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进名企?解密法国高商就业力

puppy

总听说法国高商毕业就能进名企,这是真的吗?还是只是个传说?其实,这背后可不只是“名校光环”那么简单哦。法国高商的就业力,藏在它独特的培养体系里:从学校硬性规定、人手N段的硬核实习,到遍布全球、关键时刻能拉你一把的强大校友网,再到手把手帮你改简历、模拟面试的职业中心……这套“组合拳”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如果你也对法国高商心动,或者正在为未来的求职路感到迷茫,这篇文章就带你一探究竟,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阅读前的小贴士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干货。咱们不聊虚的,只扒事实。如果你对法国高商感兴趣,或者正在为找工作头秃,建议泡杯咖啡,慢慢看。这篇文章会告诉你,法国高商的“就业神话”不是靠吹的,而是一套严丝合缝的“组合拳”。看完你会明白,为什么这里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手握好几个offer了。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上周,我在巴黎参加了一个校友酒会,碰到了刚入学GE项目(大学校项目)的小师妹Lily。她端着一杯香槟,眼神里带着三分兴奋、三分迷茫,还有四分焦虑。她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小声问:“Cici学姐,都说咱们学校毕业就能进LVMH、麦肯锡,是真的吗?我怎么感觉自己除了上课啥也不会,看到那些LinkedIn上光鲜亮丽的学长学姐,压力山大啊……”

看着她,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没错,“法国高商毕业=名企敲门砖”这个说法,在留学生圈里几乎是神话一样的存在。但这个神话究竟是泡沫还是现实?为什么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就像开了挂一样?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揭开法国高商超高就业力背后的秘密。

第一招:不是“选择”,而是“必须”的硬核实习

在国内,我们习惯了“大四才找实习”的节奏。但在法国高商,实习根本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写在教学大纲里的“必修课”。你没听错,不完成规定时长的实习,你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这里最出名的就是“Césure Yea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间隔年”。很多高商的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in Management, a.k.a Grande École program)是两年制的,但学校会强制或强烈建议学生在中间插入一整年的实习。这一年,你不用上课,全部时间都用来工作。通常学生会选择做两段各六个月的实习,一段在法国,一段在海外,或者两段都在不同领域的顶尖公司。

这意味着什么?当你毕业时,你的简历上已经有了至少一整年、两段高质量的全职工作经验。你的同学还在为“没有工作经验,找不到好工作”而发愁时,你已经是一个熟练掌握行业黑话、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准职场人”了。HR在筛选简历时,看到这样一份履历,眼睛都会发光。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朋友Alex,在ESSEC读高商。他的间隔年,第一份实习去了巴黎的BNP Paribas(法国巴黎银行)做投行分析,第二份实习通过学校合作项目,去了新加坡的波士顿咨询(BCG)。毕业时,他不仅法语流利,英语更是无敌,还同时手握金融和咨询两大热门行业的顶级实习背书。还没等毕业典礼,他就被伦敦一家顶级投行提前锁定,直接发了全职offer。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根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23年的全球管理学硕士排名,法国高商(如HEC Paris, ESCP, ESSEC)常年霸榜前十。其中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排名第一的HEC Paris为例,其官网公布的2023届毕业生数据显示,98%的学生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平均起薪超过67,000欧元,签约奖金平均为19,000欧元。这背后,长达12-18个月的实习经历功不可没。

所以,法国高商的第一件秘密武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把你从一个学生“暴力”改造成一个有实战经验的职场人。这过程很辛苦,但效果,是真的香。

第二招:无处不在、能量巨大的“圈内人”——校友网

如果说实习是你的硬实力,那校友网就是能让你实力翻倍的软实力。法国是一个非常看重“圈子”(réseau)的国家,而高商的校友网络,就是你能接触到的最顶级的圈子之一。

这可不是国内那种毕业后就失联的同学群。法国高商的校友会(Association des anciens élèves)是一个组织严密、能量巨大的机构。他们有专职的团队运营,有线上校友录系统,有定期的线下活动,有覆盖全球各地的分会。你想找任何一家目标公司的“自己人”,几乎都能在校友系统里找到。

