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U新生避坑核心要点 |
---|
选课:别等最后一天!提前规划,备好Plan B、C、D,看好WQB要求。 |
教授:选课前必查RateMyProfessors,避开那些传说中的“学分杀手”。 |
租房:小心二手房东和口头协议,BC省标准租房合同是你的护身符。 |
交通:U-Pass是神器,不只上学用,周末坐着天车探索大温,血赚! |
通讯:货比三家,别在机场被“天价”旅游卡忽悠,开学季学生套餐最香。 |
吃饭:学校食堂不是唯一选择,山下的丽晶广场和Lougheed才是灵魂归宿。 |
哈喽,各位即将登上SFU“山顶屯”的萌新们!我是你们的学长Alex。还记得我刚来的那个秋天,拖着两个23公斤的行李箱,气喘吁吁地爬上Burnaby Mountain,看着云雾缭绕的校园,心里一半是“我终于来了”的激动,一半是“这鬼地方怎么跟仙境似的,以后出门是不是得靠飞?”的迷茫。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第一学期的抢课日,我自信满满地掐着点登录goSFU,结果网站一秒卡死,等我再进去,想选的课全满了,只剩下一堆早上8点半的“天王老子课”和传说中挂科率高达40%的“killer course”。那一刻,我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大雾,第一次感觉到了留学生活的“下马威”。
这篇指南,就是我用无数个踩坑的日夜、无数杯Tim Hortons的咖啡换来的。它不讲官话套话,只讲最实在的干货,希望能帮你绕开我当年走过的弯路,让你在SFU的第一步,走得稳稳当当,开开心心。
选课大战,不当炮灰只做赢家
SFU的选课,江湖人称“饥饿游戏”,一点不夸张。学校的系统叫goSFU,你所有和学术相关的事情都在这里搞定。最重要的就是你的Enrollment Appointment(选课时间)。这个时间是学校根据你的年级和已修学分随机分配的,学分越多,选课时间越早。大一新生基本都是最后一批,所以竞争异常激烈。
第一步:提前规划,不要裸考!
在选课时间开放前一两周,你就可以在goSFU里看到新学期的课程列表了。千万别等到选课当天才开始看。你需要做的,是打开SFU的Academic Calendar,找到你专业的毕业要求,搞清楚这学期必须上哪些专业课(Required Courses),还有哪些选修课的空位。
特别注意SFU著名的WQB要求——Writing, Quantitative, Breadth。这是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完成的通识教育要求。B-Hum是人文社科,B-Sci是科学,B-Soc是社会科学。很多萌新一来搞不清楚,乱选一通,结果到了大三大四发现WQB没修满,急着补课,非常被动。建议大家第一年就把WQB课程分散修掉。比如想找个轻松点的B-Hum,可以看看HIST 102W;想找个好拿分的B-Soc,很多人会推荐CMNS 110。
第二步:Plan A, B, C, D…都给我备上!
用SFU Schedule Planner或者其他课程规划工具,提前排好至少3套课表。把你最想上的课放在Plan A,如果Plan A里的某节课满了,立刻启动Plan B。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尤其是一些热门的“水课”(大家都说给分好、任务少的课),基本上是秒没的。比如ECON 103/105,PSYC 100/102这些基础课,位置非常抢手。
第三步:善用Waitlist(候补名单)
如果心仪的课真的满了怎么办?别灰心,把它加到Waitlist里。开学前两周是课程Drop/Add的高峰期,很多人会调整课表,你很有可能被补选上。根据经验,如果你的Waitlist排位在前10%,比如一个100人的课你排在前10名,那么成功补上的几率非常大。我曾经排在一个Waitlist的第15位,最后也在开学第二周成功“上岸”。所以,别轻易放弃!
