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专业和学校需求 | 不同学校和专业对GRE或GMAT有不同偏好,提前查官网要求 |
评估自身强项和兴趣 | 理工科倾向GRE,商科更适合GMAT,根据自身能力选更合适的考试 |
合理安排备考时间 | 建议至少3个月备考,结合课程或工作安排,避免临时抱佛脚 |
选择合适备考资料与培训 | 官方真题和针对性辅导更有效,切忌盲目跟风买资料 |
小美快要申请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项目了。她在纠结,到底是考GRE还是GMAT?她申请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学校官网写着“研究生项目推荐GRE,但商学院项目一般要求GMAT”。她问我:“我到底该选哪个考试啊?”其实,像小美这样的困惑在留学生中很普遍。GRE和GMAT都考,但选哪个更靠谱?这道题比你想象得重要多了,因为它直接影响你申请的竞争力和复习效率。
说到GRE,这是一种更通用的考试。很多理工科、文科及部分商科项目都认可GRE。以纽约大学(NYU)为例,NYU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明确接受GRE成绩,而商学院的MBA项目则更倾向GMAT。GRE考察词汇、阅读理解、数学和写作,内容更广泛,适合跨专业申请或者想要灵活选择项目的同学。
GMAT是商科申请的主力军。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顶尖商学院几乎都要求GMAT成绩。GMAT的数学部分比GRE更注重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语言部分则偏重商业写作和语法。GMAT成绩还能在申请奖学金时加分,所以想专攻管理、金融、市场营销这些专业的同学,考GMAT很有必要。
举个真例子,杰克申请的是多伦多大学(UofT)MBA。学校官网写明“强烈建议提交GMAT成绩”。杰克本来打算考GRE,但看了招生官的访谈后,果断转战GMAT。结果,GMAT高分帮他成功获得面试机会,最终被录取。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选对考试能帮你赢得招生官的青睐,别小看这个环节。
有些留学生会问:“我理工科+商科双学位,是不是两证都考最好?”其实没必要。多数学校允许只提交一种成绩。建议根据主申请专业和学校偏好来决定。比如你申请UBC的计算机硕士,GRE绝对是首选;如果你申请的是NYU商学院,GMAT才更合适。多考一个,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备考时间规划同样重要。李华是北京的一名理工科学生,准备申请美国研究生。他选了GRE,提前6个月开始复习,但前期没有系统规划,导致后期赶进度压力大。后来他调整策略,结合官方真题和模拟,定期统计错题,3个月后分数明显提升。大家务必记住,备考不是一蹴而就,提前制定计划,分阶段复习,效果更好。
谈谈备考技巧。对GRE而言,词汇量是基础,建议每天背3000核心词汇,配合阅读理解练习。数学部分别死记硬背公式,重点是理解逻辑和题型。GMAT则要多练习数据充分性判断和批判性思维题。另外,无论哪种考试,写作部分都不能忽视,清晰表达和结构完整是关键。
现在很多在线资源很丰富。比如LXS.net这样的平台,汇集了大量备考经验和模拟题,适合自学和交流。此外,很多同学会选择培训班,特别是针对GMAT的逻辑和写作部分。你可以先试听课程,看看老师讲解是否清晰,自己能不能跟上节奏。
留学政策层面,部分加拿大大学对GRE和GMAT的要求也在变化。UBC在去年更新了官网说明,明确部分专业可接受GRE替代GMAT,给了申请者更多选择空间。了解最新政策,避免踩坑很重要。申请季前多关注学校官网公告和招生说明,别盲目跟风老消息。
最后说说心态。备考过程难免焦虑和迷茫。我身边不少前辈也经历过,关键是别放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把GRE和GMAT当成提升自己的机会,不管成绩高低,积累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都会帮你未来学习和工作。
跟你聊这么多,是想说选考试真心是件大事,别随便听别人一句话就决定。专业匹配度、学校偏好、个人强项、备考计划,每一项都要考虑。如果你还没开始,赶紧翻翻目标院校官网,查查他们要求啥;如果迷茫,就先从自己最擅长的考试类型入手。选对了,备考才能事半功倍,申请时才能更有底气。毕竟,这一步选不好,后面花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打折扣。
说白了,GRE和GMAT不是考试本身难不难的问题,是你未来路的方向标。弄明白这个标,再难的考试也能走得稳稳当当。祝你早日上岸,留学路上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