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会计学位,回国就业还香不香?

puppy

正在新西兰读会计或者准备来读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常常纠结:我这个学位,花了这么多时间和钱,回国就业到底还香不香?国内的就业市场一年比一年卷,咱们新西兰的学历在HR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篇文章不跟你扯虚的,直接帮你扒一扒现实情况。我们会聊聊新西兰会计学历在国内的真实认可度,对比一下它跟澳洲、英美甚至国内名校的优劣势。更重要的是,会给你一些超实用的干货建议:想进“四大”、外企还是国企,你的简历和技能点应该往哪个方向准备?在读书期间,考哪些证书、做什么样的实习能让你回国求职时瞬间“增值”?别再一个人焦虑啦,快来看看这篇为你量身打造的求职避坑指南,帮你把未来的路看得更清楚!

留学求职避坑指南
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硬通货。很多小伙伴焦虑新西兰学历的“含金量”,但其实HR更看重的是你在这几年里到底学到了什么、干了什么。别慌,读下去你就知道怎么盘活你的新西兰学历,让它成为你求职的“王牌”而不是“鸡肋”!

“Leo,又在刷招聘App啊?还不睡?”

凌晨三点,奥克兰大学商学院的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Leo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把手机屏幕按熄,长长地叹了口气。屏幕上还停留在国内某招聘网站的页面,满屏的“985/211优先”、“有国内四大实习经验者优先”,让他这个会计硕士final year的学生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不禁开始怀疑人生:我这几年,花了父母上百万的积蓄,远离家乡,在新西兰读的这个会计学位,回国就业,到底还香不香?

相信Leo的焦虑,也是无数正在新西兰读会计,或者准备来读会计的小伙伴们的心声。国内的就业市场一年比一年卷,咱们这张“洋文凭”在HR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段位?今天,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来扒一扒最真实的情况,给你来点实打实的干货。

新西兰会计学历,在HR眼里到底什么段位?

咱们得先有个清醒的认知:新西兰的大学,在国际上的名声可能不像英国G5、美国常春藤那样如雷贯耳,但在专业的HR眼里,绝对是“正规军”,完全不存在“不被认可”这一说。

尤其是新西兰的“八大”(University of Auckland, University of Otago,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等),在商科和会计领域的学术声誉是很扎实的。根据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奥克兰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位列全球前100名。这是个什么概念?这基本上和国内顶尖的985院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是处在同一个梯队的。

所以,当你的简历递到HR手上时,他们看到“奥克兰大学会计硕士”,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这是哪儿的野鸡大学”,而是一个受过良好国际教育的候选人。只是,这种认可度有一个“但是”。

在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里,HR可能会这样给留学生排序:

第一梯队:英美顶尖名校(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等)。这是光环效应最强的,没办法。

第二梯队:英美澳加等国的其他知名院校。这里就包括了澳洲的“八大”和咱们新西兰的“八大”。这个梯队里的学校,HR眼里差异不大,关键看你个人。

第三梯队: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些普通大学。

所以你看,咱们新西兰的学历,稳稳地处在第二梯队,是一块非常有分量的敲门砖。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小A,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会计硕士毕业,回国投递普华永道(PwC)的校招。在群面环节,同组的有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有澳洲悉尼大学的,还有一个国内211大学的。最终,小A和悉尼大学的那个同学一起进入了下一轮。HR后来私下说,他们看重的,是小A简历上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小公司做过税务助理的实习经历,这证明了他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简单来说,新西兰学历能保证你的简历不会在第一轮就被刷掉。但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光靠学校的名字,确实不够。

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优势劣势大PK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国求职,你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三类:英美名校毕业生、澳洲毕业生,以及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咱们来客观分析一下各自的优劣势。

对比英美名校海归:

他们的优势是“校友光环”和“精英人脉”。不可否认,一个剑桥的学历在某些场合就是比奥克兰的学历听起来更“响亮”。但咱们的优势在于更接地气。新西兰的会计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课程设置紧贴CAANZ(澳新特许会计师公会)和CPA Australia(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的要求,你学到的都是实打实的技能。而且,新西兰留学的生活成本和学费相对较低,你的心态可能更平和,没有那么大的“回本”压力。

对比澳洲八大海归:

说实话,在大多数国内HR眼里,新西兰和澳洲的学历几乎是等同的,都属于“澳新帮”。咱们的课程体系、职业认证路径(CAANZ/CPA)都高度相似。所以,你和澳洲海归之间的竞争,几乎完全是个人能力的竞争,而不是国别的竞争。谁的实习经历更硬核,谁的证书更多,谁的英语口语更流利,谁就赢。

对比国内985/211毕业生:

这才是我们最主要也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他们的优势非常明显:熟悉国情、人脉网络广、实习方便。他们可能从大二、大三就开始在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实习,对国内的商业环境和招聘流程了如指掌。

但咱们的“王牌”优势也同样突出:

