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剑桥研究生,专业选择全攻略

puppy

嘿,是不是觉得剑桥梦近在咫尺,但一到选专业就瞬间头大?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话在申研时尤其对。千万别只盯着那些卷上天的热门专业啦!这篇文章就是你的“专业导航”,带你深扒自己的本科背景到底和哪些神仙项目最匹配,教你如何挖掘那些录取更友好、也同样顶尖的“宝藏专业”。我们还会聊聊不同学院的隐藏招生偏好,帮你精准定位,避开申请大坑,让你的冲刺之路事半功倍。别让择校的第一步就走偏了,快来看看吧!

申请剑桥前,先问自己这3个问题
我的本科背景真的只对口那一个“卷上天”的热门专业吗?
我有没有研究过不同学院对这个专业的资源倾斜和招生偏好?
我是为了“名校光环”,还是真的热爱这个方向并有清晰的规划?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和大家聊个扎心又现实的话题——剑桥研究生专业选择。

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吧。我认识一个学妹,叫Amy,本科是国内顶尖大学的金融系,GPA 3.9/4.0,实习经历更是闪闪发光,两段顶尖投行,一段PE,GMAT考了760。她信心满满地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剑桥Judge商学院的MPhil in Finance项目上。在她看来,这是最匹配、最光鲜的选择。

结果呢?一封拒信,干脆利落。Amy当时彻底懵了,想不通自己到底差在哪儿。她不差,真的。但她忽略了一件致命的事:每年有成千上万个和她一样优秀,甚至背景更多元的“神仙”在申请同一个项目。根据剑桥官方公布的数据,MPhil in Finance项目在2022-2023申请季收到了超过1200份申请,而最终只发了不到90个offer,录取率低得吓人。

Amy的失利,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因为她在申请的第一步——专业选择上,就一头扎进了最拥挤的红海。所以今天,这篇攻略不想跟你谈文书技巧,也不想讲面试经,只想和你一起,像个侦探一样,重新审视你的申请策略,帮你找到那条通往剑桥的、更聪明也更宽阔的路。

别死磕!你的本科背景能“解锁”哪些神仙项目?

我们很多人都有个思维定式:本科读什么,研究生就得找个名字一模一样的专业。学计算机的就得申CS,学经济的就必须申Economics。但在剑桥这种顶级学府,学科交叉才是常态,你的本科背景其实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意想不到的“隐藏门”。

案例一:如果你是“泛商科”背景

别只盯着Judge商学院那几个挤破头的项目!你的金融、会计、经济背景,完全可以换个赛道,实现降维打击。

比如,你对城市发展和地产感兴趣吗?可以看看土地经济系(Department of Land Economy)下的MPhil in Real Estate Finance。这个项目同样是“Finance”后缀,课程质量极高,但因为更垂直、更细分,申请人数远少于JBS的纯金融。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它的申请人数通常在200-300人左右,录取率能达到15%-20%,相比之下是不是友好太多了?

再比如,如果你有很强的数理和量化分析能力,又对历史抱有热情。历史学院的MPhil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我有个朋友,本科金融工程,硬申商学院被拒。第二年,他调整策略,申请了这个项目,文书里重点强调了自己如何运用计量模型去分析19世纪的贸易数据。面试时,教授对他的跨学科视角赞不绝口,最后顺利录取。这个项目能让你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找到数据和商业的逻辑,毕业后无论是去智库、咨询还是继续读博,都非常有竞争力。

案例二: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想转码

“宇宙的尽头是CS”,这句话让剑桥的MPhil in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项目卷出了新高度。这个项目明确要求申请者有扎实的计算机本科基础,每年1500+的申请者争夺约60个名额,录取率不到5%。对于想转码的同学来说,这几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但是,你的理工科背景,恰恰是进入“CS+”领域的敲门砖。

比如你是学生物的,可以看看MPhil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这个项目设在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专门研究如何用计算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你的生物学知识在这里不是“包袱”,而是“壁垒”,是纯CS背景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申请人数通常只有CS本专业的十分之一左右。

如果你是学物理、材料或者工程的,对未来科技趋势和政策感兴趣,商学院的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项目了解一下?这个项目专门培养懂得技术又了解商业和政策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的数据显示,这个项目收到了大约400份申请,录取了40人左右,录取率在10%上下,虽然依旧激烈,但申请池的背景更多元,不会像CS那样清一色的“代码大神”。

看,换个思路,你的专业背景就从一个限制,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优势。

如何挖掘那些录取更友好、也同样顶尖的“宝藏专业”?

