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炸了!签证政策迎来重磅调整

puppy

家人们,留学圈真的要变天了!最近各国签证政策出了个“王炸”级别的调整,不管你是正在申请的萌新,还是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都可能被影响到哦。大家最关心的毕业后工签时长、申请材料是简化还是变严、还有资金证明的要求,这次都有了新说法!这波调整到底是“开卷”放水,还是默默“劝退”?是天降利好还是晴天霹雳?这些变化都跟你息息相关,赶紧点进来看看详细解读,千万别等到递签时才发现踩坑了!

本期核心看点速览
英国??:授课型硕士不能带家属了!“拖家带口”留学路被堵死?
澳洲??:存款证明要求暴涨!语言门槛也提了!“劝退”指数五颗星?
加拿大??:学签发放量直接“腰斩”!部分毕业生工签资格被取消,这谁顶得住?
美国??:政策相对稳定,但签证面试“玄学”依旧,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移民倾向?

“叮咚——”

凌晨一点,正为PS(个人陈述)头秃的小A,被留学申请群里一条接一条弹出的消息震得睡意全无。一张截图在群里疯传,标题赫然写着:“加拿大宣布对国际学生签证设限,两年内削减35%!”

小A的心咯噔一下。她梦校清单里,加拿大占了半壁江山。这消息要是真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几十万人抢一张票,难度系数堪比双十一抢限量款。群里瞬间炸开了锅:“真的假的?我刚交了申请费啊!”“澳洲不是也涨钱了吗?今年怎么这么难?”“英国还能带家属吗?我老公工作都准备辞了……”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像小A一样,被这些突如其来的消息搞得心神不宁?没错,家人们,这不是演习!2024年开年以来,几个主流留学国家的签证政策,真的来了个“王炸”级别的调整。这已经不是小修小补了,简直是地壳运动级别的变动!

这些政策变化,就像一个个看不见的关卡,直接决定了我们是顺利通关,还是卡在半路。今天,我就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波“史诗级”更新,看看这到底是“开卷”还是“劝退”,我们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英国??:PSW没变,但“拖家带口”的梦碎了?

先来说说咱们的老朋友英国。前几年PSW(毕业后工作签证)恢复两年,让英国留学热度蹭蹭往上涨。大家都觉得,读一年硕士,还能在英国工作两年,性价比简直拉满。但好景不长,英国政府觉得人太多了,开始“动手”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家属签证(Dependent Visa)的“一刀切”。从2024年1月起,除了攻读研究型硕士(如MPhil, PhD)的学生外,所有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的留学生,都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和子女)申请陪读签证了。

这是什么概念?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学姐C,30岁,国内工作了几年,想去英国读个传媒硕士给自己充充电,顺便让孩子接受一下英语环境的熏陶。她老公也全力支持,计划辞职过去陪读照顾孩子。结果政策一出,全家计划泡汤。学姐C跟我吐槽:“我直接傻眼了,这不就是逼着我们这种有家庭的人放弃吗?孩子太小,一个人真搞不定。”

这个政策的影响力有多大?根据英国内政部的数据,在2023年,签发给留学生家属的签证数量高达14.8万份,比2019年增长了近9倍!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导致净移民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他们挥起了大刀。

好消息是,大家最关心的PSW签证时长目前没有变化,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依然可以申请2年,博士毕业生3年。这算是暴风雨中的一丝慰藉吧。但对于那些希望家庭团聚的申请人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靂。如果你是单枪匹马去留学,那这个政策对你影响不大;但如果你有带家人一起出去的打算,那在选择英国授课型硕士时,真的要三思了。

澳洲??:“卷”出新高度,钱和语言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说英国是精准打击,那澳洲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无差别扫射”了,突出一个字:严!两个字:更严!

第一个重拳,砸向了我们的钱包。澳洲移民局宣布,从2024年5月10日起,申请学生签证的资金证明要求,从原来的24,505澳元/年,直接飙升到了29,710澳元/年!短短一年不到,涨了两次,涨幅超过20%!

什么概念?按现在的汇率算,光一年的生活费存款就得准备将近14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你的学费和往返机票。我一个正在准备申请悉尼大学的朋友哀嚎:“我妈刚给我存好的钱,一夜之间就不够了,还得再加!感觉不是去留学,是去‘渡金’。”

第二个重拳,砸向了语言能力。学生签证的最低英语语言要求也提高了。之前,雅思(IELTS)总分5.5分就能申请,现在至少要6.0分;如果想申请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485签证),更是从6.0分提高到了6.5分。托福等其他考试的要求也相应水涨船高。

