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留学避坑核心要点 |
|---|
| 1. 租房:警惕价格过低房源,务必实地看房,仔细阅读租赁合同,拍照留存房屋状况,了解Tenancy Services权益。 |
| 2. 兼职:熟悉新西兰最低工资标准(2023年4月起为$22.70/小时),办理IRD税号,索要工资单,谨防现金工的薪资剥削。 |
| 3. 省钱:多在家做饭,利用超市打折时段(如Pak'nSave),办理学生优惠卡,善用公共交通,探索二手店(Op Shop)淘宝。 |
| 4. 融入:积极参加大学社团活动,多与当地Kiwi交流,学习基础毛利语或本地俚语,勇敢迈出舒适圈。 |
| 5. 安全:保护好个人信息,重要证件不离身,夜间出行注意安全,了解当地紧急求助电话(111)。 |
嘿,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LXS.net的小编阿K。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新西兰留学的那些“血泪史”——别误会,不是哭诉,而是我的“避坑指南”!
记得我刚下飞机那天,奥克兰的阳光是真晒,但我的心更晒,那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啊,简直要冲破天际!想象中,我就是电影里那种轻松潇洒的留学生,学业有成,还能周末去海边冲浪,假期穿梭霍比特人村,简直是人生赢家的剧本。结果呢?没过俩月,我就被现实啪啪打脸了。从一开始怎么找个靠谱的房子不被骗,到找兼职打工的那些弯弯绕绕,再到日常省钱小妙招和怎么真正融入当地人的圈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才是最让人头疼的。我那时候就想,要是有人能提前告诉我这些,该省多少心啊!所以,今天我就来做这个“过来人”,把我的亲身经历和那些我希望自己当初就知道的避坑秘籍,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读了它,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省心省力,把宝贵的留学时光真正花在学习和体验上,而不是为这些琐事烦恼。赶紧来看看,我的这些经验教训,说不定就能帮你省下好几百刀,甚至让你避免一场糟心经历呢!
租房篇:别让“梦中情房”变“噩梦牢笼”
说到留学生活,第一件大事绝对是找房子。我刚到新西兰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还没完全适应,想着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就好。结果,就是这份“凑合”的心态,让我差点掉进大坑。当时我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房源,照片拍得特别好看,阳光充足,房间宽敞,价格还比周围的平均价低了将近$50纽币一周。我当时心想,是不是我走了狗屎运,捡到宝了?结果没多想,通过线上沟通就付了定金。
等到真正拎包入住那天,我才傻眼了。哪有什么阳光充足?房间窗户对着一道墙,昏暗得跟地下室似的。而且,照片里的家具都是样板房的,实际空荡荡一片,甚至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更气人的是,那个“房东”在收到定金后就变得爱答不理,找他维修或者解决问题,永远是“再说吧”或者直接不回复。后来我才知道,很多留学生刚来的时候,都容易被这种虚假房源或者“二房东”的套路骗。有些不法分子专门盯着刚来的留学生,利用他们急于安顿的心情,用低价和精美照片引诱他们预付定金,然后卷款跑路。
我的避坑实战经验来了:
- 别光看图片,一定要实地看房!这简直是黄金法则。如果人在国内,就找在新西兰的学长学姐或者靠谱的朋友帮忙看。实地看房不仅能检查房间的真实状况,还能了解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以及跟未来室友的相处模式。我有个朋友就是看房的时候发现,房子的隔音奇差,室友还养了两条狗,对狗毛过敏的他立马就放弃了。
- 找房要通过正规渠道。新西兰常用的租房网站有Trade Me Property和Realestate.co.nz,也有专门找合租的网站Flatmates Wanted NZ。这些平台上的房源相对可靠,并且有更完善的合同和保障。当然,大学的学生服务中心通常也会提供房源信息或建议,甚至有些大学有自己的学生公寓。
- 租赁合同要看仔细,问清楚条款。合同是保障你权益的重要凭证。里面会详细写明租金、押金、租期、维修责任、退租流程等等。我建议大家在签订之前,把合同的每一个字都看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尤其是关于押金(Bond)的规定,新西兰法律规定,押金不能超过四周的租金。房东必须将押金交给Tenancy Services进行保管,而不是自己拿着。这很重要!当你退租时,只要房屋状况良好,Tenancy Services会把押金退还给你,房东是不能随意扣押的。
