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前必须知道的几件事(划重点!) |
---|
签证规定:你的学生签证上会明确写明是否可以工作以及工作时长。通常是学习期间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学校假期(比如暑假)可以全职工作。千万别超时,这是红线,被查到后果很严重! |
税号(IRD Number):这是你在新西兰的“身份证号”之一,合法打工必须有。没有它,你会被扣很高的税。落地后就可以在网上申请,非常简单,别拖延。 |
最低工资:新西兰有法定最低时薪。截至2024年4月1日,成年人的最低时薪是NZD $23.15。任何低于这个数字的工作都是违法的,直接say no!老板给你现金,不签合同,让你“试工”不给钱,这些都是坑,快跑! |
银行账户:你需要一个新西兰本地的银行账户,雇主会把工资打到这里。ANZ, ASB, BNZ, Westpac... 找一家方便的,落地就去办。 |
嘿,我是你们的学长Leo。还记得我刚到奥克兰那会儿,揣着爸妈给的生活费,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撑过头三个月。第一次去超市,看到一颗牛油果要3纽币,一小盒蓝莓要6纽币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换算成人民币,心在滴血啊!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得找份兼职,不然别说去皇后镇跳伞了,连“牛油果自由”都实现不了。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我后来的留学生活变得无比充实和精彩。
这篇文章,就是我用无数杯咖啡、站到腿软的8小时、和各种奇葩顾客斗智斗勇换来的血泪经验。目的只有一个:带你,我的学弟学妹们,在新西兰边读边赚,顺利起飞!
第一站:去哪儿才能找到靠谱的饭碗?
别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找工作也讲究“门路”。新西兰的求职环境很直接,但渠道你得找对。
1. 主流求职网站:Seek 和 Trade Me Jobs
这俩是新西兰的“智联招聘”和“58同城”。大到公司实习,小到餐厅服务员,信息非常全。你可以设置关键词,比如“Part-time”, “Student”, “Casual”,再选定你的城市。我当时就是在Seek上投了十几份简历,拿到了第一个面试机会,是一家在City卖手机壳的零售店。虽然最后没去,但那次面试让我对新西兰的职场有了初步认知。
真实案例:我的同学Sarah,在奥克兰大学读传媒,她通过Trade Me Jobs找到了在一家公关公司做兼职助理的机会,时薪NZD $25。每周工作15个小时,不仅赚了生活费,还提前接触了行业,毕业后直接被留用了。你看,找对平台,兼职也能成为职业跳板。
2. 学生专属福利:Student Job Search (SJS)
这个网站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上面的雇主都明确知道要招的是学生,所以工作时间通常更灵活,也更愿意接受没有经验的“小白”。从搬家、花园整理这种一次性的活儿,到办公室文员、活动助手这种长期的兼职都有。注册需要你的学生身份证明,非常靠谱。
3. 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方式:扫街 (Walk-in)
别笑,这招在新西兰真的管用!特别是餐饮和零售业。打印个十几二十份简历,穿得干净整洁一点,直接走进你感兴趣的咖啡店、餐厅或者服装店,微笑着问:“Hi, are you guys hiring at the moment? I've got my CV here.” 把简历递给当值的经理。这展现了你的主动性和自信,比网上冷冰冰的简历有人情味多了。我的第一份咖啡师工作,就是在City一家小巷子里的咖啡店这样找到的。
4. 社交媒体和华人圈子
微信群、Facebook Group、Skykiwi论坛这些地方,也经常有招工信息。但这里鱼龙混杂,要特别小心那些只收现金、不签合同的“黑工”。虽然看起来赚到手的是全额,但你没有任何法律保障,一旦受伤或者被无故解雇,哭都没地方哭。
干货来了:热门兼职大比拼
选什么工作,直接决定了你的留学打工体验。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几种主流兼职的优缺点和薪资水平。
餐饮业 (Hospitality):咖啡师、服务员、后厨帮手
这是留学生最容易入门的行业。新西兰遍地都是咖啡馆和餐厅,永远缺人手。
时薪水平:通常从最低时薪NZD $23.15起步。如果你有经验,比如会拉花的咖啡师,时薪可以到NZD $24-26。有些餐厅还会有tips,虽然不多,但偶尔能赚杯咖啡钱。
优点:
- 门槛低,上手快。
- 排班灵活,可以和你的课表错开。
- 能疯狂练习口语!每天跟客人和同事聊天,英语想不好都难。
- 员工福利通常不错,比如免费的咖啡、员工餐。
缺点:
- 体力活,非常累。周末高峰期,忙到脚不沾地是常态。
- 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客人,偶尔会遇到难缠的,考验你的情商。
学长说:我做了两年咖啡师,虽然累,但真的很有成就感。从一个连Flat White和Latte都分不清的小白,到后来能和熟客像朋友一样聊天,这个过程让我快速融入了当地文化。而且,学会一手咖啡拉花技术,回国了也是个很酷的技能点。
零售业 (Retail):服装店、超市、纪念品店
如果你喜欢和人打交道,又不想像餐饮那么油腻,零售业是个好选择。
