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停飞,全民静默,韩国高考有多恐怖?

puppy

嘿,在国外读书的你,还记得当年咱们经历高考时的紧张气氛吗?但跟韩国比起来,可能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你敢信吗,为了不影响英语听力考试,全国的飞机都要改道甚至停飞,股市开盘推迟,警车随时待命,就为了给考生开道。整个国家在那一天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这场被称作“决定一生的考试”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社会压力和个人辛酸?为什么说它甚至比我们熟悉的高考还要“恐怖”?这篇文章会带你看看这堪比灾难片的真实场景,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你花几分钟读完。特别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留学生活压力山大,看看韩国考生的经历,或许会给你带来一点不一样的视角。咱们不比惨,但了解一下世界的“另一面”,真的能让你更珍惜眼前的路。

嘿,各位在国外奋斗的兄弟姐妹们,还记得当年在国内准备高考的日子吗?堆积如山的书本、爸妈小心翼翼的眼神、还有考场门口那句经典的“加油”。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还觉得有点窒息?

我刚到国外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韩国朋友,叫朴正宇。他人特好,性格也超佛系,感觉天塌下来他都能笑着说“没关系”。有一次我们小组赶论文,压力大到所有人都快崩溃了,只有他还能开玩笑,悠哉地泡着咖啡。我忍不住问他:“哥们,你怎么心态这么好?”他喝了口咖啡,看着窗外,淡淡地说:“经历过‘修能’(Suneung),感觉人生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了。”

当时我还不太懂,“修能”是啥?不就是韩国的高考吗?能有多夸张?直到后来我深入了解,才发现我真是图样图森破。我们当年的高考,跟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试验”(CSAT,简称Suneung)比起来,紧张程度可能真的只是个“弟弟”。这篇文章,就带你见识一下这场每年都在上演、堪比灾难大片的真实考试场景,看看它到底有多“恐怖”。

堪比灾难片的“国家静音日”

你想象过一个国家为了一个考试,几乎停摆一天吗?在韩国,这不是科幻片,而是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的日常。

这一天,整个国家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切都要为考生让路。最夸张的,莫过于为了英语听力考试。

Suneung的英语听力测试时间通常在下午1点10分到1点40分之间,总共30分钟。就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韩国全境的机场都禁止所有飞机的起降。没错,是所有飞机!不管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要么提前起飞,要么延迟降落。正在天上的飞机,必须保持在300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远离考场区域。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数据,仅在2023年的Suneung当天,就有超过90架次的航班因为听力考试而调整了飞行计划。连美军在韩国的军事演习,到了这个时间点都得暂停。整个国家的领空,为了一场英语听力考试而“静默”,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不。

地面上的交通管制同样严格到令人发指。考试当天,韩国的政府机关、大部分企业,甚至连证券交易所的开盘时间都会推迟一小时,从早上9点改到10点,目的就是为了错开早高峰,确保考生能顺畅地到达考场。首尔等主要城市的地铁和公交车会加密班次,方便考生出行。更绝的是,韩国会出动上万名警察,在各个路口待命。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确保没有一个考生因为交通问题迟到。每年新闻里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快要迟到的考生急得快哭了,向路边的警察求助,然后警车或警用摩托车立刻拉响警笛,上演一出“生死时速”,在车流中开出一条绿色通道,把考生准时送到考场门口。

我看到一个2023年的统计,仅在首尔地区,警察当天就为112名考生提供了类似的紧急护送服务。这种“国家级VIP待遇”,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但背后,是整个社会对这场考试近乎偏执的重视,和压在每个考生身上的沉重期望。

考场周围更是“生命禁区”。方圆200米内,所有车辆禁止鸣笛,施工项目全部暂停。甚至会有社区的志愿者大妈们举着“请保持安静”的牌子在街上巡逻,连附近居民说话大声一点都可能被劝阻。整个国家,在那一天,都屏住了呼吸。

一场定终身?“一考定终身”的残酷真相

为什么韩国社会要如此兴师动众?因为Suneung在韩国人心中的分量,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场升学考试,更被普遍认为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社会地位、职业、甚至是婚姻的“命运审判”。