第一,语言能力。不要小看这一点。在全英文的授课和生活环境下泡上几年,你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国内毕业生无法比拟的。这在面试外企、大型跨国公司时是巨大的加分项。我的学姐Sarah,奥塔哥大学毕业,英语口语超溜,面试一家美资快消公司时,跟美国来的面试官从财务报表聊到新西兰的橄榄球,氛围超好,当场就拿了offer。同组竞争的一个国内985毕业生,专业能力很强,但在全英面试环节就吃了亏。

第二,国际视野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处理各种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锻炼。你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这种“软实力”在简历上可能看不出来,但在面试中,通过你的谈吐和思维方式,能让有经验的面试官一眼识别出来。

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你的新西兰留学经历,赋予了你独特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你如何把这些优势“包装”和“展示”出来。

目标不同,准备路径也完全不一样

求职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你得先想清楚,你想去什么样的公司?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是高大上的外企,或者是稳定的国企?不同的目标,你的准备策略天差地别。

想进“四大”(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四大”是很多会计毕业生的“梦中情司”,也是海归的主要收割地。根据Lockin China 2023年发布的《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金融/会计/审计行业是吸引海归最多的领域之一,而“四大”每年都会开放专门的海外留学生招聘通道。

他们的要求很明确:

  1.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不错的GPA。这是基础,没得商量。

  2. 快速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审计工作强度大,你的留学经历,尤其是赶due的那些个夜晚,就是你抗压能力的最好证明。

  3. 团队合作精神。多在简历里体现你的group project经验,说明你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做出的贡献。

  4. 专业证书!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读书期间就开始考ACCA或者CPA Australia,并且通过了几门,你在简历筛选环节会瞬间“发光”。新西兰很多大学的会计课程都可以豁免ACCA的多门考试,这是巨大福利,千万别浪费!

想进外企(比如快消、医药、科技公司)?

外企的财务岗位,比如财务分析(FA)、管理会计(MA),非常看重留学生的国际背景。

你需要突出展示:

  1. 流利的商务英语。这不仅仅是能交流,而是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的财务讨论和报告。

  2. 熟练的办公软件技能。特别是Excel,高级技能如数据透视表、VLOOKUP、宏是必备的。如果会用SQL、Python或者Tableau等数据分析工具,更是超级加分项。

  3. 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简历和面试中,多举例说明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同事合作完成项目。

  4. 相关的实习经验。之前有个学弟,在惠灵顿一家小公司做过3个月的实习Bookkeeper,回国求职时,他把这段经历写得非常具体,比如“使用Xero会计软件处理了超过500笔交易,协助完成了季度GST报告”。这比空洞地说“我有实习经验”要有效得多,最后他成功进了一家欧洲公司的财务部。

想进国企/银行?

国企和银行的招聘体系相对传统,可能更偏爱国内院校的毕业生,但近年来也越来越欢迎有国际视野的海归。

你需要注意:

  1. 学位认证。回国第一件事就是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把你的学历学位认证办好,这是进国企的“身份证”。

  2. 参加校招。密切关注各大国企和银行针对留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或者线上宣讲会,他们的招聘流程很规范,错过时间点就没机会了。

  3. 准备笔试。国企招聘通常有统一的笔试,内容包括行测、申论、专业知识等,这方面你需要花时间和国内的同学一样去刷题准备。

  4. 展现“稳重”和“踏实”。在面试中,要表现出对国内政策和经济形势的了解,强调自己愿意从基层做起,有长期服务的打算。

留学期间,这几件事千万别落下!

说了这么多,核心就是一句话: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在新西兰这几年做了什么。

第一,考证!考证!考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会计专业来说,证书就是硬通货。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中国大陆的认可度极高,很多“四大”和外企在招聘时会明确写出“ACCA学员/会员优先”。利用好新西兰大学的课程豁免政策,争取在毕业前通过尽可能多的科目。CPA Australia和CAANZ同样是高金量证书,尤其对于未来想在亚太地区发展的同学来说,非常有帮助。

第二,实习!找一切机会实习!不要觉得新西兰的公司小,或者实习不给钱就没价值。一段真实的实习经历,能让你学到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哪怕是在学校社团当个小小的Treasurer(财务主管),负责管理账目,都是一段可以写进简历的宝贵经历。它可以向HR证明,你不仅懂理论,还能动手干活。

第三,Networking!别只待在华人圈!多和你的教授交流,他们可能是行业大牛,一封推荐信就价值千金。多参加学校的Career Expo(招聘会),和来招聘的Kiwi公司聊一聊,锻炼你的口语和自信。多用LinkedIn,和你感兴趣的公司或校友建立联系。这些“软技能”和人脉资源,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说到底,新西兰这张文凭不是一张万能的VIP通行证,但它也绝不是一张废纸。它更像是一张需要你亲手去“刮奖”的彩票,奖品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你为之付出的努力。

所以,别再躺在床上刷着招聘软件焦虑了。问问自己,除了这张毕业证,几年后,你想带什么回国?是几张沉甸甸的专业证书,一份拿得出手的实习报告,还是一口能和老外侃侃而谈的流利英语?想清楚了,就去做吧!路就在脚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25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