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后想留下?这10个国家是你的首选

puppy

嘿,留学的你,是不是也常常在深夜里琢磨:毕业后是走是留?好不容易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真想留下来闯一闯,但又担心工签太难、工作不好找?别焦虑啦!我们特地为你盘点了10个对毕业生超友好的“宝藏”国家。这篇文章不只是简单列个名单哦,我们会从最实际的角度出发,告诉你每个国家的工签政策有多“香”,哪些专业最“吃香”,以及真实的生活成本和就业环境怎么样。快来看看哪个才是你的理想目的地,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个靠谱的选择吧!

小编碎碎念:留学规划必读指南
哈喽,亲爱的小伙伴们!这篇文章里的所有信息,尤其是签证政策和薪资数据,都是小编熬了好几个通宵,从各国官方渠道和权威网站上扒下来的最新干货。但政策这东西变得比天气还快,所以你在做最终决定前,一定要再去官方网站(我们会在文中提到哦)核实一遍,确保万无一失。这篇超长长长文,建议你先收藏,再泡杯咖啡,慢慢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

留学后想留下?这10个国家是你的首选

深夜十二点,你关掉写了半天的论文,习惯性地打开求职APP。屏幕上,一边是国内互联网大厂的“996”招聘信息,另一边是本地一家初创公司的实习岗位,薪资不高,但“work-life balance”的标签却格外显眼。

你长叹一口气,瘫在椅子上。来这里留学快两年了,从一开始点餐都说不利索,到现在能和local朋友开怀大笑;从吃不惯冷三明治,到现在熟练地用烤箱做一顿饭。这个城市,已经留下了太多你的足迹和记忆。回国,有熟悉的家人朋友和戒不掉的外卖;留下,有无限的可能性和需要独自面对的挑战。走还是留?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循环播放的BGM,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纠结。几乎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这样“向左走,向右走”的深夜思考。好不容易跳出舒适圈,谁不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呢?留下工作几年,积攒一些海外经验,无论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人生阅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一想到复杂的签证政策、陌生的就业市场,刚燃起的热情又被浇了一盆冷水。

打住!停止你的精神内耗!为了让你不再迷茫,我们团队花了一个月时间,为你深度扒了10个对国际生最友好的国家。这篇文章不灌鸡汤,只上干货。我们会告诉你每个国家的毕业工签有多给力,什么专业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以及真实的搞钱和花钱情况。准备好了吗?快来看看,哪个国家会是你的“天选之地”!

1. 加拿大:稳扎稳打的“枫叶卡”之路

提到“对留学生友好”,加拿大如果说自己是第二,恐怕没几个国家敢称第一。它就像一个性格温和、包容性极强的学长,一直在对你说:“别急,慢慢来,我们有机会。”

工签政策有多“香”?
加拿大的毕业工签(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PGWP)简直是“业界良心”。这个签证是开放式的,意味着你不需要提前找到工作就能申请,可以为任何雇主工作,甚至自己创业。时长也非常慷慨:学习项目满8个月但不足2年,工签时长与学习时长相同;学习项目满2年或以上,直接给3年工签!3年啊朋友们,足够你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起来,并为后续申请永久居民(PR)积累宝贵的本地工作经验了。

哪些专业最“吃香”?
加拿大的就业市场非常务实。IT和计算机科学永远是王者,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量巨大。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科技行业的职位空缺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医疗保健领域,护士、理疗师、药剂师等职位一直都在“抢人”。工程类(尤其是土木、机械、电气)和商科中的金融、会计、供应链管理也是常青树专业。比如,在温哥华的“小硅谷”,一个有两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年薪轻松达到8万到10万加币。

