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大兽农:我的留学体验全曝光!

puppy

嘿,还在纠结要不要出国留学,或者已经在墨大读书但感觉有点迷茫?我懂你!今天想跟大家敞开心扉,彻底曝光我在墨大当‘兽农’的那些酸甜苦辣。别以为留学就只有滤镜美照和光鲜亮丽,我这可是把从申请时的各种忐忑,到专业课被各种奇葩理论和海量实验轰炸,再到在农场撸牛羊、半夜给动物接生等等,那些你想象不到的真实体验,全都掏心窝子地跟你讲。 你会看到墨大学习的节奏到底有多快,一个兽医专业的留学生怎么在异国他乡克服孤独感、适应文化冲击,那些关于学业压力、打工兼职、租房踩坑的细节我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这不止是我的个人故事,更是很多留学生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缩影。如果你想知道兽医专业到底有多‘肝’,澳洲的大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以及留学生如何在挑战中找到自己的小天地,那这篇超真实的留学日记你可千万别错过!保准让你少走弯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说不定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吐槽和成长呢!

注意点
留学前一定要做足功课,特别是专业细节和生活开销。
心理准备比你想象的更重要,留学生活有高光也有低谷。
积极寻求帮助,无论是学业还是心理,学校资源很丰富。
大胆走出舒适区,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
财务规划要清晰,兼职虽好但不能影响学业。

嘿,伙伴们!晚上好啊!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深夜里,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大学官网、专业介绍,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咚咚直跳。一会儿是憧憬未来在异国他乡的精彩生活,一会儿又是对未知挑战的深深焦虑。尤其当你看那些留学宣传片里,学长学姐们永远光鲜亮丽,笑容灿烂,你心里会不会嘀咕一句:“真的有这么美好吗?”

别不信,我懂你!我就是那个曾经在屏幕前纠结万分,现在却一头扎进墨尔本大学兽医专业、每天和牛羊打交道的“墨大兽农”本人!今天,我不想给你看那些加了滤镜的美照,也不想跟你讲那些官方辞令。我想做一件事,一件特别大胆的事——把我在墨大当“兽农”这几年的酸甜苦辣,那些让你想象不到的真实体验,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地,给你全曝光!

申请之路:梦想照进现实的第一步,但没你想的那么轻松

还记得申请墨大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那会儿,我简直魔怔了。每天抱着电脑查资料,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墨大的DVM项目在澳洲那是数一数二的,全球排名也相当靠前,自然竞争激烈。我当时本科不是直接的兽医预科,所以要补修一些先修课,比如生物、化学、生化等等,光是这些就够我折腾的了。我查到最新的国际学生学费,大概每年要烧掉将近58,000澳币!这还没算生活费呢,简直是烧钱!

除了成绩,墨大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你得有相关动物和兽医行业的工作经验,哪怕是志愿者也行。我为了攒经验,跑去宠物医院当义工,去农场帮过忙,甚至还在动物收容所喂过流浪猫狗。那些简历上的“高大上”经历,其实都是我撸起袖子、一身汗水换来的。记得有一次面试,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教授问了我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你觉得兽医这份工作最难的是什么?” 我当时想了想,没说那些技术上的难点,而是说:“是面对生离死别,以及与动物主人沟通的挑战。” 教授听了,微微一笑。后来我才知道,兽医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治病,更是与人打交道,给予理解和支持。

我身边有个朋友,背景也很优秀,但因为少了关键的实习经历,最后遗憾地错过了墨大。所以说,申请季真的别光盯着分数,全面发展、提前规划才是王道。特别是对于墨大这种顶级学府,国际学生申请DVM,不仅要成绩达标,通常GPA得在B+或A-以上,还要展现你对兽医职业的热情和理解。每一步都是考验,每一步都让你更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

