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西兰学艺术,是种什么神仙体验?

puppy

你是不是也想过,跳出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风景美到窒息的地方潜心搞艺术?来新西兰,或许就是那个答案!这里不光是《魔戒》里的中土世界,更是艺术生们的灵感天堂。想象一下,你的灵感不再局限于美术馆,而是推开窗就能看到的雪山、大海和森林,还有独特的毛利文化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创作视角。更棒的是,这里的学习氛围超chill,没有那么多“卷”的压力。小班教学让老师能真正关注到你,鼓励你大胆尝试,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想知道具体的学校有哪些特色?申请时有什么小诀窍?在新西兰当艺术生的日常到底有多爽?这篇文章就带你沉浸式体验一下,看看这趟“神仙”留学之旅到底值不值得!

艺术生申请新西兰,头等大事!
记住,你的作品集(Portfolio)比成绩单重要得多!新西兰的艺术院校想看到的不是你画得有多像,而是你的想法有多野,你的创作过程有多好玩。所以,别光放完美的成品,把你的草稿、失败的尝试、灵感笔记都大胆秀出来,这才是你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泽。

还记得我大三那年,在国内画室里通宵画石膏像的日子吗?空气里都是铅笔末和松节油的味道,每个人都在埋头苦干,为了那零点几分的差距拼得头破血流。有一次凌晨三点,我看着眼前那个毫无生气的伏尔泰石膏像,突然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艺术吗?我感觉自己的灵感,快要和画板上的石膏一样,变得僵硬、冰冷。

就在那个迷茫的当口,我无意中刷到一个关于新西兰的旅行vlog。视频里,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是比天空还蓝的湖泊,是夜幕下璀璨的银河。一个叫Ria的当地毛利艺术家,在海边用漂流木做雕塑,她说:“我的工作室,就是这片海滩;我的灵感,来自祖先的故事和风的声音。”

那一刻,我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原来,艺术可以离生活这么近,可以这么自由,这么有生命力。于是,一个疯狂的念头冒了出来:我要去新西兰学艺术!今天,我就想跟你们聊聊,这个当初看似疯狂的决定,到底给我带来了一场怎样“神仙”的体验。

灵感?推开窗就是!

来新西兰之前,我以为“中土世界”只是电影里的特效。来了之后才发现,导演彼得·杰克逊根本没用多少特效,这里本来就长这样!

你很难想象那种感觉。你的灵感来源不再是美术馆里那些被精心打光的作品,而是你生活中的每一帧画面。比如在南岛的皇后镇,我们摄影课的作业就是去瓦卡蒂普湖边,用镜头捕捉一天中光影的变化。清晨,薄雾笼罩着远处的卓越山脉,湖面像丝绸一样平静;傍晚,夕阳把雪山染成金色,整个世界都温柔得不像话。这哪是上课啊,这简直是在给眼睛和心灵做SPA!

我有个学景观设计的同学,叫Leo。他的毕业设计,灵感就来自奥克兰西海岸的黑沙滩。他说,那种粗犷、原始、充满力量的美感,是任何教科书都给不了的。他把那种火山岩的肌理、海浪冲刷的线条,都融入到了自己的城市公园设计里,最后拿了学院的最高奖。根据新西兰旅游局的数据,超过80%的国际游客认为新西兰的自然风光是他们来访的主要原因。对我们艺术生来说,这80%的风景,就是100%的灵感宝库。

更别提这里是电影人的朝圣地了。惠灵顿被称为“惠莱坞”(Wellywood),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就在这儿。他们不仅承包了《指环王》《阿凡达》的特效,还跟本地大学有紧密合作。比如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的学生,就有机会去维塔工作室实习,亲手触摸那些创造了奇幻世界的道具和模型。这种感觉,就像是武侠迷闯进了藏经阁,简直酷毙了!

毛利文化,给你的创作开个新“外挂”

如果说自然风光是新西兰的A面,那独特的毛利(Māori)文化就是它的B面,神秘又迷人。

在国内,我们接触的艺术体系大多是西方的。但在新西兰,你会接触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学。毛利文化里的图腾、符号、故事,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精神性。比如那种标志性的“科鲁”(Koru)图案,一个旋转的银蕨嫩芽,象征着新生、成长与和谐。它无处不在,从航空公司的标志到本地人的纹身,再到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我记得刚来的时候,在奥克兰大学的Elam美术学院,第一学期就有一门必修课叫“Aotearoa Art History”(Aotearoa是毛利语里“新西兰”的意思)。课上,老师会带我们去奥克兰博物馆,看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毛利木雕和编织品。你会发现,他们的艺术不是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而是和生活、信仰、社群紧密相连的。一个雕刻精美的“会堂”(Marae),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家族史诗。

我有个学时尚设计的朋友,她毕业秀的系列作品就惊艳了全场。她没有用传统的丝绸或棉布,而是研究了毛利人传统的亚麻编织技术(Harakeke),并把毛利神话里关于森林之神Tāne Mahuta的故事,用现代的剪裁和数码印花表现出来。那种原始和现代的碰撞,充满了张力。奥克兰理工大学(AUT)的时尚设计专业,在2023年的BoF全球时尚学院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鼓励学生从新西兰独特的文化身份中汲取养分。

这种文化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它会打破你固有的思维模式,让你用一种更广阔、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美”和“创作”。

