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秒过!HR最偏爱的英国大学是这些

puppy

还在只盯着QS排名选校吗?那可就亏大啦!留学花了这么多心血和银子,最后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真的会emo。悄悄告诉你,英国的HR们心里都有一张“靶校名单”,和你熟知的排名可不完全一样哦!这篇文章就来帮你深扒一下,从投行、咨询到互联网大厂,到底哪些英国大学的毕业生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简历能被优先“打捞”。快来看看你的梦校在不在榜上,顺便get一下如何利用学校资源,让自己成为那个让HR眼前一亮的仔吧!

选校前必看の“潜规则”
? QS排名 ≠ 就业力排名:HR的小本本里,学校的“江湖地位”和QS排名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 英国大厂有“靶校”情结:这不是玄学,是他们为了节省招聘成本、保证人才质量的“高效捷径”。
? 行业决定偏爱链:投行爱G5,科技大厂追捧理工强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则广撒网,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心头好”。
? 你的学校就是你的资源库:能不能撬动校友网络、用好Career Service,比纠结排名本身重要得多。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挖留学干货的小编。

今天想和大家聊个扎心又现实的话题。先给你讲个我朋友Leo的故事吧。

Leo去年从英国一所QS排名前100的大学硕士毕业,成绩是Distinction,简历也打磨得闪闪发光,还考了几个专业证书。他满怀信心地投递了伦敦金融城(The City)的十几家顶级投行和资管公司。结果呢?一个月过去,收到的不是拒信,就是石沉大海,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捞着。

Leo彻底emo了,跑来问我:“是我不够优秀吗?还是英国人有什么‘潜规则’?”

我点醒他:“你学校虽然QS排名不错,但在金融圈,它可能根本不在HR的‘Target School List’(靶校名单)上。”

一句话,让他愣了半天。是啊,我们辛辛苦苦刷雅思、卷绩点、花大几十万留学,为的不就是一份好工作吗?如果从选校那一步就偏离了航道,后面的努力岂不是事倍功半?

所以,今天我就来当一回“内幕爆料官”,带你深扒一下英国HR们到底偏爱哪些大学。这份“名单”可比冷冰冰的综合排名实用多了!

为啥HR会有“靶校名单”这种东西?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公平,凭什么按学校“下菜碟”?

站在HR的角度想想,这其实是一笔经济账。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种公司,一个初级分析师岗位能收到上万份简历。HR根本没时间一份份仔细看。最快的筛选方式是什么?没错,就是“学校”。

首先,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在他们眼里,特定几所大学的学生,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已经有了一层“质量保证”。

其次,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固定去几所大学开宣讲会、办求职Workshop、参加Career Fair。他们和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关系密切,甚至对学院的课程设置都了如指掌。这种“知根知底”的合作,让他们更愿意从这些学校招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叫“校友效应”。你打开LinkedIn看看,会发现顶级公司的中高层,很多都毕业于那几所固定的大学。他们自然更倾向于招自己的学弟学妹,这不仅是一种情感认同,也是内部推荐和人脉网络的延续。

权威的英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研究机构High Fliers每年都会发布一份《The Graduate Market》报告。在最新的2024年报告里,明确列出了最受顶级雇主青睐的大学名单。排在前列的有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华威大学、诺丁汉大学等等。这份名单和QS排名是不是看起来很不一样?这就对了,因为这才是真正来自雇主视角的“干货”。

第一梯队:神坛之上,投行咨询的“亲儿子”

如果你的目标是留在英国,进入投行、顶级咨询公司(MBB)、或者“魔法圈”律所(Magic Circle),那下面这几所学校,就是你简历上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这还用说吗?“牛剑”(Oxbridge)在英国就是独一档的存在。它们的title本身就代表了顶级的智商、学习能力和荣耀。无论你想去哪个行业,牛剑的学历都是畅通无阻的VIP通行证。

我们来看点实际的。在LinkedIn上随便一搜,你会发现在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工作的剑桥校友超过1000人,在高盛(Goldman Sachs)的牛津校友也数以千计。根据Sutton Trust的报告,英国超过一半的顶级公务员、法官和记者都来自这两所学校。这种统治力,是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如果说牛剑是全能王者,那LSE就是金融和社科领域的“专精特新”之王。它的名字里就带着“经济”二字,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与金融城仅一河之隔。这种地理优势,让LSE的学生可以随时参加各种行业活动,接触到第一手资讯和人脉。

LSE的校友网络在金融圈可谓是“一手遮天”。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知名投行、基金或咨询公司里找到LSE的毕业生。一个真实案例:我一个在LSE读金融的朋友,他的课程教授就是前高盛的MD(董事总经理),课堂上讲的案例都是亲身经历。这种资源,你去哪里找?也难怪有人开玩笑说:“LSE的毕业证,就是半张投行的Offer。”

?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G5里的另外两位成员,同样是HR眼中的“香饽饽”。

帝国理工是理工科的殿堂。如果你想在金融圈做量化分析师(Quant)、数据科学家或者进入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那帝国理工的数理、工程和计算机背景,会比纯金融背景更有优势。现在大厂都爱“理工男”,看中的就是他们强大的建模和编程能力。在谷歌(Google)工作的帝国理工校友数量超过2500人,足以证明其在科技界的地位。