钱包还好吗?
生活成本方面,温哥华和多伦多确实不便宜,一个单人间的月租金可能就要1200-1800加币。但其他城市如蒙特利尔、卡尔加里、渥太华就会友好很多。根据Numbeo网站的数据,卡尔加里的生活成本比多伦多低了近20%。刚毕业的你,起薪大概在年薪4.5万到6万加币之间,随着经验积累,涨幅会非常可观。而且,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出了名的好,全民医保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真实案例小A:
我的学姐小A,在滑铁卢大学读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后,她无缝衔接申请了3年的PGWP,搬到多伦多,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找到了软件开发的工作。工作一年半后,她的加拿大经验类移民(CEC)分数就达到了邀请线,顺利拿到了枫叶卡。她说:“PGWP给了我一个非常从容的缓冲期,让我可以不慌不忙地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留下来随便将就。”

2. 澳大利亚:阳光、沙滩和机遇

“土澳”给人的印象总是懒洋洋的,但它在吸引和留住人才这件事上,可一点都不懒。这里有世界顶级的教育资源,更有毕业后让你大展拳脚的机会。

工签政策有多“香”?
澳大利亚的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Temporary Graduate visa, subclass 485)是留学生留下来的主要途径。它分为两个主流:Post-Study Work stream 和 Graduate Work stream。对于大部分完成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同学来说,申请的是前者。根据你的学历,可以获得2到4年的工作签证。需要注意的是,澳洲的政策时有变动,比如之前针对特定专业的时长延长政策在2023年底有所调整,所以一定要关注澳大利亚内政部官网的最新消息。

哪些专业最“吃香”?
澳洲的“技术移民职业列表”(Skilled Occupation List)就是你的就业风向标。榜上有名的职业,都是澳洲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目前来看,IT、工程、教育、护理和建筑是绝对的热门。一个在墨尔本的注册护士,起薪就能达到年薪7万澳元以上。会计和审计也一直是传统优势专业。此外,随着澳洲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受欢迎。

钱包还好吗?
悉尼和墨尔本的生活成本在全球都排得上号,房租是主要开销。在悉尼市中心合租一个房间,每周的租金可能需要350-500澳元。但澳洲的法定最低时薪非常高,2023年7月1日起调整为23.23澳元,全球领先,这保证了即使是做兼职或基础岗位,也能有不错的收入。对于毕业生来说,平均年薪起薪大约在6万到7.5万澳元之间。

真人案例小B:
小B在昆士兰大学读的土木工程,毕业后申请了2年的485签证。他没有选择去悉尼、墨尔本挤,而是去了布里斯班,因为昆士兰州当时有大量的基建项目。他很快在一家本地工程公司找到了助理工程师的职位。他说:“澳洲的工作文化很棒,下午五点准时下班,大家会约着一起去冲浪。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可以平衡得很好。”

3. 德国:严谨工业国的“蓝卡”诱惑

如果你是理工科学霸,那么德国绝对是你的天堂。这个国家不仅拥有世界顶尖的工程技术,还为有才华的你铺好了一条通往欧盟的“高速公路”。

工签政策有多“香”?
德国的政策堪称“慷慨”。毕业后,你可以获得长达18个月的“找工作签证”(Job Seeker Visa)。这意味着你有充足的一年半时间来寻找一份与你专业相符的工作。一旦你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工作,就可以申请“欧盟蓝卡”(EU Blue Card)或工作居留。蓝卡的门槛相对清晰,只要你的税前年薪达到一定标准(2024年非紧缺职业为45,300欧元),就能申请。持有蓝卡21个月(德语达到B1水平)或33个月(德语达到A1水平)后,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这个速度,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哪些专业最“吃香”?
“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不是白叫的。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方向)是永远的“铁饭碗”。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报告,德国在MINT领域(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技术)的人才缺口长期存在。此外,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果你会说德语,那简直是开了挂,就业机会会成倍增加。