这个系统怎么用?简单粗暴,但非常有效。比如你想进L'Oréal(欧莱雅)的市场部,你可以在校友录里筛选出所有在欧莱雅工作的校友,找到职位、地区最匹配的几位,然后给他们发一封非常礼貌的邮件或LinkedIn私信,介绍自己,表达想请教的意愿。大多数校友都非常愿意帮助学弟学妹,约个咖啡、打个电话聊一聊,给你讲讲内部情况、面试技巧,甚至帮你内部推荐(Referral),都是很常见的操作。

我的学姐Anna就是靠校友网“上岸”的。她一心想去奢侈品行业,但屡投简历无果。后来,她在学校的校友平台上找到了一位在Dior工作的直系学长。她鼓起勇气联系了对方,学长非常nice地约她喝了杯咖啡。在聊天中,学长不仅给她分享了很多行业内幕,还指出了她简历上的不足。两周后,学长所在的部门正好有个职位空缺,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Anna,直接把她的简历递给了HR。后续的面试,Anna因为有了学长的“情报”,准备得特别充分,最后顺利拿下了offer。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欧洲顶尖商学院INSEAD,其校友网络遍布175个国家,拥有超过65,000名校友。法国高商“三巨头”HEC, ESSEC, ESCP的校友总数加起来更是超过18万人,这些人脉资源遍布全球的金融、咨询、奢侈品、科技等各个领域。他们不仅是你的榜样,更是你未来求职路上最宝贵的资源。

这股力量,平时你可能感觉不到,但在你找工作最迷茫、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稳稳地托住你,拉你一把。

第三招:保姆级的贴身教练——职业发展中心

很多大学的职业中心,可能就是一个发布招聘信息、盖三方协议的地方。但在法国高商,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 / Talent Center)是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求职特种兵训练营”。

从你入学第一天起,职业中心的服务就全面启动了。他们的服务有多“保姆级”?

一对一职业规划:你可以预约专业的职业顾问,他们会帮你分析性格、优势,明确职业方向。你对未来迷茫?找他们聊。你想转行?找他们聊。他们会像私人教练一样,帮你制定专属的求职计划。

简历和求职信修改:你写的简历是不是“中式英语”?是不是不符合法国公司的审美?没关系,发给职业中心,他们会一个词一个词地帮你改,直到改出一份能打动HR的完美CV。这个服务通常是无限次的。

模拟面试:最让人头疼的面试环节,职业中心也帮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们会邀请有企业HR背景的顾问,或者干脆就是合作公司的真人HR,来给你进行一对一的模拟面试。从行为面试(Behavioral Interview)到案例面试(Case Interview),各种类型全覆盖。面完之后还会给你详细的反馈,告诉你哪里需要改进。

海量的企业活动:这才是重头戏。高商的职业中心会利用学校的声誉,把全世界最好的公司都请到校园里来。各种形式的企业宣讲会、招聘会(Career Fair / Forum)、校友分享会、工作坊(Workshop)几乎每周都有。以ESCP为例,他们每年会举办超过400场线上线下的招聘活动,合作企业包括Google, Amazon, Blackstone, McKinsey等等。这意味着你足不出校,就能和名企的HR、部门高管面对面交流,甚至现场投递简历、获得面试机会。

就拿我亲身经历的“金融招聘会”来说,那场面,简直是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微缩版。高盛、摩根士丹利、黑石、KKR……所有你能想到的顶级金融机构,都派出了强大的团队在现场摆摊,和你亲切交流。这种机会,是你自己海投一万份简历都换不来的。

所以,法国高商的就业力,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硬核实习、强大校友网和保姆级职业中心这套“组合拳”打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结果。学校用一整套体系,从技能、人脉到求职技巧,全方位地武装你,把你从一个学生打磨成一个让名企争相抢夺的优秀候选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动,又有点觉得压力更大了?

别慌。法国高商为你铺好了路,但路终究要自己走。这张名校的“入场券”很珍贵,但它不能保证你躺赢。你得主动去用好学校给你的所有资源:厚着脸皮去参加每一次networking event,认真对待每一次career center的辅导,用心经营你的每一段实习,勇敢地去联系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校友。

记住,从来没有什么“毕业即巅峰”的神话,有的只是提前开始的努力和准备。那条通往梦想offer的路,其实从你踏入校园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93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