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堡读经济金融是一种什么体验

puppy

嗨,你是不是也对爱丁堡的经济金融专业充满了好奇和一点点小紧张?我跟你说,这儿的学习体验绝对“上头”!一边是硬核的理论和烧脑的模型让你在图书馆挑灯夜战,一边又是世界级教授带你洞悉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但爱丁堡的魔力就在于,当你学到头秃时,推开门就是中世纪的古堡和街道,周末还能约上朋友去爬亚瑟王座。这篇文章里,我想跟你聊聊那些最真实的感受:不光有学术上的收获和这座城市的浪漫,也有赶due的崩溃瞬间和在苏格兰阴雨天里找乐子的独家秘笈。想知道怎么选课、怎么社交、怎么在这里活得风生水起吗?快来看看我的故事吧!

小编悄悄话:阅读前请注意
这篇文章不是官方宣传稿,全是我的大实话。爱丁堡经济金融的硬核程度可能超乎你想象,做好来这里“修行”的准备。但相信我,这里的风景和经历,也绝对值回票价!

在爱丁堡读经济金融是一种什么体验

还记得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凌晨两点的爱丁堡大学主图书馆(Main Library)四楼,安静得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窗外呼啸的妖风。我对着屏幕上跑不出来的Stata回归模型,感觉自己的头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离开我。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一万个念头:“我为什么要来这儿自虐?”、“这串代码到底错在哪儿了?”、“这篇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明天就要due了啊!”

就在我崩溃到想把电脑合上、冲进雨里大喊一声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眼窗外。远处,被灯光勾勒出的爱丁堡城堡,静静地矗立在夜色中,像一个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巨人。那一瞬间,所有的烦躁和压力好像都被那片厚重的历史感抚平了。我突然觉得,能在一座这么魔幻的城市里,为了那些烧脑的理论而“头秃”,本身就是一种无比奇特的体验。我想,这可能就是每个在爱丁堡读经济金融的留学生,都会经历的“痛并快乐着”的开端吧。

学术“虐恋”:这里没有水课,只有更硬核的挑战

咱们先聊点最实在的,就是学习。如果你抱着来“水个硕”的心态,那爱丁堡经济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这里的学术氛围,两个字:硬核。爱丁堡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3位,全英第5。这个排名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靠课程难度、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堆起来的。

你以为的金融学,是看看K线图,分析一下公司财报?不,在这里,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这门课会让你从头推导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model)的数学证明,每一个步骤都要清清楚楚。你以为的经济学,是聊聊供需关系,讲讲市场失灵?不,在这里,高级宏观经济学(Advanced Macroeconomics)会直接甩给你一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 Models),用到的数学知识可能比你本科四年加起来都多。

我有个同学,本科是学会计的,第一学期选了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上了两周课,每天都在怀疑人生。他说:“我感觉自己像个文科生误入了奥数集训队。”课程的节奏非常快,教授默认你已经掌握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每周的Problem Set(习题集)都像是一场小型考试,逼着你去啃那些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教材,去YouTube上看印度小哥的教学视频,去和同学在图书馆的小组讨论室里争论到面红耳赤。

但这种“虐”,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长。这里的教授很多都是行业大牛,有的是苏格兰政府财政委员会的顾问,有的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上课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会把最前沿的研究和现实世界的问题结合起来。比如,在上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这门课时,我们的教授就花了整整一节课,用模型分析了2022年英镑闪崩事件背后的逻辑。那种感觉,就像是亲手触摸到了全球经济脉搏的跳动,知识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符号,而是解释世界运转规律的钥匙。当你在学期末,终于能独立用R语言或Stata跑出一个像样的实证分析,并能头头是道地解释每一个系数的经济学含义时,那种成就感,真的会上头!

一半是图书馆,一半是“哈利波特”的世界

爱丁堡的魔力在于,它完美地平衡了学术的紧张和生活的诗意。当你被一篇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时,你不需要做太多心理建设,只要合上电脑,走出图书馆,五分钟内,你就能从现实世界“穿越”到中世纪。

学校主图书馆出门就是乔治四世桥,左手边是铺满鹅卵石的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据说这里是哈利波特里“对角巷”的原型。街道两旁是五颜六色的古老建筑,开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店。右手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忠犬波比”雕像和它身后的灰衣修士教堂墓地。再往前走,就是游客如织的皇家一英里(Royal Mile),街头艺人的风笛声和空气中弥漫的黄油饼干香气,能瞬间把你的思绪从复杂的经济模型中解救出来。