- 入住前,给房子拍个“全身照”。这是我吃亏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入住前,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具,甚至任何细小的瑕疵都用手机拍照或录像记录下来,并最好让房东或中介确认。这样在退租的时候,如果房东想找茬扣你押金,你就有证据自证清白了。我朋友就因为没有拍好照片,退租时被房东以“墙上有划痕”为由扣了一部分押金,尽管那划痕在他入住前就已经存在了。
- 了解自己的租客权益。新西兰的Tenancy Services是一个很重要的机构,他们提供免费的租房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如果你遇到不公平对待,比如房东随意涨租(新西兰规定,涨租必须提前60天通知,且12个月内只能涨一次)、不履行维修义务,或者无故扣押金,都可以向Tenancy Services寻求帮助。他们的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中文资料,值得提前阅读。根据Tenancy Services的数据,每年处理的租赁纠纷案件中,押金纠纷占比高达30%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别把找房子当成一件小事,它可是你留学生活的基石。一个舒适安心的住处,能让你更好地投入学习和享受生活。
兼职篇:打工不易,且行且珍惜
很多留学生都希望能通过兼职来赚取一些生活费,顺便体验一下当地工作文化。我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家华人餐馆找到了份洗碗的兼职。老板说得好听,包吃住,工资按小时算。我那时候天真地以为,终于能自力更生了。结果,现实又给了我一记闷棍。
我发现自己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学生签证规定的20小时,而且工资根本没有达到新西兰的最低时薪。当时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8.90纽币(那会儿还是2021年),我拿到的只有$15纽币一小时,还没算上各种扣款。更别提什么加班费、假期工资了。而且,老板一直用现金支付,没有工资单,还威胁我说如果跟别人说,就会被举报,签证会有麻烦。我当时又害怕又委屈,感觉自己被剥削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的避坑实战经验来了:
- 牢记新西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你保护自己最基本的武器!从2023年4月1日起,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2.70纽币每小时(General Minimum Wage)。任何雇主给你低于这个标准的工资,都是违法的。即使是实习生或试用期员工,也必须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我建议大家时不时去Employment New Zealand的官网看看最新的最低工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 办理IRD税号。IRD号(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Number)相当于你的税号,是你在新西兰合法工作和纳税的凭证。没有IRD号,你的雇主就无法为你申报工资和税款,可能会给你最高的税率。更重要的是,正规的雇主会要求你提供IRD号。那些只愿意给现金、不问IRD号的兼职,往往隐藏着风险,很可能是不正规的“黑工”,工资待遇也容易被压榨。办理IRD号可以在网上申请,非常方便。
- 了解你的学生签证工作时长限制。新西兰的国际学生签证通常允许你在学期期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假期期间可以全职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时间超出了签证规定,不仅可能影响你的签证状态,还可能导致你被遣返。所以,在找兼职的时候,一定要跟雇主确认好工作时间,并且自己也要严格遵守。不要因为一时的工资诱惑,冒着签证被取消的风险。
- 索要工资单(Payslip)。正规的雇主每次发工资都应该提供详细的工资单,上面会列明你的工作时长、时薪、税前总额、扣税金额、以及税后实发金额。工资单是你工资的凭证,也是你遇到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如果雇主拒绝提供工资单,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一个不正规的雇主。
