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英国大学受中国HR青睐榜单 | 了解企业偏好、提升竞争力、规划职业发展 | 关注学校声誉、专业匹配度、实习机会 |
去年冬天,我在伦敦一家中资公司实习时,一位HR问我:“你是哪个学校的?”我回答是曼彻斯特大学后,她眼睛一亮:“哦,你们学校在我们这儿挺受欢迎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选对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更可能是未来求职的“敲门砖”。
像UCL(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这样的学校,一直是中国企业眼中的“金字招牌”。很多留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华为、腾讯等大公司,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这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就业资源上更贴近中国企业的需求。比如帝国理工的工程类专业,几乎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被中企提前“预定”。
再举个例子,牛津和剑桥虽然名声在外,但它们的商科和法律专业也特别受中国HR欢迎。有位朋友在剑桥读金融,毕业时拿到了多家中资银行的offer,原因很简单——她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金融机构的需求高度契合。这说明,选择学校时不仅要看排名,更要关注专业是否“接地气”。
英国的留学政策也在悄悄影响着这个榜单。比如,2023年英国政府推出的“毕业生签证”延长至两年,让留学生有更多时间积累工作经验。一些中国企业因此更愿意招聘来自英国的毕业生,因为他们能更快适应职场节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伯明翰大学这样的学校近年来越来越受追捧。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只要学得好,哪所学校都一样”。但现实是,中国HR在招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有背景”的学校。比如,如果你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的计算机专业,HR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你比普通学校的同学更有潜力。这不是偏见,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还有个小技巧,就是多关注企业官网的招聘信息。很多中资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写出“优先录取XX大学毕业生”。这种信息虽然不公开,但通过LinkedIn或者校园招聘会,往往能找到蛛丝马迹。有一位学商业管理的同学,就是靠这个方法,最终拿到了阿里巴巴的实习机会。
除了学校,实习经历也是加分项。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学生,很多都会利用假期去深圳或上海的中资机构实习。这种实践经验让他们的简历在HR眼中更有说服力。所以,不要只盯着课堂,多找机会接触实际工作。
最后想说,这份榜单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真的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还在犹豫该去哪里读书,不妨先看看哪些学校更受HR欢迎,也许答案就在其中。