周末,我们最大的乐趣不是宅在宿舍里,而是去“征服”亚瑟王座(Arthur's Seat)。那是一座市中心的死火山,爬上去大概需要40分钟。站在山顶,整个爱丁堡城的景色一览无余,从福斯湾的壮阔海景,到老城区的哥特式尖顶,再到新城的典雅街区,尽收眼底。风大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要被吹跑,但那种把所有烦恼都喊出去的畅快,是任何娱乐活动都替代不了的。据统计,爱丁堡的人均绿地面积在英国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拥有超过112个公园。所以,在这里你永远不缺一个可以放空发呆的地方,比如在The Meadows公园的草坪上晒太阳(如果运气好有太阳的话),或者沿着利斯河(Water of Leith)散步。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苏格兰的天气。爱丁堡的雨,说来就来,毫无征兆,还常常伴随着能把雨伞吹翻的妖风。一开始,这确实让人有点郁闷。但待久了,你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应对之道——无处不在的Cozy Pub(舒适的酒吧)和咖啡馆。下雨天,约上三五好友,钻进一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的百年老酒馆,点一杯本地的精酿啤酒或威士忌,聊聊最近赶due的辛酸,吐槽一下某个教授的苏格兰口音,所有的阴霾都会一扫而光。这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爱丁堡的生活方式。

社交圈:从“抱团取暖”到拥抱多元

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社交了。刚来的时候,大家普遍会经历一个“找组织”的阶段。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和来自同一国家的同学“抱团取暖”,一起做饭,一起上课,一起吐槽。这当然没什么不好,在异国他乡,这种熟悉感能提供巨大的安全感。

但爱丁堡经济学院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国际化程度。根据学校2022/23年的官方数据,整个爱丁堡大学有超过44%的学生来自英国以外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们的课堂上,你身边坐着的可能是来自德国的学霸、印度的编程大神、美国的社交达人,还有来自非洲某个小国的同学。这意味着,你的每一次小组作业,都是一次小型的跨文化交流项目。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一位意大利同学、一位希腊同学合作一个关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我们三个人的观点简直是南辕北辙,从问题的根源到解决方案,吵得不可开交。意大利同学坚持认为是德国的财政紧缩政策扼杀了南欧的复苏,希腊同学则一直在控诉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苛刻条款。而我,作为一个来自欧元区外的学生,视角又完全不同。那次讨论虽然充满了火药味,但却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理解了不同国家立场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这比任何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来得深刻。

想要真正融入,最好的方式是加入学生社团(Society)。爱丁堡大学有超过300个学生社团,从“经济学社团(EconSoc)”到“交易与投资俱乐部(Trading & Investment Club)”,再到“巧克力社团”和“哈利波特社团”,总有一个适合你。我加入了“苏格兰舞蹈社团”,每周去学跳凯利舞(Ceilidh)。那是一种非常欢乐的传统社交舞,不需要任何舞蹈基础,跟着领舞的口令,和一群不认识的本地学生、游客、老师们一起旋转、跳跃,几支舞下来,所有人都成了朋友。这是我体验苏格兰文化最直接,也是最有趣的方式。

写在最后,给未来学弟学妹的几句真心话

在爱丁堡读经济金融,是一段注定不会轻松的旅程。你会有无数个在图书馆熬到深夜的夜晚,会有被小组作业的“猪队友”气到无语的瞬间,也会在面对苏格兰连绵阴雨时感到一丝孤独。

但请你相信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别害怕那些看起来很难的课程。硬着头皮上,你会发现自己的潜力远超想象。那些曾经让你痛苦的数学公式和经济模型,最终会内化成你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

● 别只和自己人待在一起。主动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他们的故事和观点会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你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国际化的视野和一辈子的友谊。

● 别总把自己埋在书本里。当学不下去的时候,就去爬亚瑟王座,去逛逛国家博物馆,去王子街花园坐一坐。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你留学经历中最宝贵的一本教科书。

● 别忘了享受过程。赶due很苦,但和朋友们一起在图书馆奋斗的夜晚也很热血;苏格兰口音很难懂,但听懂了之后你会觉得它特别可爱;天气很多变,但雨后挂在卡尔顿山上的彩虹也格外美丽。

总有一天,当你离开这里,回头看这段时光,你会发现,那些让你“头秃”的论文,那些让你崩溃的瞬间,连同爱丁堡城堡的剪影、风笛的悠扬、威士忌的醇厚一起,都酿成了你人生中最独特、最闪亮的一段回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477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