时薪水平:一般也是最低时薪NZD $23.15起,大型连锁超市或服装品牌可能会给到NZD $24左右。
优点:
- 工作环境干净、舒适。
- 最大的诱惑是员工折扣!在自己工作的店里买东西,通常有6-8折的优惠。
- 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理货、收银、提供客户服务。
缺点:
- 需要长时间站立。
- 工作时间可能比较死板,特别是商场的营业时间。
- 销售岗有业绩压力,虽然对兼职学生要求不高,但你得有这个意识。
真实案例:我一个学妹在但尼丁的The Warehouse(新西兰的一个大型平价超市)做兼职,主要负责在自助收银区引导顾客。她说这份工作最棒的地方就是稳定,每周固定有18个小时的班,收入有保障。而且同事很多都是本地的kiwi阿姨,人特别nice,经常跟她聊家常,让她感觉很温暖。
体力劳动型:搬家、清洁、农场采摘
这类工作适合身强力壮、想在短时间内赚一笔快钱的同学。
时薪水平:通常会比最低时薪高,大约在NZD $25-30/小时,因为真的很辛苦。
优点:
- 时薪高,来钱快。
- 通常是短期或一次性工作,自由度大,不影响学业。
- 能让你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新西兰生活,特别是农场工,可以看到壮丽的田园风光。
缺点:
- 极其消耗体力,干完一天基本就废了。
- 工作环境可能比较差,风吹日晒。
- 有一定受伤风险,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长说:假期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去霍克湾摘过苹果,那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果园里一待就是一天。虽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看着自己摘满的一箱箱苹果,还有银行账户里增长的数字,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这绝对是“用汗水换回报”的最佳体现。
技术/专业相关型:家教、设计、翻译
如果你的专业技能过硬,这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兼职方式。
时薪水平:天花板很高!家教辅导NCEA(新西兰高考)的学生,时薪NZD $30-50很正常。如果你是学IT的,接一个小的网页开发项目,可能一个活儿就赚上千纽币。
优点:
- 时薪高,工作体面。
- 能学以致用,把知识变现,还能丰富你的简历。
- 工作时间和地点非常灵活,很多可以在家完成。
缺点:
- 对专业能力要求高,不是人人都能做。
- 工作机会不稳定,属于“项目制”,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客源。
真实案例:我的室友是学设计的,他在Facebook的本地社群里发帖,帮小商家设计Logo和菜单,一个简单的设计收费NZD $200-300。他整个学期的零花钱和旅行基金,都是靠这些零散的设计项目赚来的。
终极秘笈:如何平衡学业和打工?
记住,你来新西兰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打工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不是毁掉你的GPA。所以,平衡是王道。
1. 规划是生命线:用Google Calendar或类似App把你的课程、due date、考试周和工作班次都标出来。这样你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时间是绝对不能动的“学习区”,哪些时间可以用来打工。千万别等到论文due的前一晚还在上班。
2. 学会说“不”:你的经理可能会问你:“Hey, can you cover a shift tomorrow?” 如果你那天有重要的课或者需要复习,一定要礼貌但坚定地拒绝。可以说:“Sorry, I can't. I have a university commitment.” 一个好的老板会理解的。
3. 善用你的碎片时间:等公交的时候、课间的十分钟,都可以用来背几个单词、看几页文献。别小看这些时间,积少成多,能帮你省下大块的学习时间。
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为了多赚几十块钱,熬夜上班,然后第二天翘课睡觉。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你才有精力去应对学业和工作的双重挑战。
我曾经就犯过错,为了在假期多赚钱,一天打两份工,结果开学第一周就病倒了,还错过了几节重要的课。从那以后我才明白,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好了,学长能唠叨的就这么多了。在新西兰打工,赚到的绝不仅仅是钱。你赚到的是用蹩脚英语点单的勇气,是第一次拿到薪水时的独立,是处理刁钻客户后的成熟,更是对这个国家社会运作的深入了解。这些宝贵的经历,是你在课堂里永远学不到的。
别害怕,也别犹豫。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去投出你的第一份简历。你的新西兰故事,不应该只有图书馆和风景照,还应该有奋斗的汗水和成长的喜悦。去吧,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精彩,学长在这里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