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一条直通世界名校的升学捷径

puppy

嗨,同学!你是不是也觉得高考“太卷”,又对A-Level、IB这些国际课程感到有点陌生和头疼?那快来了解一下DSE这个“宝藏”考试吧!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全球唯一能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对咱们内地学生简直太友好了,知识点重合度还很高。更棒的是,拿着DSE成绩,不仅能申请香港八大名校,还能直接敲开英国、澳洲、新加坡等一大波世界名校的大门,真正实现“一考通全球”。想知道这条升学捷径具体要怎么走?这篇文章会把所有干货都告诉你!

小编悄悄话:DSE 备考避坑指南
别把 DSE 当成“躺赢”路:它只是赛道不同,不是没有终点线。竞争越来越激烈,想拿高分进名校,还是要下苦功夫的!
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 DSE 的硬门槛,决定了你的申请上限。别以为用中文答题就万事大吉,英语不过关,港三和海外名校基本就拜拜了。
信息差是关键:多逛论坛,多看官网,多找学长学姐聊。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计分方式和科目改革,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比如,通识教育已经改革成“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难度和评分都变了,千万别用老黄历备考。
别只盯着香港:DSE 是全球通行的门票。申请时做好梯度规划,香港、英国、澳洲、新加坡的学校都申请一轮,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心态会稳很多。

嗨,同学!我是 lxs.net 的小编。最近和后台一个叫小哲的同学聊天,听得我特别感慨。

小哲是南方一所重点高中的优等生,目标是国内顶尖的985。可高三一开学,他就彻底emo了。他说:“小编,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每次模考,多错一道选择题,年级排名就掉下去两百多名。感觉自己就像个在独木桥上赛跑的选手,周围全是人,稍微一晃神就掉下去了。我不是不努力,就是觉得太窒息了。”

他的话,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心?高考这条路,我们走了十几年,但越到终点,越觉得拥挤和迷茫。想转战国际赛道吧,A-Level、IB这些课程体系又完全陌生,全英文授课和考试,光是适应就得花掉大半年。感觉就像玩游戏,人家都快通关了,你才刚开始研究新手教程。

就在小哲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偶然从一位香港亲戚那里听说了DSE考试。一开始他还半信半疑,世界上还有能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了解深入后,他眼睛都亮了,直呼找到了“本命赛道”。

今天,我就想把小哲发现的这个“宝藏”——DSE考试,仔仔细细地分享给你。它可能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那条,既熟悉又宽阔,能让你绕开拥堵,轻松超车,直通世界名校的升学捷径。

DSE到底是何方神圣?

DSE,全称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单粗暴地理解,它就是香港的“高考”。从2012年开始实行,是香港本地学生升读大学的主要途径。

它的考试模式是“4+2”或“4+3”,也就是4门核心科目,加上2到3门选修科目。

4门核心科目是:

  • 中国语文
  • 英国语文
  • 数学
  •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社科”,2024年首次开考,取代了之前的通识教育科)

选修科目就丰富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经济、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BAFS)等等,总共有20多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择。

DSE的评分体系也很有意思,它不像高考那样算总分,而是采用等级分制。每个科目从低到高分为Level 1、2、3、4、5,在Level 5之上,还有更顶尖的5*和5**。你可以把5**理解为Level 7,5*是Level 6。大学录取时,就是看你各科的等级组合。

这种等级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模糊化”了分数的绝对差距。高考里650分和651分可能隔着成百上千人,但在DSE里,只要你的卷面分在某个区间内,就能拿到相同的等级。这大大降低了“一分压千人”的焦虑感,让你可以更专注于知识本身,而不是纠结于那细微的分数得失。

为啥说DSE是内地学生的“天选之路”?

说了这么多基础信息,现在才是重点。为什么DSE对我们内地学生来说,简直是开了“上帝视角”?