在韩国,名校情结极其严重。如果你能考上所谓的“SKY”大学——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拿到了通往社会上层的入场券。毕业后,无论是进入三星、现代这样的大财阀,还是成为医生、律师、政府高官,你的校友网络和学历光环都会让你一路绿灯。

反之,如果没能考上名校,人生道路的难度就会指数级上升。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让Suneung变成了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竞争有多激烈?以2023年为例,韩国约有50.4万名考生参加Suneung,但SKY三所顶尖大学的总招生名额加起来不过1万出头。这意味着,只有最顶尖的2%的学生才有机会踏入这三所学校的大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催生了韩国独特的“复读文化”。

一次考不好,很多人会选择“再修”(재수),也就是复读。甚至有“三修生”、“四修生”。这些学生被统称为“N修生”。根据韩国教育评估院的数据,近年来“N修生”的比例持续攀升,2024学年的Suneung考试中,复读生和往届生的比例达到了35.3%,创下了28年来的新高。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是在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失败后,重新回到这场残酷的战场。

为了备考,韩国高中生的生活堪称“地狱模式”。他们通常早上7点到校,上课到下午4、5点。但这只是开始。放学后,绝大多数人会直奔“学院”(Hagwon),也就是我们说的补习班,继续上课到深夜10点。回到家,写完作业、复习完功课,往往已经凌晨1、2点了。一天学习16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睡眠时间被压缩到极致。有部很火的韩剧叫《天空之城》,虽然有戏剧夸张的成分,但它所揭示的为了升学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教育焦虑,却是韩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我认识的一个韩国学妹就曾分享过她的复读经历。她第一次Suneung失利后,把自己关在一个专门的复读寄宿学院里整整一年。那一年里,她没有手机,没有娱乐,不能见朋友,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上课和无休止地做题。她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考试机器,唯一的信念就是“下一次一定要考上”。那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让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考完就解放了?别天真了

Suneung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对很多考生来说,确实是解脱。每年考完试,新闻里都会播放考生们冲出考场,和父母拥抱哭泣的感人场面。很多学生会把堆积如山的书本扔掉,去KTV通宵唱歌,或者做一些以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尽情释放压抑了三年的情绪。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当成绩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学生,自然是前途一片光明,成为家人和学校的骄傲。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要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的人生仿佛被宣判了“失败”。

这种极端的压力,也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韩国的青少年自杀率在发达国家中一直高居不下,而Suneung前后,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考试结果带来的绝望感,会成为压垮一些年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韩国社会每年都要面对的沉重话题。

即使是顺利进入大学的学生,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能高枕无忧。Suneung的烙印会伴随他们很久。在大学里,来自哪个高中、Suneung考了多少分,依然是同学们之间互相衡量和比较的标准。而大学毕业后,求职的战场又是另一场“Suneung”。财阀企业在招聘时,学历背景几乎是第一道硬性门槛。

可以说,Suneung就像一个巨大的过滤器,它不仅筛选了学生,更在无形中固化了韩国的社会阶层。这场考试的“恐怖”之处,不仅在于备考过程的艰辛和考试当天的紧张,更在于它对一个人一生深远而沉重的影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逃离了那种让人窒息的单一评价体系,来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但其实,我们选择的留学路,也从不是坦途。陌生的语言环境、文化的冲击、独自生活的孤独、还有同样不轻松的学业压力……哪一样拎出来,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也会为了赶due而熬夜,会因为听不懂课而焦虑,会在深夜里想家想到偷偷掉眼泪。

韩国Suneung的故事,像一面极端的镜子,照出了教育内卷的极致形态。它提醒我们,无论在哪种体系下,压力都是存在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选择权。你选择了留学,就是选择了一种不被单一分数定义的人生。在这里,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GPA上,更体现在你的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压力山大,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不妨想一想韩国考生的“静音日”。我们不必去比谁更惨,而是要记得,你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塑造一个更多元、更丰富的自己。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它或许不平坦,但沿途的风景,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别忘了你当初为什么出发,也别忘了,你已经比很多人,勇敢太多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225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