差点因为这门课的成绩影响了学位等级。这件事当时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聪明”和“潜规则”,在另一个国度里,可能是万万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就是这些没人会写在官方指南里,但却能实实在在影响你留学体验,甚至决定你留学成败的“千万别做”的事。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过来人用真金白银和宝贵时间换来的教训。

学术诚信:这不是小事,是天大的事

咱们就从学长那个“坑”说起吧。为什么把这个放第一位?因为在英国大学的规则里,学术诚信就是底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你可能会觉得,“我不复制粘贴不就行了?” 太天真了!英国大学对抄袭(Plagiarism)的定义,比你想象的要宽泛得多。直接复制粘贴当然不行,但下面这些也同样属于抄袭:

  • 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数据、图表,却没有注明出处。

  • 把原文的词句换了换顺序,或者替换了几个同义词,就当成自己的话,这叫不规范的“改写”(Paraphrasing)。

  • 把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用在论文里,却不注明原始出处。

  • 和同学讨论后,交上去的作业内容、结构甚至思路都高度相似,这可能被判定为“共谋”(Collusion)。

  • 直接找代写?那就更别提了,这是学术诚信里的“顶级重罪”,一旦被发现,开除学籍、遣返回国都是常规操作。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事实就是如此。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报告,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调查。英国《泰晤士报》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里,英国顶尖大学的学生作弊案例急剧增加,其中“论文工厂”(Essay Mills)的使用是一个重灾区。英国政府甚至在2022年通过了立法,将提供和宣传论文代写服务定为刑事犯罪。

后果有多严重?轻则论文零分、课程重修,重则被停学、开除,学生签证也会被吊销。我认识一个同学,因为小组作业里一位同学负责的部分抄袭了,导致整个小组的作业都被判为零分,大家一起跟着受罚。你说冤不冤?所以在英国的学术环境里,不仅要自己行得正,还要学会保护自己,和靠谱的队友合作。

怎么办?很简单:但凡不是你原创的想法,就一定要标注引用(Citation)!学校的图书馆网站和你的课程手册里,都会有详细的引用格式指南(比如哈佛、APA、MLA等)。开学初,学校通常会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工作坊,千万别偷懒,一定要去听。每个学校也都会提供像Turnitin这样的查重软件,让你在提交前自查。记住,宁愿引用得啰嗦一点,也别因为偷懒而惹上大麻烦。

社交圈子:别只在“唐人街”里打转

出了国,见到同胞,那种亲切感和安全感是谁都无法抗拒的。大家一起说中文、吃火锅、刷抖音,多舒服啊。但是,如果你整个留学生活,社交圈里90%以上都是中国人,那我得说,你可能错过了留学最宝贵的一部分。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男生来英国读了一年硕士,英语口语水平和他刚来的时候几乎没差,点餐还是只会说“This one, this one”。他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宿舍、教室、中国超市。朋友全是老乡,娱乐活动就是去中餐厅唱K。毕业回国后,别人问他在英国有什么收获,他除了那张文凭,几乎讲不出任何关于英国文化、社会和风土人情的体验。

这真的太可惜了!你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漂洋过海,难道就是为了换个地方继续过国内的生活吗?根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一项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表示,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与英国本土学生交朋友方面感到困难。这个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无法克服的。

勇敢地跳出那个“舒适圈”吧!怎么跳?

第一,加入社团(Societies)。英国大学的社团文化非常发达,从体育类的足球、羽毛球,到兴趣类的摄影、戏剧、辩论,再到奇葩的“哈利波特魁地奇社”,总有一款适合你。这是认识不同背景、不同专业朋友的最好途径。别怕自己英语不好,带着你的热情和微笑去,你会发现大家都很友好。

第二,多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活动。迎新周的派对、学院的学术讲座、国际学生办公室组织的文化交流日……这些都是官方帮你创造的社交机会,抓住它们!哪怕只是去混个脸熟,和邻座的同学聊聊天气,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三,尝试去做志愿者。无论是去社区的慈善商店帮忙,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做志愿者不仅能让你深入了解当地社会,还能在简历上添上漂亮的一笔,一举两得。

当然,这不意味着你要和中国朋友“绝交”。保持和同胞的联系非常重要,他们是你在这里最坚实的后盾。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既能享受和同胞在一起的温暖,也能勇敢地去拥抱一个更多元、更广阔的世界。

医疗健康:别等发烧到39度才想起GP

“GP”是啥?General Practitioner,也就是社区全科医生。在英国,你看病的基本流程是:生病了 → 预约GP → GP初步诊断/开药 → 如果需要,GP把你转诊给专科医生或大医院。除非是紧急情况(比如车祸、心脏病发作),否则你不能直接跑去医院挂号。

很多同学的逻辑是:“我现在好好的,没病没灾,注册那玩意儿干嘛?” 大错特错!等你真的生病了,头痛发烧,浑身无力,那时候才想起来要去注册GP,你会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注册GP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你需要找到你住址所属片区的GP诊所,填一大堆表格(GMS1 form),提供护照、BRP、地址证明等文件。整个流程走下来,快则几天,慢则一两周你才能正式注册成功,拿到你的NHS Number。想象一下,你发着高烧,还要去研究这些复杂的流程,那该有多绝望?