优势一:全球唯一可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考试

这是DSE最最最核心的优势,没有之一!除了英语科必须用英文,其他像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绝大多数科目,你都可以选择用简体中文的试卷来作答。这是A-Level、IB、AP、SAT等所有其他国际考试都无法比拟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过去十几年用母语学习的知识储备,可以无缝衔接。你不需要先花一年时间去啃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可以直接用你最熟悉的语言去思考、去表达、去解题。这在考场上能帮你节省多少时间,提升多少准确率,简直无法估量!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我认识的一位同学小李,他物理在国内是顶尖水平,但英语是短板。他试着去做了一套A-Level的物理题,光是读懂题目里的各种情景描述和专业词汇就花了大半天。后来他转战DSE,拿到物理卷子那一刻,他说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题目一目了然,他可以把100%的精力都放在物理知识的运用上,最后物理轻松拿到了5**的最高分。

优势二:知识点与内地高中重合度高达80%

你可能会担心,香港的教材和我们学的不一样吧?放心,重合度非常高!

根据专业机构的对比分析,DSE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其核心知识点有大约70%-80%是和内地高中课程重叠的。而且,整体难度上,特别是理科,普遍被认为低于高考。

比如数学,DSE的数学必修部分,难度大概只相当于内地高一、高二的水平,不涉及导数、圆锥曲线这些高考的“大魔王”级难题。即使是选修的延伸单元(M1/M2),也比高考的压轴题要友好得多。对内地学生来说,这部分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根据香港考评局发布的《2023年DSE考试报告》,当年数学必修部分的及格率(达到Level 2)高达82.2%。而对于基础扎实的内地学生来说,冲刺Level 5甚至更高等级,是完全有希望的。

优势三:考试和录取机制更人性化

高考是每年6月那紧张到窒息的两三天,一考定终身。但DSE完全不同。

  • 考试战线长:DSE的笔试通常从3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初,各科目分散开来考。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单科冲刺和调整状态,不会因为一门考砸就心态崩溃,影响后面的发挥。
  • 成绩保留两年:DSE考试成绩有效期是两年。也就是说,你今年考得不理想,明年可以只重考没考好的那一科,然后用两年中最好的成绩去申请大学。这给了你一个宝贵的“SL大法”(Save/Load),容错率大大提高!
  • 允许“偏科”:大学录取时,通常看的是你最佳的5门或6门科目成绩(即“Best 5”或“Best 6”)。比如港大的很多专业就是看“4+2”的成绩。如果你某一门选修课没发挥好,但其他科目分数很高,依然有机会被顶尖大学的王牌专业录取。这对于那些有明显优势科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一张DSE成绩单,能敲开多少扇世界名校的大门?

这可能是你最关心的问题了。DSE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它的出口有多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非常高,非常广!真正实现“一考通全球”。

第一站:香港八大名校

作为香港的本土考试,DSE当然是申请香港高校的“官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港三所”,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这八所公立大学都将DSE作为最主要的收生标准。

内地学生通过DSE成绩申请港校,属于非联招(Non-JUPAS)通道。虽然名额没有像港籍学生那么多,但竞争压力相比于用高考成绩申请要小得多。用高考成绩申请港大、港科大,你至少得是省状元级别或者省排名前0.1%的学霸,还得在全英文面试中过关斩将。

但用DSE呢?我们来看看数据。根据2023年的录取数据,想要进入港三大,一个比较稳妥的分数大概是“Best 5”在25-30分左右(5**=7分, 5*=6分, 5=5分...以此类推)。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工程学专业,去年的录取分数中位数大概在Best 5成绩24分左右。这个分数对于一个认真备考的内地学生来说,并非遥不可及。

案例分享:我的一个学弟阿文,在内地只能考个普通一本。高二下学期决定转战DSE,花了一年半时间主攻。他的策略很明确:保住语文和数学的优势,猛攻英语,选修了物理和化学这两门他最擅长的理科。最终,他考出了中文5、英文4、数学5*、物理5、化学5的好成绩,Best 5总分24分,成功被香港城市大学的王牌专业录取。他说,如果走高考,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结果。

第二站:英澳新名校

DSE的国际认可度超乎你的想象。全球有超过300所大学承认DSE成绩,其中不乏世界顶尖学府。英国的UCAS系统(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早已将DSE成绩纳入计分系统,可以直接对标A-Level。

想去牛津、剑桥?完全可以!剑桥大学的官网明确列出了DSE的录取要求,通常是三门选修科目达到5,5,5*。牛津大学的要求也类似。虽然门槛很高,但这扇门是为你敞开的。

其他英国G5名校,如帝国理工、伦敦政经(LSE)、伦敦大学学院(UCL),以及澳洲八大(如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等,都对DSE考生非常友好。