钱包还好吗?
相比于英美澳加,德国的生活成本简直是“一股清流”。尤其是在很多大学城,生活开销非常合理。根据DAAD的数据,一个学生在德国的平均月生活费约为934欧元。慕尼黑和柏林的房租会贵一些,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德国公立大学基本免学费,光这一点就省下了一大笔钱。毕业生的起薪很有竞争力,工程师的平均起薪通常在年薪4.5万到5.5万欧元之间。

小贴士:
在德国找工作,一份严谨、规范的德式简历(Lebenslauf)至关重要。最好找当地的职业中心或者德国朋友帮忙看看。另外,实习(Praktikum)经历在德国求职中分量极重,很多学生在读书期间就会做好几份实习,为毕业求职打下坚实基础。

4. 英国:恢复PSW后的新机遇

曾经因为取消PSW(Post-Study Work)签证而让无数留学生心碎的英国,终于在2021年带着全新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王者归来,重新成为了热门选择。

工签政策有多“香”?
新的“毕业生签证”允许在英国完成学士或硕士学位的学生,毕业后留英工作或寻找工作2年;博士毕业生则可以停留3年。和加拿大的PGWP一样,它也是一个开放式工签,不与特定雇主绑定,给了毕业生极大的灵活度。你可以在这两到三年里尽情探索职业可能,积累宝贵的英国工作经验。

哪些专业最“吃香”?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会计、投资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等专业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金融和保险业是英国薪资最高的行业之一。此外,科技行业也在迅速崛起,软件开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领域的职位空缺很多。创意产业,如时尚管理、设计、媒体等,在伦敦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英国政府还推出了“高潜力人才签证”(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如果你毕业于全球顶尖大学(名单每年更新),甚至可以直接申请来英工作。

钱包还好吗?
一个字:贵。尤其是在伦敦,生活成本高昂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交通和房租会占掉你收入的一大半。在伦敦一区或二区合租一个房间,月租金轻松超过800英镑。但高成本也对应着高收入,伦敦的毕业生起薪普遍高于英国其他地区。一个在伦敦金融城工作的毕业生,年薪拿到4万到5万英镑是很正常的。如果你选择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爱丁堡等城市工作,生活成本会大大降低。

真人案例小C:
小C在伦敦政经学院(LSE)读完金融硕士后,利用Graduate Route签证,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她说:“这两年的签证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敲门砖’。在‘四大’工作,公司会帮忙担保后续的Skilled Worker Visa,解决了身份问题。虽然工作很忙,但在伦敦这个国际化都市,我接触到的资源和机遇是无可比拟的。”

5. 新西兰:追求平衡生活的理想国

如果你向往电影《指环王》里的中土世界,又希望有一个不那么“卷”的工作环境,那么新西兰可能是你的完美选择。

工签政策有多“香”?
新西兰的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 Visa)政策也非常友好。根据你所学课程的等级和地点,可以获得1到3年的开放工签。比如,在奥克兰以外地区完成学业,可能会获得更长的工签,这是政府鼓励大家去其他地区发展的举措。这个签证同样允许你为任何雇主工作。

哪些专业最“吃香”?
新西兰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的热门专业。农业、园艺、林业和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好找工作。IT行业是新西兰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软件开发者、网络工程师的需求量很大。建筑和工程行业也因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持续需要人才。此外,新西兰的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领域,如护士、幼教、社工等,常年处于紧缺状态。你可以随时关注新西兰移民局官网的“绿色清单”(Green List),上面的职业都是移民优先职业。

钱包还好吗?
新西兰的生活成本不低,尤其是在最大城市奥克兰,房价和租金是主要压力来源。一个在奥克兰市中心的单间公寓月租金可能在1800-2200纽币。但新西兰的优势在于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文化。最低时薪标准也很高(2023年为22.70纽币)。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在5.5万到7万纽币之间。

小贴士:
在新西兰,人际网络(networking)非常重要。很多工作机会并不会公开发布,而是通过人脉推荐。所以,在读书期间多参加学校的职业活动,和教授、校友搞好关系,会对你未来的求职大有裨益。