我朋友小琳就有过惨痛经历。她来英国半年了都没注册GP。有一次周末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快虚脱了,想去看医生却发现根本没有GP。她打电话给NHS的非紧急医疗热线111,对方问了一堆问题后,建议她去Walk-in Centre(免预约门诊),结果她拖着病体赶过去,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看上医生。

记住,你申请签证时交的那个好几百甚至上千英镑的“移民健康附加费”(IHS),就是为了让你能免费享受NHS的医疗服务。这钱都交了,为什么不把这个福利利用起来呢?正确的做法是:拿到BRP、安顿好住处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GP诊所注册!这是对自己健康最基本的保障。注册是免费的,有备无患。

兼职打工:每周20小时是法律,不是建议

很多同学想在留学期间做点兼职,赚点零花钱,顺便锻炼自己。这个想法非常好,但前提是:必须严格遵守学生签证的规定。

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的规定,持有学生签证(Student Visa)在英国学习学位课程的学生,在学期期间(Term-time)每周最多只能工作20小时。在官方假期(比如圣诞、复活节、暑假),则可以全职工作。这个“20小时”是铁的纪律,多一个小时都算违法。

别以为这是小事。英国对非法用工的打击力度非常大。一旦被发现工作超时,你面临的可能是签证被取消、被遣返回国的严重后果,并且会在你的出入境记录上留下一个大大的污点,影响你未来申请任何国家的签证。一个真实案例是,几年前有中国留学生在中餐馆打工,因为老板为了省事用现金支付,也没有严格记录工时,结果被移民局突击检查时发现超时工作,最终学生和老板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所以,关于打工,请记住几点:

第一,只去正规的地方工作。正规的雇主会要求你提供护照、BRP,并检查你的工作许可时间,还会要求你申请一个国家保险号(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 NINo),帮你合法纳税。那些跟你说“没关系,给你现金,不用报税”的地方,往往都是坑。

第二,自己要算好时间。“每周”的定义通常是从周一到周日。如果你同时打两份工,一定要确保总工时加起来不超过20小时。别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移民局查不到。

第三,分清“学期”和“假期”。什么时候是官方假期,学校的校历上会写得清清楚楚。课程结束了但还没到毕业典礼的这段时间算不算假期?这些细节问题,最好向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确认清楚,不要自己想当然。

日常生活里那些看不见的“小坑”

除了上面这些大事,英国生活里还有一些零零碎碎,但一不小心就会让你头疼的“小坑”。

警察局注册:根据规定,来自某些国家(包括中国)的、在英居住超过6个月的留学生,必须在抵达英国后的7天内去指定的警察局注册。忘记注册或者搬家了没有及时更新地址,都可能在你续签或者未来申请其他签证时造成麻烦。这件事非常重要,落地后就要马上预约办理!

TV Licence:只要你观看或录制直播电视节目(任何频道),或者在BBC iPlayer上看任何节目,无论你用的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必须购买TV Licence(电视许可)。别以为没人知道,他们真的有检测车会上门检查。被抓到没买的罚款高达1000英镑。如果你只看Netflix、YouTube这类点播服务,不看直播和BBC iPlayer,那就不需要买。

Council Tax(市政税):作为全日制学生,你是可以免交市政税的。但前提是你住的地方,所有同住的人都是全日制学生。只要有一个室友是已经工作的,或者不是全日制学生,那这套房子就可能需要交税。开学后记得去学校开一张学生身份证明信,用来申请免税。

各种合同:在英国签任何合同,无论是租房合同、手机合同还是健身房会员合同,都请务必仔仔细细阅读每一条款,特别是关于提前解约的条款。英国是信用社会,合同的法律效力很强,一旦签了字,想提前退出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说了这么多“不要做”,好像把留学生活描绘得处处是陷阱。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留学这条路,就像一场大型的单人闯关游戏。我们今天说的这些,不是想给你增加压力,而是想把前人掉过的坑都给你标出来,让你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更值得的地方——去美术馆看一场期待已久的展览,去苏格兰高地徒步,去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在pub里聊天南地北,去成为那个更独立、更勇敢、视野更开阔的自己。

别怕犯错,因为成长总是伴随着磕磕绊绊。但希望今天的这份“排雷指南”,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让你的英国留学之旅,从一开始就顺顺利利,充满阳光和惊喜。大胆去体验吧,这才是留学最珍贵的礼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78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