- 警惕“现金工”(Cash-in-hand)。虽然有些现金工可能给你更高的时薪,但它们往往没有保障。你可能不会得到工资单,没有社保,甚至连工伤保险都没有。一旦发生工伤或者工资纠纷,你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我有个同学在咖啡馆做现金工,结果不小心烫伤了手,老板竟然不承认这是工伤,还把她辞退了,最后她不得不自己承担医药费。
- 利用学校资源和专业平台找兼职。大学的学生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通常会有兼职信息发布,有些还会举办招聘会。此外,Trade Me Jobs、Seek等是新西兰主流的招聘网站。你也可以关注一些特定行业的招聘网站,比如如果你想在餐饮业工作,可以关注一些餐饮集团的官网。
在新西兰找兼职,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自己的权利。如果遇到薪资纠纷或者不公平对待,可以向Employment New Zealand或者Citizens Advice Bureau寻求帮助,他们会为你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支持。别让自己的辛勤付出,被无良雇主白白剥削了。
省钱篇:留学不等于“月光族”
新西兰的物价,嗯,怎么说呢,确实不便宜。尤其是刚来的时候,看着超市里动辄几十刀的账单,真的心在滴血。我记得有一次,我只是买了几样蔬菜、一盒鸡蛋和一瓶牛奶,结账时竟然刷了将近$40纽币,当时我就傻眼了。感觉自己每个月都在“烧钱”,完全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一度觉得自己要变成“月光族”了。
后来,在几个资深留学生朋友的指导下,我才慢慢学会了在新西兰如何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不仅省下了不少钱,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反而更接地气了。
我的避坑实战经验来了: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省钱的王道!新西兰外卖和餐馆的价格普遍偏高,随便吃一顿就要$20-$30纽币。如果天天在外面吃,那你的钱包绝对撑不住。学会自己做饭,不仅能省钱,还能吃到更健康、更合口味的家乡菜。我后来发现,每周去超市采购一次食材,然后自己做饭,一个星期的伙食费能控制在$80-$100纽币左右,这比天天吃外卖要省一半以上。而且,自己动手做饭,还能学会不少厨艺,也是一种生活技能的提升。
- “货比三家”是必须的。新西兰的主要超市有Countdown、New World和Pak'nSave。其中,Pak'nSave通常价格最便宜,但商品种类可能没有New World那么齐全,购物环境也相对简单。Countdown则介于两者之间,经常有各种促销活动。我通常会把Pak'nSave作为主要采购地,每周去一次大采购,日常补给则在Countdown或New World找打折商品。比如,我发现Pak'nSave的肉类和零食通常比其他两家便宜10%-20%,而Countdown有时会有“买一送一”的蔬菜水果。
- 活用学生折扣和优惠卡。新西兰的大学通常会提供学生ID卡,凭借这张卡,你可以在很多商店、电影院、博物馆、公共交通等地方享受到学生折扣。比如,我用的AT HOP卡(奥克兰的公共交通卡)学生票价就能比普通票便宜不少,相当于每次乘车能省下1-2纽币。很多线上服务,像Spotify、Apple Music等,也有学生优惠。此外,加入超市的会员卡也能帮你省钱,比如Countdown的Onecard和New World的Clubcard,积分可以兑换现金抵扣或者专属折扣。
- 二手物品是宝藏。新西兰的二手文化非常流行,当地人称之为“Op Shop”(Opportunity Shop)。这些店里能淘到很多宝贝,从衣服、家具、书籍到厨房用品,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我甚至在那里花$10纽币买到过一件质量很好的冬衣,比品牌店里便宜了几十倍。除了Op Shop,Facebook Marketplace和Trade Me也是淘二手货的好地方,很多即将回国的留学生会把自己的家具、电器低价转让。
- 娱乐活动也能“免费化”。新西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很多免费的户外活动等着你。周末可以去海滩散步、爬山、公园野餐、徒步(像一些国家公园的步道都是免费的),这些不仅能让你放松身心,还能深入体验新西兰的自然美景。很多博物馆、美术馆也提供免费参观日或者免费导览。多关注学校的学生会或当地社区的活动日历,你会发现很多免费的电影之夜、音乐会或者文化节。
省钱不是抠门,而是对财务的有效管理。留学期间学会理财,不仅能减轻经济压力,也能为你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谁不想把钱花在刀刃上,多体验一些独特的活动呢?