这意味着,以前可能觉得语言成绩差不多就行,先过去读语言班的同学,现在这条路也变窄了。澳洲移民局明确表示:我们欢迎的是真正来学习的学生,而不是把留学当跳板的人。

还有个更“玄学”的变化,就是用“真实学生测试”(Genuine Student test, GS)取代了之前的“真实临时入境者”(Genuine Temporary Entrant, GTE)要求。听起来只是换个名字?No no no!GS测试会更严格地审查你的申请动机、课程与你过往经历的关联性、以及你为什么选择澳洲而不是你的母国。签证官会像侦探一样,在你的申请材料里寻找蛛丝马迹,判断你到底是不是个“纯粹”的学生。

总而言之,澳洲这波操作下来,直接把留学门槛从硬件(钱)到软件(语言、动机)都抬高了一个台阶。想去澳洲的小伙伴,现在不仅要拼命攒钱、刷雅思,还得好好打磨自己的申请文书,向签证官证明:“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加拿大??:突然“限流”,留学名额靠抢?

相比英澳,加拿大的变动可以说是最具颠覆性的,直接动了根基——学签数量!

2024年1月,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对2024年的国际学生签证申请设置了为期两年的上限,预计发放约36万份学签,比2023年爆减35%!

35%是什么概念?就是本来有100个座位,现在直接抽走了35个。这让加拿大留学从“申请制”瞬间有了“摇号制”的感觉。就像我开头提到的朋友小A,她感觉自己的留学梦突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以前是只要你够优秀,学校要你,签证大概率没问题。现在呢?你可能拿到了梦校的Offer,却可能因为“名额没了”而被拒之门外。

为了实施这个“限流”政策,加拿大还搞出了一个新东西——省级证明信(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 PAL)。现在,大部分本科和学院课程的申请人,在递交学签申请时,必须先拿到所在省份出具的这封信。每个省的PAL配额是有限的,发完了就没了。这简直就是给申请加了一道“生死锁”。

更扎心的是对毕业后工签(PGWP)的调整。以前,很多同学会选择就读“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学院课程,因为学费相对便宜,课程也实用。但新政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这类课程的毕业生将不再有资格申请PGWP!

这对很多家庭条件一般,希望通过留学找到工作机会的同学来说,是致命一击。我认识一个学弟,去年刚入学安大略省的一个公私合营学院,本来规划得好好的,毕业拿工签,工作移民。现在政策一变,毕业就得回国,几年的规划和投入可能都打了水漂,他现在每天都在焦虑地研究转学。

不过,加拿大也给了一些“甜头”:硕士和博士课程的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长达3年的PGWP,而且他们的配偶还能继续申请开放式工签。这明显是在筛选,加拿大现在更欢迎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留下。

美国??及其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在一片“哀嚎”声中,美国今年的签证政策显得格外“淡定”,没有出台什么全国性的限制措施。F-1学生签证的规则基本保持原样。这让很多原本在几个国家间摇摆的同学,又把目光投向了美国。

但是,风平浪静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美国的签证,难点从来不在于明面上的条款,而在于那个“玄之又玄”的签证面试。

签证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大,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你的“移民倾向”。你必须在短短几分钟内,清晰、有理、有据地向他证明:我只是去读书的,我爱我的祖国,我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你的家庭背景、资金状况、学习计划、归国理由,都是他考察的重点。

最近,我们也听到一些案例,比如有学生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关于在美国找工作、定居的言论,被签证官查到后当场拒签。所以,申请美签的小伙伴,面试准备一定要做足,同时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网络形象。

总的来说,全球留学的大环境确实在收紧。各国政府似乎都在从过去几年的“开门迎客”,转向“择优录取”,更加注重留学生的质量和他们能为本国带来的实际价值。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心都凉了半截,觉得留学之路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崎岖?

别慌,真的别慌。政策变化是常态,我们留学生的适应能力向来都是满级的。

首先,记住一句话:信息为王!不要再去听信各种中介的“小道消息”和群里的“内部爆料”了。所有政策,都以官方网站为准。英国的gov.uk,澳洲的homeaffairs.gov.au,加拿大的canada.ca,把这些网站收藏起来,每天刷一刷,比什么都靠谱。

其次,规划要趁早。以前可能觉得存款提前半年准备就行,雅思可以慢慢考。现在不行了!资金证明要求随时可能再涨,语言门槛也可能更高,学签名额更是说没就没。把所有事情都往前赶,给自己留出充足的缓冲时间,才能在政策突变时从容应对。

最后,心态放平。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你的学术能力,更是你的信息搜集能力、规划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些政策调整,其实也是在帮我们提前筛选和思考:我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留学圈的天的确在变,但天变了,我们撑把伞就是了。这波调整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会淘汰掉那些准备不足、动机不纯的人,让真正优秀、目标明确的你,更加脱颖而出。所以,别怕,未来的lxsers,打起精神,把攻略做足,这场“升级打怪”的游戏,我们一定能通关!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9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