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考试要求 | 不同学校和专业对GRE/GMA分数要求不一样,提前确认最重要 |
制定详细备考计划 | 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天都有针对性训练 |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 熟悉题型和考试节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
注重词汇和数学基础 | GRE词汇量大,GMA数学涉及商业统计,基础扎实才能提高效率 |
考前调整心态和作息 | 保持良好状态,考试当天发挥更稳 |
记得有位朋友小李,去年准备申请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MBA,第一次考GRE的时候没太重视,结果词汇题卡壳,数学部分也因为紧张发挥失常。后来他调整了备考策略,找了针对港校GMA考试的资料,专门练习商业数学和逻辑推理。最终成功拿到港中大录取通知,后来还经常安慰我:“要是早点知道GRE和GMA这么关键,肯定更早准备了!”
如果你也打算申请港校热门专业,像香港科技大学的工程管理,香港城市大学的金融学,或者香港理工大学的人文社科,这些专业普遍把GRE或GMA成绩当作重要考核标准。特别是工科和商科背景的同学,GMA(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考试越来越受欢迎,不少项目直接要求提交GMA成绩,替代传统的GMAT。提前了解考试内容和特点,能让你备考更有针对性。
说到GRE,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北美院校,比如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NYU(纽约大学)都很看重GRE成绩。其实港校同样重视,尤其是理工科和社会科学领域,这两年香港大学(HKU)和香港中文大学针对一些研究生项目也明确列出GRE成绩要求。比如,香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明确指出,GRE量化部分需要达到160分以上才具备竞争力。
GMA考试则是一个相对新兴但非常实用的测试。它更贴近商业管理和数据分析,适合准备商科硕士、MBA或者工程管理的同学。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明确表示,GMA成绩可以直接替代GMAT,免去了准备GMAT繁琐的烦恼。比起GMAT的综合能力考察,GMA更注重数学和逻辑推理,这对于理工科出身的同学来说,是个很好的优势。
备考时,很多同学会犯一个误区,就是只盯着刷题,忽略了基础词汇和数学概念的积累。比如GRE高分离不开丰富的词汇储备,NYU的研究生招生官曾经公开说过:“我们看到很多申请人在词汇题上失分,影响整体成绩,很可能因为对专业术语和学术用词掌握不够。”
同样,GMA里面数学部分涉及商业统计、概率和代数,扎实的数学功底能让你轻松拿分。就像香港城市大学MBA项目的招生导师说的:“我们非常看重申请人的定量分析能力。GMA考试成绩是我们评估的重要参考。”
备考建议方面,先从明确目标开始,查清楚你申请的港校专业到底要求GRE还是GMA,或者两者都接受。然后制定计划,建议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准备。每天保证1-2小时的复习时间,循序渐进地积累词汇、做数学练习和模拟题。像小李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资料,针对弱项重点突破。
除此之外,模拟考试绝对不能省。通过模拟,你能真实感受到考试时间压力,调整答题节奏。UBC的一个留学生项目负责人提醒:“很多同学考试时紧张,时间没掌握好,最后几题没做完,分数大打折扣。多做模拟才能避免这种状况。”
最后,别忘了考试前的心理调节。很多留学生常常熬夜刷题,结果考试当天状态不佳。保持规律作息,调整心态,考试当天放轻松,才能发挥正常水平。港校录取竞争激烈,GRE和GMA成绩往往是决定你能不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你不想因为准备不足错失心仪学校吧?
所以说,朋友们,别等到申请季才慌张。趁现在,赶紧规划起来,给自己留足够时间刷题、背词、练数学。考好GRE或GMA,就像拿到了通往港校的大门钥匙。努力付出,梦想的录取通知书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