教授选不对,学期两行泪
在北美上大学,选对教授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选对课。一个好的教授能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妙趣横生,给分也如春风拂面;而遇到一个“killer”,你可能每晚都在图书馆含泪赶due,最后GPA还惨不忍睹。
怎么避雷?神器来了——RateMyProfessors.com。这个网站就是北美大学生的“大众点评”,学生可以匿名给教授打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难度、教学质量、是否会再选他的课等等。
看这个网站要看几个关键指标:
Overall Quality(综合评分):满分5分,越高越好。一般来说,4.0分以上的教授都比较靠谱。低于3.0分的,就要谨慎选择了,除非是必修课没得选。
Level of Difficulty(难度系数):满分5分,这个是反向指标,数字越高说明课程越难。如果你想挑战自己,可以选个难度4.0的;如果想保GPA,那2.0左右的会是你的好朋友。
Would take again(会再次选择):这个百分比非常直观。如果超过80%的学生都愿意再上他的课,那说明这位教授的课堂体验绝对不错。
举个例子,你看到一位A教授,综合评分4.5,难度2.1,90%的人愿意再选。评论区里都是“He is so funny and caring!”“Exams are fair.” 那还等什么?闭眼冲!反之,你看到B教授,综合评分2.1,难度4.8,只有20%的人愿意再选。评论区充斥着“Hard marker”“Unclear lectures”“Avoid at all costs!” 那就赶紧绕道走,别拿自己的GPA开玩笑。
除了这个网站,还可以多问问学长学姐,或者在SFU的Reddit论坛(r/simonfraser)和微信新生群里打探消息,信息非常灵通。
租房那些坑,帮你一一填平
SFU在山顶,风景虽好,但生活确实没那么便利。所以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大二之后,都会选择搬到山下住。租房是留学生活最大的一笔开销,也是坑最多的地方。
住哪里?三大热门区域对比
山顶(On-Campus/University Heights):住在学校宿舍(Residence)或者学校旁边的UniverCity社区。最大优点是方便,上课不用早起爬山。缺点是贵,而且有点“与世隔绝”。SFU官网显示,一个单人间的宿舍(不含餐食计划)每月费用大概在$1100 - $1400加元。山顶的公寓租金也普遍较高,一个一居室月租金可能要$2500以上。
山下热门区域1:Lougheed Town Centre。这里是韩国人的聚集区,有巨大的H-Mart韩国超市和各种韩餐馆,生活非常便利。交通上,有天车Lougheed Town Centre站,去哪里都方便。坐143路公交车上山大概20-25分钟。这里的公寓楼龄偏新,租金相对适中。根据Rentals.ca 2024年的数据,一个一居室的平均租金在$2300左右,一个两居室分租下来,每人大概$1200-$1500。
山下热门区域2:Metrotown。大温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就在这里,华人超市(大统华T&T)、各种中餐馆、银行应有尽有,生活便利度满分。交通是枢纽站,天车公交四通八达。从Metrotown坐144路公交车上山,高峰期可能需要40-50分钟。这里的公寓选择多,但租金也水涨船高。一个一居室平均租金可能达到$2500+。
山下热门区域3:Brentwood Town Centre。这是一个新兴的社区,楼盘都非常新,设施豪华,像个小“downtown”。商场和餐厅也越来越完善。交通有天车Brentwood站,坐135路公交转车上山。这里的租金是三个区域里最高的,适合预算充足、追求生活品质的同学。
找房渠道和防骗指南
找房渠道主要有:Vanpeople(温哥华天空),Vansky,Craigslist,Facebook Marketplace。前两个是华人论坛,房源多,但也要小心筛选。后两个是西人主流平台,房源质量相对高一些,但沟通需要用英文。
避坑重点:
不见兔子不撒鹰:任何没亲自看房就让你交押金的,99.9%是骗子。一定要亲自或者委托靠谱的朋友去看房。
合同是王道:必须签BC省的官方标准租房合同(Residential Tenancy Agreement)。口头协议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合同里要写明租金、租期、包含的费用(水、电、网、暖气)、押金金额(法律规定最多是半个月房租)等。
小心“二房东”:确保和你签约的人就是房东本人(Landlord),或者是有房东书面授权的管理公司。从“二房东”手里租房风险很高。
拍照留证:搬进去之前,对着房间的每个角落、每个瑕疵(比如墙上的划痕、地毯的污渍)拍照或录像,并发给房东作为记录。这样退房的时候,房东就不能以此为借口扣你的押金。
U-Pass在手,大温任我走
每个SFU的全日制学生都会被强制购买U-Pass,费用直接包含在学费里。根据2024年的数据,U-Pass的费用大概是每个月$45左右,一个学期(4个月)就是$180多。这张小小的卡片,是你留学生活里最值的投资之一!
U-Pass是什么?
它让你可以在大温哥华地区无限次乘坐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车(Bus)、天车(SkyTrain)和海上巴士(SeaBus),跨区也不需要额外付费。要知道,如果自己买一张三区的月票,价格是$189.60加元(2024年价格)!所以你每个月都在用$45的价钱,享受近$190的服务,简直血赚。
怎么用?