融入篇:别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我一度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我的同学大部分是中国人,平时上课、吃饭、周末聚会,都跟他们在一起。虽然跟同胞在一起很舒服,很有安全感,但时间久了,我就发现自己跟当地的Kiwi(新西兰人的昵称)同学越来越疏远,甚至有些害怕跟他们交流。每次小组讨论,我都得硬着头皮,鼓足勇气才能插得上话。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很难真正融入他们的圈子。
这种感觉真的很糟糕,一方面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文化差异太大,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打开话匣子。这种“社恐”的状态,让我错过很多结交新朋友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我的避坑实战经验来了:
- 走出舒适圈,主动迈出第一步。这是融入当地文化最关键的一步。别总是待在华人圈子里,勇敢地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我后来发现,Kiwi们其实很友好,他们大多很乐意跟国际学生交流,帮助你。我开始尝试参加学校的迎新派对、各种主题活动,甚至是一些体育社团的体验课。即使一开始有些害羞,即使英语磕磕绊绊,也要敢于开口。我第一次参加大学的户外社团活动,跟着大家一起去爬山,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沿途和Kiwi同学聊了很多,发现他们对中国文化也充满好奇,那天我感觉自己离他们近了很多。
- 加入大学社团,找到共同爱好。大学的社团是结识当地朋友、练习英语的最佳平台。新西兰的大学通常有上百个学生社团,涵盖了体育、艺术、学术、文化、志愿者等各种类型。我后来加入了大学的摄影社,每周都会有外拍活动或者技巧分享。通过共同的爱好,我认识了很多当地朋友,我们不仅一起拍照,还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也突飞猛进。根据奥克兰大学的数据,他们的学生社团数量超过200个,每年有数千名学生通过社团结识新朋友。
- 学习一些本地俚语和毛利语。新西兰有很多独特的俚语,比如“chur”(谢谢,好酷),“kia ora”(毛利语的你好),“sweet as”(好极了)。学会这些,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当地人的对话,他们也会觉得你很有趣。此外,了解一些基本的毛利文化和毛利语,比如“mana”(威望,力量),“whānau”(家庭,大家庭),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新西兰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我刚开始学着说“Kia Ora”的时候,Kiwi朋友们都特别开心,觉得我很尊重他们的文化。
-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放过任何交流机会。课堂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小型社交圈。不要害怕提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错的也没关系,老师和同学都会很包容。在小组作业中,尽量选择跟当地同学一起完成,这不仅能提升你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深入了解他们思维方式的好机会。我有个同学,在小组作业中主动承担了和Kiwi同学沟通协调的任务,虽然过程很挑战,但他因此交到了几个好朋友,英语也突飞猛进。
- 尝试志愿者工作。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能为社区贡献力量,更是认识当地人、锻炼英语的好机会。无论是参加环保活动、社区服务,还是在当地的慈善机构帮忙,都能让你接触到不同背景的Kiwi,拓宽你的社交圈。我曾在一个当地的慈善厨房做过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在那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协作,还深刻感受到了Kiwi们的善良和热情。
融入当地社会,意味着你的留学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别害怕尝试,别害怕犯错,每一个新的尝试,都会成为你人生中宝贵的经验。
写在最后:给未来新西兰留学生的N条大白话建议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留学生活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希望?没错,新西兰留学,就像一场大型的角色扮演游戏,你得不断打怪升级,才能解锁更多精彩。我把我一路走来的“踩坑”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就是希望你能少走弯路,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和享受新西兰的美好上。
最后,我再给你几条大白话建议,都是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
- 学好英语,是王道中的王道!别以为考个雅思高分就万事大吉,能听懂、敢说、会交流才是真本事。来了这边,就大胆地开口,别怕犯错,脸皮厚点,你的英语才能飞速进步。
- 多问、多看、多尝试。遇到不懂的问题,别憋着,问老师、问同学、问学校的国际学生服务中心。他们都是你的资源。多看看当地新闻、了解当地文化,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多尝试新事物,比如毛利文化体验、橄榄球比赛、极限运动,这些都是你留学记忆里最宝贵的部分。
- 保持开放的心态。新西兰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你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尊重他们的文化,也自信地展现你的文化。敞开胸怀去拥抱不同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你的世界会变得更宽广。
- 安全第一,保护好自己。无论在哪里,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保护好个人信息,重要证件不离身,夜间出行注意安全,尤其是独自一人的时候。记住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111),以防万一。
- 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适应。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孤独、迷茫,甚至想家。这是非常正常的。给自己一些适应的时间,允许自己有情绪,也学会寻求帮助。跟家人朋友视频聊天,或者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聊聊,都是不错的选择。相信我,只要你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一个更强大、更独立的自己。
所以,未来的新西兰留学生们,别怕,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LXS.net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为你加油打气。记住,留学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更是为了经历、成长、蜕变。祝你新西兰留学生活一切顺利,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