知道了“跨界”的好处,那具体怎么找到这些“宝藏专业”呢?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小技巧。

第一招:用好官网的“Course Directory”

别偷懒!把剑桥官网的研究生课程目录(Postgraduate Course Directory)从头到尾刷一遍。不要只用你的专业关键词去搜索,而是耐心地点开每一个你觉得可能相关的学院(Faculty/Department),看看它们都提供了哪些MPhil或MSt项目。

你会发现很多“新大陆”。比如,很多人想申请政治与国际关系系(POLIS)的MPhi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tics,这个项目每年申请人数接近1000,录取比20:1。但如果你点开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会发现一个叫MPhil in Modern South Asian Studies的项目。它同样涉及国际关系和政治,但聚焦于一个特定区域,申请人数可能只有100人左右,竞争压力骤减。如果你在文书里能体现出对南亚地区的浓厚兴趣和独特见解,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第二招:关注新兴的交叉学科项目

剑桥每年都在开设新的硕士项目,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些新项目往往因为知名度还没完全打开,申请人数相对较少,是真正的“蓝海”。

比如近几年设立的MPhil in Ethics of AI, Data and Algorithm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由哲学系开设,但面向所有对人工智能伦理感兴趣的学生,无论你是学文科、社科还是理工科。这种项目最看重的不是你本科专业是否“对口”,而是你对这个新兴领域的思考深度和热情。

第三招:学会解读官方的申请数据

剑桥大学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很多院系的官网上,都会低调地放着往年的录取数据。通常在“Graduate Admissions”或“Statistics”这样的栏目里。

以经济学院为例,它会清楚地列出:MPhil in Economics收到了1026份申请,发了131个offer;而MPhil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收到了895份申请,发了110个offer。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就是最直接的“避坑指南”。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你感兴趣的所有项目数据都整理出来,做个表格,哪个是“地狱模式”,哪个是“机会之地”,一目了然。

学院的“隐藏菜单”:不同学院的招生偏好你知道吗?

搞定了专业,别忘了剑桥还有独特的“学院制”。选学院可不只是选宿舍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不少“玄机”。虽然对于硕士申请来说,学院的影响力不如本科和博士那么决定性,但一个聪明的选择,绝对能为你的申请加分。

首先,看学术匹配度。

每个学院都有一群Fellows(可以理解为学院的常驻教授或研究员)。如果某个学院里,有特别多你所申请领域的学术大牛,那选择这个学院,无疑是明智的。这意味着你的申请材料可能会被更懂行的专家审阅,也意味着一旦入学,你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源会更集中。

举个例子,如果你申请的是工程相关的专业,那么丘吉尔学院(Churchill College)就是首选之一。它以科技见长,拥有大量的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的Fellows。同理,如果你是学法律的,三一学堂(Trinity Hall)和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 & Caius College)就是传统的法学强院。

怎么查一个学院的Fellows?直接去学院官网,找到“People”或“Fellows”页面,看看他们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的专业高度相关。

其次,看学院的资源和奖学金。

有些学院会“偏心”,为特定专业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奖学金。这简直就是最直接的“示好”信号!比如,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为理论物理学生设立了P.M.A. Dirac奖学金;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则有专门面向中国学生的“Jardine-St John's Graduate Scholarship”。

在申请时,如果你选择了这样一个与你专业高度相关且提供专项奖学金的学院,不仅增加了获得资助的机会,也向招生官传递了一个信息:你做足了功课,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这里。

最后,考虑学院的文化和社区。

这一点虽然不直接影响录取,但关乎你未来一年的生活体验。有些学院是“仅限研究生”的,比如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克莱尔学堂(Clare Hall)。这些学院的氛围更成熟、安静,社交活动也完全围绕研究生展开,能帮你快速融入学术圈。而像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三一学院这样的大型传统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混合,活动更多样,历史感也更厚重。

你的学院选择,是你申请故事的一部分。它应该和你选择的专业一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在下拉列表里随机选一个。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件事:别当一个只会刷分和实习的“申请机器”。

花点时间,像侦探一样去挖掘信息,更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个让你眼睛放光、愿意花一下午泡在图书馆里研究的领域,可能就藏在一个你从没听说过的项目名称里。剑桥想录取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简历,而是一个有趣、有潜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灵魂。

你的申请季,从现在开始,换个玩法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04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