具体数据:根据UCAS 2024年的分数换算,DSE的5**等级可以换算到56个UCAS Tariff Points,等同于A-Level的A*。这意味着,一所要求A-Level成绩为AAB的英国大学,你用DSE的5*,5,5的成绩去申请,是完全有竞争力的。

第三站:内地顶尖大学(一条绝佳的退路)

你没看错!DSE成绩还可以用来申请内地的大学!国家教育部推出的“文凭试收生计划”,允许港籍学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香港身份的同学)凭借DSE成绩,免试申请内地超过130所高校,其中就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一众C9名校。

而且录取分数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真的很有优势。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清华大学的最低录取标准是“4个核心科+2个选修科”中,有四科达到5*或以上。北京大学的最低要求则是4个核心科达到“4,4,4,4”且两门选修达到4级。这个分数和申请香港本地顶尖大学相比,要轻松不少。对于那些既想体验国际化教育,又对内地名校有情结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一条完美的“回旋通道”。

这条捷径,具体要怎么走?

说了这么多DSE的好处,你肯定心动了。别急,我们再来聊聊具体的备考路径和注意事项,让你心里更有谱。

身份问题:我能考吗?

DSE考试对考生的户籍没有限制。内地户籍的学生完全可以以“自修生”的身份报名参加考试。报名的流程在香港考评局(HKEAA)官网上都有详细说明,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进行。所以,身份不是问题。

备考策略:各科如何击破?

英国语文:这是内地学生的头号难关,也是决定你申请高度的关键。DSE英语分为卷一(阅读)、卷二(写作)、卷三(听力与综合)和卷四(口语)。它非常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我们熟悉的应试英语有很大区别。没有捷径,只能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建议从高一就开始积累词汇,看英剧美剧练听力,找小伙伴一起练口语,刷历年真题是必须的!目标是保4争5。

中国语文:别以为是母语就可以掉以轻心。DSE的中文卷考察范围很广,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写作、聆听及综合能力。它的阅读材料更现代、更贴近生活,作文题目也更开放。你需要熟悉香港的考试题型,特别是对实用文(如建议书、演讲辞)的写作格式要了如指掌。

数学和理科:这是我们的优势科目。核心策略就是“降维打击”+“查漏补缺”。先把内地的基础打扎实,然后对照DSE的考纲,把内地课程没覆盖到的小知识点(比如统计学里的某些概念)补上。然后就是疯狂刷题,熟悉DSE的出题风格和采分点。目标是全部冲刺5*或5**,用它们来拉高你的总分。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这是2024年取代通识科的新科目。它分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互依的当代世界”三个主题。考试形式简化为一份卷子,只有资料回应题,而且评分只分“达标”和“不达标”。这对内地学生是个重大利好,因为备考压力骤减。你需要做的就是熟悉教材,了解时事,重点掌握国家发展和香港社会的相关知识。目标是稳稳拿到“达标”。

备考时间规划:

如果你从高一开始规划,时间会非常充裕。高一主攻英语基础和各科的知识同步。高二开始系统性地学习DSE课程,进行专项训练。高三上半年全力冲刺,刷真题,模拟考。如果你是高二甚至高三才决定转轨,那时间会比较紧张,可能需要休学一年,或者报一个全日制的DSE培训机构,进行高强度的集训。

最后想说的话

聊了这么多,从DSE是什么,到它的优势,再到能去哪里和怎么去,希望能帮你把这条路看得更清楚一些。

我知道,做出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放弃熟悉的赛道,去探索一条新的路径,心里肯定会有不安和疑虑。DSE这条路,它不是一条能让你“躺平”的魔法通道,它同样需要你付出汗水和努力,尤其是在英语这座大山面前。

但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它告诉你,通往梦想的罗马,不止一条路。当你在独木桥上挤得喘不过气时,旁边其实还有一座更宽阔、风景也同样精彩的桥。

选择DSE,不是因为逃避,而是为了更聪明地努力。它是用我们的长处,去应对一场规则对我们更有利的比赛。所以,别再只是焦虑和迷茫了。去香港考评局的官网看看历年的真题,去B站搜几个DSE备考的视频,或者找个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聊聊天。

也许,在你亲自去了解和尝试之后,你会发现,这条路,真的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276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