6. 爱尔兰:欧洲硅谷的“翡翠岛”

被誉为“欧洲硅谷”的爱尔兰,是众多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Facebook、微软)的欧洲总部所在地。对于学IT和商科的同学来说,这里简直是遍地机会。

工签政策有多“香”?
爱尔兰为国际毕业生提供了“第三级毕业生计划”(Third Level Graduate Programme)。本科毕业生可以获得12个月的居留许可(Stamp 1G),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则可以获得24个月。在这期间,你可以合法地全职工作。当你找到一份符合“关键技能职业列表”(Critical Skills Employment Permit)的工作,且年薪超过3.2万欧元,雇主就可以为你申请2年的工作许可,之后可以更顺利地转为长期居留。

哪些专业最“吃香”?
信息技术(ICT)是绝对的王者。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这里非常抢手。根据爱尔兰企业、贸易和就业部的数据,ICT行业预计将持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其次是生物制药和医疗技术,爱尔兰是全球最大的药品出口国之一。金融服务,特别是基金管理和金融科技,也是这里的优势产业。

钱包还好吗?
爱尔兰最大的挑战是住房。尤其是在都柏林,房租高、房源少是普遍现象,找房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一个单间的月租金可能高达800-1200欧元。但这里的薪资水平在欧洲也名列前茅。科技行业的毕业生起薪通常在年薪3.5万到4.5万欧元,非常有竞争力。而且,在爱尔兰工作几年,跳槽去欧洲其他国家也非常方便。

7. 荷兰:国际化与创新的枢纽

荷兰虽然国家不大,但国际化程度极高,超过90%的荷兰人能说流利的英语。这为不懂荷兰语的国际生扫清了最大的语言障碍。

工签政策有多“香”?
荷兰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名为“求职年”(Orientation Year)的签证,时长为1年。在这一年里,你可以自由地找工作或创业。荷兰政府非常欢迎高技术人才,推出了“高技术移民计划”(Highly Skilled Migrant Scheme)。只要你找到的雇主是政府认可的担保方,且薪资达到标准(30岁以下毕业生2024年的标准是月薪2,801欧元),申请流程非常快,通常几周内就能搞定。

哪些专业最“吃香”?
荷兰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全球领先,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一大港。创意产业(设计、时尚)、高科技农业、生命科学和水利工程也是荷兰的强项。当然,IT和数据科学在这里同样是热门。许多国际公司的欧洲分销中心都设在荷兰,因此市场营销、销售和商业分析等人才也很有市场。

钱包还好吗?
荷兰的生活成本在西欧属于中等水平。阿姆斯特丹的房租比较贵,但在海牙、鹿特丹、乌得勒支等城市,生活成本会更合理一些。荷兰的税收较高,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毕业生起薪根据行业不同,大约在年薪3.5万到4.8万欧元之间。荷兰人非常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加班文化并不盛行。

8. 瑞典:崇尚平等与创新的北欧之光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work-life balance,崇尚扁平化的管理和创新的工作氛围,那么瑞典会让你流连忘返。

工签政策有多“香”?
在完成至少两个学期的学业后,你可以申请长达12个月的“毕业后找工作”居留许可。找到工作后,雇主会为你申请工作许可。瑞典的工作许可要求相对直接:工作必须是公开招聘的,薪资和保险等条件要符合行业标准。只要材料齐全,申请过程并不复杂。

哪些专业最“吃香”?
瑞典是许多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摇篮,比如Spotify和Klarna。因此,IT、软件工程、游戏开发等专业非常热门。瑞典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需求量很大。此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也很发达。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英语在工作场合很普及,但学习瑞典语会大大增加你的就业竞争力和融入感。

钱包还好吗?
北欧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瑞典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斯德哥尔摩等大城市,住房和日常消费都不便宜。瑞典实行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个人所得税率较高,但换来的是优质的公共医疗、教育和失业保障。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很高,工程师的起薪通常在每月35,000到45,000瑞典克朗。