Chill到爆的学习氛围,跟“内卷”说拜拜

聊点最实际的,这里的学习氛围到底怎么样?一个词:Chill。

这里没有“画室鄙视链”,没有人会因为你画得“不像”而评价你。老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评判者。他们最常问你的问题是:“Why did you do that? What's your idea behind it?”(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背后的想法是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你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有多完美。

这里的艺术教育是真正的小班制。在我所在的版画工作室,一个Tutor(导师)通常只带10到15个学生。这意味着,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和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你可以随时敲开老师办公室的门,跟他聊你最近遇到的创作瓶颈,甚至聊聊人生。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国内是很难想象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的一个装置艺术项目卡住了,毫无头绪。我的导师,一个满头银发的酷老头,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开车载我去了市郊的一个旧物市场。他让我花一个下午,就静静地在那里观察、触摸那些旧东西,感受它们的故事。结果,我真的从一个生锈的旧时钟里找到了灵感,完成了我那个学期最满意的作品。

这里的评估方式也很多元。期末没有那种一考定终身的“大审判”。你的最终成绩,是根据你整个学期的项目(Project)、研究日志(Journal)、课堂展示(Presentation)和同学互评(Peer Review)综合得出的。这种方式,逼着你必须持续地思考、创作和沟通,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它鼓励的是过程,是探索,是犯错的勇气。

学校怎么选?这几所宝藏院校你必须知道

好了,干货来了。新西兰的艺术院校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品。我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给你们种种草。

1. 奥克兰大学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Elam美术学院

如果你想走纯艺术(Fine Arts)路线,追求观念和思想深度,那Elam绝对是你的首选。它在新西兰艺术界的地位,就像是清华美院在国内。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奥克兰大学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位列全球前100名。Elam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教授很多都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策展人。这里的学生都酷酷的,很有想法。他们的强项是绘画、雕塑、摄影和跨媒体艺术。想挑战自己思维边界的同学,可以大胆冲!

2. 梅西大学 (Massey University) - 创意艺术学院

梅西的创意艺术学院坐落在首都惠灵顿,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艺术孵化器。梅西的风格更偏向设计和应用艺术,非常接地气。他们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摄影和电影制作都超级强。前面提到的维塔工作室,就和梅西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如果你想把艺术和商业、科技结合起来,做个酷酷的设计师或电影人,选梅西没错。

3. 奥克兰理工大学 (AUT) - 设计与创意技术学院

AUT是一所非常现代和实践导向的大学。它的艺术设计学院以“动手能力强”和“行业联系紧密”著称。他们的时装设计、游戏设计、数字媒体和广告设计专业都是王牌。AUT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很多课程的老师本身就是行业里的大牛。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几乎是无缝对接到工作岗位。比如新西兰知名的时尚设计师Karen Walker,就毕业于AUT。如果你目标明确,想学一门能快速变现的创意手艺,AUT是你的不二之选。

4. 坎特伯雷大学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 美术学院

坐落在南岛“花园城市”基督城,这里的艺术氛围更古典、更宁静。坎特伯雷大学的美术学院(Ilam School of Fine Arts)是新西兰最古老的美术学院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他们的传统绘画、版画和雕塑专业非常扎实。基督城在经历2011年大地震后,整个城市都在用艺术进行重建,街头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涂鸦和公共艺术装置,这给学艺术的同学提供了很多参与社区项目的机会。

申请小Tips,让你的作品集“开口说话”

聊完了学校,再唠叨几句申请的事。对于艺术生,作品集就是你的脸面,你的敲门砖。

第一,别堆砌技术。招生官一天要看无数份作品集,他们早就对那些画得像照片一样的素描审美疲劳了。他们想看的是你的“艺术人格”。你的作品集应该像一个故事,展示了你的兴趣点、你的思考过程、你的独特性。

放几张你实验性的作品,哪怕它不完美。比如,你尝试用咖啡渣画画,或者用废旧的电子元件做了一个小雕塑。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恰恰能体现你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第二,写好作品描述。每一份作品旁边,都要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你的创作意图(Concept)、用了什么材料(Materials)、遇到了什么挑战(Challenges)。这能帮助招生官理解你的思维,看到你作品背后的深度。

第三,语言成绩早准备。艺术生的语言要求相对低一些,本科通常要求雅思总分6.0(单项不低于5.5),研究生是6.5(单项不低于6.0)。但这绝对不是你放松的理由。英语好,意味着你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更自信地表达你的想法,更快地融入当地的艺术圈子。

最后,关于生活费,官方建议的留学生年度生活费标准大约是20,000纽币。在奥克兰和惠灵顿会稍高一些。不过好消息是,学生签证允许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在咖啡馆、画廊或者零售店找个兼职,不仅能补贴生活,还能帮你练习口语,交到更多朋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来新西兰学艺术,你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

你会在徒步的时候,思考一座山的结构和颜色;你会在海边发呆的时候,构思一件关于潮汐的装置艺术;你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在小酒馆里为了一个艺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你会发现,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它就是你的呼吸,你的生活,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这趟旅程,可能不会让你立刻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但它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更有趣、更完整、更爱生活的人。

所以,如果你也厌倦了在一方画室里的循环往复,如果你也渴望一场真正的创作冒险,那还等什么呢?

新西兰的雪山、大海和星空,正在等你,用你的画笔和镜头,去和它们打个招呼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06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