你需要先去学校书店或者指定的自动售卖机买一张蓝色的Compass Card(押金$6)。然后登录U-Pass BC的官网,用你的SFU学生ID关联你的Compass Card。之后每个月都需要手动上网续费(reload),把下个月的U-Pass资格加载到卡里。记住,是每个月都要操作一次,否则卡就失效了!
如何值回票价?
别只用它来往返家和学校!周末没事就刷着U-Pass出去浪啊!
坐天车去Downtown,逛逛Robson街,去Stanley Park骑车看海。
坐天车去Richmond,吃最地道的早茶和各种中餐。
坐公交去Granville Island,逛逛公共市场,看看街头艺人表演。
坐公交和海上巴士去North Vancouver,爬个山,或者去Lonsdale Quay看看海景。
这些地方如果自己开车,光停车费就够你喝好几杯奶茶了。用U-Pass,交通费为零,让你无压力探索这座美丽的城市。
手机卡怎么办?告别天价话费
加拿大的电信费用是出了名的贵。千万别在机场办那种专门给游客的预付卡,价格高得离谱。开学季是办理手机卡的最佳时机,各大运营商都会推出学生优惠套餐。
运营商大比拼
第一梯队(亲儿子):Rogers, Bell, Telus。这三家是加拿大的电信三巨头,信号覆盖最好,网络速度最快,当然价格也最贵。如果你追求极致的网络体验,而且预算充足,可以考虑它们。
第二梯队(干儿子):Fido (Rogers旗下), Virgin Plus (Bell旗下), Koodo (Telus旗下)。它们使用和母公司一样的网络,所以信号质量基本没差,但价格便宜很多,套餐也更灵活。这是绝大多数留学生的选择。通常在开学季,你可以花$45-$55加元拿到每月30GB-50GB流量的套餐,非常划算。
第三梯队(性价比之选):Freedom Mobile, Public Mobile等。这些运营商价格更低,但信号覆盖,尤其是在SFU山顶或者天车隧道里,可能会稍弱一些。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区,也可以考虑。
国内运营商出海版:比如中国电信(CTExcel)。它们的优势是可以“一卡双号”,同时保留一个中国手机号,方便接收国内的短信验证码。价格也很有竞争力,使用的是Telus或Bell的网络,信号有保障。
办理建议:
刚落地可以先在7-11或者超市买一张临时的预付卡用着。然后花点时间去Metrotown或Lougheed的商场里,把所有运营商的门店都逛一遍,对比一下他们的“Back to School”学生优惠,哪家给的流量多,哪家有额外折扣,问清楚再做决定。
拯救你的中国胃:SFU美食地图
SFU山顶的食物,怎么说呢,能填饱肚子,但很难满足你的中国胃。当你吃腻了Tim Hortons的甜甜圈和A&W的汉堡,是时候下山觅食了。
学校周边(University Heights Plaza)
这里是离学校最近的“美食广场”,有几家不错的选择。比如Donair Town的土耳其烤肉卷,便宜大份;Blenz Coffee的咖啡和简餐;还有几家寿司和炸鸡店。适合课间解决午餐。
Lougheed:韩餐天堂
从学校坐143路下来就是。这里的H-Mart超市里的Food Court,有正宗的韩式炸酱面、石锅拌饭和豆腐汤,物美价廉。想吃烤肉?这里有无数家Korean BBQ任你选。想喝奶茶?CoCo、Chatime、The Alley应有尽有。
Metrotown/Crystal Mall(丽晶广场):灵魂归宿
这里才是真正的中餐大本营。特别是丽晶广场二楼的Food Court,简直是每个SFU学子的乡愁慰藉所。
“老西安”的凉皮和肉夹馍:味道非常地道,每次去都要排队。
“天津味”的煎饼果子:一口下去,梦回国内的早晨。
“上海弄堂”的生煎包:皮薄馅大,汤汁鲜美。
还有各种麻辣烫、米线、烧腊、手抓饼……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国内小吃,这里都能找到。
除了丽晶,Metrotown周边还有各种档次的餐厅,从海底捞火锅到各种川菜、粤菜、北方菜,绝对能满足你挑剔的味蕾。
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踏入一所新的大学,迷茫和不知所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了。踩坑,其实也是留学经历的一部分,它会让你更快地成长。别怕,大胆去问路,大胆去和教授交流,大胆去认识新的朋友。
SFU这座山,爬上来确实不容易,无论是物理上的爬山,还是学术上的攀登。但请相信我,当你站在山顶,看到Burnaby的万家灯火和远处的雪山,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风景,都值得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欢迎来到SFU,祝你的留学生活,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