9. 日本: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东方国度

对于喜欢亚洲文化,又想获得国际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邻国日本是一个独特的选择。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加剧,日本正前所未有地向外国人才敞开大门。

工签政策有多“香”?
日本的政策越来越灵活。毕业后,留学生可以申请“特定活动”签证,有1年的时间用于求职。找到工作后,可以转换为相应的工作签证,最常见的是“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签证。日本政府还推出了针对高技术人才的积分制度,达到一定分数后,可以在申请永住时享受优待。

哪些专业最“吃香”?
IT行业是绝对的缺人重灾区,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AI专家等职位供不应求。许多公司甚至愿意为优秀的IT人才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资。随着赴日游客的增多,酒店管理、旅游和翻译等服务行业也需要大量具备多语言能力的国际人才。制造业、汽车工程和护理行业也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钱包还好吗?
东京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房租和交通费用是大头。但其他城市如大阪、福冈、名古屋等,生活成本会亲民很多。日本的薪资体系比较看重年资,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卒)起薪相对统一,学士毕业生月薪约为21万日元,硕士约为24万日元。虽然起薪不算特别高,但通常有每年两次的奖金(Bonus),加起来也很可观。

小贴士:
在日本求职,语言是关键。虽然有些IT公司接受英语面试,但大部分职位都要求商务水平的日语能力(通常是N2或N1)。日本的求职季有固定的时间线(“就活”),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10. 美国:梦想与“抽签”的冒险乐园

把美国放在最后,是因为它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多的顶尖公司、最高的薪资和最前沿的科技,但也有最“玄学”的H-1B工作签证抽签制度。

工签政策有多“香”?
毕业后,学生可以申请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获得12个月的工作许可。如果你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12个月OPT结束后,再申请24个月的延期,总共长达3年。这3年时间,是留学生在美国工作的黄金时期。但之后,大部分人需要通过抽签获得H-1B签证才能继续合法工作。近几年H-1B的中签率持续走低,2024财年(2023年抽签)的中签率甚至低于20%。这就是在美国留下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哪些专业最“吃香”?
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是当之无愧的“版本答案”。在硅谷,一个刚毕业的软件工程师拿到15万甚至20万美元的总薪酬包(base salary + bonus + stock)并不稀奇。金融、商科、电子工程、生物统计等专业也都是高薪和机会的代名词。能提供STEM OPT延期的专业,在求职时有巨大优势,因为雇主更愿意雇佣可以稳定工作3年的员工。

钱包还好吗?
美国的生活成本差异巨大。在纽约、旧金山湾区这样的地方,房租高得离谱,月租2000美元可能只能租到一个小单间。但在德州、北卡等“新一线”地区,生活成本就友好得多。虽然生活成本高,但薪资水平也是全球顶尖的。即使面临H-1B的不确定性,很多人也愿意来这里闯荡几年,因为在这里顶级公司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一份含金量极高的简历背书。

好了,一口气看完这10个国家,是不是感觉信息量爆炸,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其实,选择在哪里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像开盲盒,充满了未知和惊喜。没有一个选择是绝对完美的,高薪的地方可能伴随着高压和不确定性,安逸的地方可能缺少一些激情和机遇。

别急着问别人哪个最好,也别被网上的各种排名和薪资包冲昏头脑。问问你自己: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职业天花板,是生活品质,是文化氛围,还是离家的距离?

把这篇文章当成你的一个“备忘录”,在你迷茫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多和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聊,听听他们的真实体验。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就去关注你心仪国家的移民局官网,去LinkedIn上勾搭一下在目标公司工作的校友,去参加学校的Career Fair。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无论你最终决定奔赴山海,还是回到熟悉的港湾,这段独自在异国他乡奋斗的留学经历,已经让你变得闪闪发光。未来的路,勇敢去走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943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