硬核学业: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轰炸

终于,我拿到了墨大的offer!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我就被DVM的课程强度吓傻了。墨大的DVM是四年制,课程设置非常密集。你以为兽医就是撸撸猫狗?太天真了!我们从基础解剖、生理学开始,深入到病理学、药理学、寄生虫学,再到大动物(牛、羊、马、猪)和小动物(猫、狗、兔子)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还有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等,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学习。

每周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平均每周有超过30小时的讲座、实践课和实验。而且很多课程都是大班授课,但实践课会分成小小组。解剖课上,我们真的要上手解剖各种动物尸体,从内脏到骨骼,一点点去认识。刚开始那会儿,我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就想吐,但为了学到东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老师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中和期末考试简直就是“噩梦”。除了传统的笔试,还有大量的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就是让你在模拟诊室里,面对“病人”(可能是模型,也可能是真的动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诊断、治疗或沟通任务。那压迫感,简直了!我记得有一次OSCE,我需要在5分钟内给一只模拟狗做全身检查并告知主人诊断结果,我当时紧张得差点把狗狗的“病历”说错。这种真实场景的考核,让你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和专业。

除了课堂学习,还有大量的Field Trip(实地考察)和Placement(实习)。我们经常要去墨大自己的Werribee校区(也就是兽医学院的主要农场所在地)进行实践操作,撸牛撸羊都是家常便饭。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们会去各种农场、动物医院、研究机构进行长达数周的临床实习,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把知识消化吸收。这种学业压力,说实话,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兽农日常:当“兽农”的那些奇葩事儿

“墨大兽农”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我在墨大的Werribee校区度过了很多个日夜。想象一下,凌晨三点被电话叫醒,急匆匆地赶到产房,帮一只母羊接生;或者顶着烈日,在农场里追着一头跑得飞快的牛打疫苗;还有在实验室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给感染病毒的鸡群采集样本……这些都是我的日常。

我在农场里真的学到了太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给奶牛挤奶,一开始我完全不会,被牛蹄子踢过,被牛尿喷过,简直狼狈不堪。但慢慢地,我学会了怎么安抚它们,怎么用正确的姿势操作。还有给羊修蹄子,给猪采血,这些都是兽医的基本功。有一次,一头小牛犊出生后呼吸困难,我当时心急如焚,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紧急进行心肺复苏。看着小牛犊重新恢复呼吸,那一刻的成就感,真的比考了高分还要激动!

墨大的DVM项目非常注重实践。学校的Werribee校区拥有大型动物医院、农场和研究设施,为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实践机会。我在那儿不仅学会了兽医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动物、与农场主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澳洲的农业非常发达,很多农场主对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益都有很高的要求,作为未来的兽医,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这种真实的“农场生活”,让我对兽医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异乡孤独感与文化冲击:留学生活不仅仅是诗和远方

离开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孤独感就像影子一样,时不时就会缠上你。刚来墨尔本的时候,我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公寓里,每天下课回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真的会有点emo。墨尔本是国际化大都市,但人潮汹涌,反而更容易让你感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我常常在街上看到三五成群的朋友说说笑笑,自己却一个人默默地走着。

文化冲击也是真实存在的。澳洲人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跟我们国内还是有挺大差别的。比如,他们很注重work-life balance,下班就是下班,周末就是周末,很少加班。刚开始我有点不适应,觉得大家效率不高,后来才明白,这是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还有在课堂上,澳洲学生更习惯主动提问、参与讨论,甚至直接挑战教授的观点。这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并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根据一些国际学生的调研数据,大约有30-40%的国际学生在留学期间会经历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困扰,包括孤独、焦虑和抑郁。墨尔本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有专门的Counsel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 (CAPS),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我身边的朋友就有去咨询过的,他们说专业的心理辅导真的很有帮助。有时候,仅仅是找一个能够倾听你、理解你的人,就能让你感到好很多。

为了克服孤独感,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比如华人学生会、电影社、还有专业的兽医学生协会。在兽医学生协会里,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吐槽,一起在农场里摸爬滚打,那种战友般的感情特别珍贵。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健身房,每天去运动,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也能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学业压力、打工兼职与租房踩坑:留学生活的柴米油盐