UCL则是一个超级全能型选手。它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几乎没有短板的专业。得益于其庞大的规模和全面的学科设置,UCL的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特别是在金融、法律、建筑和医学领域,声誉极高。UCL和LSE、KCL同属伦敦大学联盟,学生可以共享很多资源,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第二梯队:实力悍将,各大公司的“人才基地”

除了G5,英国还有一批大学,虽然在国际名声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英国本土雇主心中的地位,绝对是杠杠的。它们是各大公司每年校招的“必争之地”。

⚔️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绝对是Target School名单上的“狠角色”。它虽然建校历史不长,但发展迅猛,特别是它的商学院(WBS)和经济系,常年和LSE掰手腕。华威的学生以务实、拼搏和目标明确著称,深受雇主喜爱。

它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 Deloitte, EY, KPMG)和各大银行(除了顶级投行)的最大目标院校之一。每年秋天,从伦敦开往考文垂(华威所在地)的火车上,都坐满了来开宣讲会的各大公司HR。我认识一个在WBS读会计金融的学姐,她说她们学院的传统就是“全员进四大,少数冲投行”,求职氛围浓到窒息。

⚔️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这两所是英国传统精英大学的代表。布里斯托的工程、法律和经济学都非常强势,被誉为“工程王国”。它的学生被认为既聪明又会玩,综合素质很高,是咨询和法律行业非常偏爱的类型。

杜伦大学则常被看作是“牛剑之外的最好选择”。学院制的传统让它有一种独特的精英气质。杜伦的法律、商科和人文社科都极具声望。很多进不了牛剑的学霸,最后都选择了杜伦,因此生源质量极高,在雇主中口碑非常好。

⚔️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这两所是南北两大“巨无霸”院校。曼大是英国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规模大,专业全,校友网络覆盖全球。根据前面提到的High Fliers 2024报告,曼大是被最多顶级雇主“盯上”的大学,没有之一!无论你想找什么行业的工作,在曼大总能找到对应的资源和校友。

爱丁堡大学则是苏格兰的荣耀。它的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和信息学)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如果你想进科技大厂,爱大的CS学位绝对是硬通货。同时,它的商学院和金融相关专业也备受伦敦金融城的认可。在亚马逊(Amazon)工作的爱大校友就有近千人,实力可见一斑。

潜力新星:互联网大厂和新兴行业的新宠

时代在变,HR的偏好也在变。随着科技行业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一些在特定领域拥有王牌专业的大学,也成了招聘市场上的“新贵”。

? 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南安普顿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ECS)在英国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是光电子学和网络科学的发源地。它的毕业生是各大科技公司和工程公司争抢的对象。

谢菲尔德大学则以其顶尖的工程学院闻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像劳斯莱斯、波音等高端制造业巨头,都是谢菲尔德的长期合作伙伴和主要雇主。

? 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 拉夫堡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这两所大学的特点是“接地气”。巴斯大学的管理学院非常出色,尤其以高就业率和与业界的紧密联系著称。它的学生实习(Placement Year)项目是全英最好的之一,很多学生实习完直接拿到了Return Offer。

拉夫堡大学虽然综合排名不算顶尖,但它在体育管理、艺术设计和工程领域的声誉极高。它的就业指导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英第一,可见学校在帮助学生找工作这件事上有多上心。

学校背景是入场券,但“通关”还得靠自己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有点焦虑:“我的学校不在名单上,是不是就没希望了?”

别慌!听我一句大白话:学校背景决定了你的简历会不会被HR在第一轮的3秒钟内扔掉,但能不能拿到Offer,最终看的还是你这个人。

“靶校”的身份是一个强大的buff,一个加速器,但它不是终点。而非靶校的学生,只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证明自己,完全有机会实现逆袭。

所以,无论你身在哪所大学,下面这几件事,请你务必、立刻、马上去做:

第一,把学校的Career Service“榨干”!

英国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绝对是个宝藏!他们提供免费的简历修改、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求职技能讲座。很多学校还会定期邀请企业来办招聘会和Networking Events。你一定要把这些资源用到极致!别害羞,多去跟老师聊,让他们帮你一遍遍改CV,练面试,直到你自信满满为止。

第二,Networking不是什么“脏词”,是救命稻草。

尤其对于非靶校的同学,主动出击建立人脉是你唯一的破局之道。用好LinkedIn,找到在心仪公司工作的校友,鼓起勇气发一封言辞恳切的私信。你可以这样说:“学长/学姐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在读生。我非常向往在XX公司的工作,在LinkedIn上看到您的经历,特别敬佩。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在未来几周,占用您15分钟宝贵的时间,让我请教一些关于行业和求职的建议?非常感谢!” 大部分校友都是愿意帮助后辈的,一次有效的交流,可能比你海投100份简历都有用。

第三,实习!实习!实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份高质量的实习经历,是弥补学校背景短板最有力的武器。英国的就业市场极其看重实践经验。一个来自非靶校、但有两份相关实习的候选人,绝对比一个来自G5、但简历一片空白的“小白”更有竞争力。利用好你的每一个假期,无论是大公司的暑期实习,还是小公司的兼职,甚至是学校的志愿者项目,只要能让你学到东西、写进简历,都值得去做。

说到底,留学这场投资,学校的牌子只是初始资金。怎么把这笔钱盘活,让它利滚利,最终实现你的职业目标,操盘手永远是你自己。

别再为排名焦虑了,也别被“靶校”的光环或阴影束缚。找到你的赛道,用尽你身边所有的资源,然后,勇敢地去冲吧!那个让HR眼前一亮的仔,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403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