学业压力大,生活开销也高,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面临的共同挑战。墨尔本的消费水平不低,我之前提到的学费只是大头,每月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根据澳洲政府的Living Costs建议,国际学生每年至少需要准备24,505澳元作为生活费,这还不包括机票、娱乐等额外支出。房租是最大的开销之一。刚来的时候,我住过学校宿舍,后来为了省钱,跟朋友合租了一套公寓。墨尔本的租房市场很火爆,一个单间在市中心或近郊,每周可能就要250-450澳币,而且常常一房难求。

我在租房上真的踩过坑。有一次,我们租的房子突然被房东要求搬离,理由是他们要收回自住。当时我们签的是一年租约,才住了半年,搞得我们措手不及,临时找房非常被动。还有遇到过奇葩室友,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导致矛盾不断。后来学聪明了,找房一定要亲自去看,问清楚合同细节,最好找有租房经验的朋友一起参谋。现在有很多留学生租房平台,或者学校的住宿服务,相对来说更靠谱。

为了减轻经济压力,我也会做一些兼职。澳洲政府规定,国际学生在学期期间每两周可以工作不超过48小时。我做过餐厅服务员,也在咖啡店打过工。澳洲目前的全国最低工资是每小时23.23澳币,所以兼职的收入还是不错的,能补贴不少生活费。但兽医专业课业太重了,兼职时间真的很难挤出来。我通常只在周末或者假期才敢接一些活。有一次,为了准备一个大型考试,我不得不推掉所有的兼职,硬生生熬了好几个通宵。

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学业和生活,这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但这也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它逼着你成长,逼着你变得更独立、更有韧性。

在挑战中寻找小天地:我的留学小确幸

尽管留学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它也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小确幸和难忘的回忆。墨尔本真的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被誉为“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文化多元,咖啡文化盛行,街头艺术随处可见。学习之余,我喜欢去市中心的维多利亚市场逛逛,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气息;或者去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散散步,放松心情;再或者,找一家有特色的小咖啡馆,点一杯flat white,享受一个下午的宁静。

我发现,当我主动去探索这个城市,去了解澳洲文化,去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时,我的留学生活就变得越来越丰富。我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西餐,在周末和朋友一起开个小派对,分享彼此的家乡美食。我还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徒步活动中,成功登上了维多利亚州最高峰之一,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留学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学历,更是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软技能,比任何一张文凭都更宝贵。

写在最后:给正在路上或即将上路的你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我把留学生活说得太“苦”了?哈哈,别误会,我可不是想劝退你。我只是想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你。留学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惊喜和挑战的冒险。但正是这些挑战,才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自信。

如果你也在纠结要不要出国留学,或者已经身在墨大但有点迷茫,我想给你几句掏心窝子的大白话建议:

首先,别光看别人晒的朋友圈。那些滤镜后的美好,只是留学生活的一小部分。留学真正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脱离舒适区,去面对并解决各种真实的问题。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把困难想象得更充分一些,到时候遇到就不会手足无措。

其次,多跟学长学姐、身边的朋友交流。他们的经验是活生生的教材。别不好意思开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我也是”就能给你莫大的安慰。

再来,大胆尝试,别给自己设限。无论是参加社团、兼职打工,还是认识新朋友,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语言不流利没关系,文化不适应也没关系,这些都是暂时的。重要的是你迈出了那一步。

还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学业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别硬扛,找人倾诉,或者寻求学校的专业帮助。这不丢人,这是爱自己的表现。

最后,找到你的“小天地”。一个爱好,一群朋友,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让这些成为你在异国他乡的避风港,成为你对抗孤独的利器。墨尔本大学的DVM项目确实很“肝”,但它也让我找到了我真正热爱的事业,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兽农”伙伴。

所以,如果你也向往墨大的兽医专业,或者任何一个你想去探索的领域,那就放手去闯吧!这条路上,有汗水,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成长和独一无二的体验。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勇敢的自己!

下次见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741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